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谅字德章,一名杰。
  开皇元年(581),立为汉王。
  开皇十二年,为雍州牧,加授上柱国、右卫大将军。
  一年多后,转任左卫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出京任并州总管,皇上巡幸温汤时送他到任。
  自华山以东,到沧海,南到黄河,五十二州都属他管辖。
  特别允许他便宜从事,不拘限于法律政令。
  开皇十八年,发起辽东战争,以杨谅为行军元帅,率部到辽水,遇上疾病,不利而还。
  十九年(599),突厥进犯边疆,以杨谅为行军元帅,最后未去临阵统兵。
  高祖很宠爱他。
  杨谅自以为住在天下出精兵的地方,因Www.SLKj.oRg太子杨勇被进谗言而废黜,平时常怏怏不乐,私下里有反叛的图谋。
  他于是劝高祖说:“突厥正强大,太原即为重镇,应加强防备。”高祖听从了他的话。
  于是大发民工劳役,修缮兵器,贮存在并州。
  他又招纳亡命之徒,他身边的无户籍的人,差不多有几万。
  有个叫王支页的,是梁国将领王僧辩的儿子,年少倜傥,有奇略,为杨谅的咨议参军。
  有个叫萧摩诃的,是陈国过去的将领。
  二人都不得志,常郁郁思乱,都被杨谅所亲近友善。
  到蜀王因罪被废黜后,杨谅心里更加不安。
  碰上高祖去世,调他赴京,他不去,于是举兵造反。
  总管司马皇甫诞切劝,杨谅发怒,把他抓了起来。
  王支页劝说杨谅说:“王爷所部将吏的家属,都在关西,若用他们,就要马上长驱直入,直据京师,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如只想割据过去齐国的地盘,那就要用东部的人。”杨谅不能专定,于是兼用两个办法,扬言说:“杨素反叛,将要杀他。”闻喜人、总管府兵曹裴文安劝杨谅说:“井陉以西,是王爷您掌握的地方,华山以东的兵马,也为我们所有。
  应全部发兵。
  另分派弱兵,把守路口,仍叫他们见机行事,占领地方。
  您率领精锐部队,直入蒲津。
  我裴文安请当先锋,王爷您统领大军继后,风驰电掣,一下子赶到灞上,咸阳以东,可指挥而平定了。
  京师震扰,官军来不及聚集,朝中上下互相猜疑,群情离异而震惊,谁敢不听您的号令?不出十天,大事就可定下来了。”杨谅很高兴。
  于是派他所任命的大将军余公理出太谷,以奔赴河阳。
  派大将军綦良出滏口,以奔向黎阳;派大将军刘建出兵井径,以经略燕、赵故地;派柱国乔钟葵出雁门。
  又任命裴文安为柱国,派纥单贵、王耳冉、大将军蠕蠕天保、侯莫陈惠等,直指京师。
  到离蒲津一百多里的地方,杨谅忽然改变布署,令纥单贵切断河桥,驻守蒲州,而召来裴文安。
  裴文安到了,说:“兵贵神速诡密,本想出其不意。
  王爷您既又不动,我文安又退了兵,使他们计划得成,大势完了啊!”杨谅不回答。
  杨谅以王耳冉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薛粹为绛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
  炀帝派杨素率五千骑兵,袭击王耳冉、纥单贵于蒲州,打败了他们。
  杨素于是率步兵、骑兵四万奔向太原。
  杨谅让赵子开守高壁,杨素打跑了他。
  杨谅大惧,在蒿泽抵抗杨素。
  刚好天下大雨,杨谅想撤兵回去。
  王支页劝他说:“杨素长途奔袭,兵马劳累,王爷您亲率精兵攻击,势力必然大涨。
  如今见敌而退,把胆怯显示给他人看,阻拦了战士斗志,增加了西军的气焰,请王爷不要退兵。”杨谅不听,退兵守清源。
  杨素进而攻击,杨谅统兵与官军大战,死了一万八千人。
  杨谅退兵保并州,杨素进兵包围了他。
  杨谅穷途末路,向杨素投降。
  百官上奏,杨谅罪该处死。
  炀帝说:“我兄弟太少,不忍心说什么,想曲法饶杨谅一死。”于是削职为民,不让子孙继承爵位,最后被活活关死。
  他儿子杨颢,因而也被禁锢。
  宇文化及杀炀帝时,杨颢遇害。
