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凄凉宝剑篇

  《风雨·凄凉宝剑篇》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
  【前言】
  《风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作者以风雨比喻自己境遇的咏怀诗。这首诗首联借《宝剑篇》的典故发端,反衬自己长年漂泊凄凉的身世。颔wwW.sLkJ.ORG联通过对比抒发自己对不平境遇的怨愤。颈联直接写明由于陷入党争,致使新知,旧友都已疏远冷落,更具体表现了自己孤凄寂寞的身世。尾联写自己本欲断酒,但由予忧愁,又不断饮酒消愁。全诗意境悲凉,表现诗人沉沦孤独的感情和遭遇,真切感人。
  【注释】
  这首诗取第三句诗中“风雨”二字为题,实为无题。
  宝剑篇:为唐初郭震(字元振)所作诗篇名。《新唐书·郭震传》载,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中有句云:“非直接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捐弃,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赏,立即加以重用。
  羁泊:即羁旅飘泊。穷年:终生。
  黄叶:用以自喻。仍:仍旧,依然。
  青楼:青色的高楼。此泛指精美的楼房,即富贵人家。
  新知:新的知交。遭薄俗:遇到轻薄的世俗。
  旧好:旧日的好友。隔:阻隔,断绝。
  心断:意绝。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
  几千:指酒价,美酒价格昂贵。
  【翻译】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鉴赏】
  诗人李商隐一生坎坷,仿佛一直在受到风雨的摧残,故此诗慷慨悲歌,一伸抑郁愤懑之气。
  这首诗一开篇就在苍凉沉郁的气氛中展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也因曾落拓未遇,但因《宝剑篇》而深得武后赏爱,终于实现匡国之志。这里暗用此典。首句中的“宝剑篇”,系借指自己抒发不遇之感的诗作,故用“凄凉”来形容。从字面看,两句中“凄凉”、“羁泊”连用,再加上用“欲穷年”来突出凄凉羁泊生涯的无穷无已,似乎满纸悲酸凄苦。但由于“宝剑篇”这个典故本身所包含的壮怀激烈的意蕴和郭元振这位富于才略的历史人物在读者脑海中引起的联想,它给人们的实际感受,却是在羁旅飘泊的凄凉中蕴积着一股金剑沉的郁勃不平之气。
  颔联承上,进一步抒写羁泊异乡期间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前句触物兴感,实中寓虚,用风雨中飘零满地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后句实写青楼管弦正形成一喧一寂的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沉沦寒士与青楼 豪贵苦乐悬殊、冷热迥异的两幅对立的人生图景。两句中“仍”、“自”二字,开合相应,极富神味。“仍”是更、兼之意。黄叶本已凋衰,再加风雨摧残,其凄凉景象更令人触目神伤。它不仅用加倍法写出风雨之无情和不幸之重沓,而且有力地透出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自”字既有转折意味,又含“自顾”之意,画出青楼豪贵得意纵恣、自顾享乐、根本无视人间另有忧苦的意态。它与“仍”字对应,正显示出苦者自苦、乐者自乐那样一种冷酷的社会现实和人间关系,而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激不平,也含蓄地表现了出来。[2]
  在羁泊异乡的凄凉孤孑境况中,友谊的温暖往往是对寂寞心灵的一种慰藉,颈联因此自然引出对“新知”、“旧好”的忆念。但思忆的结果却反而给心灵带来更深的痛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由于无意中触犯了朋党间的戒律,诗人不但仕途上偃蹇不遇,坎坷终身,而且人格也遭到种种诋毁,被加上“放利偷合”、诡薄无行”(《新唐书·李商隐传》)一类罪名。在这种情况下,“旧好”关系疏远,“新知”遭受非难便是必然的了。两句中一“遭”一“隔”,写出了诗人在现实中孑然孤立的处境,也蕴含了诗人对“薄俗”的强烈不满。从“青楼自管弦”到“旧好隔良缘”,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深一层描写,也是对人生感受的深一层抒发。凄冷的人间风雨,已经渗透到知交的领域,茫茫人世,似乎只剩下冰凉的雨帘,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温暖的角落了。
  唯一能使凄凉的心得到暂时温暖的便只有酒——”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和首联的“宝剑篇”一样,这里的“新丰酒”也暗用典故。初唐的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住新丰旅舍。受到冷遇,遂取酒独酌,表现出不凡的气度和性格。后来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诗人想到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遇,所以只能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然而羁泊异乡,远离京华,即使想如马周失意时取新丰美酒独酌也不可得,所以说“心断”。通过层层回旋曲折,终于将诗人内心的郁积苦闷发抒到极致。末句以问语作收,似结非结,正给人留下苦闷无法排遣、心绪茫然无着的印象。
  诗题“风雨”,具有象征意蕴。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扼杀贤才的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但品味全诗,便会体会到作者在批判揭露阴暗现实的同时又表现一种积极用世的生活热情。首、尾两联用郭元振、马周之典也流露出对初唐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时济世的强烈要求。这正是一切正直的有事业心而又不遇于时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心境,故此诗具有典型性和深广的社会意义。

