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丹传

  师丹,字仲公,琅笽东武人。
  研究《诗经》,侍奉匡衡。
  因推举孝廉而担任郎官。
  元帝末年,担任博士,后被免。
  建始年间,www.sLkj.oRg各州推举秀才,师丹恢复担任博士,出任东平王太傅。
  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推举师丹议论深博、廉正守道,被征进朝担任光禄大夫、丞相司直。
  几个月后,又担任光禄大夫给事中,从此之后又担任少府、光禄勋、侍中,非常受人尊重。
  成帝末年,皇上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师丹为太子太傅。
  汉哀帝即位后,师丹担任左将军,被赐爵关内侯,食邑,掌领尚书事,于是代替王莽担任大司马,被封为高乐侯。
  一个月后,被调任大司空。
  哀帝年轻时在诸侯国,看见成帝把政权交给外戚掌管,王氏权势盛大,常常内心忧郁不安。
  到自己即位,很想改正这一点。
  于是给丁、傅两家封官爵,来夺取王氏的权力。
  师丹以师傅的身份位居三公,得到皇上信任,上书皇上说“:古时候,君王死后,百官听从冢宰,三年之内不改变先帝的朝政。
  先前先帝死后灵柩还在厅堂,皇上就给臣子们以及亲属封官授爵,赫赫然好像都受到宠幸。
  封舅父为阳安侯,皇后尊号没有确定,就预先分封她的父亲为孔乡侯。
  斥退侍中王邑、射声校尉王邯等人。
  诏书频频下达,更改政事,非常紧迫。
  臣下虽不能明确陈述重大原则,但又不能坚决辞让爵位,只好一起凭空接受封侯,增加皇上的过错。
  其间郡国多次地震,洪水泛滥淹死百姓,日月不明,五星不按规律运行,这都是由于举止失措,号令不统一,法制不健全,阴阳混淆的征兆。
  我俯伏思维人之常情,没有儿子,年龄虽有六、七十岁,还多娶妻妾来广求继嗣。
  孝成皇帝预见天命,洞察皇上您,在壮年时克制自己的欲望,立陛下为继承人。
  先帝去世而陛下继位,四海安宁,百姓不惊怕,这是先帝的圣德符合天人的结果。
  我听说上天的威严好像常在前面,希望陛下仔细思考先帝之所以册立陛下的深意,并且克制自己,身体力行来观察臣子顺从归化。
  天下,是陛下的家,陛下的近亲何必担心不富贵,不应该仓促行事。
  先帝没有衡量我的能力,就让我担任太傅,陛下称臣为师傅,所以我无功劳却担任要职,被分封大的侯国,多赐黄金,位居三公,职责在于辅佐皇上,却不能尽忠弥补皇上过错,而让百姓私下议论,灾异多次出现,这是我的大罪。
  我不敢要求辞职回归家里,恐怕欺诈的嫌疑。
  我很惭愧地担负重任,道义上不能不竭尽死力效忠皇上。”师丹几十次上书皇上,大多是切中时弊的肺腑直言。
  起初,哀帝即位,成帝的母亲被称为太皇太后,成帝的赵皇后被称为皇太后,而皇上的祖母傅太后与母亲丁后都在诸侯国里,自以定陶共王来称呼。
  高昌侯董宏上书说“:秦庄襄王的母亲本来是夏氏,却为华阳夫人收养为女,到他即位后,都被称为太后。
  皇上应该立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皇上把这件事交付给有司,当时师丹以左将军的身份与大司马王莽一起上奏弹劾董宏“知道皇太后是至尊称号,是天下一统,而引证亡秦作为比喻,连累圣明,是不应该说的,大不道”。
  皇上刚即位,较谦让,采纳了王莽、师丹的话,把董宏免为庶人。
  傅太后大怒,要挟皇上自己将一定要称尊号,皇上于是追尊定陶共王为共皇,尊傅太后为共皇太后,丁后为共皇后。
  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人又上奏说“: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都不应该再引用定陶藩国之名加在尊号前面,车马衣服应该都与至尊之号相符,设置二千石以下的官吏各司其职,还应该为共皇在京城设立庙堂。”皇上又把这交给臣下商议,有司都认为应该像泠褒、段犹所说的去做。
