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武传

  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
  宣帝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年间多次承蒙天降祥瑞以应人君之德。
  而益州刺史王襄让能言善说的士人王褒颂扬汉朝政德,创作了《中和》、《乐职》、《宣布》等三篇诗。
  何武年纪有十四、五岁,与成都人杨覆众等人一同研习并把它们编成歌曲演唱。
  当时,遵循汉武帝时期的典章制度,寻求博识卓越的人才,于是在宣室殿召见了何武等人。
  皇上说“:这大德之事,我怎么配得上呢!”于是起用王褒担任待诏,赏赐何武等人以布帛才完结。
  何武跟随博士学习,研习《易经》。
  以后以射策甲科的资格担任郎官,与翟方进志趣相投互为好友。
  光禄勋推荐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四行时,何武被提升担任县令,后犯法免官回家。
  何武兄弟五人,都担任郡吏,郡县之人都敬畏他们。
  何武的弟弟何显家有商人户籍,总是不交纳租税,总是亏欠县里的租赋。
  县里的啬夫官求商捉拿侮辱何显家,何显愤怒,想用官吏之事中伤求商。
  何武说“:因我家租赋徭役不在众人之前完成,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的官吏不也就应该这样吗!”何武最后告诉了太守,太守征召求商担任卒吏,州里人听说这件事后都很敬服何武。
  很久以后,太仆王音推举何武为贤良方正,何武被征召进行对策考试,结果被提拔担任谏大夫,调任扬州刺史。
  他所纠举的二千石长吏,一定先显露出来,使被劾者知道,知而服罪者减除其罪状,免官而已;知而不服罪者,将其上奏,施行最重的刑罚,使其抵罪或者处死。
  九江太守戴圣,是因《礼经》称为小戴的人,政行大多不循法规,前任刺史因为他是著名的儒生,宽容了他。
  到何武担任刺史,便巡视部属,考察刑政,审察并记录囚犯的罪状,有被检举的则将其交给郡国。
  戴圣说“:何武这后进生知道什么,只是想扰乱别人的治理工作!”都没有什么决断。
  何武派从事查获了他的罪行,戴圣害怕,自动辞职。
  戴圣后来做了博士,在朝廷里诋毁何武。
  何武听说这件事,最终没有公开他的罪行。
  而戴圣儿子的门客聚合成群盗,官吏将其捕捉,拘囚在庐江,戴圣自认为他的儿子一定会被处死。
  何武公平地判决了这件事,他的儿子最后没有被处死。
  从此以后,戴圣内心惭愧而敬服何武。
  何武每次到京城奏事,戴圣没有不登门谢恩的。
  何武担任刺史,二千石有罪,他就随时列举其罪状而上奏,其他有才能与没有才能的都敬之如一,因此郡国之人都尊重他们的守相,州中太平。
  何武巡视其部属时,一定先到学校,让学生出来,考试他们讲说一书,询问他们所得收获,然后进入传舍,拿出教命之书询问垦田多少,五谷好坏,完了后才拜见二千石,何武巡视时总是按照这一顺序。
  起初,何武担任郡吏时,侍奉太守何寿。
  何寿知道何武有宰相的才能,因与其同姓,所以特别厚待他。
  后来何寿担任大司农,他的侄子担任庐江长史。
  当时何武奏事住在旅馆,何寿的侄子正好也在长安,何寿摆酒宴招待何武的弟弟何显以及旧友杨覆众等,酒兴正浓时,何寿让他的侄子出来拜见何显等人,说:“此人为扬州刺史,才能低下,至今没有被识拔。”何显等人很惭愧,走了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何武,何武说:“刺史自古以来为地方官,皇上任命我担任这一职务,是要求做一州的表率,其职责在于进善退恶。