  史臣说:高祖的儿子五人,未有终其天年的,真是怪事啊!房陵王杨勇,借助于与高祖的骨肉之亲,讲究君臣之义,经略创造,与高祖契阔夷险,抚军监国,总共二十年。
  他虽不能称有三善,但能侍奉父母,不缺人子之礼。
  高祖对他恩宠既变,外加谗言离间,高祖为父的慈爱,立即隔于人理;父子之道,于是灭了天性。
  隋朝将亡,庶民百姓都知道了。
  《慎子》有言说:“一只兔子在街上跑,上百人追逐它;满街都是兔子,过路人连看都不看一下。”难道是他们不想得到兔子吗?这是因为他们都能得到兔子的缘故。
  房陵王当太子很久了,高祖一朝换了他,开了逆乱的头,长了觊觎的望。
  另外,维城建帜,加重威权,恃宠而骄,多自封植,进而超过规矩,退而不依其道,杨俊忧郁而死,实在是由于这个缘故。
  不久国运方艰,谗人已胜,兄弟之间,不肯相容。
  杨秀窥探岷山、蜀地的险阻,杨谅发动晋阳的甲兵,成此乱国乱常之祸,大概也是有原因而这样作的。
  《棠棣》诗是白作了的呀,有鼻之封没有指望了,有的被幽囚在牢房里,有的被下毒毒死。
  本根既绝,枝叶全剪,十几年后,国家就完了。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以至倾覆家国的多得很,但考究他们的乱亡之祸,没有像隋朝这么残酷的。
  《诗经》上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来有国有家的人,能不深以为戒吗?

相关信息

  • ·《》--  杨秀,是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开皇元年(581),立为越王。   不久,转封于蜀,授为柱国、益州刺史,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开皇二年,升任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原职依旧。   一年多后作罢。   开皇十二年,又任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   不久又出京镇守蜀地。   杨秀有胆气,容貌魁伟,长髯丰额,多有武艺,很为朝臣所惮服。   皇上常对献皇后说:“秀儿肯定没个好结果。   我在世,自当没什么担心...
  • ·《》--  秦孝王杨俊,字阿祗,高祖第三子。   开皇元年(581)立为秦王。   开皇二年春,授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时年十二岁。   加授右武卫大将军,统领关东部队。   开皇三年,升任秦州总管,陇右的各州郡,都归他管。   杨俊仁恕慈爱,崇敬佛教,请求当和尚,皇上不同意。   开皇六年,调任山南道行台尚书令。   在伐陈战争中,以他为山南道行军元帅,督管三十个总管,水军陆军共十几万人马,驻扎在汉...
  • ·《》--  房陵王杨勇字目见地伐,是高祖的长子。   北周时,因为隋太祖的军功,被封为博平侯。   到高祖辅佐北周朝政时,被立为世子,授为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   出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管辖过去齐国的领地。   后来召回到京城,升为上柱国、大司马,兼任内史御正,京城禁卫军全归他统管。   高祖得到皇位后,立为皇太子,国家的军务政事与尚书奏来关于死罪以下的事,都让杨勇参加决断。   高祖因为...
  • ·《》--  观德王杨雄,初名杨惠,是隋高祖的族子。   其父杨绍,仕北周,历任八州刺史、傥城县公,被赐姓叱吕引氏。   杨雄长相漂亮,有器度,雍容典雅,举止有度。   周武帝时,杨雄任太子司旅下大夫。   武帝巡幸云阳宫,卫王宇文直造反作乱,率其徒众袭击肃章门,杨雄迎战破之。   他因此升任上仪同,封为武阳县公,食邑千户。   累功升任右司卫上大夫。   大象中(579~580),晋爵为邗国公,食邑五千户。   隋高祖为北...
