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传

  王嘉,字公仲,是平陵人。
  因明经、射策考得甲等担任郎官,但因掌守殿门却让不该进去的人进去了,被免官。
  光禄勋于是提拔王嘉担任属吏,经考察担任南陵丞,又经考察担任长陵尉。
  鸿嘉年间,被推举为淳真朴素能直言的人,在宣室殿被召见,回答政事得失,越级提拔担任太中大夫。
  出任九江、河南太守,其治理卓有声誉。
  后被征召进朝担任大鸿胪,调任京兆尹,升任御史大夫。
  建平三年(前4),接替平当担任丞相,被封为新甫侯,增加食邑一千户。
  王嘉为人刚直严毅有威信,皇上非常敬重他。
  哀帝刚即位时,想改正成帝时期政治方面的乖失之处,变动很大,王嘉上疏说:“德才兼备的君王,其英明之处在于得到人才,皇上应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现在的郡守比以前的诸侯更重要;皇上应当记善忘过,容忍臣子,不要求全责备,二千石、部刺史、三辅县令有才能胜任职务的,他们不可能不犯错误,皇上应当宽恕其小罪,让其尽力为国家服务,这是当前最迫切的事情,也是国家的利益所在。”王嘉于是推荐儒生公孙光、满昌以及有能力的官吏萧咸、薛修等人,他们原来都是有声望的二千石。
  天子接受了他的建议,并任用了他推荐的一些人。
  正值息夫躬、孙宠等人通过中常侍宋弘上书告发东平王刘云乞求鬼神降灾给自己所憎恨的人,又与他的妻舅任宏谋划弑杀皇上反叛,刘云等人伏罪被杀,息夫躬、孙宠被升任二千石官吏。
  当时,侍中董贤受皇上宠爱,皇上想封他为侯而没有理由,傅嘉劝说皇上以东平王的事来分封董贤。
  皇上于是改写息夫躬、孙宠控告东平王的奏章,削去宋弘的名字,改称通过董贤报告皇上,想因其功来封他为侯,都先赐给关内侯的爵位。
  不久,想分封董贤等人,皇上心里忌惮王嘉,于是就先派皇后的父亲孔乡侯傅晏拿着诏书给丞相御史看。
  因此王嘉与御史大夫贾延上呈秘密奏章说“:我私下听见董贤等三人起初被赐给爵位时,众人议论纷纷,都说董贤因得宠故受到分封,而息夫躬、孙宠等人一起得到好处,到现在这些流言还没有消失。
  陛下给予董贤等人恩惠不断,应该公开董贤等人的奏章文字,询问公卿、大夫、博士、议郎,考合古今,明正其义,然后才加爵分封;不这样的话,恐怕皇上大失人心,国内会纷纷议论。
  平息那叛乱,一定有应当被封赏的,这随陛下的心意;天下人虽然不高兴,即使有过错,不仅仅在陛下。
  以前定陵侯淳于长开始被分封,这事也被议论。
  大司农谷永认为淳于长应当受封,众人便归咎于谷永,不仅仅先帝遭其非议。
  臣王嘉、贾延才能低下,即使死了也负不了这个责任。
  知道顺从皇上旨意而不背逆,能够暂且容身,之所以不敢这样,是因为要想报答皇上对我们的厚恩。”皇上被他们的奏言感动,把分封的事停下来了,过了几个月,终于下诏分封董贤等人,并责备公卿大臣说:“我即位以来,患病未愈,反叛的阴谋接连不断,叛乱之臣就在左右。
  前东平王刘云与其妻谒咒诅我,派御医伍宏等在宫内替我切诊,差点危害了社稷,没有什么比这更危险的了!过去,楚国有臣子子玉,晋文公因此坐不安稳;最近的事情,汲黯挫败了淮南王的谋反。
  现在刘云等人有图谋杀害天子进行叛乱的阴谋的原因,是公卿大臣没有谁尽心尽力扩大视听,从而把阴谋消除在萌芽状态。