  官吏的政绩有特别卓越的,百姓有隐居的,就应当召见,不能暗地里询问点滴事情。”何显、杨覆众极力劝说他,没办法召见了何寿的侄子,赐给他一卮酒。
  这一年中,庐江太守推荐了他。
  何武谨慎守法到这种程度。
  何武担任扬州刺史五年后,进朝担任丞相司直,丞相薛宣敬重他。
  后出任清河太守,几年后,因受到郡中百分之十四以上的地方遭受灾害的牵连被免官。
  很久以后,大司马曲阳侯王根推荐何武,皇上征召他担任谏大夫。
  调任兖州刺史,进朝担任司隶校尉,调任京兆尹。
  二年后,因举方正,被推举的人在被召见时行礼容拜,有司认为这是违众虚伪之举。
  何武获罪降职担任楚内史,后升任沛郡太守,又进朝担任廷尉。
  绥和三年,御史大夫孔光降职担任廷尉,何武升任御史大夫。
  汉成帝想修建大学,开三公馆,就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何武改任大司空,被封为氵己乡侯,食邑一千户。
  氵己乡在琅笽不其,汉哀帝刚即位,奖赏大臣,又把南阳郡韬县的博望乡作为氵己乡侯的封国,增加食邑一千户。
  何武为人仁慈厚道,喜欢引荐士人,劝勉、赞许别人的长处。
  担任楚内史时看重龚胜、龚舍两人,在沛郡时看重唐林、唐尊二人,到担任公卿后,就将他们向朝廷推荐。
  这四人之所以能在世上出名,是因为何武的大力推荐,世人因此对何武进贤很尊重。
  但何武憎恨拉帮结派,察问文官一定要察问读书人,察问读书人一定要察问文官,以相参照。
  打算提升官吏,首先制定法令条例以防止私相嘱托。
  他在所任官职上也没有赫赫名声,但离开后总是被人思念。
  到担任御史大夫司空时,何武与丞相翟方进共同上奏说:“过去诸侯王审理、判决案件处理政事,内史管理监狱之事,郡相统管法纪辅佐诸侯王,中尉防备盗贼。
  现在诸侯王不处理案件参与政事,中尉官被废置,其职掌并入内史,郡国守相放弃重任,是为了让百姓相信而依附他。
  现在内史地位卑下而权力重大,威信和职权大大超过,这些不在尊者的统领之下,就难以治理好国家。
  我们请求郡相如太守,内史如都尉,来使尊卑秩序顺通,使轻重权力公正。”诏书批示说“:行。”以内史为中尉。
  起初何武担任九卿时,上奏说应设置三公官,又与翟方进共同上奏罢停刺史,改置州牧,后来都又恢复原样,这件事记载在《朱博传》。
  只有内史职事在施行。
  何武举奏很多,称得上繁杂细碎,但不能称得上贤能的三公官。
  其功绩名位与薛宣差不多相同,但其才却赶不上,而经学正直超过了他。
  何武的后母在郡国,他派官回去接来。
  正碰上成帝驾崩,官吏恐怕在道路上有盗贼,后母停止前往,皇上的侧近之臣有的指责何武侍奉亲人不忠诚。
  哀帝也想改换大臣,于是下诏免掉何武的官职。
  说:“你举置繁苛,不合众心,孝声不闻,恶名流行,没办法做众人表率。
  应当上交大司空印绶,罢官回到封国。”过了五年,谏大夫鲍宣多次声称冤枉了他,皇上感于丞相王嘉的奏对,而高安侯董贤也荐举何武,因此又被征召担任御史大夫。
  一月后,调任前将军。
  在这之前,新都侯王莽回到封国,过了几年,皇上因太皇太后的缘故征召王莽回到京城。
  王莽的堂弟成都侯王邑担任侍中,假称太皇太后旨意来告诉哀帝,替王莽求取特进给事中。
  哀帝又召请他,但事情被发觉。
  太后替王邑道歉,皇上因太后的缘故不忍心杀死他,但将王邑降职担任西河属国都尉,削减一千户。
  以后皇上又下诏召举太常,王莽暗中跟随何武请求被举荐,何武不敢举荐。