  • ·《》--  杨子崇是高祖的族弟。   父亲杨盆生,被追赠为荆州刺史。   子崇小时候就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有风度,喜欢结交贤士。   开皇年间(581~601),被授为仪同,以车骑将军的身份一直掌管值宿警卫,后来作了司门侍郎。   炀帝继位后,子崇累功升到候门将军,后因事牵连而被免官。   不久,又出任检校将军,跟从炀帝巡幸汾阳宫,子崇预见到突厥必定侵犯边关,多次请求炀帝早回京师,炀帝没Www.SLKj.oRg有采纳他的意见...
  • ·《》--  河间王杨弘,字辟恶,隋高祖的堂弟。   他的祖父杨爱敬,死得很早。   父亲杨元孙,很小就成为孤儿,随母亲郭氏在舅父家养大。   隋高祖的父亲武元皇帝杨忠与周太祖在关中起义,当时杨元孙在邺下,怕被北齐人所杀,因而假借外祖父家的姓氏,改姓郭。   元孙死后,北齐被北周吞并,杨弘才入关,与高祖相处得很好。   高祖很喜欢他,为他买田地房屋。   杨弘生性明悟,有文才武略。   几次随高祖征讨,累功升为...
  • ·《》--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   祖父李寿,曾任湖州的户曹从事。   父亲李敬族,历任太学博士、镇远将军。   魏孝静帝年间(534~550),令当时知识渊博的人审定文献典籍,让李敬族校书,隶属于直阁省。   李德林年幼时,天资聪慧,只有几岁时,读左思的《蜀都赋》,十多天就烂熟于心了。   高隆之见了,非常惊叹,把这事告诉了朝中人士,说道:“如果给他时日,将来一定会成Www.SLKj.oRg为天下杰出的人才。&rd...
  • ·《》--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   父亲苏绰,西魏度支尚书。   苏威小时即有好品行,五岁丧父,悲哀有如大人。   北周太祖时,继承美阳县公的爵位,任郡功曹。   大冢宰宇文护见了他,对他很礼遇,把自己的女儿新兴主嫁给他。   他见宇文护专权,恐怕灾祸连累自己,逃到深山中,被叔父逼迫,最后不能免于为官。   但苏威每每居住山寺,以读书为乐。   不久,授为Www.SLKj.oRg持节使者、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
  • ·《》--  杨谅字德章,一名杰。   开皇元年(581),立为汉王。   开皇十二年,为雍州牧,加授上柱国、右卫大将军。   一年多后,转任左卫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出京任并州总管,皇上巡幸温汤时送他到任。   自华山以东,到沧海,南到黄河,五十二州都属他管辖。   特别允许他便宜从事,不拘限于法律政令。   开皇十八年,发起辽东战争,以杨谅为行军元帅,率部到辽水,遇上疾病,不利而还。   十九年(599),突厥
  • ·《》--  赵[日巨火]字贤通,天水西人。   祖父赵超宗,魏国的河东太守。   父亲赵仲懿,尚书左丞。   赵[日巨火]小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侍奉母亲很孝顺。   十四岁,有人盗伐他父亲坟墓上的树,赵[日巨火]对墓痛哭,把伐木者扭送到官府。   他见了魏国的右仆射周惠达,只作揖,不下拜,自述孤苦,涕泪交集,周惠达为之落泪,叹息很久。   长大后,赵[日巨火]深沉有才,略涉书史。   北周太祖任他为相府参军事。   不久...
  • ·《》--  赵芬字士茂,天水西人。   父亲赵演,北周的秦州刺史。   赵芬少有辩才,很读了一些经史方面的书。   北周太祖任他为相府铠曹参军,历任记室,累次升迁到熊州刺史。   他招纳投降的,安抚归顺的,得到了二千户人口。   加授他开府仪同三司。   大冢宰宇文护召他为中外府掾,他不久又升任吏部下大夫。   赵芬生性强干有才,不管干什么,都有政绩。   北周武帝亲总万机后,授他为内史下大夫,后转任少御...
