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玄成传

  韦玄成字少翁,因为父亲任职而做郎,常随侍皇帝骑马,少年学习父业,对待贤士特别谦逊,外出遇到步行的熟人,就让随从下车,载熟人回家,以为常事。
  韦玄成待贫贱人更为尊重,由此名声日日增大。
  因为他精通经术,被升为谏大夫,调任大河都尉。
  开始玄成兄韦弘做太常丞,侍奉宗庙,掌管诸陵邑,事务烦杂且易出差错。
  韦贤想让韦弘做继承人,所以命令韦弘自己免官。
  韦弘避嫌,不肯免官。
  到韦贤病重时,韦弘竟因宗庙事犯罪进了监狱,罪未判。
  家里人问韦贤谁应作继承人,贤怨恨不语。
  于是韦贤门下学生博士义倩等与韦贤之同族计议,共同托韦贤的命令,使家丞上书给皇上,用大河都尉玄成做继承人。
  韦贤死,玄成在官听说父丧,又听说定为继承人,深知那不是父亲平素意思,立即假装病狂,卧在大小便之中,胡乱说笑。
  玄成被征召到长安,把父亲安葬完毕,面临即将继承爵位,假装病狂应召。
  大鸿胪进献奏章,皇上把奏章下到丞相、御史二府查讯证实。
  玄成一向有名声,士大夫怀疑他想让爵位而征辟兄长。
  考问情事的丞相史给玄成一信说“:古时的辞让,一定有文章的内容可观,所以垂荣后世,而你只坏容貌,蒙受耻辱,装狂痴,把光亮遮住不让人看见。
  真是微妙啊!你推托是在争名声。
  我谬WWw.sLkj.oRg为宰相执事,希望少闻风声,不然,恐怕你伤害了名声而跌为小人。”韦玄成友人侍郎章也上疏说“:圣王以礼让治国为贵,应当优养玄成,不要冤屈了他的志向,就让他自安于平民屋下。”可是丞相、御史就以玄成病不实,向皇上检举弹劾他。
  皇上诏令不要弹劾,带领他来拜见。
  玄成不得已就继承了爵位。
  汉宣帝认为他的气节高尚,用他做河南太守。
  兄韦弘做太山都尉,调任东海太守。
  几年后,玄成征召为未央宫卫尉,调任太常。
  因为与原来的平通侯杨恽相好被牵连犯罪,杨恽被诛,同伙及友人都被免官。
  后来玄成以列侯身份陪祭孝惠庙,正好早晨入朝,天雨泥泞,不驾驷马车却骑马到庙下,有检举弹劾他违章,同情况的数人都削爵为关内侯。
  玄成自己感伤贬黜父爵,叹息说:“我有何脸而来奉祭祀啊!”于是作诗责备自己:“伟大的祖先啊,从豕韦氏起,辅佐殷、周,直至汉朝
  您贤德茂材,为皇帝师、为楚王师,功德无量,被封官晋爵,赐福后世子孙。
  才智出众的兄长让我继承父亲爵位,因为我不恭敬会同,被削爵为关内侯,这是一奇耻大辱。
  我决心挽回影响,请四方人士监督。”汉宣帝的宠姬张婕妤的儿子淮阳宪王爱好政事,通晓法律,皇上觉得他的才能不同凡响,有意想让他做继承人,但是因为太子出身低下,又早丧母,所以不忍心废弃。
  很久以后,皇上想感动宪王,打算用礼让之臣辅佐他,于是召见并拜玄成为淮阳中尉。
  此时宪王还未到封国,玄成又受诏,与太傅萧望之等讨论惠施的“同异论”,并且要就所讨论之同异逐条上奏。
  到元帝即位,又用玄成做少府,调任太子太傅,后任御史大夫。
  永光(前43~29年)中,代于定国为丞相。
  贬黜十年之间,终于继承父亲做了丞相,封侯到原来的地方,荣耀于当世。
  玄成又作诗,说明改正缺点的艰难,借此来告诫子孙。
  其诗曰:“尊敬的先君,德高望重,做丞相封扶阳侯,因为我轻忽而丧失,我悔恨不已。
  明察的天子,不追究我的失误,安我于九卿,晋升我为三公,恢复我爵位,郡公百官来贺。
  但我担心此位难得久居,贬退随时可能降临。
  我的子孙们啊,你们要谨慎从事,各人保守好自己的位置,不要学我不谨慎不严肃。
