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WwW.slkj.oRg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释】
  1、燕、赵:借指的河北一带。
  2、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3、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4、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5、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适,到……去。兹,这。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6、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7、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8、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9、矧(shěn):何况。
  10、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翻译】
  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想去燕赵地区(谋职)。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董生努力吧!
  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WwW.slkj.oRg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生努力吧!
  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还有像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
  【鉴赏】
  从文章的题目看,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应是为送董邵南游河北作的送别赠序,但细思之,又有不同情味。
  其一,当时的河北是藩镇割据的地方,韩愈坚决主张削藩平镇,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因而在他看来,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镇,那就是“从贼”,必须鸣鼓而攻之。
  其二,韩愈为了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很希望朝廷能够招揽人才,但在这一点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所以他在许多诗文中,都替自己与他人抒发过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诗,也是为董邵南写的,诗中小序有这样的语句:“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全诗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示遗憾。这位董生隐居了一段时间,大约不安于“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的现状,终于主动出山了,选择了去河北投靠藩镇。对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韩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在董生临行之前,韩愈要送一篇序文给他。但这样的序文是很难措辞的。赞成他去吗?固然如此,因对他有一定的同情,但若赞成,则违背了韩愈自己的政治主张;阻止他去吗?说明那是“从贼”,那就是变成了“留行”,而不是送别,也不合“赠序”的要求,更何况对于“怀抱利器”的董生去求发展(藩镇名义上还是唐王朝的一部分)提出反对意见,毕竟是说不通的,作者毕竟对董生怀有一定的同情。由此看来,这篇“赠序”实在是难以下笔了。
  但韩愈毕竟是文章大家,倡导“惟陈言之务去”的他,写文章常常因难见巧,以巧取胜。这篇赠序的构思、用语就颇为精巧。
  文章一上来就先赞美河北“多感慨悲歌之士”;接着即叙述董生“怀抱利器”而“不得志于有司”,因而要到河北去,“吾知其必有合也”,这很有点为董生预贺的味道。再加上一句:“董生勉乎哉!”仿佛是说: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争取吧!除此外,作者还深入一层:像你这样怀才不遇的人,只要是“慕义强仁”的人都会爱惜的,何况那些“仁义出乎其性”的“燕赵之士”呢?又将河北赞美一通,为董生贺。意思仿佛是:你的出路的确找对了!
  这其实都是些反话,所谓的“心否而词唯”。
  作者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使“古”隐藏其中,不那么引人注目。“古称”云云,即历史上如何如何。历史上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那呢?还是那样,或许已不是那样了。后文用一个“然”突转,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现实怎样,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为下文写“今”蓄势。
  如今之燕赵是不是还多“感慨悲歌之士”呢?在作者心中,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作者并不立刻否定,也不明确否定,而是提了一个原则:“风俗与化移易”。既然是“风俗与化移易”,那言外之意不言自明。既然河北已被“反叛朝廷”的藩镇“化”了好多年,其风俗怎么能不变呢?既然变了,那也就不再多“感慨悲歌之士”了,那么你董生到那里去,就不能“有合”。
  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竞引豪杰为谋主”。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果如此,岂不证明了“今”之燕赵“不异于古所云”了吗?但是作者是早有埋伏的。他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又说“感慨悲歌”的“燕赵之士”“仁义出乎其性”。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必有合”,这是褒奖董生的话,但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如果你能同如今的“风俗与化移易”的藩镇们相合,那只能证明你已经丧失了“仁义”。前面的“扬”是为了后面的“抑”。“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的“邪”和“卜”,与其说是卜燕赵,毋宁说是卜董生此行的正确与错误,使语气婉转,又暗含警戒之意。“董生勉乎哉!”此处当为“好自为之”讲,勉其不可“从贼”也。
  最后一段,作者借原燕国大将乐毅被迫逃到赵国去的故事,来暗示董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还进一步照应前面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就劝其入朝廷效忠。连河北的“屠狗者”都要劝他入朝,则对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镇之举所抱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总之,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相关古诗词

  • ·古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全文如下: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前言】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该诗是近代毛泽东于1949年所作,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
  • ·古诗《过野叟居》--  《过野叟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马戴。其全文如下:   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   居止白云内,渔樵沧海边。   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   自着养生论,无烦忧暮年。   【注释】   ①野叟:居住在郊外的或山林中的老人。   ②居止:居住。白云内:山上幽静之地。   ③渔樵:捕鱼打柴,这里偏指捕鱼。   【鉴赏】   经过林中老人居室,门前有他WwW.slkj.oRg种植的大树。他居住在山上幽静之处,捕鱼是...
  • ·古诗《早发故园》--  《早发故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马戴。其全文如下:   语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   曙钟寒出岳,残月迥迎霜。   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   行逢海西雁,零落不成行。   【前言】   《早发故园》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五。其格律属仄起式首句不入韵格,用下平声七阳韵。平仄规范,对仗工稳。两《唐书》马戴无传,籍贯不明。   【鉴赏】   《唐才子传》称其为华州人,《唐才子传校笺》以为...
  • ·古诗《落日怅望》--  《落日怅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马戴。其全文如下: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前言】   《落日怅望》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为游子怀乡之作。诗人抓住了秋天日落这一刹那的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此时此刻微妙复杂的思想活动。先“怅望”云去鸟飞之景,触动乡愁旅恨;再&ldquo...
  • ·古诗《边城独望》--  《边城独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马戴。其全文如下: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鉴赏】   初秋时节,诗人独自凭倚着高高城楼的堞墙,眺望塞外风光,不由自主萌发了一股独客异乡的感情。   诗人马戴,曾从军大同军幕,独在异乡,面对荒凉的塞外,翻腾着感情波澜,这是十分自然的。全诗似乎是前后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
  • ·古诗《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前言】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此词与《水调歌头》(落...
  • ·古诗《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前言】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作品。词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下片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
  • ·古诗《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前言】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这首描写沿途夜景的《清平乐》即是其中的一首。此词的篇幅虽然很短,但是意境清新,语言淡朴,别有一番幽情奇趣,因此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翻译】   ...
  • ·古诗《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WwW.slkj.oRg
  • ·古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其全文如下: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前言】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唐代诗人张籍自创的乐府诗。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
  • ·古诗《夔州歌十绝句》--  《夔州歌十绝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如下: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前言】   《夔州歌十绝句》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这十首诗主要写夔州形胜、江峡之险、历史人物及当地风土人情。第一首点明夔州地点,突出夔州形胜,统领全篇。第二首承第一首中所写的夔州山高水险。第三首写政治上的兴衰成败。第四、五、六首,转写...
  • ·古诗《满江红·题冷泉亭》--  《满江红·题冷泉亭》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前言】   《满江红·题冷泉亭》是南宋辛弃疾的词。词的上阕用拟人的...
  • ·古诗《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前言】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饯...
  • ·古诗《满江红·暮春》--  《满江红·暮春》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前言】   《满江红·暮春》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实...
  • ·古诗《满江红·敲碎离愁》--  《满江红·敲碎离愁》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前言】   《满江红·敲碎离愁》此词乃豪放词派代表人物辛弃疾所作。辛弃疾...
  • ·古诗《祝英台近·晚春》--  《祝英台近·晚春》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前言】   《祝英台近·晚春》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相思的词篇。如果我们联系辛弃疾的思想实际和他一生...
  • ·古诗《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前言】   《贺新郎...
  • ·古诗《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WwW.slk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