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食

  课文《看月食》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黄昏的时候,我们听到广播:晚上有月食,八点十一分开始。奶奶笑着说:“现在叫月食,我们小时候叫天狗吃月亮。人们担心天狗吞掉月亮,就拿着锣呀,脸盆啊,用木棍敲着满村跑。敲着敲着,就把天狗吓跑了。”表弟听了,眼睛一眨一眨的,半信半疑。
  吃过晚饭,爸爸对我们说:“咱们看月食去。”他拉着我和表弟出了门,来到河边。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表弟高兴地说:“姐姐,今天晚上天狗不会来了吧?”
  他刚说完,爸爸就指着月亮说:“快看!”只见wWW.slkj.OrG月亮已经不是滚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小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天色越来越暗。最后,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一面锣。
  表弟紧紧挨着我,轻轻问:“姐姐,月亮被天狗吃掉了吗?”爸爸微笑着说:“不是天狗吃月亮。当月亮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黑影时,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发生了月食。等到月亮转出地球的黑影,它又会亮起来的。”
  过了一会儿,月亮果然又露出弯弯的细钩,接着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天色也越来越亮。最后,月亮整个儿从黑影里出来了,仍旧是圆圆的,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
  表弟跳着说:“我要去告诉奶奶,不是天狗吃月亮,是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到月亮上的光。”
  【前言】
  《看月食》是写爸爸带着姐妹俩看月食的故事,新颖有趣。课文用第一人称姐姐的口气来写,亲切自然,又带有"天狗吃月亮"传说的神秘色彩,使故事更有吸引力。文中通过写妹妹对月食认识的变化,向学生说明月食的有关知识,语言生动活泼,可读性强,适应学生好奇求知的心理。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发生月食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一、谈话揭题,整体感知
    师:有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有时候又大又圆的月亮忽然慢慢地看不到了,一会儿又慢慢地复原,这种自然现象叫“月食”。你们想知道月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看月食》这课。(板书:看月食)
   l 检查预习效果。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眨”、“转”字是翘舌音,读准多音字“没”“转”“背”。
   2 关于月食现象有两种不同解释,奶奶说月食是什么?爸爸说月食是什么?用“——”圈划出来。
   3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奶奶     爸爸
       天狗吃月亮  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4 分角色朗读奶奶和爸爸的话。
   5 表弟相信谁的话?理解“半信半疑”,与“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吗?板书:半信半疑、深信不疑
   6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最后一句和最后一节。
   7 奶奶和爸爸,谁说得对呢?我们来研究一种科学的说法。
    说明:“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通过师生谈话,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本课多音字较多,因而在检查预习时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为后面的阅读扫清了障碍。整体感知全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文中的两种观点,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思路,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以感情朗读的形式来理解“半信半疑”,在此基础上再找它的反义词,这一设计既避免了机械地理解词语,又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做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了解月食发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1 指名读第2 小节,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请用“一”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2 月食之前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开始、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月食的全过程?在看之前,提三个要求,指名读
    (1)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儿?