  仰赖宗庙神灵,侍中驸马都尉董贤等人发觉后报告,才使他们全部伏罪。
  《书》不是说了吗?用德来显明其善。”于是分封董贤为高安侯、南阳太守孙宠为方阳侯、左曹光禄大夫息夫躬为宜陵侯。
  几个月后,出现日食,皇上下诏推荐能直言其事的人,王嘉又上奏说:君王应兢兢业业,勤于政事,不可傲慢纵欲;不要过分宠信董贤。
  因此皇上逐渐不高兴,而更加宠爱董贤,不能自制。
  恰逢皇上祖母傅太后死,皇上于是假托傅太后遗诏,命令成帝的母亲王太后指派丞相御史,增加封邑二千户给董贤,以及赏赐傅安以孔乡侯国、傅商以汝昌侯国、郑业以阳新侯国。
  王嘉封还诏书,并因此上奏劝谏皇上及太后说:“我听说爵禄土地,是上天所拥有的。
  《书》上说‘:皇天命令有德之人以居列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服色各不相同,’君王代替上天分封爵位给人,更应该谨慎。
  划地分封,不恰到好处,则众人不服,震动阴阳,故皇上身体自然有病。
  现在皇上身体很久没能治愈,这是我内心非常担忧的。
  高安侯董贤,是佞幸之臣,皇上您授予他最高爵位来使他高贵,竭尽财物赏给他来使他富有,损害自己的威望来宠爱他,皇上的威严已完,国库已空,只恐怕还不够。
  财富都是百姓创造的,孝文皇帝想建造露台,舍不得花费一百金的费用,克制自己而停止建造,现在皇上为董贤拿国家的赋税来私相馈赠,他一家达到接受一千金,自古以来贵臣从来不曾有这样的,这件事传播出去,人们都一起怨恨他。
  谚语说‘:众人指责憎恨,他没有生病也和死了一样。’我常常为此感到害怕。
  现在太皇太后用永信太后的遗诏,下诏令丞相御史增加董贤邑户,赏赐三个侯国,我私下感到迷惑。
  山崩地动,日食发生在正月初一,都是阴侵犯阳的警戒。
  以前董贤已两次受封,傅晏、傅商两次变换邑地,郑业假公济私率意求取,皇上对其恩惠已太多了,他们索求放纵,不知满足,大大损伤了上尊的含义,不可以告示天下,这种危害太大了呵!皇上近臣骄横欺罔,阴阳失节,气感相应,害及皇上身体。
  皇上您患病久治不愈,继嗣未立,应该思考整饬万事,顺应上天和百姓的心意,来求取其降福保佑,怎么能轻卑自身放纵感情,不想想高祖辛辛苦苦创业订立制度想永远传下去!《孝经》说:‘天子有诤臣七人,即使他无道,也不会失去其天下。’我小心地封闭皇上的诏书,不让它暴露,不是怕死而不自责,只是恐怕天下人听到这件事,所以不敢自责。
  我耿直地多次冲犯了皇上的忌讳,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起初,廷尉梁相与丞相长史、御史中丞以及五个二千石共同审理东平王刘云的案件,当时冬月未完还有二十天,而梁相心里怀疑刘云冤枉,狱有假饰之辞,上奏将这一案件移到长安,改派公卿再次审理。
  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以为可以。
  天子认为梁相等人见自己身体不好,内外观望,怀持两心,侥幸将刘云案件拖过冬天,刘云可以减死罪,没有讨贼疾恶复仇的意思。
  皇上于是下诏把梁相等人都免为庶民。
  过了几个月后将他们大赦,王嘉上奏推荐梁相深谙治狱之事奏对递上去,皇上心里不高兴。
