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传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迁居至平陵。
  魏相少年时代学习《易经》,作过郡里的卒史,朝廷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时,因为对策好被选中,做了茂陵县令。
  不久,御史大夫的门客假称御史住宿县传舍,县丞没及时拜见,门客发怒把县丞捆起来了。
  魏相怀疑他有诈,把他拘捕起来,考察清楚后判了他的罪,在市上斩首示众,从此茂陵社会秩序好了。
  后来魏相被提升做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害怕而且都顺从他。
  丞相车千秋死了,在此前,千秋的儿子做洛阳武库令,其子看见父亲死了,而魏相治郡很严,怕时间长了犯罪,于是自己弃官走了。
  魏相派椽史追赶他回来,但终不肯转来。
  魏相独自遗憾说“:大将军听到武库令弃官而去,一定认为我因丞相死了不能好好地对待他的儿子,让当世的贵人责怪我,那么,我就很危险了。”武库令一到长安,大将军霍光果然因此谴责魏相的过失说:“幼主刚即位,以为函谷是京师的险要地方,是武库精兵屯聚处,所以用丞相的弟弟做函谷关都尉,用丞相的儿子做武库令。
  现在河南太守不深思国家大策,只见丞相不在了就驱逐他的儿子,怎么如此浅薄啊!”后来有人告魏相杀害无辜,此事下到有关官吏处治。
  从河南到京师,各官府充当卫士的二三千人,拦住大将军,说愿意再留下来服役一年替太守赎罪。
  河南守关的老幼打算进关内上书,函谷关的官吏把此事告诉了大将军,大将军借口驱逐武库令事,把魏相关进廷尉狱。
  关到过了冬天,才赦免出狱,朝廷又诏命他做兰陵令,升任扬州刺史。
  朝廷考核郡国守相,很多人被贬官罢官。
  魏相和丙吉相好,当时丙吉做光禄大夫,给魏相信说:“朝廷已深知弱翁善于治理政事,将要重用你了。
  希望你办事稍谨慎些,不要锋芒毕露。”魏相认为他的话很中肯,因此收敛威严。
  在刺史位置二年,被征召做了谏大夫,又出任河南太守。
  几年之后,宣帝即位,征召魏相做大司农,升做御史大夫。
  四年后,大将军霍光死了,皇上想念他的功德,用他的儿子霍禹做右将军,用他的兄长的儿子乐平侯霍山兼任尚书事。
  魏相通过平恩侯许伯书面上奏,说:“《春秋》指责世代承袭的世大夫,讨厌宋三世为大夫和鲁季孙的专权,他们都使国家危乱。
  从后元(前89~88)以来,薪俸由王室出,政事由冢宰治理。
  现在霍光死了,他的儿子又做大将军,兄弟掌握朝廷机要部门,兄弟及诸婿都占权势,在军中做官。
  霍光的夫人显及各个女儿都在长信宫门口有名籍,可以进出禁宫,骄奢放纵,恐怕渐渐不可支配。
  应该设法削减他们的权势,破散他们的阴谋,来巩固万世之基业,保全功臣一生的名声。”汉宣帝认为魏相上奏的事很好,便诏令魏相为给事中,听从魏相的议论。
  霍氏杀许后的阴谋才让皇上知道。
  皇上罢除霍氏三子的侯爵,让他们回家,亲属都从京官出外地做辅助小官。
  这时韦贤因年老有病免去丞相职,魏相代做丞相,被封为高平侯,享受八百户人家交纳的赋税。
  霍氏恨魏相,又怕他,便阴谋假传太后的诏令,先召见杀掉丞相,然后废除天子。
  事情被发觉,霍氏受死刑。
  宣帝开始亲自管理政事,振奋精神治理国家,选择群臣,考查他们的名与实,魏相总领百官,很合皇上心意。
  元康(前65~61)中,匈奴派兵攻汉朝屯田车师,没有攻下。
