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绕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前言】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此词以咏梅为题,抒吊古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首两句点出“潭州”与“梅花”。“东风”两句,因物及人。梅苑人归,蘅皋月冷。一春幽事,有谁得知。下片抒情。鸥去之后,昔游全非。因今思昔,感怀吊古。相思血泪,都沁绿枝。全词即梅即人,亦景亦情。清新雅丽,凄婉工巧。词中创造了一种含蓄朦胧的美,塑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风采的、充满愁苦、浸透相思情味的红梅形象,借以表达对心上人的深深眷恋。
  【注释】
  小重山令:即《小重山》,又名《小冲山》、《柳色新》。唐人常用此调写宫女幽怨。《词谱》以薛昭蕴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韵。换头句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两体,是变格。
  潭州:今湖南长沙市。
  湘:湘江,流经湖南。
  皋:岸。
  茜裙:绛红色的裙子。指女子。
  依依:依稀隐约的样子。
  九疑: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
  断魂啼:据任昉《述异记》,帝舜南巡,死于九疑并葬于此,其二妃娥皇、女英闻讯奔丧,痛哭于湘水之滨,传说他们的眼泪染竹WwW.SLkj.oRG而成斑。后二人投湘水而死。
  沁:渗透.
  绿筠:绿竹。
  【翻译】
  在湘江边绕着江岸一直走下去,不觉月亮都快要落下来了。江畔的梅树横斜,小小的花枝开放,浸满了忧愁的涟漪。梅花的一春幽愁之事有谁知道呢?寒冷的东风吹起。梅花也很快就要花落香消了。
  鸥鸟离去,昔日之物已是物是人非。只能远远地怜惜那美丽动人的花朵和依依别梦。九嶷山云雾杳杳,娥皇、女英断魂哭泣,相思血泪浸透在绿竹枝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白石的咏物词所咏最多的是梅、柳,这是因为其中关合着他的一段“合肥情事”,他与合肥情侣相遇于合肥赤兰桥,其地多柳树,而分手时为梅开时节。夏承焘先生的考证即为:“白石客合肥,尝屡屡来往……两次离别皆在梅花时候,一为初春,其一疑在冬间。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行实考》)
  张炎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词源》卷下)并标举了咏物词的几条原则:第一,求神似而不求形似;第二,结构上要能放能收,浑然天成;第三,所用典故必须符合题旨;第四,结句必须点明“一段意思”。若用以上原则衡量此词,可谓处处吻合。这首词在调下标明“赋潭州红梅”,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盛产红梅,以“潭州红著称于世。词中从咏红梅入手,但又不拘泥于纯粹写梅,写梅写人,即梅即人,人梅夹写,梅竹交映,含蕴空灵,意境深远,收放自如,达到似花非花,似人非人,花人合一的朦胧迷离的审美境界。
  起句“人绕湘皋月坠时”,点明人物、地点、时间。湘皋,湘江岸边。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注:“泽曲曰皋。”水滨江岸往往是情人幽会的理想场所,加之红梅掩映,更富诗情画意的美感。然而此刻词人写的不是相聚时的欢乐,而是写离别后的哀愁。一个“绕”字,写出百般无奈,万种离愁。绕者,徘徊也。“月坠”二字说明其“人”(抒情诗中的主人翁常常是作者自己)已在此徘徊良久。月坠湘皋,环境凄清,以此烘托心境,其愁苦悲凉可以想见。第二、三两句由人及梅,正面点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然词人不是写梅影映照于水面,而是写梅影浸透在水中,着一“浸”字,感情已很强烈,再以“愁”字形容涟漪,将涟漪拟人化了。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愁人观物,触目皆是愁色,这在美学和修辞上叫做移情。诗人写梅多写其横,写其斜。如苏东坡《和秦太虚忆建溪梅花》诗云:“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词人这里不仅写其疏影横斜,而且突出一个“小”字。“花树小”,一作“花自小”。小字有娇小纤弱意。唯其娇弱,更显得楚楚可怜,让人顿起爱心。以上三句用写意的笔法,描绘出潭州红梅独特的品格风貌,奠定了全篇离别相思的基调。
  “一春”三句既是写人,也是写梅。它既承上句,进一步写梅之愁,又从“幽事”渐渐逗引起无限伤心往事,暗暗点出心目中那个“人”来。梅的“一春幽事”是什么?是“嫁与车风春不管”,转眼间“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白石《暗香》)春残花落,惆怅自怜,除清风明月外,亦复谁知?“香远茜裙归”,是以茜裙女子的归去,象征梅花之飘零。茜裙,即红裙。香气被寒冷的东风吹远了,而落花仍依恋残枝,在树下回旋。此句充满了奇妙的想象,“香”犹花魂,缥缈而去;茜裙则是由花瓣幻化出来的形象,如在眼前。这个幻化出来的形象,即是白石魂萦梦牵的合肥情侣,这是白石一生的“情结”所在,所以看到了梅花,会马上联想到分离的情人。那时节春寒料峭,红梅绽放,他与穿着红裙的女子在江边分别。词人渐行渐远,回首岸边,只见那红裙渐远渐小,以至成为一个红点,就像江边的一朵红梅。……此时此刻,词人又深情地望着湘江边上的红梅,双眼渐渐模糊,幻化出当年江边的“茜裙”来。人耶?梅耶?真耶?幻耶?这样的描写,是写物而不凝滞于物,符合上面张炎所标举的第一个标准。
  过片一笔宕开,以“鸥去”结束对往事的回忆。词中本咏红梅,为何一下子又扯到江鸥?此法即张炎所云“收纵联密”中的一个纵字,也就是说不拘泥于故实,而要从远处着笔。鸥是眼前的景物,符合湘皋这一特定地点。词人在江皋徘徊,惊起一滩鸥鸟;而鸥鸟的拍翅声又惊醒词人,使他从迷惘的回忆中回到当前。啊,这一切原来都是幻觉,往昔的情事就象鸥鸟一样飞去了。词写到此处,如果继续从远处着笔,则失其收纵自如之妙,于是“遥怜”二字又把它收回本题,并与上阕的“香远”遥相绾合,从而构成一体,深得“联密”之致。“花可可”,与前面的“花树小”遥相呼应。可可,小也,形容梅朵小如红点。“可可”和“依依”俱为叠字,且平仄相谐,声韵极美。
