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
  父亲苏绰,西魏度支尚书。
  苏威小时即有好品行,五岁丧父,悲哀有如大人。
  北周太祖时,继承美阳县公的爵位,任郡功曹。
  大冢宰宇文护见了他,对他很礼遇,把自己的女儿新兴主嫁给他。
  他见宇文护专权,恐怕灾祸连累自己,逃到深山中,被叔父逼迫,最后不能免于为官。
  但苏威每每居住山寺,以读书为乐。
  不久,授为Www.SLKj.oRg持节使者、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爵位为怀道县公。
  周武帝亲总万机,拜授苏威为稍伯下大夫。
  前后所授官爵,他都称疾不受。
  有一个堂妹,嫁给河北的元雄。
  元雄早先与突厥人有仇。
  突厥入朝,请元雄和他的妻儿到突厥去,将要吃他们的心肝。
  北周于是派元雄去突厥。
  苏威说:“夷人爱财,可以行贿使其改变主意。”于是标价变卖田产房屋,用尽家财以赎元雄,论者以此为义举。
  周宣帝继位,拜授他为开府。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高赹屡屡说苏威贤明,高祖也向重其名,召他入府。
  苏威到相府后,高祖把他引到卧室内,与他交谈,十分高兴。
  过了一个多月,苏威听说北周禅位之事,逃归田里。
  高赹请求追他回来,高祖说:“这是不想参与我的大事,姑且让他去吧。”高祖受周禅之后,征拜苏威为太子少保,追赠他的父亲为邳国公,食邑三千户,让苏威承袭。
  不久又让他兼任纳言、民部尚书。
  苏威上表辞让,高祖下诏说:“船大装得多,马快跑得远,你有大才,请别推辞多做事。”苏威才不推辞。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因为国家用度不足,制定征税之法,颇为世人称道尊重。
  不久他又感叹说:“现在所做的事,就像拉弓一样,不是平等的办法。
  后代的君子,谁能放松对世人的征调呢?”苏威听到这话,常常以为己任。
  到这时,苏威上奏,请减赋税,务必要轻赋薄税,皇上全部依从。
  苏威逐渐被皇上亲近看重,与高赹参与执掌朝政。
  苏威见皇宫中用银子作蚊帐钩,因而陈述节俭之美以劝告皇上,皇上为之动容,装饰性的东西,下令全部除掉销毁。
  皇上曾愤恨一个人,将要杀他,苏威上殿劝告,皇上不采纳。
  皇上气极了,将要自己出来杀那个人,苏威当面阻拦,不让出殿。
  皇上躲过苏威而出殿,苏威又挡住他,皇上只得拂衣而回去。
  过了很久,才召苏威入殿,向他道歉说:“你能这样,我没什么担忧的了。”于是赏马二匹,钱十几万。
  不久苏威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本任职一如既往。
  治书侍御史梁毗因苏威兼任五职,却甘心做繁杂的工作,没有推举贤士代替自己的意思,拟上表弹劾苏威。
  皇上说:“苏威朝夕孜孜以求,志向远大,尚缺举贤,何必急急忙忙逼他呢?”回头对苏威说:“被任用就干,不被任用就算了,只有我和你才有这一特点吧。”皇上就着对满朝大臣们说:“苏威不遇上我,没法说出他想说的话;我得不到苏威,怎么能推行我的政策?杨素才干无双,但至于斟酌古今,帮我推行教化,就不能与苏威相比了。
  苏威若遭遇乱世,终南山上的四皓,难道很容易使他理屈吗?”苏威就是这样被看重。
  不久,苏威拜受刑部尚书,解除少保、御史大夫之职。
  后来废置京兆尹,他又检校雍州别驾。
  当时高赹与苏威同心协力,政刑大小,二人无不筹划,所以革新几年,天下大治。
  不久他又转任民部尚书,依旧任纳言。
  刚好华山以东各州百姓饥荒,皇上令苏威赈济他们。
  后两年,苏威转任吏部尚书。
  又过了一年多,他兼任国事祭酒。
  隋朝承袭长期战争的局面,法制崩坏,皇上令大臣们修改旧法,成为一代通行的法典。
  法典及共行文,多由苏威所定,世人认为他很能干。