  过了二十几天,王嘉封还增加董贤邑户的诏书,皇上于是大怒,召王嘉到尚书处,责问王嘉以“梁相等人以前犯了在位不尽忠诚,在朝外攀附诸侯,怀持两心,违背作人臣的旨意的罪过,现在您所说的梁相等人有才能,是以见机免除其罪。
  您道德高尚,位居三公,以掌管国家大政方针统领全国、分别好坏作为自己的职责,知道梁相等人罪恶明显,闻名天下,时常动不动就自责,现在又赞赏梁相等人,说为朝廷惋惜。
  大臣举止随心所欲,迷惑国家、欺骗皇上,近臣中就从您开始,为何还要说其他人呢”!敕令王嘉回答。
  王嘉免冠请罪。
  皇上将这事委付给将军、中朝官吏。
  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右将军王安、光禄勋马宫、光禄大夫龚胜弹劾王嘉迷惑国家欺骗皇上不仁道,请求与廷尉一起审理他。
  除龚胜以外,其他人都认为王嘉位居宰相,导致政事荒废,罪过在于王嘉;龚胜认为王嘉犯了荐举梁相等人的罪过,罪过较小,用迷惑国家欺骗皇上不仁道来附会,恐怕不能告示天下。
  皇上于是同意了孔光等人的奏章。
  孔光等人请谒者召王嘉到廷尉监狱,皇上批示说:“骠骑将军、御史大夫、中二千石、二千石、诸大夫、博士、议郎商议。”卫尉孙云等五十人认为“如同孔光等人所言能行”。
  议郎龚遂等人认为“王嘉言事前后矛盾,没有什么主见,不能担任宰相之职,应该剥夺他的爵位封地,免为庶人”。
  永信宫少府张猛等十人认为“圣明的君主判决案件,一定要首先追究初意来定罪,探本求源弄清情况,这样才能使死者不抱恨九泉,生者不含冤受罪。
  明www.sLkj.oRg君自身有圣德,重视对大臣的刑罚,广泛招纳有司商议,来使国内人都心服口服。
  王嘉的罪名虽然符合刑法,但圣明的君主对待大臣,要像皇帝在道路上,如果丞相迎接,皇上要下车,皇上如果见到丞相拜见,皇上则要站起,大臣生重病后无数次看望他,死了之后又前去吊唁,废弃宗庙的祭祀,进退以礼仪相待,积累其德行来哀悼他。
  王嘉本来因为荐举梁相等人犯罪,罪恶虽然显著,但大臣结发贯械,被裸身笞打,这不是重视国家赞扬宗庙。
  今年春月寒气错乱,霜露多次降临,这应该是警示天下以宽和。
  我们不知要旨,希望陛下明察。”有诏给谒者符节,召丞相王嘉到廷尉监狱。
  使者到丞相府后,属吏哭泣,一起混和毒药给王嘉,王嘉不肯服。
  主簿说:“大臣纵使有冤也不对狱而自陈,一直沿袭成了一种制度。
  您应该自杀。”使者端正地坐在府门上,以逼促王嘉自杀。
  主簿又上前把药给王嘉,王嘉拿药杯扔在地上,对官员们说:“我有幸能位居三公,担任一定职务却有负国家,应当在都市伏刑以儆示众人。
  丞相我难道是小孩女人吗?为何要服药而死!”王嘉于是穿好朝服出来,接见使者然后跪拜受诏,乘坐官吏的小车,去掉车子篷盖不穿冠服,随着使者到廷尉处,廷尉收取王嘉丞相新甫侯印绶,捆绑王嘉,将他装上车送到都船监狱。
  皇上听说王嘉自己到廷尉,大怒,派将军以下官吏与五个二千石共同审理。
  官吏责问王嘉,王嘉回答说:“考问情事的人想要获得实际情况。
  我私下看见梁相等人审理东平案件,不是认为刘云不当死,而是想告诉公卿大臣以示慎重;安置驿兵传送囚徒,其情势不能越过冬月,实在没见其内外观望阿附刘云,并为他复查这一案件。