  皇上与后将军赵充国等商量,想趁匈奴衰弱,出兵攻打它的右地,使它不敢再骚扰西域。
  魏相上书规劝说:“我听说,救乱诛暴的叫做义兵,兵符合道义的为王WWw.sLkj.oRg;敌人侵犯我,不得已兴兵的,叫做应战,应战者胜;为小事争恨,不忍耐忿怒而兴兵者,叫做忿怒急躁之兵,忿怒急躁者失败;以夺取别人土地货宝为利者,叫做贪兵,兵贪的被人破灭;倚仗国家大,以人多为骄傲的,想向敌人显一显威风的,叫做骄兵,兵骄的被灭亡。
  这五种兵,不只是不得人心,天道也不会容许。
  中间,匈奴曾经有好意,把他们得到的汉民全部送回汉朝,没有侵犯过边境,虽然争夺屯田车师,还不足以招致出兵讨伐。
  现在听说诸将军要兴兵进入他们的土地,我不知此次兴兵用什么名义。
  现在边境贫困缺吃少穿,父子共穿一件犬羊裘,吃杂草的籽,常担心不能活命,动兵是很难的。
  ‘战争之后,必有荒年。’百姓因为他们的愁苦之气,伤了阴阳的调和。
  出兵即使胜了,还会有兵忧,恐怕灾害变化因此产生。
  现在郡国守相皆不得其人,风俗特别淡薄,水旱灾害随时到来,依据今年统计,子杀父、弟杀兄、妻杀夫的情况,总计二百二十二人。
  我以为这不是小的事变。
  现在皇上左右近臣不担心这些,竟要发兵到遥远的匈奴报小仇,大概像孔子说的,‘我担心季氏的隐忧,不是颛臾,而是在鲁国国君啊!’希望陛下同平昌侯、乐昌侯、平恩侯及有见识的人仔细讨论一下才行。”皇上听从他的话,停止了出兵匈奴的事。
  魏相通晓《易经》,有所师承效法,好观汉朝旧日的典章制度和对国家有利的奏章,认为古今虽然制度不同,但当今应努力奉行旧日好的制度。
  数说汉兴以来国家办的一些有益的事,以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说的话,奏请皇上施行,他说“:臣听说英明的国君在君位上,贤能的臣子辅佐在下,那么国君就安乐而百姓相处得好。
  臣魏相幸运充数相位,不能进献明智的法度,扩大教化,治理四方,来发扬圣德。
  百姓多离开农业去经商,有的人有饥寒之色,成为陛下的忧虑,臣魏相罪当万死。
  臣智能浅薄,不明白国家的大体,不清楚适合时代实用的事宜,不知考虑百姓的处境,未能得知其中的原因。
  臣私下观察先帝圣德仁慈,施恩给百姓极厚,亲自勤劳治理天下,关怀百姓,担心水旱灾害,为贫穷百姓开仓赈饥;派遣谏大夫巡行天下,考察风俗,选拔贤良人才,平反冤狱,往来不绝;节省用度,放宽租税,让百姓上山入池谋生,禁止用粮食养马、酿酒,不准囤积居奇,而用来周济危急困苦,安慰平民,便利百姓的方法很周到。
  臣不能详尽地陈述,冒着死罪上奏旧日的典章制度诏书总计二十三件事。
  臣谨按王法规定:以农业为根本,并致力于积贮,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没有六年的积贮,国家仍然危急。
  元鼎二年(前115),平原、渤海、太山、东郡普遍遭灾,百姓饿死于道路。
  那些郡守不预先考虑百姓的困难,使百姓到这种地步,全靠皇上诏令赈救,百姓才得以复生。
  现今年成歉收,谷物价格猛涨,正当秋收时节尚且缺粮,到春季一定更加恐慌,没有办法救济。
  西羌未平,军队在外,战争又趁机而来,臣暗自担心,应早日谋划其预防,希望陛下关心百姓,遵循先帝盛德来安抚海内。”皇上施行了魏相的策略。
  魏相又屡次标明择取《易阴阳》及《明堂月令》上奏给皇上,说:“臣魏相侥幸充数相位,奉行职责不好,不能发扬光大教化。
  阴阳不协调,灾害未停止,罪在臣等。
  臣听说《易经》上讲‘:天地按照规律运动,日月的运行就无错误,四季的循环就无差错。
