严助传

  严助是会稽吴县人,严忌的儿子,也有人说是严忌同族人的子弟。
  郡国荐举贤良,参加对策的有一百多人,武帝认为严助的对策最好,因此特意提拔严助为中大夫。
  后来得到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他们同在武帝身边。
  这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队多次出动,国内改订制度,朝廷事务繁多,因此屡次荐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平民出身,几年官至丞相,开东阁,招引贤士同他一起商议国家事务,上朝见到天子,乘便谈论国家利益所在。
  皇上命严助等人与大臣辩论,天子门客与公卿大夫彼此用义理文章互相对答,大臣们多次被驳倒。
  其中特别受皇上信任宠幸的是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常常称病回避事情。
  东方朔、枚皋不能坚持根本原则,皇上有点把他们当作逗乐解闷的滑稽优伶看待。
  只有严助与吾丘寿王被任用,而且严助最先被任用。
  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出动军队包围东瓯,东瓯向汉朝告急求救。
  当时武帝不到二十岁,就此事问太尉田虫分。
  田虫分认为,越人互相攻击,是他们的平常事情,又多次反复背叛,不值得中国前去救援,从秦朝时就抛弃了那里,不隶属于中国。
  于是严助反问田虫分说:“只是担忧力量不够救援,德行不够覆盖,如果能够,为什么抛弃那里呢?再说秦朝连国都咸阳都抛弃了,哪里只是越地!现在小国因走投无路来告急求救,天子不救助,还有哪里可以投诉,又凭什么来统治万国呢?”皇上说:“不值得与太尉商议。
  我刚即位,不想拿出虎符到郡国调兵。”于是派遣严助凭节杖到会稽调兵。
  会稽太守想按法规拒绝,不派兵。
  严助就wWw.sLkj.oRg杀了一个司马,把天子的意思告诉太守,于是出动军队从海上前往救援东瓯。
  还没到,闽越就引兵撤退了。
  三年后,闽越又出动军队,攻打南越。
  南越谨守天子规定,不敢擅自出动军队,就派人上书,报告朝廷。
  皇上称赞他们守道义,大规模出动军队,派遣两位将军率领军队诛讨闽越。
  淮南王刘安上书谏阻。
  这时汉朝军队已经出动,还未跨越南岭,恰好闽越王的弟弟余善杀了闽越王来投降。
  汉朝军队才撤回。
  皇上表扬淮南王好意进谏,赞扬将士之功,就令严助到南越传达天子旨意。
  南越王叩头说“:南越有幸,能得到天子出兵诛讨闽越,我就是死了也无法报答!”就派太子跟随严助入朝随侍皇上。
  严助返京途中,又向淮南王刘安传达皇上旨意。
  说:“皇帝问淮南王:您派中大夫玉上书谈论的事情,都知道了。
  朕奉行先帝美德,夙兴夜寐,但是明智不能普照天下,再加上德行不够,因此连年灾荒,苦了民众。
  凭着微不足道的自己,托身王侯之上,国内有饥寒的百姓,南夷人彼此侵略抢夺,使边境骚动不安,朕很畏惧。
  现在淮南王深思熟虑,指明达到太平的办法,来辅助我弥补过失,赞美三代的鼎盛,承接天地,凡是人迹到达的地方,全都表示归服,您所说的那么久远,我听后很惭愧。
  您的心意很好,派中大夫严助传达朕意,告诉您朕对越人事情的看法。”严助传达皇上旨意说:“不久前,大王因出动军队赴越之事上书,所以陛下派我严助来转告您这件事。
  您居住远方,事情又急迫,所以皇上没有与王共商计策。
  朝政有阙失,让王忧虑费心,陛下很遗憾。
  军队本来就是凶险的器具,圣明的君主出动军队很慎重的原因就在这里,但是从五帝三王以来,禁止暴乱而不用军队的事,还没听说过。
  汉朝是天下的宗主,握着生杀大权,控制海内的命运。
  危急者盼望安宁,混乱者等待治理。
  现在闽越王凶残暴戾,杀害他的同族骨肉兄弟,背弃他的亲属,干的事很多违背道义,又多次派兵侵略百越,兼并邻国,强暴贪婪,又设阴谋诡计,进入我汉朝境内,烧毁浔阳楼船,想占领会稽,效法句践称霸中原。