  又侥幸得被大赦,梁相等人都是好的官吏,我私下为国家惋惜贤能人才,不是偏袒这三人。”狱吏说:“假如是这样,那么您为什么认为他们还应当治罪?他们有负于国家的地方,不是凭空让他们进了监狱。”狱吏渐渐地欺凌侮辱王嘉,王嘉仰天喟然长叹说:“侥幸能担任宰相,却不能进贤退不贤,因此有负国家,即使死了也推卸不了应付的责任。”狱吏问王嘉贤能与不贤能人的名字,王嘉说:“贤能的人,如前任丞相孔光、前任大司空何武,我没能推荐;邪恶的人,如高安侯董贤父子,谄媚邪恶扰乱朝政,而我却没能力把他们逐退。
  我罪该死,死而无憾。”王嘉被囚禁了二十多天,绝食呕血而死。
  皇上的舅父大司马骠骑将军丁明向来敬重王嘉,因而怜惜王嘉,皇上于是将丁明免官,由董贤代任,这件事记载在《董贤传》里。
  王嘉担任宰相三年后被杀,封国被废除。
  王嘉死后,皇上浏览了王嘉的奏对并思考王嘉所说的话,又任用孔光代替王嘉担任丞相,征召起用何武担任御史大夫。
  元始四年(4),皇上下诏追录忠臣,于是封王嘉的儿子王崇为新甫侯,给王嘉追加谥号为忠侯。

王嘉传相关信息

  • ·《师丹传》--  师丹,字仲公,琅笽东武人。   研究《诗经》,侍奉匡衡。   因推举孝廉而担任郎官。   元帝末年,担任博士,后被免。   建始年间,www.sLkj.oRg各州推举秀才,师丹恢复担任博士,出任东平王太傅。   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推举师丹议论深博、廉正守道,被征进朝担任光禄大夫、丞相司直。   几个月后,又担任光禄大夫给事中,从此之后又担任少府、光禄勋、侍中,非常受人尊重。   成帝末年,皇上立定陶...
  • ·《扬雄传》--  扬雄,字子云,是蜀郡成都人。   其祖先出自周代的伯侨,因伯侨起初的采邑在晋国的扬地,于是以扬为姓,不知他是伯侨的哪一个分支。   扬位于黄河、汾河之间,周王室衰落时扬氏有的称侯,号称扬侯,正碰上晋国的六卿争权,韩、魏、赵兴盛而范、中行、智伯衰惫。   在这时,扬侯被威胁,便逃到楚国的巫山,于是在这里建立家园。   楚、汉相争时,扬氏逆长江而上,居住在巴郡的江州。   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  ...
  • ·《儒林传》--  古代的儒生,博学《六艺》之文。   《六艺》,是帝王教育的典籍,是古代贤人用来阐明自然规律,端正人间伦理,达到最完美政治的成文标准。   周朝,衰败于幽王、厉王,礼乐征伐之权由诸侯掌握,周朝衰落二百多年后孔子出现,因其圣德遭逢末世,知道自己的言论不可能被采用,其主张不可能得到施行,于是叹息说“:凤凰再也不飞来了,黄河也不出现背上负图的龙马,我的道大概永无实现的日子吧!文王已经去世了,古...
  • ·《循吏传》--  汉朝建立之初,与秦朝弊政相反,与民休息,凡事简易,法网宽疏,而丞相萧何、曹参开创以宽厚清静治理天下的先河,因而百姓创作了“画一”的歌诀。   汉惠帝沿袭,高后主政,不出房门,而天下太平,百姓致力农事,衣食丰足。   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便移风易俗。   当时的循吏如河南郡守吴公、蜀郡守文翁这些人,都率先自身谨慎,在俭约平安中过生活,不用严刑进行治理,而百姓却顺从归化。   汉武帝年...