  只有师丹另持议论说“:圣王制订礼仪取法于天地,所以尊卑的礼仪明确,那么人间的等级关系就端正,人间的等级关系端正,那么天地各得其位而阴阳顺乎节令,君主与万民都受福佑。
  尊卑是用来端正天地之位的,不可混乱。
  现在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皇为尊号,是由母从子、妻从夫的礼仪决定的。
  皇上想设官置吏,车马服饰与太皇太后等同,这不是来明确傅太后与丁后不能与元后并尊的礼仪呵。
  定陶共皇的谥号已在以前确定,按礼仪不能再改变。
  现在皇上要在京城设立庙堂,而让臣下祭祀,这是没有主人的庙堂。
  再加上亲情关系已完结而应抛开这种关系,无故遗弃一国太祖的永远的祭祀,而顺从没有主人应当毁掉的不正当的礼仪,这不是来尊重共皇。”师丹因此逐渐不合皇上心意。
  适逢有人上书说古代用龟贝为货币,现在用钱换了它,百姓因此贫困,应该改革币制。
  皇上向师丹问这件事,师丹回答说可以改革。
  皇上把奏章交付给有司商议,都认为盛行用钱交易很久了,难以很快改变。
  师丹是一年老之人,忘记先前说的话,后来跟随公卿一起商议。
  加之师丹派官吏上书言事,官吏私自刻写内容,丁、傅两家子弟听说了这件事,派人上奏控告师丹呈进密封的奏章而行道之人遍持其书奏。
  皇上拿这件事询问将军、中朝臣子,都回答说“:忠臣不显扬规谏,大臣奏事不应该泄露所奏内容,让吏民传写流传四方。
  ‘大臣不保守秘密就要丧失生命’,应该把这事交给廷尉处理。”皇上把这事交给廷尉,廷尉弹劾师丹大不敬。
  事情没有决断,给事中博士申咸、炔钦上书,说“:师丹学问和品行无与伦比,从近世以来大臣能像师丹者少。
  师丹抒发郁闷,进呈密件,没能深思远虑,让主簿书写,漏泄的罪过不在师丹。
  因这将他贬黜,恐怕不能满足众人之心。”尚书弹劾申咸、炔钦:“师丹有幸以儒官的身份被选拔成为皇上的心腹之人,皇上用他的话来断事而定所疑,知道师丹是国家的重臣,评论其罪过而给以处罚,是国家慎重的事情,申咸、炔钦起初依照经义认为应当审理,事情已经显露后,就又上书胡乱称誉师丹,前后不相符合,对皇上不敬。”皇上把申咸、炔钦的俸禄每人减少二等,于是下诏将师丹免官说“:三公,是我的心腹大臣,辅佐善政观察过失,统领百官,使天下和睦同心。
  我因有不清楚的地方,才把大权委付给你,其间阴阳失调,寒暑失常,灾异变怪之事屡屡发生,山崩地震,黄河决口,山泉喷涌,淹死人民,百姓流离失所,心无所向,司空的职责有如废除了一样。
  你在位有三年之久,没听到你的忠言佳计,反而有推荐同党不公正的名声。
  从前我拿选拔力田之人、议论改革币制的奏章给你看,你在朝廷内为我建议可以改革不用迟疑。
  我拿你的议论广泛询问朝臣,你却与很少的人意见相同,在朝廷外则认为改革没有好处,让观听的人把过错归结到我身上。
  我隐忍下来没有公开,替你承担过失。
  我讨厌那些拉帮结派的人弄虚作假破坏教化,并渐以成俗,所以我屡次以书劝诫你,希望你反省自己不埋怨别人,但你反而不接受,退朝后在背后议论。
  到你呈进密奏时,密奏内容传于道路,闻于朝市,议论的人认为大臣不忠,罪陷重刑,获取虚名,诽谤纷纷,传布四方。
  心腹之人尚且如此,那疏远之人又将怎样?与‘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近乎错误,将凭什么做属下的表率,使远方的人归附亲近?我思虑你位尊任重,考虑事情不周密,怀诈误国,进退违命,言论反复,我很为你感到羞愧,这不是恭承天地,永保国家的意思。
  因你曾做过我师傅,不忍心你让狱官考审,我已下诏有司赦君不审理。
  应交出大司空高乐侯印绶,罢官回家。”尚书令唐林上疏说“:我私下看见免除大司空师丹的诏书,深为痛切,君子的文章,为贤能的人隐去过错。