    (2)月食开始了,月亮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3)月亮复原时,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3 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观察,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最认真?(放媒体)
   4 找到课文描写月食过程中月亮变化的语句,边读边思,完成课后练习
    慢慢地,月亮成了_____一般,接着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 ,天色越来越暗。最后,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像______。
   5 交流中注意:正音:没
    找出这句中部首相同的字:镰、钩、锣
    重点指导“镰”,指导右半部笔顺
   6 作者通过打比方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变化过程,像______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月亮是不是变得像这些形状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放媒体)边看边师生引读。
    说明:月食之前月亮的样子很美,这也是学生积累语言极好的例子,此处应引导学生学习比喻句的写法并有感情地朗读。学习课文中有关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时,教师应注意给学生一定的默读思考、自由朗读的时间,让学生静心阅读,将课文的文字在头脑中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培养学生依托语言唤醒获的形象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三年级仍不能忘记字词教学,在交流时相机指导“没”的字音和“镰”的字形。
   7 再齐读第3 节月亮的变化过程,感受一下月食开始的情景。
   8 读第5 节,比较第3 小节和第5 小节都是写月亮的形状变化,有什么不同?(变化过程完全相反)
   9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月亮的还原过程说说。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也越来越亮。最后,月亮整个儿出来了,像______挂在天空中。
   10 放月食全过程的媒体,生看板书并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媒体配上解说。
    说明:比较第3 小节和第5 小节写月亮形状变化的不同,教师反复操作并引导进行观察,让学生配上解说,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无痕的整合。
  三、初步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
   1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指名读爸爸说的话。
   2 师演示三球仪,仔细观察,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亮中间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生讨论。师补充相关资料。
   3 请学生边小组演示边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发生的原因。你觉得爸爸说的话正确吗?从哪儿知道的?(读第5 自然段)
    抓住“果然”“仍旧”谈理解。
   4 指导读第3 、4 、5 节。要读好爸爸、表弟的话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5 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和月食形成的原因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本课设计巧用了课文的空白点,师适当拓展相关的科学常识,让学生边演示边交流,并抓住“果然”“仍旧”谈理解,为学生搭建了可供展示的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的人,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总结拓展
   1 有人说:吃鱼子脑子会笨;打喷嚏是因为有人想你;耳朵热是有人说你坏话;眼皮跳意味着祸事到……对这些说法你有什么看法?选一个话题,和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你的看法。(小组讨论交流)
   2 师小结:对,面对一些迷信说法,我们要敢于打破,并用科学知识来解释。
   3 说话训练
    表弟回家后,她会对“奶奶”说些什么呢?她是怎样打通奶奶思想的?让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做表弟,教师做奶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又根据课文内容再提出若干问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效。)
    说明: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空白,创设情境说话,既训练了语言,又培养了学生想像力。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民间传说,是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而自己想出的一些缘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的热情,学习从小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文《看月食》相关信息

  • ·课文《会摇尾巴的狼》--  课文《会摇尾巴的狼》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老山羊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打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
  • ·课文《华佗与麻沸散》--  课文《华佗与麻沸散》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华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他医术高明,被人们誉为“神医”。   华佗常常要给病人做...
  • ·课文《航天飞机》--  课文《航天飞机》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架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着。他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爬升,一会儿翻筋斗,觉得很得意。   突然一声呼啸,一...
  • ·课文《动物的远游》--  课文《动物的远游》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许多动物有一种超越人类的本领,它们能够分辨方向,即使到遥远的地方,也可以认路回家。这真是令人惊讶!  ...
  • ·课文《动物本领大》--  课文《动物本领大》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动物世界,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有的动物身怀绝技,例如蜜蜂不仅有引路的本领,还会跳“8”字舞;...
  • ·课文《钉子的故事》--  课文《钉子的故事》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有个小男孩脾气很坏,他的父亲决定帮助他改掉坏脾气。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就...
  • ·课文《电话的发明》--  课文《电话的发明》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电话的发明人是亚历山大贝尔。   贝尔喜欢做科学实验。在一次实验中,贝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
  • ·课文《第八次》--  课文《第八次》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   可是,一连打了七次...
  • ·课文《看月食》--  课文《看月食》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黄昏的时候,我们听到广播:晚上有月食,八点十一分开始。奶奶笑着说:“现在叫月食,我们小时候叫天狗吃
  • ·课文《可爱的大熊猫》--  课文《可爱的大熊猫》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奇动物。它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皮毛滑滑的,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
  • ·课文《可爱的鼠狐猴》--  课文《可爱的鼠狐猴》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在北京动物园的动物大家庭中,生活着世界上最小的猴——鼠狐猴。它的样子像老鼠,尾巴同狐...
  • ·课文《拉萨的天空》--  课文《拉萨的天空》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
  • ·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罗讷河是一条贯穿全境的...
  •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
  • ·课文《变废为宝》--  课文《变废为宝》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1. 仔细观察图画,给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分别起一个你喜欢的名字。   2. 想想“变废为宝”是什...
  • ·课文《聂耳与国歌》--  课文《聂耳与国歌》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
  • ·课文《女主人与乞丐》--  课文《女主人与乞丐》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臂已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huàng)荡着...
  • ·课文《看月食》--  课文《看月食》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黄昏的时候,我们听到广播:晚上有月食,八点十一分开始。奶奶笑着说:“现在叫月食,我们小时候叫天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