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翠竹

  课文《井冈翠竹》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翻神采。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WwW.Slkj.OrG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
  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表们想起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山上缺粮的年月。那时,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
  你看那行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提子也能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的毛竹做的扁担,把这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稠密,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
  为了叫井冈山变得更快,党派来了两千好儿女,同井冈山人民一起开发这座万宝山。他们上得山来,头一件事就是来竹林里,依靠这青青毛竹盖房落脚;他们踩着当年老红军的脚印,攀山过岭,用竹筒盛水蒸饭。一眼望不到边的毛竹,成年累月地藏在深坳里,据说有一千多万根,轮流砍伐,是永远也砍不完的。
  如今,你若是在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它们几乎是笔直地从山顶上穿过竹林挂下山来。这便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业绩。他们在竹林里送走了几百个白天和黑夜,用竹滑道,用水滑道,送出了一百多万根毛竹。这一百万根毛竹,流去了井冈山人多少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为了搭起滑道,他们翻越了多少陡峭的悬岩绝壁;为了找寻水路,他们踏遍了多少曲折的幽谷荒滩。冒着大风雪,二百多青年男女来到离茨坪六十多里的深山,要在那周围二十多里没有人烟的林海深处,完成砍伐三十多万毛竹的任务。漫天风雪,封住山、阻住路,却摇撼不了人们的意志,扑灭不了人们心头的熊熊烈火。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竹桥,也在一天比一天往上长。杜鹃花开满山头的时候,英雄们终于唱着凯歌,欢送着亲手砍下的那三十万根毛竹,让它们沿着满山绕的滑道,一路欢唱着飞下山去了。
  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
  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你是英雄的井冈山的象征。
  【前言】
  《井冈翠竹》是长春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井冈翠竹的描写与歌颂,表达了对英雄井冈山人民的崇敬之情。
  全文通过诗一样的语言,围绕“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这一主线,写了井冈翠竹在革命斗争时期与井冈山军民的关系,和井冈翠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出的革命精神,继而讴歌井冈山人民所表现出的革命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片段;
  3、体会文中描写井冈翠竹的重点句子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
  4、初步领悟”记叙“”描写“”议论“等不同的表达方式。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井冈翠竹吗?它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饭,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  
   1.简单介绍井冈山毛竹的生长情况。
   2.出示课题:
    (1)解释课题:翠,绿的意思。
    (2)介绍作者:袁鹰。
    (3)设问启发:为什么说“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二、检测预习,了解学情。
   1.检查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 匪、嗥、硝、锁、粮、腥、稠、茨、殷。
    (2)学生认读并组词。
    (3)教师重点强调:“嗥”“稠”“殷”的读音。
   2.检查朗读
    (1)学生自由练习通读课文,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情。
    (2)学生把自己认为不容易读通的句子再给大家读一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反馈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3、全文共分为几部分?
  四、学生阅读课文,理清结构,找出线索。
    要求思考:
    1.结合读中提示,理清全文结构,写作顺序,并思考提示中有关问题。
    2.全文结构及顺序:由竹子外形写到功绩,先总后分,结尾总结点题。写竹之外形,按远近顺序,写竹之功绩,按过去到现在的时间顺序写。找出线索:竹之功绩。
    3.具体写竹子时,作者分别联想到些什么?
    4.划出使用精彩的动词,思考其好处。
  五、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从内容到写法等方面给课文提出问题。
   2.教师小结: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英雄的井冈山的象征”?
  六、课后作业:
   1.继续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英雄的井冈山的象征”?
   2.积累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课文《井冈翠竹》相关信息

  • ·课文《夹竹桃》--  课文《夹竹桃》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我们家的大门...
  • ·课文《黄河象》--  课文《黄河象》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
  • ·课文《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课文《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1921年,碧波万顷的地中海。   印度科学家拉曼(màn)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声学与光学的...
  • ·课文《关伊子教射》--  课文《关伊子教射》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
  • ·课文《废墟的辉煌》--  课文《废墟的辉煌》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到达意大利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
  • ·课文《敦煌壁画》--  课文《敦煌壁画》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在我国西北部的荒漠中,坐落着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宝库—&mdas...
  • ·课文《冬至的梦》--  课文《冬至的梦》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教我们背诵那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白...
  • ·课文《当代神农氏》--  课文《当代神农氏》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1987年3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国际...
  • ·课文《井冈翠竹》--  课文《井冈翠竹》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
  • ·课文《孔子游春》--  课文《孔子游春》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
  • ·课文《拉萨古城》--  课文《拉萨古城》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走进拉萨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极富特色的藏族民居。平顶的白色楼房一座挨着一座,黑框的门窗上装...
  • ·课文《理想的风筝》--  课文《理想的风筝》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花举起金...
  • ·课文《刘邓大军渡黄河》--  课文《刘邓大军渡黄河》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1947年6月,在鲁西南前线,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12万大军,悄悄逼近国民党重兵把守的黄河...
  • ·课文《卢沟桥烽火》--  课文《卢沟桥烽火》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
  • ·课文《鲁班学艺》--  课文《鲁班学艺》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鲁班年轻的时候,决心要上终南山拜师学艺。他拜别了爹妈,骑上马直奔西方,越过一座座山岗,趟过一条条溪流...
  • ·课文《陆羽与茶经》--  课文《陆羽与茶经》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采茶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人们要追溯茶的历史,了解中国茶道,便自然会想起中国...
  • ·课文《密西西比河风光》--  课文《密西西比河风光》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远处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
  • ·课文《井冈翠竹》--  课文《井冈翠竹》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