  几月后,汉哀帝驾崩,太后当日引导王莽进入朝廷,收回大司马董贤的印绶,下诏有司举荐能够担任大司马的人。
  王莽原来是大司马,让位以躲避丁、傅两家,众人称赞王莽,认为他贤能,再加上他是太后的近亲,故从大司徒孔光以下全朝廷都举荐王莽。
  何武为www.sLkj.oRg前将军,平常与左将军公孙禄相好,二人单独谋划,认为过去惠帝、昭帝年幼主政时期,外戚吕、霍、上官持权,几乎危及国家,现在成帝、哀帝接连几代没有继嗣,应当选立皇上的亲近之人来辅佐幼主,不应让异姓大臣掌权,亲疏相杂,对国家的方针大计有利。
  于是何武荐举公孙禄能任大司马,而公孙禄也荐举何武能任大司马。
  太后最终自己起用王莽担任大司马。
  王莽暗示有司上奏揭发何武、公孙禄互相荐举的罪状,结果何武、公孙禄二人都被免官。
  何武回到封国后,王莽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担任了宰相,暗地里诛杀不依附自己的人。
  元始三年(3),吕宽等人的事发生。
  当时大司空甄丰秉承王莽的旨意,派遣使者乘坐传车查处其同党,把所有自己想杀的人牵连进去,上党的鲍宣、南阳的彭伟、杜公子、郡国中的豪杰受牵连被处死的有几百人。
  何武也在指控中,大理正用监车征召何武,何武自杀。
  众人多认为何武冤枉,王莽想满足众人的意思,让何武的儿子何况继承侯爵,给何武谥号为刺侯。
  王莽篡位后,把何况免为庶人。

何武传相关信息

  • ·《王嘉传》--  王嘉,字公仲,是平陵人。   因明经、射策考得甲等担任郎官,但因掌守殿门却让不该进去的人进去了,被免官。   光禄勋于是提拔王嘉担任属吏,经考察担任南陵丞,又经考察担任长陵尉。   鸿嘉年间,被推举为淳真朴素能直言的人,在宣室殿被召见,回答政事得失,越级提拔担任太中大夫。   出任九江、河南太守,其治理卓有声誉。   后被征召进朝担任大鸿胪,调任京兆尹,升任御史大夫。   建平三年(前4),接替...
  • ·《师丹传》--  师丹,字仲公,琅笽东武人。   研究《诗经》,侍奉匡衡。   因推举孝廉而担任郎官。   元帝末年,担任博士,后被免。   建始年间,www.sLkj.oRg各州推举秀才,师丹恢复担任博士,出任东平王太傅。   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推举师丹议论深博、廉正守道,被征进朝担任光禄大夫、丞相司直。   几个月后,又担任光禄大夫给事中,从此之后又担任少府、光禄勋、侍中,非常受人尊重。   成帝末年,皇上立定陶...
  • ·《扬雄传》--  扬雄,字子云,是蜀郡成都人。   其祖先出自周代的伯侨,因伯侨起初的采邑在晋国的扬地,于是以扬为姓,不知他是伯侨的哪一个分支。   扬位于黄河、汾河之间,周王室衰落时扬氏有的称侯,号称扬侯,正碰上晋国的六卿争权,韩、魏、赵兴盛而范、中行、智伯衰惫。   在这时,扬侯被威胁,便逃到楚国的巫山,于是在这里建立家园。   楚、汉相争时,扬氏逆长江而上,居住在巴郡的江州。   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  ...
  • ·《儒林传》--  古代的儒生,博学《六艺》之文。   《六艺》,是帝王教育的典籍,是古代贤人用来阐明自然规律,端正人间伦理,达到最完美政治的成文标准。   周朝,衰败于幽王、厉王,礼乐征伐之权由诸侯掌握,周朝衰落二百多年后孔子出现,因其圣德遭逢末世,知道自己的言论不可能被采用,其主张不可能得到施行,于是叹息说“:凤凰再也不飞来了,黄河也不出现背上负图的龙马,我的道大概永无实现的日子吧!文王已经去世了,古...