风雨·凄凉宝剑篇相关古诗词

  • ·古诗《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驹先自有光辉。   兰亭宴罢方回去,雪夜诗成道韫归。   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   嗟予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   【前言】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友人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几乎全篇用典。首联夸耀崔十四的稀罕才华;颔联极赞崔夫妻二人才华出...
  • ·古诗《楚宫·湘波如泪色漻漻》--  《楚宫·湘波如泪色漻漻》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前言】   《楚宫》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咏古凭吊之作,感屈原之沉江,寓千古俊彦才士之冤抑,显有身世沉沦之叹。首联自巫山楚官拟想湘江水清而深...
  • ·古诗《初起·想像咸池日欲光》--  《初起·想像咸池日欲光》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   【前言】   《初起》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此诗首句想像太阳初起的动人情景,次句转写自身盼日出之切,三句写作者处境艰难及生活艰苦,末句写阳光偏照引发作者愤慨,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光明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   【注释】   ⑴《淮南...
  • ·古诗《赠柳·章台从掩映》--  《赠柳·章台从掩映》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前言】   《赠柳》是唐代杰出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四十字。诗人写对柳的赞美,对柳的离去的痛惜爱恋,在赞美柳的极盛中,意味着繁华即尽之后的凋零。全诗不着一个“柳”字,但...
  • ·古诗《西溪·近郭西溪好》--  《西溪·近郭西溪好》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   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   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前言】   《西溪》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伤怀之作。首联点题,并慨叹只能独游,无人相伴。颔联借柳恽苦吟和杨朱临歧傍徨无路,写出生活的凄苦。颈联写只能与野鹤寒松为友...
  • ·古诗《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  《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前言】   《石榴》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42首。此诗运用复词重言手法,从而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李商隐写过许多这样的诗。有同步往复的,如“一弦一柱思华年”,“此花此叶长相映”。   【注释...
  • ·古诗《桂林·城窄山将压》--  《桂林·城窄山将压》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前言】   《桂林》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38首。这首诗形象地表现了桂林山水那令人神驰的动态美,也表达了作者的心镜。   【注释】   ①《旧唐书·地理志》:“江源多...
  • ·古诗《代赠·东南日出照高楼》--  《代赠·东南日出照高楼》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前言】   《代赠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代赠”,代拟的赠人之作。此二首短诗是以女子的口吻抒写与情人离别而不能见面的忧愁。   【鉴赏】   第二首诗也是以女子的口吻写与情人离wwW.sLkJ.ORG别的愁思。具体...
  • ·古诗《风雨·凄凉宝剑篇》--  《风雨·凄凉宝剑篇》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   【前言】   《风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作者以风雨比喻自己境遇的咏怀诗。这首诗首联借《宝剑篇》的典故发端,反衬自己长年漂泊凄凉的身世。颔wwW.sLkJ.ORG联通过对比
  • ·古诗《漫成三首其一》--  《漫成三首其一》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前言】   《漫成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作者把自己比作南朝梁诗人何逊,把恩师令狐楚比作南朝梁诗人范云,并把他们之间的分别的感情用何逊的诗句来表现,表达了自己对恩师离别的痛苦与即将重逢的感受。   【注释】   ⑴漫成:随便作...
  • ·古诗《漫成·沈约怜何逊》--  《漫成·沈约怜何逊》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前言】   《漫成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作者把沈约比作令狐楚先辈,同时把说自己坏话的人比作颜延年和谢庄,说明文人间不能互相轻视。   【注释】   ⑸《南史·何逊传》:“沈约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 ·古诗《漫成·雾夕咏芙蕖》--  《漫成·雾夕咏芙蕖》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   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前言】   《漫成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第三首诗作者说自己刚得志时有如沈约、范云的两个人赏识自己,但今非昔比,以抒感慨。   【注释】   ⑻何逊《看伏郎新婚诗》:“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芙蕖:莲花。   ⑼...
  • ·古诗《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前言】   《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主要写了深夜难眠,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以...
  • ·古诗《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  《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前言】   《哭刘蕡》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伤悼友人刘蕡而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对挚友含冤被贬客死他乡表现出深深的悲恸,通过对亡友的伤悼,宣泄了诗人内心对朝廷的...
  • ·古诗《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  《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前言】   《杜司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杜司勋”即指唐代诗人杜牧。此诗高度评价杜牧“伤春复伤别”之作,称赞其诗歌高超的艺术水平。全诗既突出了杜牧的文学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杜牧的倾慕之...
  • ·古诗《荆门西下》--  《荆门西下》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前言】   《荆门西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关于道路的诗。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诗描写了一段旅程。   【注释】   ①荆门:州名,楚地,汉为南郡地。唐贞元置县,属江...
  • ·古诗《岳阳楼·岳阳楼上日衔窗》--  《岳阳楼·岳阳楼上日衔窗》作者为唐朝诗人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鉴赏】   看来此诗的第二句似包含了《柳毅传》的故事,其作者李朝威恰与元稹同时,说不定这是最早涉及龙女故事的一首诗,其新颖独到之处,不言而喻。在写作上此诗与作者的《行宫》诗相类似,虽然只有四句,读者不觉其短,足见手法之妙。[1]   说...
  • ·古诗《风雨·凄凉宝剑篇》--  《风雨·凄凉宝剑篇》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   【前言】   《风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作者以风雨比喻自己境遇的咏怀诗。这首诗首联借《宝剑篇》的典故发端,反衬自己长年漂泊凄凉的身世。颔wwW.sLkJ.ORG联通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