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长信秋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释】
  ⑴金井:指井栏边装饰有浮雕花纹的水井。
  ⑵珠帘: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⑶熏笼:指宫中取暖的用具,与熏炉配套使用的笼子,作熏香或烘干之用。一作“金炉”。玉枕:即枕头。
  ⑷南宫:指皇帝的居处。一作“宫中”。清漏: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利用滴水和刻度以指示时辰。清漏指深夜铜壶滴漏之声。
  【翻译】
  是是一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鉴赏】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www.Slkj.oRg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就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近,句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在以浓墨重笔点染背景,描画环境,从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诗中,只以客观叙述的口气写这位女主角正在卧听宫漏。其表现手法是有案无断,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见。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点是漏声,吸引诸者注意力的也是漏声,而作者正是在漏声上以暗笔来透露怨情、表现主题的。他在漏声前用了一个“清”字,在漏声后用了一个“长”字。这是暗示:由于诗中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会感到漏声凄清,漏声漫长。同时,这句诗里还着意指出,所听到的漏声是从皇帝的居处——南宫传来的。这“南宫”两字在整首诗中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点出了诗中人的怨情所注。这些暗笔的巧妙运用、这一把怨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写法,就使诗句更有深度,在篇终处留下了不尽之意、弦外之音。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相关信息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①撩乱:心里烦乱   ②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翻译】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www.Slkj.oRg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其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①新声:新的歌曲   ②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翻译】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
  •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作品《古意》第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释】   ①古意:拟古诗,托古喻今之作   【翻译】   男子汉当以国事为重,从军...
  •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作品《古意》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释】   ①古意:拟古诗,托古喻今之作   【翻译】   男子汉当以国事为重,从军...
  •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作品《古意》第一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释】   ①古意:拟古诗,托古喻今之作   【翻译】   男子汉当以国事为重,从军远征,从小...
  •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渡浙江问舟中人》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注释】   ⑴浙江:即钱塘江。   ⑵江:指钱塘江。未有:没有。   ⑶扁舟:小船。舟:一作“舠”。济:渡。   ⑷引领:伸长脖子。天末:天边。   ⑸越中:今浙江绍兴。   【翻译】   潮...
  •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渡浙江问舟中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注释】   ⑴浙江:即钱塘江。   ⑵江:指钱塘江。未有:没有。   ⑶扁舟:小船。舟:一作“舠”。济:渡。   ⑷引领:伸长脖子。天末:天边。   ⑸越中:今浙江绍兴。   【翻译】   潮...
  •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出自唐朝诗人苏颋的古诗作品《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   【注释】   ⑴幸:皇帝驾临其处叫作“幸”。望春宫:唐代京城长安郊外的行宫,分南、北两处,此指南望春...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长信秋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释】   ⑴金井:指井栏边装饰有浮雕花纹的水井。   ⑵珠帘: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⑶熏笼:指宫中取暖的用具,与熏炉配套使用的笼子,作熏香或烘干之用。一作“金炉”
  •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长信秋词》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释】   ⑴金井:指井栏边装饰有浮雕花纹的水井。   ⑵珠帘: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⑶熏笼:指宫中取暖的用具,与熏炉配套使用的笼子,作熏香或烘干之用。一作“金炉”。玉枕:...
  •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出自唐朝诗人湘驿女子的古诗作品《题玉泉溪》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注释】   ①无   【翻译】   红枫树陶醉在秋日风景中,潺潺溪水伴着我的悠扬的乐声萦绕在河畔。美好的日子不会转回,只有风雨一年复一年的消逝年华。   【鉴赏】   首句五字,用重彩绘出一幅枫叶烂漫、秋色正浓的画...
  •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出自唐朝诗人湘驿女子的古诗作品《题玉泉溪》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注释】   ①无   【翻译】   红枫树陶醉在秋日风景中,潺潺溪水伴着我的悠扬的乐声萦绕在河畔。美好的日子不会转回,只有风雨一年复一年的消逝年华。   【鉴赏】   首句五字,用重彩绘出一幅枫叶烂漫、秋色正浓的画...
  •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出自唐朝诗人太上隐者的古诗作品《答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注释】   ①偶:偶然   ②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翻译】   偶然来到松树底下,找块石头安稳的睡上一觉。因为山中没有日历,只晓得冬去春来,但却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   【鉴赏】   如...
  •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出自唐朝诗人太上隐者的古诗作品《答人》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注释】   ①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   ②寒:指寒冷的冬天   【翻译】   偶然来到松树底下,找块石头安稳的睡上一觉。因为山中没有日历,只晓得冬去春来,但却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   【鉴赏】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
  •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出自唐朝诗人太上隐者的古诗作品《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翻译】   读这首诗使人联想到唐代名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
  •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出自唐朝诗人太上隐者的古诗作品《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翻译】   读这首诗使人联想到唐代名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
  •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秋夜独坐》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注释】   ①堂:泛指房屋的正厅   ②二更: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   【翻译】   独自坐着悲伤双鬓已白,在秋夜空堂上将近二更。山间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虫子到灯下来...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长信秋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释】   ⑴金井:指井栏边装饰有浮雕花纹的水井。   ⑵珠帘: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⑶熏笼:指宫中取暖的用具,与熏炉配套使用的笼子,作熏香或烘干之用。一作“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