  圣人遵循规律行事,那么刑罚就清明,万民服从。’自然变化,一定由阴阳产生,阴阳的职分,以日为准则。
  太阳在冬季和夏季到位,八方之风按季节运行,万物的固有特点就形成了,各自有恒久不变的职责,互不干扰英明的国君谨慎地尊敬天,慎重地养育人,所以建立羲和之官来治理四季,按季节授给百姓活路高皇帝令群臣议定天子四季服饰,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令四臣掌四时施行政事;孝文皇帝于每年二月施恩天下,让民耕种。
  罢除兵役劳役等。
  臣魏相恐诏令不合当时,希望陛下选用通经术懂阴阳的四个人,各管一季,季节到了明言职责,使阴阳协调,天下就幸运极了!”魏相多次陈述应办的事,皇上都采用了。
  魏相嘱咐属吏到各郡国考问情况,请从家里休假回府的官吏报告四方的异闻,如有反贼风雨灾害,郡里不上奏,魏相就上奏皇上。
  当时丙吉做御史大夫,同心辅政,皇上都很重视。
  魏相为人严格,不及丙吉宽厚。
  魏相做丞相九年,神爵三年(前59),去世,谥曰宪侯。
  他的儿子魏弘继承,甘露(前53~50)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

魏相传相关信息

  • ·《韦玄成传》--  韦玄成字少翁,因为父亲任职而做郎,常随侍皇帝骑马,少年学习父业,对待贤士特别谦逊,外出遇到步行的熟人,就让随从下车,载熟人回家,以为常事。   韦玄成待贫贱人更为尊重,由此名声日日增大。   因为他精通经术,被升为谏大夫,调任大河都尉。   开始玄成兄韦弘做太常丞,侍奉宗庙,掌管诸陵邑,事务烦杂且易出差错。   韦贤想让韦弘做继承人,所以命令韦弘自己免官。   韦弘避嫌,不肯免官。   到韦贤病重...
  • ·《韦贤传》--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   他的祖先韦孟,家本居彭城,做过楚元王的师傅,又做元王之子夷王和孙子戊的老师。   戊荒淫不遵道德规范,韦孟写诗劝告。   后来韦孟辞去官职,把家迁到鲁国的邹。   孟又写诗一首,其大意是:“楚戊王应诫游猎作乐,重用正直老臣,奉行善道,振兴邦国,为汉天子争气。   臣年老才浅,恐怕沾污王朝,辞退征召,迁徒到鲁地邹。   而今老臣人在邹地心在朝,我要继孔子之遗业教好徒...
  • ·《鲍宣传 (附唐林等传)》--  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   好学,通晓经术,做过县乡啬夫、束州守丞。   后做都尉太守功曹,推荐孝廉时做了郎,因病离官,又做州从事。   大司马卫将军王商征召鲍宣,推荐做议郎,后来又因病离开。   哀帝初,大司空何武拜宣为西曹掾,很敬重他,推荐宣做谏大夫,调任豫州牧。   一年多,丞相司直郭钦向皇上进言说“:鲍宣措施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判决诉讼案件,考察条款超出六条之外。   外出巡视乘车不...
  • ·《龚胜传(附龚舍传)》--  两龚都是楚人。   龚胜字君宾,龚舍字君倩。   二人很友好,都名节显著,所以世人称他们为楚两龚。   少年时都精通经术,龚胜做郡吏,龚舍不做官。   很久以后,楚王进京朝见皇上,听到龚舍的名声,聘舍为常侍,龚舍不得已随楚王而去,回到楚王封地后,坚决谢绝,愿意终其经业,又到长安。   而龚胜做郡吏,三次被推荐孝廉,因为是诸侯王国的人不能在宫值宿,担任警卫,不被用。   补充官吏时,第二次做尉,一次做县丞...