  我能恢复爵位,全是天子的恩赐。
  后人们努力吧,为汉室兴盛做贡献!”玄成做丞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亲韦贤,而文辞超过其父。
  韦贤在昭帝时迁到平陵,玄成则另迁至杜陵,病重将死,向使者禀告说:“不尽父子之恩,希望免职还乡,归葬父亲墓旁。”皇上答应了他。
  玄成的儿子顷侯韦宽继承,韦宽死,子僖侯韦育继承。
  韦育死,子节侯韦沈继承。
  从韦贤传封地到玄孙就断绝了。
  玄成长兄高寝县令韦方山的儿子韦安世做过郡守、大鸿胪、长乐卫尉,朝廷称他有宰相的材器,恰巧他病死。
  而东海太守韦弘的儿子韦赏也精通《诗经》。
  哀帝做定陶王时,韦赏为太傅。
  哀帝即位,韦赏因为旧恩做大司马车骑将军,位列三公,赐爵关内侯,食邑千户,年终八十多岁。
  韦玄成同宗的做官到二千石的有十几人。
  高祖时,命令诸侯王的都城都立太上皇庙。
  惠帝时尊高帝庙为祖庙,景帝进尊孝文庙为太宗庙,又要各郡国立太祖、太宗庙。
  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宣帝又尊孝武庙为世宗庙,要武帝巡狩到过的地方也立庙。
  总计祖宗庙在六十八个郡国皆有,合计一百六十七所。
  而京师从高祖以下到宣帝,加上太上皇,悼皇考各自所处墓旁修的庙,一共是一百七十六所。
  又陵中各有正殿、便殿。
  每日到正殿祭祀,每月初一、十五日到庙中祭祀,四季到便殿祭祀。
  正殿,每日四次进献食品;庙,每年腊月二十五日祭祀;便殿,一年四次祭祀。
  每月浏览一次衣冠。
  又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各有寝园,与诸帝合,总计三十所。
  一年的祭祀,上食二万四千四百五十五次,用卫士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九人,巫祝、家臣、乐师一万二千一百四十七人,畜养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杂役还不在数中。
  到汉元帝时,贡禹为了节俭国家开支,减轻百姓负担,上奏皇上,提出了关于建立宗庙和宗庙迭毁(亲属尽者庙应废)的建议。
  还未来得及施行,贡禹就归天了。
  后来元帝两次下诏在三公、九卿中讨论此事,经过七十余人的反复议论,丞相韦玄成等多次上奏,最后决定:废除郡国宗庙,天子在京师建立五庙,五庙以下者亲属完了的就废除,所废除宗庙庙主的神位,收藏到太祖庙里按昭穆次序排列;减少祭祀。
  过了一年多,韦玄成死了,匡衡做丞相,元帝生病,梦见祖宗责备他废除郡国宗庙,元帝于是下诏恢复宗庙,匡衡认为不可,代皇上向祖宗陈述道理,请求祖宗保佑元帝康复,但仍不见元帝病情好转。
  元帝于是下诏完全恢复了废除的宗庙,祭祀一如既往,但元帝还是死了。
  元帝死后,成帝即位,匡衡上奏说前因皇上卧病而恢复废除了的宗庙,终不受保佑。
  考察有庙的亲人完了,其宗庙应废除,成帝批准了。
  成帝死后,哀帝即位,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上奏重议武帝为世宗的问题。
  光禄勋彭宣等五十三人都认为孝武帝亲属尽了,他的庙应当废除,但是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认为武帝武功盖世,安抚四夷使国家安定,召集天下贤人共同谋划,建立制度,变更历法,改换服色使汉室中兴,应称世宗。
