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

  课文《包公审驴》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穷人叫王五。他有一头驴,他用它运送干柴和木炭,挣钱养家糊口。这头驴是王五唯一的财产,因此,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由于他的悉心照料,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
  一天,王五牵着驴驮了木炭到小市镇上,他把驴拴在市镇门口外的树上,自己背了一袋木炭去卖。等卖完木炭回来,他大吃一惊。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wWw.Slkj.OrG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王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王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
  包公来到公堂,开始审理案件。轮到王五时,他把瘦驴牵上公堂,道:“包大人在上,这畜牲不知来自何方,竟敢冒名顶替!”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衙役们差点儿没笑出声来。站在“法官”旁边的那些人,以及站在下面大堂上的那些人当然不敢笑了。衙役们只好遵命,他们把这头瘦弱难看的驴被告关进了空荡荡的圈栏。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到了第三天,又下令升堂了。这次,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是有好几百人了,他们个个都想来看看热闹。
  三通鼓罢,包公升堂,他命令衙役们立即把驴牵来。这驴的嘴已陷下去了,脑袋耷拉着,看上去怪可怜的。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
  “是!”衙役们齐声答道,纷纷拿起板子痛打驴子。
  十下,二十下,三十下,足足打了四十下,打得驴子又蹦又跳,放声大叫。末了,包公下令道: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这头瘦驴三天没吃没喝,又挨了四十大板,受够了惊吓。于是飞奔出了公堂,跑得那个快啊,一下子就不见了。
  包公随即命令一个差役和王五一起跟踪前去,看个究竟。
  王五便和差役去了,跟他们一起去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看热闹的人。他们走了整整十五里路,看到那头驴跑进了某田庄的一户人家,人们跟着走了进去。当然,他们在那里找到了王五被偷走的那头好驴,也捉住了小偷。
  【前言】
  《包公审驴》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四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学习目标】
  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惊慌失措”、“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包公)
    (学生交流有关“包公”的资料,一学生谈,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二、依题质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审驴?怎样审驴?结果怎么样?)
   2.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做提纲笔记,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将故事的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板书:换驴------- 审驴-------- 得驴
  三、自学释疑
   1.疑问一:为什么审驴?
    (引导学生略读这一部分。)
   (1)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
     (“毛色发亮”;“这头驴是唯一的财产,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
     (“毛色难看”;“惊慌失措”……)
   (2)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3)引导朗读,读出王五对驴的喜爱,驴被换后的惊慌失措及又气又急。
   2.疑问二:怎样审驴?
    (引导学生精读这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3~9自然段。
   (2)做批注。提出要求: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认识,记下自己的疑问。
   (3)集体交流,汇报自学所得。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①“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②“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说明包公了解驴的本性,他这样做为驴自己找家门垫定基础。
     当学生交流到这时,顺势指导学生读出包公威严、胸有成竹、沉着的语气,并感受包大人遇事冷静,足智多谋的品质。
    ③“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理解“闻所未闻”这一词义,并体会包公断案的神奇,同时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④“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狠狠打驴,可见包公做事果断,成竹在胸。学生注意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4)小结“包公审驴”这一部分。学生说一说包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影响,怎样评价他。
   3.疑问三:得驴
    引导学生粗读这一部分,并小结能成功找到驴的原因。
   4.总结全文
    (1)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2)表演课本剧。
  四、作业布置
    搜集包公审案的故事,开个“智谋故事会”。 

课文《包公审驴》相关信息

  • ·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老人蓄着...
  • ·课文《钟表店里的争吵》--  课文《钟表店里的争吵》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课文】   “滴答,滴答……”钟表店里充满着这种声音。钟表们听惯了这种声音。谁如...
  • ·课文《争论的故事》--  课文《争论的故事》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课文】   今天,盛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
  • ·课文《珍贵的教科书》--  课文《珍贵的教科书》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课文】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没有桌...
  • ·课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课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课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改良的水稻,人称...
  • ·课文《新年的礼物》--  课文《新年的礼物》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课文】   离元旦还有好些天,孩子们就开始想着给老师准备新年礼物了。苇苇她们的小队悄悄商量过了,送给老师的新...
  • ·课文《小蓝裙的故事》--  课文《小蓝裙的故事》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课文】   多年以前,一个小镇的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开学时,老师就向小朋友们宣布,这个学期谁最努力,对班级贡献...
  • ·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课文】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
  • ·课文《包公审驴》--  课文《包公审驴》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穷人叫王五。他有一头驴,他用它运送干柴和木炭,挣钱养家糊口。这头驴是王五唯一
  • ·课文《秉笔直书》--  课文《秉笔直书》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战国时代,齐国的国王齐庄公(名光),被相国崔杼杀害了。   崔杼串通几个人立齐庄公兄弟为国君,自己...
  • ·课文《草帽计》--  课文《草帽计》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贺龙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蒋...
  • ·课文《陈嘉庚办学》--  课文《陈嘉庚办学》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十七岁时,陈嘉庚远涉重洋,到新加坡学做生...
  • ·课文《春潮》--  课文《春潮》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北方的二月,春天的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
  • ·课文《大地的话》--  课文《大地的话》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假如你是种子,   请到我的怀里睡。   这里有新鲜的空气,   软绵绵的被。   你可以发芽、生根,  ...
  • ·课文《到期归还》--  课文《到期归还》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毛泽东主席闲暇时,喜欢欣赏、临摹名家碑帖,书法造诣很高。他的行草遒劲奔放,自由洒脱,自成一家。   ...
  • ·课文《第一朵杏花》--  课文《第一朵杏花》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
  • ·课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课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 ·课文《包公审驴》--  课文《包公审驴》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穷人叫王五。他有一头驴,他用它运送干柴和木炭,挣钱养家糊口。这头驴是王五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