  • ·《贡禹传》--  贡禹字少翁,琅笽人。   因为通晓经术品行端正而闻名,被征召为博士。   做凉州刺史,因病离开官职。   后来又选拔贤良文学而作了河南令。   一年后,因职责事被官府责问,要脱下官帽谢罪。   贡禹想“:帽子一经脱下,怎么可以再戴上啊!”于是就抛弃了官职。   元帝初即位,征召贡禹做谏大夫,皇上多次虚心向贡禹询问政事。   这一年年成无收,郡国多困难,贡禹上奏说:“古时候宫室有...
  • ·《王吉传》--  王吉字子阳,琅笽皋虞人。   少年时好学,通晓经术,凭郡官举孝廉做了郎官,补若卢右丞,调为云阳令。   因为贤良被推举做了昌邑中尉。   昌邑王喜欢打猎,驱逐奔跑于封地内,动作行为没有节制,王吉上疏劝阻,说:“我听说古时候军队每天行走三十里,吉祥时每日行五十里。   《诗经》上说:‘那风呀,呼呼响,那车呀,飞一样!回头把那大路望,心里真悲伤!’意思是说:飘风发发不是古时有道之风,疾驱如...
  • ·《彭宣传》--  彭宣字子佩,淮阳阳夏人。   研究《周易》,事奉张禹,被推荐做了博士,又升做东平太傅。   后来张禹又因彭宣是皇帝的师傅的关系,被尊重信任,又推举彭宣明经有威严,可任政事,由此进入京都做了右扶风,升为廷尉,后因彭宣是诸侯国人,只好离京都做太原守。   几年后,又召入京都做大司农、光禄勋、右将军。   哀帝即位,调任左将军。   一年多,皇上想让彭宣到丁、傅处任爪牙官,于是用策书告彭宣说“:...
  • ·《平当传》--  平当字子思,祖父以百万资产从下邑迁到平陵。   平当少时做过大行治礼丞,按功绩次第补为大鸿胪文学,因为廉洁又做了顺阳长、橡木旬邑县令,又因通晓经术做了博士,公卿推荐平当论议通明,又做了给事中。   每有灾异平当就附会经术,谈得失。   文雅虽不及萧望之、匡衡,但旨意略同。   元帝时,韦玄成为丞相,上WWw.sLkj.oRg书请求停建太上皇陵寝庙园。   平当上书说“:臣听孔子说过,若有王者兴...
  • ·《魏相传》--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迁居至平陵。   魏相少年时代学习《易经》,作过郡里的卒史,朝廷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时,因为对策好被选中,做了茂陵县令。   不久,御史大夫的门客假称御史住宿县传舍,县丞没及时拜见,门客发怒把县丞捆起来了。   魏相怀疑他有诈,把他拘捕起来,考察清楚后判了他的罪,在市上斩首示众,从此茂陵社会秩序好了。   后来魏相被提升做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害怕而且都顺从他。  
  • ·《丙吉传》--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   研究律令,做鲁国狱史,积累功劳,渐渐升做廷尉右监。   因牵连罪案丢了官,回到州里做了从事。   武帝末年,巫蛊事件发生了,丙吉因为原来是廷尉右监被征召到朝廷,诏令他治理巫蛊于郡邸狱。   当时宣帝出生几个月,因为是皇曾孙,被卫太子事牵连关在狱中,丙吉看了很同情他,心知太子无事实证明有罪,特别同情曾孙无辜,挑选谨慎厚道的女囚徒,命令她护养曾孙,放在宽敞干燥的地方。   ...