  皇上同意,高帝建立大业,称为太祖,文帝道德最高,称为太宗,武帝功绩最显著,称为世宗,各立宗庙。
  到平帝时,大司马王莽又上奏谈宗庙的建立与废除问题。
  司徒椽班彪说:汉朝紧接亡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制宜。
  从元帝到武帝,后进的学者繁衍滋长,贡禹定宗庙迭毁,匡衡改祭祀,何武定三公,后来都屡次被恢复,所以纷纷不定。
  为什么这样呢?缺少礼文,古今制度不同,各持一家,不是容易偏定的。
  考察诸儒的议论,只有刘歆的议论广博而且厚道了。

韦玄成传相关信息

  • ·《韦贤传》--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   他的祖先韦孟,家本居彭城,做过楚元王的师傅,又做元王之子夷王和孙子戊的老师。   戊荒淫不遵道德规范,韦孟写诗劝告。   后来韦孟辞去官职,把家迁到鲁国的邹。   孟又写诗一首,其大意是:“楚戊王应诫游猎作乐,重用正直老臣,奉行善道,振兴邦国,为汉天子争气。   臣年老才浅,恐怕沾污王朝,辞退征召,迁徒到鲁地邹。   而今老臣人在邹地心在朝,我要继孔子之遗业教好徒...
  • ·《鲍宣传 (附唐林等传)》--  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   好学,通晓经术,做过县乡啬夫、束州守丞。   后做都尉太守功曹,推荐孝廉时做了郎,因病离官,又做州从事。   大司马卫将军王商征召鲍宣,推荐做议郎,后来又因病离开。   哀帝初,大司空何武拜宣为西曹掾,很敬重他,推荐宣做谏大夫,调任豫州牧。   一年多,丞相司直郭钦向皇上进言说“:鲍宣措施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判决诉讼案件,考察条款超出六条之外。   外出巡视乘车不...
  • ·《龚胜传(附龚舍传)》--  两龚都是楚人。   龚胜字君宾,龚舍字君倩。   二人很友好,都名节显著,所以世人称他们为楚两龚。   少年时都精通经术,龚胜做郡吏,龚舍不做官。   很久以后,楚王进京朝见皇上,听到龚舍的名声,聘舍为常侍,龚舍不得已随楚王而去,回到楚王封地后,坚决谢绝,愿意终其经业,又到长安。   而龚胜做郡吏,三次被推荐孝廉,因为是诸侯王国的人不能在宫值宿,担任警卫,不被用。   补充官吏时,第二次做尉,一次做县丞...
  • ·《贡禹传》--  贡禹字少翁,琅笽人。   因为通晓经术品行端正而闻名,被征召为博士。   做凉州刺史,因病离开官职。   后来又选拔贤良文学而作了河南令。   一年后,因职责事被官府责问,要脱下官帽谢罪。   贡禹想“:帽子一经脱下,怎么可以再戴上啊!”于是就抛弃了官职。   元帝初即位,征召贡禹做谏大夫,皇上多次虚心向贡禹询问政事。   这一年年成无收,郡国多困难,贡禹上奏说:“古时候宫室有...
  • ·《王吉传》--  王吉字子阳,琅笽皋虞人。   少年时好学,通晓经术,凭郡官举孝廉做了郎官,补若卢右丞,调为云阳令。   因为贤良被推举做了昌邑中尉。   昌邑王喜欢打猎,驱逐奔跑于封地内,动作行为没有节制,王吉上疏劝阻,说:“我听说古时候军队每天行走三十里,吉祥时每日行五十里。   《诗经》上说:‘那风呀,呼呼响,那车呀,飞一样!回头把那大路望,心里真悲伤!’意思是说:飘风发发不是古时有道之风,疾驱如...