  师丹在经学方面为儒者宗师,在品德方面为国人表率,亲自教诲皇上,位居三公,所犯的罪很小,国内百姓没有看见他的大罪,事情已经过去,免除爵位的处罚太重了,京城里的有识之人都认为应该恢复师丹封邑和爵位,让他奉朝请,这是四方之人所瞻望的。
  希望陛下稍微看看众人的心思,用来安慰报答为师傅的臣子。”皇上听从了唐林的话,下诏赐给师丹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师丹在被免官几个月后,皇上纳用朱博的建议,尊称傅太后为太皇太后,丁后为帝太后,与太皇太后及皇太后同尊,又为共皇建立宗庙于京城,仪式如同孝元皇帝。
  朱博被提升担任丞相,又与御史大夫赵玄上奏说“:以前高昌侯董宏首次倡导尊号的建议,而为师丹所弹劾上奏,免为庶人。
  当时成帝居丧,把政事交给师丹。
  师丹没有深深思考赞扬尊亲的礼仪而胡乱瞎说,抑贬尊号,有损孝道,没有谁比这更不忠的了。
  陛下圣德仁慈,很鲜明地确定尊号,董宏由于忠孝又被封为高昌侯。
  师丹的恶逆非常明显,虽然蒙受赦令,但不应该有封爵食邑,请求将他免为庶人。”其奏被答应。
  师丹于是被废除爵邑回到乡里有几年时间。
  平帝即位后,新都侯王莽告诉太皇太后挖掘傅太后、丁太后的坟墓,收回其印玺,改用民礼埋葬,在定陶侯国内毁坏、废除共皇庙。
  所有首倡其议的人如泠褒、段犹等都被迁徙到合浦,又将高昌侯董宏免为庶人。
  征召师丹到公车府,赐给他爵位关内侯,享有原来的食邑。
  几个月后,太皇太后下诏大司徒、大司空说“:褒奖有德行的人,赏赐有大功的人,这是古代圣贤的制度,是百王不得改变的规则。
  原定陶太后首造称呼超越本分的封号,极违背义理。
  关内侯师丹对国家忠诚,不怕危难艰苦的处境,执守忠节,依据礼法,明确尊卑制度,确然有柱石的坚固,面临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不改变临难不苟的节操,可称得上是国家的忠臣了。
  有司条奏建议定立尊号的邪恶小人已被斥退,而对师丹的功劳未加封赏,这与先赏后罚的礼仪不符,不是表彰有德之人报答其功劳的作法。
  特把厚丘中乡的二千一百户封给师丹做义阳侯。”一个多月后师丹死,谥号节侯。
  师丹的儿子师业继承爵位,王莽下台后才废爵。
  班固评论:何武荐举公孙禄为大司马,王嘉争辩不该增加董贤封邑,师丹议论丁、傅不该称尊号,终以王莽篡位、董贤遇祸、丁、傅丧败告结。
  当王莽兴起时,朝廷内外宾服,董贤所受宠爱与皇上的内外亲属相同,何武、王嘉势力弱小,好似以一蒉之土阻塞江河,自身沉没。
  师丹与董宏互受赏罚,痛心呵!所以说“随时曲直则废于正道,违忤流俗则其身不安,”这是古人难于接受爵位的原因。

师丹传相关信息

  • ·《扬雄传》--  扬雄,字子云,是蜀郡成都人。   其祖先出自周代的伯侨,因伯侨起初的采邑在晋国的扬地,于是以扬为姓,不知他是伯侨的哪一个分支。   扬位于黄河、汾河之间,周王室衰落时扬氏有的称侯,号称扬侯,正碰上晋国的六卿争权,韩、魏、赵兴盛而范、中行、智伯衰惫。   在这时,扬侯被威胁,便逃到楚国的巫山,于是在这里建立家园。   楚、汉相争时,扬氏逆长江而上,居住在巴郡的江州。   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  ...
  • ·《儒林传》--  古代的儒生,博学《六艺》之文。   《六艺》,是帝王教育的典籍,是古代贤人用来阐明自然规律,端正人间伦理,达到最完美政治的成文标准。   周朝,衰败于幽王、厉王,礼乐征伐之权由诸侯掌握,周朝衰落二百多年后孔子出现,因其圣德遭逢末世,知道自己的言论不可能被采用,其主张不可能得到施行,于是叹息说“:凤凰再也不飞来了,黄河也不出现背上负图的龙马,我的道大概永无实现的日子吧!文王已经去世了,古...