  开皇九年(589),拜受尚书右仆射。
  这年,因遭母丧而离职,悲伤过度,他骨瘦如柴。
  皇上告谕苏威说:“你品德高于常人,感情特别深厚,孝顺之道,与俯就凡人差不多。
  你必须节哀,为国家爱惜自己。
  我对你来说,是君是父,你应按我的旨意,依礼保全自己。”不久,皇上令他复职处理问题,他坚持推辞,皇上也不许可。
  次年,皇上巡幸并州,下令他与高赹一起总理留守京城事。
  不久又派他到并州行宫,让他处理民间诉讼。
  苏威子苏夔,年少时即有大名于天下,招引门客,天下的名士大多归附于他。
  后议音乐之事,苏夔与国子博士何妥各有所据,观点不一。
  于是苏夔、何妥都提议:让文武百官署名表示他们赞同哪一种意见。
  朝廷大臣大多依附苏威,因此赞同苏夔的占了十之八九。
  何妥愤怒,说:“我在案头研究四十几年,反被昨晚才生的一个小儿所屈服!”于是奏告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郎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人一起结成朋党。
  禁省中叫王弘为世子,称李同和为小叔,说他们就像是苏威的子弟。
  又说苏威搞歪门邪道,让他的堂弟苏彻、苏肃等人混官当。
  又,国子学请荡阴人王孝逸为书学博士,苏威嘱咐卢恺,任王孝逸为苏府参军。
  皇上命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一起调查处理,诸事皆被证明。
  皇上让苏威读《宋书383·苏威留守京师。
  隋炀帝继位后,加封苏威为上大将军。
  到要兴修长城时,苏威劝告炀帝停止大兴劳役。
  高赹、贺若弼等被杀,苏威因受株连,被免去官职。
  过了一年多,又拜授他为鲁郡太守。
  不久召他还京,参预朝政。
  不久,拜授他为太常卿。
  ,这年随皇上征讨吐谷浑,升任左光禄大夫。
  炀帝因苏威是前朝旧臣,渐渐加以重用。
  一年多后,重新任命他为纳言。
  他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参掌朝政,时人称为“五贵”。
  到辽东之役时,苏威以本来官职兼任左武卫大将军,升任光禄大夫,赐宁陵侯爵位。
  这年,晋封房公爵位。
  苏威自因年老,上表请求退休。
  皇上不许,又让他以本官兼掌选举之事。
  次年,随皇上征讨辽东,任右御卫大将军。
  杨玄感造反时,炀帝把苏威请到军帐中,面有惧怕之色,对苏威说:“这个小儿很聪明,怎能不成为国家的忧患呢?”苏威说:“那些明辨是非、明断成功的人,才是聪明人。
  杨玄感很粗疏,不是聪明人,肯定没什么可担忧的。
  只是担心出现祸乱的苗头罢了。”苏威见劳役不息,百姓思乱,略略用这讽劝炀帝,炀帝竟不领悟。
  随皇上还京,到涿郡,下诏苏威安抚关中,让苏威的孙子尚辇直长苏儇为副使。
  他的儿子鸿胪少卿苏夔,先任关中简黜大使,一家三人,都奉命出使关中,关中三辅的人都认为这很荣耀。
  过了一年多,炀帝亲下手诏说:“玉石因为光洁玉润,丹紫不能超过它的质地;松柏耐寒,霜雪不能凋零它的风采。
  可以说温润、仁爱、强劲、正直,这是它们的天性吧。
  房公苏威,生性温裕,见识远大,早居要职,熟悉国法,是先皇帝的旧臣,今朝廷的老臣。
  他支柱国家,辅佐于我,守法奉公,卑身守礼。
  过去汉朝有三杰,辅佐惠帝的是萧何。
  周朝有十大治臣,辅佐成王的是邵。
  国家的宝贝,在于得到贤人,参预治理国家,成为万众瞻仰的人物,这才是好的。
  可让他任开府仪同三司,余职如故。”苏威当时如此被尊重,大臣没谁可与他相比。
  后随炀帝到雁门,被突厥人包围,朝廷危惧。
  皇帝想轻骑突破重围出去,苏威劝告说:“守住城池,是我们的长处;轻骑突进,是敌方的长处。
  陛下是万乘之主,怎能轻忽?”炀帝才罢。
  突厥不久也解围而去。