  • ·《文翁传》--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人。   年少时喜好学习,通晓《春秋》,以庐江郡县吏的身份被提拔。   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守,他为人仁爱,喜欢用感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文翁发现蜀地偏僻狭小有蛮夷风气,便想诱导教化他们,于是选拔郡县小吏明达有才能的张叔等十多人亲自诫勉,派遣到京城,有的跟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律令。   并减少郡府开支,购买刀、布等蜀地物品,由计吏带着来送给博士。   几年后,蜀郡学生都学...
  • ·《黄霸传》--  黄霸,字次公,是淮阳郡阳夏县人,身为豪杰而役使乡里人迁徙到云陵。   黄霸年轻时学习法律,喜欢做官,汉武帝末年以待诏的身份因纳钱有功被赏给官职,授官侍郎谒者,因兄弟有罪受牵连被弹劾免官。   以后又纳谷沈黎郡,被授官担任左冯翊二百石卒史。   因为黄霸是交纳钱财才担任官职的,所以不让他担任高职,而让他管理郡国钱粮的出入之数。   其簿册清楚没有侵隐,因廉洁被称赞,被察举而升任河东均输长...
  • ·《朱邑传》--  朱邑,字仲卿,是庐江郡舒州人。   朱邑年轻时担任舒州桐乡县的啬夫官,廉洁公平不苛刻,品行仁爱而安利,从来不曾抽打侮辱他人,相反地慰问年老孤寡的人,所遇之人都能得到他的恩惠,故他所辖区域内的吏民都非常爱戴他。   朱邑后来被提升担任太守卒史,举贤良担任大司农丞,后升任北海太守,凭政绩品行第一担任大司农。   他为人淳厚,对老朋友忠诚,但他秉性公正,不能用私心和他打交道。   皇上器重他,朝廷...
  • ·《龚遂传》--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   因通晓经术而担任官职,官至昌邑县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刘贺。   刘贺行为不端正,龚遂为人忠厚,性格刚毅临难不苟,他在府内规劝昌邑王,在府外指责傅相,援引经义,陈述祸福,以至痛哭流涕,从不阿附。   龚遂多次当面指责昌邑王的过失,以至昌邑王掩耳起身走开,说“:郎中令善于羞辱人。”直到昌邑王及国人都害怕他。   昌邑王曾长时间与骑马的侍从、膳食官吃...
  • ·《王嘉传》--  王嘉,字公仲,是平陵人。   因明经、射策考得甲等担任郎官,但因掌守殿门却让不该进去的人进去了,被免官。   光禄勋于是提拔王嘉担任属吏,经考察担任南陵丞,又经考察担任长陵尉。   鸿嘉年间,被推举为淳真朴素能直言的人,在宣室殿被召见,回答政事得失,越级提拔担任太中大夫。   出任九江、河南太守,其治理卓有声誉。   后被征召进朝担任大鸿胪,调任京兆尹,升任御史大夫。   建平三年(前4
  • ·《何武传》--  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   宣帝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年间多次承蒙天降祥瑞以应人君之德。   而益州刺史王襄让能言善说的士人王褒颂扬汉朝政德,创作了《中和》、《乐职》、《宣布》等三篇诗。   何武年纪有十四、五岁,与成都人杨覆众等人一同研习并把它们编成歌曲演唱。   当时,遵循汉武帝时期的典章制度,寻求博识卓越的人才,于是在宣室殿召见了何武等人。   皇上说“:...
  • ·《杜邺传》--  杜邺,字子夏,本来是魏郡繁阳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因功都至郡守,汉武帝时迁徙到茂陵。   杜邺年少时成为孤儿,他的母亲是张敞的女儿。   杜邺进入壮年后,跟随张敞的儿子张吉学习知识,得到了他家藏之书。   后因举孝廉担任郎官。   杜邺与车骑将军王音友好。   平阿侯王谭拒绝城门之职,后来死去,皇上对他哀悯后悔,于是又命令谭的弟弟王商担任特进,掌管城门兵马,王商能够像将军府一样举荐官吏。  ...