  • ·《循吏传》--  汉朝建立之初,与秦朝弊政相反,与民休息,凡事简易,法网宽疏,而丞相萧何、曹参开创以宽厚清静治理天下的先河,因而百姓创作了“画一”的歌诀。   汉惠帝沿袭,高后主政,不出房门,而天下太平,百姓致力农事,衣食丰足。   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便移风易俗。   当时的循吏如河南郡守吴公、蜀郡守文翁这些人,都率先自身谨慎,在俭约平安中过生活,不用严刑进行治理,而百姓却顺从归化。   汉武帝年...
  • ·《文翁传》--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人。   年少时喜好学习,通晓《春秋》,以庐江郡县吏的身份被提拔。   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守,他为人仁爱,喜欢用感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文翁发现蜀地偏僻狭小有蛮夷风气,便想诱导教化他们,于是选拔郡县小吏明达有才能的张叔等十多人亲自诫勉,派遣到京城,有的跟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律令。   并减少郡府开支,购买刀、布等蜀地物品,由计吏带着来送给博士。   几年后,蜀郡学生都学...
  • ·《黄霸传》--  黄霸,字次公,是淮阳郡阳夏县人,身为豪杰而役使乡里人迁徙到云陵。   黄霸年轻时学习法律,喜欢做官,汉武帝末年以待诏的身份因纳钱有功被赏给官职,授官侍郎谒者,因兄弟有罪受牵连被弹劾免官。   以后又纳谷沈黎郡,被授官担任左冯翊二百石卒史。   因为黄霸是交纳钱财才担任官职的,所以不让他担任高职,而让他管理郡国钱粮的出入之数。   其簿册清楚没有侵隐,因廉洁被称赞,被察举而升任河东均输长...
  • ·《朱邑传》--  朱邑,字仲卿,是庐江郡舒州人。   朱邑年轻时担任舒州桐乡县的啬夫官,廉洁公平不苛刻,品行仁爱而安利,从来不曾抽打侮辱他人,相反地慰问年老孤寡的人,所遇之人都能得到他的恩惠,故他所辖区域内的吏民都非常爱戴他。   朱邑后来被提升担任太守卒史,举贤良担任大司农丞,后升任北海太守,凭政绩品行第一担任大司农。   他为人淳厚,对老朋友忠诚,但他秉性公正,不能用私心和他打交道。   皇上器重他,朝廷...
  • ·《何武传》--  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   宣帝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年间多次承蒙天降祥瑞以应人君之德。   而益州刺史王襄让能言善说的士人王褒颂扬汉朝政德,创作了《中和》、《乐职》、《宣布》等三篇诗。   何武年纪有十四、五岁,与成都人杨覆众等人一同研习并把它们编成歌曲演唱。   当时,遵循汉武帝时期的典章制度,寻求博识卓越的人才,于是在宣室殿召见了何武等人。   皇上说&ld
  • ·《杜邺传》--  杜邺,字子夏,本来是魏郡繁阳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因功都至郡守,汉武帝时迁徙到茂陵。   杜邺年少时成为孤儿,他的母亲是张敞的女儿。   杜邺进入壮年后,跟随张敞的儿子张吉学习知识,得到了他家藏之书。   后因举孝廉担任郎官。   杜邺与车骑将军王音友好。   平阿侯王谭拒绝城门之职,后来死去,皇上对他哀悯后悔,于是又命令谭的弟弟王商担任特进,掌管城门兵马,王商能够像将军府一样举荐官吏。  ...
  • ·《谷永传》--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   父亲谷吉,担任卫司马,作为使者送郅支单于曾入侍皇上的儿子返回本国,被郅支单于杀害,这件事记载在《陈汤传》里。   谷永年轻时做过长安小史,后来广博地学习经书。   汉建昭年间,御史大夫李延寿听说谷永有才学,提升他担任了自己的属官,并推荐谷永担任太常丞。   谷永几次上书,指出时政得失。   建始三年(前30)冬天,日食、地震同一天发生,皇上下诏,要求各地推荐品德方正、...