  • ·《循吏传》--  汉朝建立之初,与秦朝弊政相反,与民休息,凡事简易,法网宽疏,而丞相萧何、曹参开创以宽厚清静治理天下的先河,因而百姓创作了“画一”的歌诀。   汉惠帝沿袭,高后主政,不出房门,而天下太平,百姓致力农事,衣食丰足。   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便移风易俗。   当时的循吏如河南郡守吴公、蜀郡守文翁这些人,都率先自身谨慎,在俭约平安中过生活,不用严刑进行治理,而百姓却顺从归化。   汉武帝年...
  • ·《文翁传》--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人。   年少时喜好学习,通晓《春秋》,以庐江郡县吏的身份被提拔。   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守,他为人仁爱,喜欢用感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文翁发现蜀地偏僻狭小有蛮夷风气,便想诱导教化他们,于是选拔郡县小吏明达有才能的张叔等十多人亲自诫勉,派遣到京城,有的跟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律令。   并减少郡府开支,购买刀、布等蜀地物品,由计吏带着来送给博士。   几年后,蜀郡学生都学...
  • ·《黄霸传》--  黄霸,字次公,是淮阳郡阳夏县人,身为豪杰而役使乡里人迁徙到云陵。   黄霸年轻时学习法律,喜欢做官,汉武帝末年以待诏的身份因纳钱有功被赏给官职,授官侍郎谒者,因兄弟有罪受牵连被弹劾免官。   以后又纳谷沈黎郡,被授官担任左冯翊二百石卒史。   因为黄霸是交纳钱财才担任官职的,所以不让他担任高职,而让他管理郡国钱粮的出入之数。   其簿册清楚没有侵隐,因廉洁被称赞,被察举而升任河东均输长...
  • ·《朱邑传》--  朱邑,字仲卿,是庐江郡舒州人。   朱邑年轻时担任舒州桐乡县的啬夫官,廉洁公平不苛刻,品行仁爱而安利,从来不曾抽打侮辱他人,相反地慰问年老孤寡的人,所遇之人都能得到他的恩惠,故他所辖区域内的吏民都非常爱戴他。   朱邑后来被提升担任太守卒史,举贤良担任大司农丞,后升任北海太守,凭政绩品行第一担任大司农。   他为人淳厚,对老朋友忠诚,但他秉性公正,不能用私心和他打交道。   皇上器重他,朝廷...
  • ·《龚遂传》--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   因通晓经术而担任官职,官至昌邑县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刘贺。   刘贺行为不端正,龚遂为人忠厚,性格刚毅临难不苟,他在府内规劝昌邑王,在府外指责傅相,援引经义,陈述祸福,以至痛哭流涕,从不阿附。   龚遂多次当面指责昌邑王的过失,以至昌邑王掩耳起身走开,说“:郎中令善于羞辱人。”直到昌邑王及国人都害怕他。   昌邑王曾长时间与骑马的侍从、膳食官吃...
  • ·《召信臣传》--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   因明经甲科而成为郎官,补授谷阳长。   后被荐举为高第,升迁为上蔡长。   他为官视民如子,所到之处都为民众称颂。   后越级提拔为零陵太守,但因病免职归田。   以后起复征辟为谏大夫,调任南阳太守,为官仍如在上蔡时一样。   信臣为人勤勤恳恳又有主张,喜欢为民兴利,只想使民富裕。   他常亲自劝导农耕,出入于田间,住在乡野亭舍之中,很少有安闲在家的时候。   ...
  • ·《师丹传》--  师丹,字仲公,琅笽东武人。   研究《诗经》,侍奉匡衡。   因推举孝廉而担任郎官。   元帝末年,担任博士,后被免。   建始年间,www.sLkj.oRg各州推举秀才,师丹恢复担任博士,出任东平王太傅。   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推举师丹议论深博、廉正守道,被征进朝担任光禄大夫、丞相司直。   几个月后,又担任光禄大夫给事中,从此之后又担任少府、光禄勋、侍中,非常受人尊重。   成帝末年,皇
  • ·《王嘉传》--  王嘉,字公仲,是平陵人。   因明经、射策考得甲等担任郎官,但因掌守殿门却让不该进去的人进去了,被免官。   光禄勋于是提拔王嘉担任属吏,经考察担任南陵丞,又经考察担任长陵尉。   鸿嘉年间,被推举为淳真朴素能直言的人,在宣室殿被召见,回答政事得失,越级提拔担任太中大夫。   出任九江、河南太守,其治理卓有声誉。   后被征召进朝担任大鸿胪,调任京兆尹,升任御史大夫。   建平三年(前4),接替...