  • ·《眭弘传》--  眭弘字孟,鲁国蕃人。   少年时好侠义,斗鸡跑马,长大后才改变节操,跟赢公学习《春秋》。   因为通经术而做议郎,到做符节令。   昭帝元凤三年(前78)正月,泰山莱芜山南有数千人吵嚷,百姓看到有大石自立,高一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   石立后,有白鸟数千集在石旁。   此时昌邑有一枯社木卧而复活,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也自立起来复活,上有虫吃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
  • ·《夏侯胜传》--  夏侯胜字长公,鲁东平人。   少年丧父,好学,从夏侯始昌学《尚书》及《洪范五行传》,善解灾异。   后来侍奉简卿,又向欧阳氏请教。   胜做学问专诚仔细,请教的老师不只一个。   善解说礼之丧服。   胜被朝廷征召做过博士、光禄大夫。   昭帝崩,昌邑王继位,每当出外游戏嬉乐,夏侯胜挡昌邑的乘舆劝阻说“: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图谋皇上的,陛下出外要到何处?”昌邑WWw.sLkj.oRg王发怒,说胜...
  • ·《京房传》--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   研究《周易》,侍奉梁人焦延寿。   焦延寿字赣,家贫贱,因为好学而得到梁王的宠幸,梁王供给费用,让他尽意学习。   焦延寿学成后作了郡史,后又被选拔补作了小黄县的县令。   因为他善侦察能预先知道奸邪,所以盗贼不敢起发;又因他爱护和教育下面的官员和百姓,所以好的教化风行县中,后来朝廷考核,因他的政绩最好,准备调升做别的官,县里三老属官上书皇上请求让焦延寿留任小...
  • ·《赵广汉传》--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旧居河间。   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因为廉洁聪慧尊重贤人而有名。   选拔贤能时,被选中做过平准令。   考察官员时,因为廉洁又做了翟阳县令。   因治理政事特别好,提升为京辅都尉,又做京兆尹。   碰上汉昭帝崩,新丰杜建为京兆掾,监督作平陵墓穴。   杜建平素强横任侠,他手下的宾客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广汉听说这件事,便含蓄劝告。   杜建不改,于是拘捕起来审问。  ...
  • ·《尹翁归传》--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迁到杜陵。   翁归少时丧父,与叔父同住。   翁归曾任小吏,通晓法令条文;爱好击剑,人不能挡。   此时大将军霍光掌权,诸霍在平阳,他们的奴仆门客持刀械入市斗殴扰乱,吏卒不能制止,到翁归任市吏时,没有谁敢违犯的。   翁归公正廉洁不受馈赠,各种买卖人都怕他。   后来抛弃官职闲居家中。   逢田延年做河东太守,巡视到了平阳,召集所有原来的官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接见,命令...
  • ·《韩延寿传》--  韩延寿字长松,燕人,迁居杜陵。   年轻时做过郡文学。   父韩义做过燕郎中。   剌王谋反时,韩义劝阻而被杀害,燕人很同情他。   此时汉昭帝年事已高,大将军霍光掌握大权,征召郡国贤良文学,用事之成败、损益或优劣来询问他们。   当时魏相以文学身份参加取士考试,他认为“赏罚用来勉励好人好事禁止恶人恶行,是政治的根本。   往日剌王做无道之事,韩义挺身强谏,被燕剌王杀死。   韩义的...
  • ·《张敞传》--  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人。   祖父张孺作过上谷太守,后调到茂陵任职。   敞父张福侍奉孝武帝,官至光禄大夫。   张敞后随宣帝,调到杜陵任职。   张敞本来凭乡官身份补为太守卒史,选拔廉士时被举作甘泉仓长,逐渐升迁为太仆丞,太仆杜延年觉得他有奇才。   恰好碰上昌邑王被征召即王位,举动不按法度,敞上书规劝说“:孝昭皇帝早崩没有继承人,大臣们忧惧,选择贤圣的人继承王室,迎接皇上的那一天,...
  • ·《魏相传》--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迁居至平陵。   魏相少年时代学习《易经》,作过郡里的卒史,朝廷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时,因为对策好被选中,做了茂陵县令。   不久,御史大夫的门客假称御史住宿县传舍,县丞没及时拜见,门客发怒把县丞捆起来了。   魏相怀疑他有诈,把他拘捕起来,考察清楚后判了他的罪,在市上斩首示众,从此茂陵社会秩序好了。   后来魏相被提升做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害怕而且都顺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