  车驾到太原,苏威对炀帝说:“现在盗贼不止,军队疲劳,愿陛下还京后,打好根基,为国家打算。”炀帝开始还以为然,最后却用宇文述等人的提议,而往东都洛阳去。
  当时天下大乱,苏威知道炀帝不可改变,心中很担忧。
  刚好炀帝问侍臣关于盗贼的事,宇文述说:“盗贼的确很少,不足为虑。”苏威不能胡说,就隐藏在殿柱背后。
  炀帝叫苏威出来,问他。
  苏威说:“我不管这事,不知盗贼多少,只担心他们越来越近。”炀帝说:“怎么讲?”苏威说:“盗贼以前占据长白山,现在近在荥阳、汜水一带。”炀帝不高兴而罢。
  不久适逢五月初五,百官献礼,多献珍宝奇玩。
  苏威献上一部《尚书》,旨在劝炀帝,炀帝更加不服气。
  后来又问他讨伐辽东之事,苏威说,希望能赦免群盗,让他们讨伐高丽。
  炀帝更加恼怒。
  御史大夫裴蕴明白炀帝心意,让白衣张行本告苏威往日在高阳主持选举时,滥授别人官职,又说他害怕突厥,请求回到京师。
  炀帝下令调查这些事。
  到冤狱可成时,炀帝下诏说:“苏威生性爱结朋党,好为异端,心怀诡道,贪图名利,贬损法令,诽谤台省官员。
  往年将要征讨,以完成先皇大业,凡是我问到的人,都各尽心怀,只有苏威不表心意,于是无所回答。
  辅佐朝廷的作法,难道应该这样吗?为皇帝参谋的道义,是何等的差呀!”于是除掉他的官职,让他当老百姓。
  过了一个多月,有人告苏威与突厥人阴谋不轨,大理寺责问苏威。
  苏威自己陈说,他侍奉二朝三十多年,精诚所至,不能感动皇上,罪该万死。
  炀帝同情他而放了他。
  这年随炀帝巡江都行宫,炀帝将要重新起用苏威,裴蕴、虞世基上奏说,苏威太老了,炀帝就作罢了。
  宇文化及叛逆弑君后,命苏威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宇文化及失败,他投靠李密。
  不久李密失败,他回归东都。
  越王杨侗任他为上柱国、邳公。
  王充称帝,任他为太师。
  苏威自因隋朝老臣,遭遇战乱,所经之处,皆随时而处,以求他人容忍。
  到大唐秦王李世民平定王充,坐在东都阊阖门内,苏威请求拜见,自称年老有病不能下拜。
  秦王派人数落他说:“你是隋朝宰辅,国家大乱你不能匡救,遂使生灵涂炭,君死国亡。
  你见到李密、王充,都要拜倒舞蹈。
  如今你既老病,那就不劳相见了吧。”不久他回到长安,到朝廷请求拜见,秦王又不同意。
  苏威在家去世,当时八十二岁。

相关信息

  • ·《》--  高赹字昭玄,也叫敏,自称是渤海人。   父亲高宾,背叛齐国,归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臣僚,赐他姓独孤。   等到独孤信被杀,妻儿迁徙蜀地。   文献皇后因为高宾是她父亲的老部下,每每到他家去。   高宾后来升任若阝州刺史,等到高赹显贵后,高宾被追赠为礼部尚书、渤海公。   高赹年少时聪明敏捷,有器度,略涉书史,尤善词章。   当初,他还在孩提时,家里有一柳Www.SLKj.oRg树,高约百尺,亭亭如盖。   乡...
  • ·《》--  元胄是河南洛阳人,西魏昭成帝的第六代子孙。   祖父元顺,西魏的氵仆阳王。   父亲元雄,武陵王。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   元胄多次跟随齐王出征打仗,官至大将军。   高祖刚被征召进朝廷,将被周宣帝托付后事,高祖先叫元胄,其次才叫陶澄,将他们一起当作Www.SLKj.oRg心腹之人,常常住在高...
  • ·《》--  虞庆则是京兆栎阳人,本姓鱼,他的祖上曾辅佐赫连氏,于是在灵武安家,世代都是北方的豪杰。   父亲虞祥,曾任北周灵武太守。   庆则小时候就雄健刚毅,性情倜傥,身高八尺,有胆略有气概,擅长讲鲜卑话。   他常常身披沉重的铠甲,腰带两革建,骑马疾驰,左右开弓,非常英武,本州豪侠都敬畏他。   起初他以射猎为业,中途便转变志向而去读书,敬慕傅介子、班仲升的为人。   在北周Www.SLKj.oRg开始做官时,任中外...