  • ·《何武传》--  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   宣帝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年间多次承蒙天降祥瑞以应人君之德。   而益州刺史王襄让能言善说的士人王褒颂扬汉朝政德,创作了《中和》、《乐职》、《宣布》等三篇诗。   何武年纪有十四、五岁,与成都人杨覆众等人一同研习并把它们编成歌曲演唱。   当时,遵循汉武帝时期的典章制度,寻求博识卓越的人才,于是在宣室殿召见了何武等人。   皇上说“:...
  • ·《杜邺传》--  杜邺,字子夏,本来是魏郡繁阳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因功都至郡守,汉武帝时迁徙到茂陵。   杜邺年少时成为孤儿,他的母亲是张敞的女儿。   杜邺进入壮年后,跟随张敞的儿子张吉学习知识,得到了他家藏之书。   后因举孝廉担任郎官。   杜邺与车骑将军王音友好。   平阿侯王谭拒绝城门之职,后来死去,皇上对他哀悯后悔,于是又命令谭的弟弟王商担任特进,掌管城门兵马,王商能够像将军府一样举荐官吏。  ...
  • ·《谷永传》--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   父亲谷吉,担任卫司马,作为使者送郅支单于曾入侍皇上的儿子返回本国,被郅支单于杀害,这件事记载在《陈汤传》里。   谷永年轻时做过长安小史,后来广博地学习经书。   汉建昭年间,御史大夫李延寿听说谷永有才学,提升他担任了自己的属官,并推荐谷永担任太常丞。   谷永几次上书,指出时政得失。   建始三年(前30)冬天,日食、地震同一天发生,皇上下诏,要求各地推荐品德方正、...
  • ·《翟义传》--  翟方进的小儿子翟义,字文仲,少因父任职为郎,渐升诸曹,年二十出京为南阳郡都尉。   宛县令刘立与曲阳侯为婚,又一向闻名州郡,轻翟义年少。   翟义代行太守事,巡行至宛县,丞相史在传舍,刘立带着酒肴谒见丞相史,对饮未完,碰上翟义也前往,外吏告诉都尉刚到,刘立语言如故。   一会儿翟义到,通名后直接入内,刘立才跑下来。   翟义回传舍,大怒,佯以他事召刘立到,用主守盗十金为名,贼杀无辜问罪,部掾夏恢等拘捕...
  • ·《翟方进传》--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   家里世世代代卑微贫贱,到方进父翟公,好学,做过郡文学。   方进年十二、三,丧父,好学,供职太守府小史,号迟钝办事慢,多次被掾史责骂。   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请教自己能做什么。   蔡父认为他的形貌很不同一般,对他说:“你有封侯骨相,应从经术前进,努力学习诸生学问。”方进已经厌为小史,听蔡父话,心喜,借病回家,辞别他的后母,要西行到长安学经。   母怜其幼...
  • ·《朱博传》--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   家贫,少时在县内供职做亭长,好结交少年为宾客,追捕击搏无所避。   渐渐升任功曹,刚直仗义好结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此时,前将军萧望之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之子陈咸凭公卿子显露才能而知名,朱博都结交。   当时众陵县属太常管,朱博因太常掾选拔廉洁,补任安陵丞。   后去官入京兆,做过曹史列掾,出京做督邮书掾,所在职位办的事,郡中都很赞赏。   而陈咸做御史丞,因...
  • ·《惠帝纪》--  汉惠帝,是汉高祖的太子,母亲是吕后。   他在五岁时,汉高祖开始当汉王。   第二年,他被立为太子。   高祖十二年四月去世,五月十七日,太子继承皇帝位,尊母吕后为皇太后。   赏赐臣民爵位一级。   中郎、郎中官任职满六年的提爵位三级,满四年的二级。   外郎官任职满六年的二级。   中郎任职不满一年的升一级,外郎任职不满二年的赏钱一万。   宦官的俸禄与郎中相同。   谒者、执、执戟、...
  • ·《师丹传》--  师丹,字仲公,琅笽东武人。   研究《诗经》,侍奉匡衡。   因推举孝廉而担任郎官。   元帝末年,担任博士,后被免。   建始年间,www.sLkj.oRg各州推举秀才,师丹恢复担任博士,出任东平王太傅。   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推举师丹议论深博、廉正守道,被征进朝担任光禄大夫、丞相司直。   几个月后,又担任光禄大夫给事中,从此之后又担任少府、光禄勋、侍中,非常受人尊重。   成帝末年,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