  • ·《彭宣传》--  彭宣字子佩,淮阳阳夏人。   研究《周易》,事奉张禹,被推荐做了博士,又升做东平太傅。   后来张禹又因彭宣是皇帝的师傅的关系,被尊重信任,又推举彭宣明经有威严,可任政事,由此进入京都做了右扶风,升为廷尉,后因彭宣是诸侯国人,只好离京都做太原守。   几年后,又召入京都做大司农、光禄勋、右将军。   哀帝即位,调任左将军。   一年多,皇上想让彭宣到丁、傅处任爪牙官,于是用策书告彭宣说“:...
  • ·《平当传》--  平当字子思,祖父以百万资产从下邑迁到平陵。   平当少时做过大行治礼丞,按功绩次第补为大鸿胪文学,因为廉洁又做了顺阳长、橡木旬邑县令,又因通晓经术做了博士,公卿推荐平当论议通明,又做了给事中。   每有灾异平当就附会经术,谈得失。   文雅虽不及萧望之、匡衡,但旨意略同。   元帝时,韦玄成为丞相,上WWw.sLkj.oRg书请求停建太上皇陵寝庙园。   平当上书说“:臣听孔子说过,若有王者兴...
  • ·《薛广德传》--  薛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人。   以鲁诗教授于楚国,龚胜、龚舍以师礼侍奉他。   萧望之做御史大夫,任用广德为属官,屡次同他谈论事情,萧望之以为广德是个人才,于是向朝廷推荐说广德经明行修,适宜在朝廷任职。   后来做了博士,因评论石渠有善言,被提升为谏议大夫,后来代贡禹作长信少府、御史大夫。   薛广德为人WWw.sLkj.oRg温雅又宽容含蓄。   到做三公时,他敢于直言规劝。   刚拜御史大夫十来天...
  • ·《韦玄成传》--  韦玄成字少翁,因为父亲任职而做郎,常随侍皇帝骑马,少年学习父业,对待贤士特别谦逊,外出遇到步行的熟人,就让随从下车,载熟人回家,以为常事。   韦玄成待贫贱人更为尊重,由此名声日日增大。   因为他精通经术,被升为谏大夫,调任大河都尉。   开始玄成兄韦弘做太常丞,侍奉宗庙,掌管诸陵邑,事务烦杂且易出差错。   韦贤想让韦弘做继承人,所以命令韦弘自己免官。   韦弘避嫌,不肯免官。   到韦
  • ·《魏相传》--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迁居至平陵。   魏相少年时代学习《易经》,作过郡里的卒史,朝廷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时,因为对策好被选中,做了茂陵县令。   不久,御史大夫的门客假称御史住宿县传舍,县丞没及时拜见,门客发怒把县丞捆起来了。   魏相怀疑他有诈,把他拘捕起来,考察清楚后判了他的罪,在市上斩首示众,从此茂陵社会秩序好了。   后来魏相被提升做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害怕而且都顺从他。   丞相...
  • ·《丙吉传》--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   研究律令,做鲁国狱史,积累功劳,渐渐升做廷尉右监。   因牵连罪案丢了官,回到州里做了从事。   武帝末年,巫蛊事件发生了,丙吉因为原来是廷尉右监被征召到朝廷,诏令他治理巫蛊于郡邸狱。   当时宣帝出生几个月,因为是皇曾孙,被卫太子事牵连关在狱中,丙吉看了很同情他,心知太子无事实证明有罪,特别同情曾孙无辜,挑选谨慎厚道的女囚徒,命令她护养曾孙,放在宽敞干燥的地方。   ...