  • ·《》--  王世积,阐熙新人。   父亲王雅,北周国的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   王世积容貌魁伟,腰带十围,神情清爽,风标过人,有英雄豪杰的仪表。   在北周,有军功,授为上仪同,封爵为长子县公。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造反,世积随韦孝宽讨伐尉迟迥,每次作战均有战功,授为上大将军。   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晋封世积为宜阳郡公。   高赹赞赏他的才干,对他很好。   世积曾秘密对高赹说:“我们都是周朝...
  • ·《》--  元谐,河南洛阳人,世世代代富贵显赫。   元谐生性豪爽,有气节,有风度。   年少时与隋高祖一起在国子监读书,非常友爱。   后因军功,升任大将军。   等到高祖任北周丞相,召他为近臣。   元谐对高祖说:“你没朋友相帮,就像洪水里的一堵墙,太危险了!请您注意努力啊!”尉迟迥作乱造反,派兵进犯小乡,高祖派元谐打败了他们。   等到高祖受北周禅让,皇上对Www.SLKj.oRg元谐笑着说:“水里...
  • ·《》--  王谊字宜君,河南洛阳人。   父亲王显,北周凤州刺史。   王谊年青时,慷慨有大志,善习弓马,博览群书。   周闵帝时,他任左中侍上士。   那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闵帝拱手沉默而已,什么都不能管。   有朝士在闵帝身边,对皇上略有不恭,王谊勃然大怒,上前要杀他,这个人连忙请罪,王谊才罢。   从此以后,朝士没有谁敢对闵帝不恭谨的。   一Www.SLKj.oRg年多以后,升任御正大夫。   遭父丧,哀毁过...
  • ·《》--  宇文忻,字仲乐,本是朔方人,迁居京兆。   祖父莫豆于,是北周的安平公。   父亲宇文贵,是北周的大司马、许国公。   宇文忻年幼时很聪明,儿童与小孩们玩耍时,就作打仗的游戏,前进、停止、排队,无不服从他的命令。   有认识他的人,见了游戏,感到很惊奇。   十二岁时,能骑马奔驰,左右射箭,骁勇敏捷,奔驰如飞。   他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自古名将,只有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成为美谈,但我考察他...
  • ·《》--  梁士彦字相如,定安乌氏人。   年少时行侠仗义,不愿在州郡做官。   性情刚烈果敢,喜欢评判别人的是非曲直。   好读兵书,并涉猎经史。   北周时凭军功拜为仪同三司。   周武帝将要与东夏作战,听说梁士彦勇敢果决,便把他从扶风任上郡守提升为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为建威县公,北齐人对他非常畏惧。   不久,调任熊州刺史。   后来随周武帝攻下晋州Www.SLKj.oRg,进位柱国,拜官使持节,晋、绛二州...
  • ·《》--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   父亲苏绰,西魏度支尚书。   苏威小时即有好品行,五岁丧父,悲哀有如大人。   北周太祖时,继承美阳县公的爵位,任郡功曹。   大冢宰宇文护见了他,对他很礼遇,把自己的女儿新兴主嫁给他。   他见宇文护专权,恐怕灾祸连累自己,逃到深山中,被叔父逼迫,最后不能免于为官。   但苏威每每居住山寺,以读书为乐。   不久,授为Www.SLKj.oRg持节使者、车骑大将军、仪同
  • ·《》--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   祖父李寿,曾任湖州的户曹从事。   父亲李敬族,历任太学博士、镇远将军。   魏孝静帝年间(534~550),令当时知识渊博的人审定文献典籍,让李敬族校书,隶属于直阁省。   李德林年幼时,天资聪慧,只有几岁时,读左思的《蜀都赋》,十多天就烂熟于心了。   高隆之见了,非常惊叹,把这事告诉了朝中人士,说道:“如果给他时日,将来一定会成Www.SLKj.oRg为天下杰出的人才。&rd...