  • ·《谷永传》--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   父亲谷吉,担任卫司马,作为使者送郅支单于曾入侍皇上的儿子返回本国,被郅支单于杀害,这件事记载在《陈汤传》里。   谷永年轻时做过长安小史,后来广博地学习经书。   汉建昭年间,御史大夫李延寿听说谷永有才学,提升他担任了自己的属官,并推荐谷永担任太常丞。   谷永几次上书,指出时政得失。   建始三年(前30)冬天,日食、地震同一天发生,皇上下诏,要求各地推荐品德方正、...
  • ·《翟义传》--  翟方进的小儿子翟义,字文仲,少因父任职为郎,渐升诸曹,年二十出京为南阳郡都尉。   宛县令刘立与曲阳侯为婚,又一向闻名州郡,轻翟义年少。   翟义代行太守事,巡行至宛县,丞相史在传舍,刘立带着酒肴谒见丞相史,对饮未完,碰上翟义也前往,外吏告诉都尉刚到,刘立语言如故。   一会儿翟义到,通名后直接入内,刘立才跑下来。   翟义回传舍,大怒,佯以他事召刘立到,用主守盗十金为名,贼杀无辜问罪,部掾夏恢等拘捕...
  • ·《翟方进传》--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   家里世世代代卑微贫贱,到方进父翟公,好学,做过郡文学。   方进年十二、三,丧父,好学,供职太守府小史,号迟钝办事慢,多次被掾史责骂。   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请教自己能做什么。   蔡父认为他的形貌很不同一般,对他说:“你有封侯骨相,应从经术前进,努力学习诸生学问。”方进已经厌为小史,听蔡父话,心喜,借病回家,辞别他的后母,要西行到长安学经。   母怜其幼...
  • ·《朱博传》--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   家贫,少时在县内供职做亭长,好结交少年为宾客,追捕击搏无所避。   渐渐升任功曹,刚直仗义好结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此时,前将军萧望之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之子陈咸凭公卿子显露才能而知名,朱博都结交。   当时众陵县属太常管,朱博因太常掾选拔廉洁,补任安陵丞。   后去官入京兆,做过曹史列掾,出京做督邮书掾,所在职位办的事,郡中都很赞赏。   而陈咸做御史丞,因...
  • ·《惠帝纪》--  汉惠帝,是汉高祖的太子,母亲是吕后。   他在五岁时,汉高祖开始当汉王。   第二年,他被立为太子。   高祖十二年四月去世,五月十七日,太子继承皇帝位,尊母吕后为皇太后。   赏赐臣民爵位一级。   中郎、郎中官任职满六年的提爵位三级,满四年的二级。   外郎官任职满六年的二级。   中郎任职不满一年的升一级,外郎任职不满二年的赏钱一万。   宦官的俸禄与郎中相同。   谒者、执、执戟、...
  • ·《高后纪》--  高皇后吕氏,生惠帝,辅助汉高祖平定天下,她的父兄在高祖时封侯的有三人。   惠帝继位之后,尊奉吕后为太后。   太后立惠帝之姊鲁元公主的女儿为皇后,无子,就取后宫美人所生之子立为太子。   惠帝驾崩,太子立为皇帝,少皇帝年幼,吕太后临朝行天子事,大赦天下。   就封其兄之子吕台、吕产、吕禄及吕台之子吕通四人为王,封诸吕六人为列侯。   其具体事见《汉书·外戚传》。   吕后元年(前1...
  • ·《王嘉传》--  王嘉,字公仲,是平陵人。   因明经、射策考得甲等担任郎官,但因掌守殿门却让不该进去的人进去了,被免官。   光禄勋于是提拔王嘉担任属吏,经考察担任南陵丞,又经考察担任长陵尉。   鸿嘉年间,被推举为淳真朴素能直言的人,在宣室殿被召见,回答政事得失,越级提拔担任太中大夫。   出任九江、河南太守,其治理卓有声誉。   后被征召进朝担任大鸿胪,调任京兆尹,升任御史大夫。   建平三年(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