  现在边境又报告说,闽越王率另外两国攻打南越。
  陛下定下使万民安宁的长久计策,派人传达皇帝旨意,遍告他们‘:天下安宁,各自保国安民,严禁互相兼并。’有关官员认为他是虎狼之心,贪图霸占百越的有利条件,也许有叛逆之心,边境官员没有得到皇上的明确诏令,那么会稽、豫章一定会有长久的祸患。
  再说天子如果只是批评斥责,却不派兵讨伐,何必让百姓劳累,让士兵辛苦呢?所以派两位将军屯兵边境,耀武扬威,保持威慑力量。
  屯兵还未会集,上天有灵,闽越王丧命,皇上就派遣使者撤回屯兵,不要耽误农时。
  南越王很感激得到天子救护,承受皇上德泽,希望改变一贯行为,亲自随使者入朝答谢。
  但是有病,不能入京,所以派遣太子婴齐入朝随侍皇上;等到他的病情好转,愿意入京朝拜天子,来答谢大德。
  闽越王八月份出动军队到冶南,士卒疲惫,三王的军队又一同进攻他,上天借助他的小弟余善实施了对他的诛杀。
  至今国内无君,派使者向汉朝呈上兵符和节杖,请示应立为王的人,不敢自立,等待天子的明确诏令。
  这次行动,没有损失一件武器,没有牺牲一个士兵,但是闽越王伏罪,南越得到保护,威势震动残暴的闽越王,义行保存危急的国家,这就是陛下深远计谋的出发点。
  事情的效验前面已经看到,所以派我严助前来向王传达天子旨意。”于是淮南王谢罪说“:即使商汤讨伐夏桀,文王进攻崇,也不会超过这事。
  臣刘安妄自按愚蠢的想法胡言乱语,陛下不忍心惩罚,派使者下临淮南,告谕臣刘安从未听说过的道理见识,我太荣幸了。”严助于是同淮南王结伴回京。
  皇上很高兴。
  严助陪侍皇上闲谈,皇上问严助在家乡时的情况,严助回答说:“家里很穷,被朋友的女婿———一个富人侮辱。”皇上问他想要什么,回答说,希望当会稽太守。
  于是皇上拜他为会稽太守。
  过了几年,没有突出成绩。
  皇上赐书说:“诏令会稽太守:你厌倦了宫廷,认为侍从之事劳累,怀恋故土,出京当了郡官。
  会稽东与大海相接,南与诸越相近,北靠长江。
  分别很久,路途遥远,长期听不到你的佳绩,你要全按《春秋》的义理对答,不要用苏秦纵横家学说。”严助非常害怕,上书谢罪说“:《春秋》载,天子出居郑国,是因为不能孝顺母亲,所以失去天子位。
  臣子侍奉君主,就好像子女侍奉父母一样,臣严助应该接受惩罚。
  陛下不忍心杀我,我希望入京奉上三年的总计簿册。”诏令同意,他于是留在皇上身边。
  有奇异特别的事情,就让他写文章,共写了几十篇赋颂文章。
  后来淮南王来朝,送给严助厚礼,两人私下交往,议论朝政。
  到淮南王谋反,事情牵连到严助,皇上认为严助的罪不重,想不杀他。
  廷尉张汤极力争辩,认为严助出入宫廷,是天子的心腹之臣,却外与诸侯私自结交,像这样的不诛杀,以后就没法管了。
  严助竟被杀弃市。

严助传相关信息

  • ·《昌邑哀王刘碖传》--  昌邑哀王刘天汉四年(前97)立,十一年后死去,子刘贺继位。   十三年后,昭帝崩,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昌邑王刘贺主持丧礼。   玺书说:“诏令昌邑王:派代理执行大鸿胪事务的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征召王,乘坐七辆驿站的马车前往长安府邸。”凌晨一点左右,用火烛照着打开玺书。   这天中午,刘贺就出发了,下午四五点到定陶,赶了一百三十五里,侍从人员的马一匹接...
  • ·《广陵厉王刘胥传》--  赐给广陵厉王刘胥策命,说:“小子胥,授予你这块红色的土壤,建立你的国家,封在南部,世代为汉皇室的藩篱辅佐。   古人说过‘:大江之南,五湖之间,那里的人心轻率。   扬州恃强,夏商周三代远离京畿,天子政令达不到那里。’竭尽你的心智,兢兢业业,就会仁爱和顺,不要沉溺游乐之事,不要亲近小人,言论行事当依法则。   《书》云:‘臣不作福,不作威,’以后才会没有耻辱。   广陵王你...