  • ·《眭弘传》--  眭弘字孟,鲁国蕃人。   少年时好侠义,斗鸡跑马,长大后才改变节操,跟赢公学习《春秋》。   因为通经术而做议郎,到做符节令。   昭帝元凤三年(前78)正月,泰山莱芜山南有数千人吵嚷,百姓看到有大石自立,高一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   石立后,有白鸟数千集在石旁。   此时昌邑有一枯社木卧而复活,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也自立起来复活,上有虫吃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
  • ·《夏侯胜传》--  夏侯胜字长公,鲁东平人。   少年丧父,好学,从夏侯始昌学《尚书》及《洪范五行传》,善解灾异。   后来侍奉简卿,又向欧阳氏请教。   胜做学问专诚仔细,请教的老师不只一个。   善解说礼之丧服。   胜被朝廷征召做过博士、光禄大夫。   昭帝崩,昌邑王继位,每当出外游戏嬉乐,夏侯胜挡昌邑的乘舆劝阻说“: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图谋皇上的,陛下出外要到何处?”昌邑WWw.sLkj.oRg王发怒,说胜...
  • ·《京房传》--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   研究《周易》,侍奉梁人焦延寿。   焦延寿字赣,家贫贱,因为好学而得到梁王的宠幸,梁王供给费用,让他尽意学习。   焦延寿学成后作了郡史,后又被选拔补作了小黄县的县令。   因为他善侦察能预先知道奸邪,所以盗贼不敢起发;又因他爱护和教育下面的官员和百姓,所以好的教化风行县中,后来朝廷考核,因他的政绩最好,准备调升做别的官,县里三老属官上书皇上请求让焦延寿留任小...
  • ·《赵广汉传》--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旧居河间。   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因为廉洁聪慧尊重贤人而有名。   选拔贤能时,被选中做过平准令。   考察官员时,因为廉洁又做了翟阳县令。   因治理政事特别好,提升为京辅都尉,又做京兆尹。   碰上汉昭帝崩,新丰杜建为京兆掾,监督作平陵墓穴。   杜建平素强横任侠,他手下的宾客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广汉听说这件事,便含蓄劝告。   杜建不改,于是拘捕起来审问。  ...
  • ·《尹翁归传》--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迁到杜陵。   翁归少时丧父,与叔父同住。   翁归曾任小吏,通晓法令条文;爱好击剑,人不能挡。   此时大将军霍光掌权,诸霍在平阳,他们的奴仆门客持刀械入市斗殴扰乱,吏卒不能制止,到翁归任市吏时,没有谁敢违犯的。   翁归公正廉洁不受馈赠,各种买卖人都怕他。   后来抛弃官职闲居家中。   逢田延年做河东太守,巡视到了平阳,召集所有原来的官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接见,命令...
  • ·《韩延寿传》--  韩延寿字长松,燕人,迁居杜陵。   年轻时做过郡文学。   父韩义做过燕郎中。   剌王谋反时,韩义劝阻而被杀害,燕人很同情他。   此时汉昭帝年事已高,大将军霍光掌握大权,征召郡国贤良文学,用事之成败、损益或优劣来询问他们。   当时魏相以文学身份参加取士考试,他认为“赏罚用来勉励好人好事禁止恶人恶行,是政治的根本。   往日剌王做无道之事,韩义挺身强谏,被燕剌王杀死。   韩义的...
  • ·《韦玄成传》--  韦玄成字少翁,因为父亲任职而做郎,常随侍皇帝骑马,少年学习父业,对待贤士特别谦逊,外出遇到步行的熟人,就让随从下车,载熟人回家,以为常事。   韦玄成待贫贱人更为尊重,由此名声日日增大。   因为他精通经术,被升为谏大夫,调任大河都尉。   开始玄成兄韦弘做太常丞,侍奉宗庙,掌管诸陵邑,事务烦杂且易出差错。   韦贤想让韦弘做继承人,所以命令韦弘自己免官。   韦弘避嫌,不肯免官。   到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