  • ·《》--  河间王杨弘,字辟恶,隋高祖的堂弟。   他的祖父杨爱敬,死得很早。   父亲杨元孙,很小就成为孤儿,随母亲郭氏在舅父家养大。   隋高祖的父亲武元皇帝杨忠与周太祖在关中起义,当时杨元孙在邺下,怕被北齐人所杀,因而假借外祖父家的姓氏,改姓郭。   元孙死后,北齐被北周吞并,杨弘才入关,与高祖相处得很好。   高祖很喜欢他,为他买田地房屋。   杨弘生性明悟,有文才武略。   几次随高祖征讨,累功升为...
  • ·《》--  杨子崇是高祖的族弟。   父亲杨盆生,被追赠为荆州刺史。   子崇小时候就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有风度,喜欢结交贤士。   开皇年间(581~601),被授为仪同,以车骑将军的身份一直掌管值宿警卫,后来作了司门侍郎。   炀帝继位后,子崇累功升到候门将军,后因事牵连而被免官。   不久,又出任检校将军,跟从炀帝巡幸汾阳宫,子崇预见到突厥必定侵犯边关,多次请求炀帝早回京师,炀帝没Www.SLKj.oRg有采纳他的意见...
  • ·《》--  观德王杨雄,初名杨惠,是隋高祖的族子。   其父杨绍,仕北周,历任八州刺史、傥城县公,被赐姓叱吕引氏。   杨雄长相漂亮,有器度,雍容典雅,举止有度。   周武帝时,杨雄任太子司旅下大夫。   武帝巡幸云阳宫,卫王宇文直造反作乱,率其徒众袭击肃章门,杨雄迎战破之。   他因此升任上仪同,封为武阳县公,食邑千户。   累功升任右司卫上大夫。   大象中(579~580),晋爵为邗国公,食邑五千户。   隋高祖为北...
  • ·《》--  房陵王杨勇字目见地伐,是高祖的长子。   北周时,因为隋太祖的军功,被封为博平侯。   到高祖辅佐北周朝政时,被立为世子,授为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   出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管辖过去齐国的领地。   后来召回到京城,升为上柱国、大司马,兼任内史御正,京城禁卫军全归他统管。   高祖得到皇位后,立为皇太子,国家的军务政事与尚书奏来关于死罪以下的事,都让杨勇参加决断。   高祖因为...
  • ·《》--  秦孝王杨俊,字阿祗,高祖第三子。   开皇元年(581)立为秦王。   开皇二年春,授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时年十二岁。   加授右武卫大将军,统领关东部队。   开皇三年,升任秦州总管,陇右的各州郡,都归他管。   杨俊仁恕慈爱,崇敬佛教,请求当和尚,皇上不同意。   开皇六年,调任山南道行台尚书令。   在伐陈战争中,以他为山南道行军元帅,督管三十个总管,水军陆军共十几万人马,驻扎在汉...
  • ·《》--  杨秀,是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开皇元年(581),立为越王。   不久,转封于蜀,授为柱国、益州刺史,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开皇二年,升任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原职依旧。   一年多后作罢。   开皇十二年,又任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   不久又出京镇守蜀地。   杨秀有胆气,容貌魁伟,长髯丰额,多有武艺,很为朝臣所惮服。   皇上常对献皇后说:“秀儿肯定没个好结果。   我在世,自当没什么担心...
  • ·《》--  杨谅字德章,一名杰。   开皇元年(581),立为汉王。   开皇十二年,为雍州牧,加授上柱国、右卫大将军。   一年多后,转任左卫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出京任并州总管,皇上巡幸温汤时送他到任。   自华山以东,到沧海,南到黄河,五十二州都属他管辖。   特别允许他便宜从事,不拘限于法律政令。   开皇十八年,发起辽东战争,以杨谅为行军元帅,率部到辽水,遇上疾病,不利而还。   十九年(599),突厥进犯边疆...
  • ·《》--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   父亲苏绰,西魏度支尚书。   苏威小时即有好品行,五岁丧父,悲哀有如大人。   北周太祖时,继承美阳县公的爵位,任郡功曹。   大冢宰宇文护见了他,对他很礼遇,把自己的女儿新兴主嫁给他。   他见宇文护专权,恐怕灾祸连累自己,逃到深山中,被叔父逼迫,最后不能免于为官。   但苏威每每居住山寺,以读书为乐。   不久,授为Www.SLKj.oRg持节使者、车骑大将军、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