  • ·《翟义传》--  翟方进的小儿子翟义,字文仲,少因父任职为郎,渐升诸曹,年二十出京为南阳郡都尉。   宛县令刘立与曲阳侯为婚,又一向闻名州郡,轻翟义年少。   翟义代行太守事,巡行至宛县,丞相史在传舍,刘立带着酒肴谒见丞相史,对饮未完,碰上翟义也前往,外吏告诉都尉刚到,刘立语言如故。   一会儿翟义到,通名后直接入内,刘立才跑下来。   翟义回传舍,大怒,佯以他事召刘立到,用主守盗十金为名,贼杀无辜问罪,部掾夏恢等拘捕...
  • ·《翟方进传》--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   家里世世代代卑微贫贱,到方进父翟公,好学,做过郡文学。   方进年十二、三,丧父,好学,供职太守府小史,号迟钝办事慢,多次被掾史责骂。   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请教自己能做什么。   蔡父认为他的形貌很不同一般,对他说:“你有封侯骨相,应从经术前进,努力学习诸生学问。”方进已经厌为小史,听蔡父话,心喜,借病回家,辞别他的后母,要西行到长安学经。   母怜其幼...
  • ·《朱博传》--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   家贫,少时在县内供职做亭长,好结交少年为宾客,追捕击搏无所避。   渐渐升任功曹,刚直仗义好结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此时,前将军萧望之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之子陈咸凭公卿子显露才能而知名,朱博都结交。   当时众陵县属太常管,朱博因太常掾选拔廉洁,补任安陵丞。   后去官入京兆,做过曹史列掾,出京做督邮书掾,所在职位办的事,郡中都很赞赏。   而陈咸做御史丞,因...
  • ·《惠帝纪》--  汉惠帝,是汉高祖的太子,母亲是吕后。   他在五岁时,汉高祖开始当汉王。   第二年,他被立为太子。   高祖十二年四月去世,五月十七日,太子继承皇帝位,尊母吕后为皇太后。   赏赐臣民爵位一级。   中郎、郎中官任职满六年的提爵位三级,满四年的二级。   外郎官任职满六年的二级。   中郎任职不满一年的升一级,外郎任职不满二年的赏钱一万。   宦官的俸禄与郎中相同。   谒者、执、执戟、...
  • ·《高后纪》--  高皇后吕氏,生惠帝,辅助汉高祖平定天下,她的父兄在高祖时封侯的有三人。   惠帝继位之后,尊奉吕后为太后。   太后立惠帝之姊鲁元公主的女儿为皇后,无子,就取后宫美人所生之子立为太子。   惠帝驾崩,太子立为皇帝,少皇帝年幼,吕太后临朝行天子事,大赦天下。   就封其兄之子吕台、吕产、吕禄及吕台之子吕通四人为王,封诸吕六人为列侯。   其具体事见《汉书·外戚传》。   吕后元年(前1...
  • ·《文帝纪》--  孝文皇帝,是汉高祖的次子,母亲是薄姬。   高祖十一年,诛杀陈,平定代地,就立他为代王,都于中都。   十七年秋,吕后去世,诸吕图谋政变,想夺取刘汉政权。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共诛吕氏,共商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史事记入《汉书·高后纪、高五王传》中。   大臣们派人迎接代王。   代王的郎中令张武等提议,他们说:“汉朝大臣都是高帝时的一些老将,熟习军事,深谙权诈,...
  • ·《何武传》--  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   宣帝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年间多次承蒙天降祥瑞以应人君之德。   而益州刺史王襄让能言善说的士人王褒颂扬汉朝政德,创作了《中和》、《乐职》、《宣布》等三篇诗。   何武年纪有十四、五岁,与成都人杨覆众等人一同研习并把它们编成歌曲演唱。   当时,遵循汉武帝时期的典章制度,寻求博识卓越的人才,于是在宣室殿召见了何武等人。   皇上说&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