  • ·《》--  杨尚希,弘农人。   祖父杨真,魏国天水太守。   父亲杨承宾,商、直、淅三州刺史。   尚希很小就成了孤儿。   十一岁时,请求辞别母亲,到长安学习。   涿郡人卢辩见了他,很惊异,让他到太学学习。   他专心学习,不知疲倦,同学们都很推重他。   北周太祖曾经亲自到太学行尊师之礼,杨尚希当时十八岁。   太祖让他讲《孝经》,其言辞和义理都不错。   太祖很惊奇,赐他姓普六茹,提拔他当国子博士。...
  • ·《》--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   父亲长孙俭,北周柱国。   长孙平容貌仪表很漂亮,有才干,读了不少书。   仕北周,开始当卫王的侍读。   那时周武帝为宇文护所逼,与卫王谋划准备杀了他,卫王常让长孙平到周武帝那里传信达意。   到杀了宇文护后,授长孙平开府仪同三司、乐部大夫。   周宣帝即位后,设置东京的官署,让长孙平当小司寇,与小宗伯赵芬分管六府。   高祖登基前,与长孙平感情很好。   当...
  • ·《》--  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阳人。   祖父元琛,魏国恒、朔二州刺史。   父亲元翌,尚书左仆射。   元晖眉毛胡须美妙如画,举止也很美,很爱学习,广泛读书。   他年少时就在京师得到了好名声,北周太祖遇见了,很礼遇他,让他与诸皇子相处,每每同桌共砚,感情很好。   长大成人后,召他补任相府的中兵参军,继而升任武伯下大夫。   那时突厥人屡屡进犯边塞,朝廷将与他们和亲,让元晖带锦帛十万,出使突厥。   元晖晓...
  • ·《》--  韦师字公颖,京兆杜陵人。   父亲韦王真,北周骠骑大将军。   韦师小时很沉着谨慎,有至性。   刚就学时,初读《孝经》,他放下书,感叹说:“名教的极致,大概就在这里吧!”小时遭到父母之丧,他居丧尽礼,州里称赞他的孝道。   长大后,略读经书史书,尤其工于骑射。   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召他任中外府记室,后转任宾曹参军。   韦师知道各地风俗和山川险易,如有夷狄人上朝进贡,韦师肯定会出面接...
  • ·《》--  苏孝慈是扶风人。   父亲苏武周,是北周的兖州刺史。   苏孝慈年少时沉着谨慎,很有才干,容貌俊美。   北周初年任中侍上士,后来又拜授都督的官职,他出使到北齐,因其奉命出使,让皇上满意回京后升为大都督。   这年他又出使到齐国,回来以后授予宣纳上士。   以后他又跟随武帝讨伐齐国,因为功高而升为开府,皇上赏赐他文安县公的爵位,食邑一千五百户。   不久又改Www.SLKj.oRg封为临水县公,增加食...
  • ·《》--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韦家世世代代都是关内的大姓。   祖父韦旭,魏国南幽州刺史。   父亲韦,隐居不仕,在北魏、北周两代,十次征他出仕,他都不出山,世人称之为“逍遥公”。   世康小时即沉稳敏捷,有器度。   十岁,州里任他为主簿。   在北魏,他二十岁左右,即在皇宫值班,封为汉安县公,娶周文帝之女襄乐公主,授为仪同三司。   后仕北周,从任典祠下大夫,历任沔州、硖州刺史。   随周武帝平安...
  • ·《》--  杨谅字德章,一名杰。   开皇元年(581),立为汉王。   开皇十二年,为雍州牧,加授上柱国、右卫大将军。   一年多后,转任左卫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出京任并州总管,皇上巡幸温汤时送他到任。   自华山以东,到沧海,南到黄河,五十二州都属他管辖。   特别允许他便宜从事,不拘限于法律政令。   开皇十八年,发起辽东战争,以杨谅为行军元帅,率部到辽水,遇上疾病,不利而还。   十九年(599),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