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春感

  《柳梢青·春感》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刘辰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前言】
  《柳梢青·春感》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中的作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元宵节有感而作。此词笔调苍凉,抒发作者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深沉感情,作者刘辰翁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过抗元斗争,宋亡后多年漂泊,晚年才隐居山中,从事著述。
  【注释】
  ⑴题曰《春感》,亦咏元宵。
  ⑵铁马:指战马。陆倕《石阙铭》:“铁马千群。”
  ⑶银花:花炮,俗称“放花”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洒泪“兼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意。
  ⑷愁城: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详见姜夔《齐天乐》注⑷(231页)。
  指蒙古的流行歌曲,鼓吹杂戏。周邦彦《西河》:“酒旗戏鼓甚处市。”
  ⑹故国:本意是“故都”,这里兼说“故宫”,连下高台。《武林旧事》卷三:“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
  ⑺辇下:皇帝辇毂之下,京师的代称,犹言都下。
  ⑻三句分说:宋亡以后临安元宵光景,自己避乱山中,宋室漂流海上。
  【翻译】
  到处都是披着毛毡的蒙古骑兵,亡国后,人们去观看上元灯市,花灯好像也伴人洒泪。春天来到这座悲惨的城市,元军在街头打着鼓、耍把戏,横笛吹奏起蒙古的腔调,哪里有一点儿春天的光景?耳闻目睹,心头不是滋味!
  在微弱的灯光下叹息,悲伤无聊的生活把人折磨,在这明月高悬的上元灯市,我十分留恋沦陷的楼台房舍。那令人眷恋的临安都城的风景,那隐居山林的寂寞岁月,那逃往海滨的小朝廷的君臣,怎么进行抗敌斗争,复兴祖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鉴赏】
  上片写想象中今年临安元宵灯节的wWW.SLkJ.ORg凄凉情景。开头“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三句,写元统治下的临安一片凄凉悲愁的气氛。“铁马”,指元军的铁骑:“银花”,指元宵的花灯,“愁城”,借指临安。头一句“铁马蒙毡”,不仅点明整个临安已经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而且渲染出一种凄惨阴森,与元宵灯节的喜庆气氛形成大相径庭的氛围。开篇就揭示出了全篇的时代特征。元宵佳节,原是最热闹而且最富国泰民安气氛的,而现实的景象却将种种承平气象一扫而光。在元军的铁马践踏之下,广大人民心情凄惨悲凉。加之阴冷森严气氛的包围,竟连往常那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光洒泪“了。这一句将客观景象的主观化、拟人化,使银灯似有人的形象和感情。这种想象看似无理,实则入情。”银花洒泪“的形象给这座曾经是繁华热闹的城市带来了一种哀伤而肃穆的凄凉氛围。紧接着,又用”春入愁城“对上两句作一形象的概括。”愁城“一词,源出”攻许愁城终不破。“一句,出自庾信《愁赋》,本指人内心深处的忧闷愁思,此时借指充满哀愁的临安城。春天不管兴亡,依然来到人间,但它所进入的竟是这样一座”铁马蒙毡,银花洒泪“,充满人间的哀愁的愁城”!“春”与“愁”,自然与人间的鲜明对照,给人以强烈感受。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三句接着写想象中临安元宵鼓吹弹唱的情景:横笛中吹奏出来的不是汉家的故音,而是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上演出的也不再是熟悉的故国戏鼓,而是是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身为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这几句对元统治者表现了义愤,感情由前面的悲郁苍凉转为激烈高亢,笔势劲直;激愤直率,可以想见作者其时填膺的义愤。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这两句承上启下,用“想故国”三字点明上片所写都是自己对故都临安的遥想。“故国高台月明”化用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临安和南宋故国的深沉怀念和无限眷恋之情。“独坐青灯”,指自己在故乡庐陵山中,独自面对青灯。故国旧都、高台宫殿,如今都笼罩在一片惨淡的明月之下,繁华散尽,都已化成无边的寂寞与悲凉,这本已使人不能忍受。更何况独又居于寂寞的深山,夜阑人静,遥想沦亡之故都,不但无力恢复故国,连再见到故都临安的机会也很难有,苦闷之情那堪禁受啊。荧荧青灯与故国苍凉明月,相互映照,更显出情深挚无比凄凉。这两句文势由陡急转为舒缓,而感情则变得更加沉郁。
  接下来是三个并列的四字句:“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作者所指的“风光”应是宋亡前临安城元宵节的繁闹场景,以及亡国前的升平岁月。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的寂寞岁月。海上心情,一般都指宋朝一部分爱国志士,在临安失守后在福建、广东一带继续进行抗元斗争的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挂念之情因为这首词作于归隐“山中”的时期,那时离宋室彻底覆亡已不远了,因此不再存在“海上”的抗元斗争。吴熊和说:“‘海上心情’,用苏武在北海矢志守节事。这个理解非常正确,符合词人思想感情的实际。
  这三句表现的内涵深远,层层推进,“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辇下风光”指自己心之所系:“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作者之志向跃然于兹,隐居不仕,甘愿在山中度过悠悠岁月,保持遗民身份,时时挂念故国旧都,这就是他的“海上心情”即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因此,以“海上心情”作结,不仅点出了“山中岁月”、“辇下风光”的实质,而且是对全篇思想感情的一个总概括。我们甚至可以说,作者写此词的目的正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这种“海上心情”。然而,在故国沦亡以后,除了感怀心伤,愤慨填膺之外,再没有别的行动。这种“心情”表现了刘辰翁这一类知识分子的特点和弱点。