  • ·《燕剌王刘旦传》--  对燕剌王旦赐策说:“小子旦,授予你这块黑色土壤,为你建立国家,封在北部,世代为汉皇室的藩篱辅佐。   匈奴虐待老人,毫无人性,残暴对待我边境居民,朕命将帅,前往征讨他们的罪行。   俘获万夫长、千夫长三十二个将领,昆邪王偃旗息鼓,率众投降。   匈奴迁往远方,北部州郡安宁。   你要竭尽心智,不要树怨仇,不要干不合道义的事,不要废弃边防军备,没有受过专门教育的士不得应召,燕王要wWw.sLkj.oRg...
  • ·《齐怀王刘闳传》--  齐怀王闳与燕王旦、广陵王胥同一天被立为王,都赐予策命,分别按国土风俗训戒,策命说:“元狩六年(前117)四月二十九日,皇帝派御史大夫张汤在宗庙册立儿子刘闳为齐王。   皇帝说:小子闳,授予你这块青色的土壤。   朕秉承天运,考察古道,为你建立国家,封在东部,世代为汉皇室的藩篱辅佐。   切记切记,敬听wWw.sLkj.oRg我诏。   天命不是永久的,人若好德,就能光明显耀;不努力实行道义,就会使君子懈怠...
  • ·《戾太子刘据传》--  孝武皇帝有六个儿子。   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亻予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   戾太子刘据,元狩元年(前122)立为皇太子,年龄七岁。   当初皇上二十九岁才生太子,非常喜欢,为求子之神衤某神立神位,派东方朔、枚皋为衤某神写祝词。   太子渐渐长大,皇上命令他学习《公羊春秋》,又向瑕丘江公学习《谷梁春秋》。   举行加冠礼后,就位东宫,皇上为他...
  • ·《杜业传》--  杜业有才能,凭列侯身份被选拔,又担任太常。   多次谈论时政得失,不阿谀奉承权贵,与丞相翟方进、卫尉定陵侯淳于长关系不好。   后来杜业因犯法被免官,又担任函谷关都尉。   正巧遇上定陵侯淳于长有罪,应当离京前往封国,淳于长的舅舅红阳侯立给杜业写信说“:我心里确实可怜老姐姐头发花白还要随不肖之子出关,希望不要因以前的事情伤害她们。”定陵侯淳于长出关以后,隐瞒的罪行又被揭...
  • ·《杜钦传》--  杜钦字子夏,年轻时喜好儒家经典,家境富裕,但是一只眼睛瞎了,所以不喜欢当小官。   茂陵杜邺与杜钦同姓同字,两人都以才能扬名京师,所以士大夫称杜钦是“盲杜子夏”来加以区别。   杜钦讨厌因残疾被诋毁,就做了一顶小帽子,高、宽只有二寸,因此京师改称杜钦为“小冠杜子夏”,而称杜邺为“大冠杜子夏”。   当时皇上的舅舅大将军王凤凭外戚身份辅佐朝政,寻求贤能才...
  • ·《杜延年传》--  杜延年,字幼公,也通晓法律。   昭帝即位初期,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因为延年是杜周的三儿子,作小吏屈才,补为军中司空。   始元四年(前83),益州蛮夷反,杜延年以校尉身份率领南阳士人攻打益州,得胜回京,任谏大夫。   左将军上官桀父子与盖主、燕王策谋叛乱,代理稻田使者燕仓知道了他们的阴谋,报告大司农杨敞。   杨敞害怕,上书称病,把这事告诉延年。   延年报告皇上,上官桀等人都被诛杀。   延年封...
  • ·《严助传》--  严助是会稽吴县人,严忌的儿子,也有人说是严忌同族人的子弟。   郡国荐举贤良,参加对策的有一百多人,武帝认为严助的对策最好,因此特意提拔严助为中大夫。   后来得到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他们同在武帝身边。   这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队多次出动,国内改订制度,朝廷事务繁多,因此屡次荐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平民出
  • ·《朱买臣传》--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   家贫穷,喜好读书,不治产业,常砍柴卖,靠这吃饭。   总是挑着柴,一边走一边吟诵。   他的妻子也背着柴跟随他,多次阻止买臣,让他不要在路上大声吟诵。   买臣越发快速背诵,妻子觉得羞耻,要求离开他。   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当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了。   你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贵后报答你的功劳。”妻子生气地说“:像你这样的人,终究会饿死在沟中的,哪里...