柳梢青·春感相关古诗词

  • ·古诗《初食笋呈座中》--  《初食笋呈座中》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前言】   《初食笋呈座中》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的早期作品。此诗以初出林的新笋寓意,讽劝当权者要爱惜人才,而不应横加摧折。全诗构思新颖,含意深沉,字里行间充溢了一种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深切感叹。   【注释】   嫩箨:鲜嫩的笋壳。箨,竹皮,笋...
  • ·古诗《食笋·花事阑珊竹事初》--  《食笋·花事阑珊竹事初》作者为元代诗人、文学家曾几。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长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注释】   ①龙蛇,虎豹,用之形容笋。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创作的关键在于立意。意当存高远,立意高则格调高尚。   “嫩箨香苞初出林,...
  • ·古诗《唐多令·惜别》--  《唐多令·惜别》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前言】   《唐多令·惜别》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作。吴文英系浙江宁波人,景定时,受知于丞相吴潜,往来于苏杭之间。他一生大都是做一点...
  • ·古诗《水仙子·咏江南》--  《水仙子·咏江南》作者为元代诗人、文学家张养浩。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前言】   《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这首小令写江南风光,以江水为中心展现出丛丛芰荷、点点画船、云淡天高、鸥鸟飞翔的秋光和酒旗飘扬、画檐相连...
  • ·古诗《兰竹诗·四时花草最无穷》--  《兰竹诗·四时花草最无穷》作者为郑板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前言】   竹,直节亭亭,节间中空,故有正直、高尚、虚心的品格;因它终年常绿,是刚强、忠贞的标志;又因它生长较快,是奋发向上的象征。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有赞咏。   【鉴赏】   这是一首咏竹咏兰诗,大意是花花草草有很多,但大都过了盛开的时节就会渐...
  • ·古诗《夜宿田家》--  《夜宿田家》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戴复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前言】   《夜宿田家》是南宋诗人戴复古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浪迹江湖时写下的作品,表现了其流落江湖时的感受以及思乡的情怀。   【注释】   ⑴簦笠:古代的一种有柄的笠...
  • ·古诗《题齐安城楼》--  《题齐安城楼》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前言】   《题齐安城楼》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是登楼所见,后两句转为抒发苦念故乡的思绪,表现了路程之长、宦游人的离绪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全诗写得语尽意绵,又洒脱自如。   【注释】   ⑴齐安:唐郡名。天宝元年(742年)...
  • ·古诗《洞庭阻风》--  《洞庭阻风》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张泌。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前言】   《洞庭阻风》这首诗描写了洞庭的风光,并于诗歌中寄寓了自己的伤春情怀。诗人因风大阻于洞庭湖边,首联通过空江的萧然景致与镇日地面对菰蒲,一种寂寞抑郁的情感油然而...
  • ·古诗《柳梢青·春感》--  《柳梢青·春感》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刘辰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前言】   《柳梢青·春感》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中的作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元宵节有感而作。此词笔调苍凉,抒发作者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深沉感情,作者刘辰翁
  • ·古诗《冬夜闲居》--  《冬夜闲居》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王人鉴。其古诗全文如下:   忽忽寒光早,贫居水上村。   病疏当世事,拙负故人恩。   黄叶深樵径,荒烟淡荜门。   凭谁论出处,短褐信乾坤。   【鉴赏】   诗歌首联点名时令,忽忽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来,冬天早早地到来了,此时的我正闲居在在水上村。首联照应了题目“冬夜闲居”。颔联似乎是在诉说闲居的原因,由于自己身患疾病,就疏远了当今世...
  • ·古诗《村行·暧暧村烟暮》--  《村行·暧暧村烟暮》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成彦雄。其古诗全文如下:   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   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   【翻译】   黄昏,村子里升起霭霭的炊烟,牧童从深深的山坳里回来了。他骑着牛,似乎没有看到对面来的路人,吹着牧笛顺着山过去了。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净闲远的乡村风景图。袅袅的炊烟,悠然自wWW.SLkJ.ORg得的牧童,寥寥数语,勾画出优美的田园...
  • ·古诗《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王禹偁。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前言】   《村行》是北宋王禹偁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
  • ·古诗《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汪藻。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前言】   《春日》是北宋诗人汪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出游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春日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
  • ·古诗《碧瓦·碧瓦楼前绣幕遮》--  《碧瓦·碧瓦楼前绣幕遮》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前言】   《碧瓦》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此诗即景成咏,描写的是暮春景致。“碧瓦”,令人联想到华美宅邸,暗指南宋小朝廷歌舞西湖,燕雀巢于幕上,不知祸之将至。作品讽刺南宋君臣沉醉临安,忘却国耻,意在批评南宋朝廷沉醉...
  • ·古诗《越调·平湖乐》--  《越调·平湖乐》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王恽。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前言】   《越调·平湖乐》诗人写异乡风光之美,抒思乡怀归之情。用白描手法,化用前人诗句,以乐景写哀情,雅丽深沉。   【翻译】   采菱人隔着朦胧的秋烟在互相说着话,水波静静地如同横在那里的白...
  • ·古诗《越调·小桃红》--  《越调·小桃红》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杨果。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释】   ⑴南朝旧风:指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曲,向来被视作亡国之音   ⑵司马泪痕多:司马指唐诗人白居易,曾被贬官为江州司马,作《琵琶行》,结尾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
  • ·古诗《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邓剡。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鉴赏】   此词和《浪淘沙》(疏雨洗天清),盖出于同时。从两词所抒发的感慨、所描绘的景象和所创造的意境来看,都极为相似。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
  • ·古诗《柳梢青·春感》--  《柳梢青·春感》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刘辰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前言】   《柳梢青·春感》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中的作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元宵节有感而作。此词笔调苍凉,抒发作者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深沉感情,作者刘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