  • ·《吾丘寿王传》--  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   年轻时,因精通格五棋被召入京,侍奉诏对。   皇上令他跟着中大夫董仲舒学习《春秋》,他才气高,很快就通晓《春秋》。   升为侍中中郎,因犯法被免官。   上书谢罪,请求在宫中养马,皇上不许。   后来又请求保卫边塞,抵御外寇,又不许。   过了很久,上疏请求随军进攻匈奴,皇上问他情况,吾丘寿王回答得很好,就又被召为郎官。   渐渐升官,正好东郡发生盗贼,皇上拜他为东郡都尉...
  • ·《主父偃传》--  主父偃,齐国临淄人。   学纵横家游说术,晚年才学《易》、《春秋》与百家学说。   在齐国的诸侯王子间游说,儒生们都排挤他,在齐国无法容身。   家境贫寒,又无处借贷,于是北上游说燕赵、中山等国,也没有谁厚待他,客居他乡,非常困窘。   于是认为诸侯没有谁值得游说,元光元年(前134)就西行进入函谷关谒见卫将军。   卫将军屡次对皇上说,皇上不注意他。   缺乏资用,留的时间长了,诸侯宾客大多讨...
  • ·《严安传》--  严安是临淄人,以前丞相史的身份上书说:臣听说《邹子》说过:“政治教化,辞采内容,是用来挽救弊败的,合乎时代就采用,过时就舍弃,有可以改变的就改变它,所以死抱着一种做法而不改变的人是不明白最佳的治理方法的。”现在天下百姓财用奢侈浪费,车马衣裘房屋都比攀修饰;调配五音,使有节奏;揉杂五色,使有文彩图案;调和五味,摆置在前方一丈之处,想向天下人炫耀。   那些民众的性情是:看见好的东西就...
  • ·《终军传》--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   年轻时喜好学习,凭着博闻善辩、会写文章,在郡中闻名。   十八岁时,选为博士弟子。   到郡府接受遣送,太守听说他有奇才,召见了终军,认为他确实奇异,与他结交。   终军告别太守离郡,到长安上书论事。   武帝认为他的文章很特别,拜终军为谒者,供职宫禁中。   跟随皇上去雍地,在五祭祀,捕获白麟,一只头角,每只脚有五只蹄子。   当时又得到奇树,树枝向旁边斜长,又在树的上部合...
  • ·《王褒传》--  王褒,字子渊,是蜀地人。   宣帝时仿效武帝的作法,讲习研讨六艺群书,广泛召集有奇异爱好的士人,征召能用楚音读《楚辞》的九江人被公,宣帝召见他,让他诵读,又召有杰出文才的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在金马门侍应诏对。   神爵、五凤年间,天下富裕,屡次有吉兆应验。   皇上常亲自写作乐府诗歌,想为乐府诗歌谱曲配乐,丞相魏相上奏荐举懂得音律、擅长弹奏雅琴的渤海人赵定、梁国人龚德,两人都被召...
  • ·《贾捐之传》--  贾捐之,字君房,是贾谊的曾孙。   元帝刚即位时,他上疏谈论国家得失,被征召到京,在金马门侍应诏对。   当初,武帝征讨南越,元封元年(前110)建立儋耳、珠郡,都在南方海中州岛上,广袤大约纵横千里,共十六县,二万三千多户。   那里的居民凶暴、邪恶,自以为与大陆有海隔绝,屡次违反官府的法令,官吏也残酷地对待他们,大致几年就反叛一次,杀害官吏,汉朝就调兵攻打平定那里。   从最初设置郡县到昭帝始元元...
  • ·《东方朔传》--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   武帝刚即位时,全国推荐方正、贤良、文学等科的优秀士人等待破格提拔,各地有很多士人上书谈论利害得失,自我夸耀卖弄。   那些能力太差不值得任用的人就打发他们回去。   东方朔刚到京,上书说:“臣东方朔幼年失去父母,由兄嫂抚养长大。   十三岁学书,经过三个冬天的学习,文史知识足够运用了。   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诵读二十二万字。   ...
  • ·《严助传》--  严助是会稽吴县人,严忌的儿子,也有人说是严忌同族人的子弟。   郡国荐举贤良,参加对策的有一百多人,武帝认为严助的对策最好,因此特意提拔严助为中大夫。   后来得到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他们同在武帝身边。   这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队多次出动,国内改订制度,朝廷事务繁多,因此屡次荐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平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