  《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语,说姜白石词“能以翻笔、侧笔取胜”。这首词上阕由梅及人,写己之相思,下阕始则宕开,几经翻转,写对方之相思。从对方写来,将两地相思系于一树红梅,故其相思之情,愈翻愈浓,益转益深。细细品味“遥怜”以下诸句,即可探知个中消息。“九疑”三句,看似写竹,实为写梅。
  在词人看来,这红梅之红,分明是娥皇、女英二女的相思血泪染成的,也即自己恋人的相思血泪染成的。这里用湘妃的典故,既关合潭州湖南之地,又借斑竹暗喻红梅,以娥皇、女英对舜帝之相思,比作合肥恋人对己之相思,虽从对方写来,并以侧笔刻画,然却“用事合题”,非常精当。因为其中“相思血”三字,是牵合梅与竹的媒介。这也可见白石用典的妙处。前人用典,用其本意,有时显得呆板、平直;白石用典,只是取其所需,只取其大意,不拘泥于故实,用的非常灵活
  这首词在审美价值上是创造了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说:“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此词没有像一般的咏物词那样,斤斤于一枝一叶的刻画,而是着重于传神写意。从空处摄取其神理,点染其情韵,不染尘埃,不着色相,达到“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的妙境)。它通过“月坠”、“鸥去”、“东风”、“愁漪”以及“绿筠”的渲染烘托,通过“茜裙归”、“断魂啼”、“相思血”的比拟隐喻,塑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风采的、充满愁苦、浸透相思情味的红梅形象,借以表达对心上人的深深眷恋。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相关古诗词

  • ·古诗《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作者为宋朝诗人无名氏。其古诗全文如下: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注释】   ①点酥:喻美目。   ②宣华:蜀王旧苑。   ③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赏析...
  • ·古诗《春宴·梅擎残雪芳心奈》--  《春宴·梅擎残雪芳心奈》作者为元朝诗人元好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擎残雪芳心奈,柳依东风望眼开。   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绕,低唱喜春来。   【前言】   《春宴》是元好问四首《喜春来》中的第一首。作者通过对早春美景和民间迎春习俗的描写,表达了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在迎春的宴会上,人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喝着香甜的美酒,欢快地唱着《喜春来》,整个曲子洋溢着欢快的氛围。   【...
  • ·古诗《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作者为宋朝诗人陈师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前言】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七律。诗的首联点出项王戏马台的荒废,钟声中夕阳的西沉,是感喟的触媒。第三、四两联说老境将至,好景不常,应该抓紧...
  • ·古诗《九日水阁》--  《九日水阁》作者为宋朝诗人韩琦。其古诗全文如下: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前言】   《九日水阁》是北宋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重阳佳节在水阁延请宾客的情形。首联表明尽管池馆台榭一片荒败,诗人延客的情谊则十分殷勤。颔联一方面绘时令风...
  • ·古诗《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前言】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是...
  • ·古诗《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作者为宋朝诗人王以宁。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州。   【前言】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是南宋词人王以宁的作品。词是作...
  • ·古诗《踏莎行·秋入云山》--  《踏莎行·秋入云山》作者为宋朝诗人张抡。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释】   (1)“秋入":进入秋天   (2)“丹枫”:亦称霜叶、红叶。   (3)“万叶”:极言枫叶之多。   (4)“碧云”:青白色的云气。   (5)“...
  • ·古诗《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元干。其古诗全文如下: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前言】   ...
  • ·古诗《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绕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前言】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此词以咏梅为题,抒吊古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首两句点出“潭州”与“梅花&rdqu
  • ·古诗《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作者为宋朝诗人史达祖。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前言】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是宋代词人史达...
  • ·古诗《点绛唇·病起恹恹》--  《点绛唇·病起恹恹》作者为宋朝诗人韩琦。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前言】   《点绛唇·病起恹恹》是宋代大臣韩琦的词作。此词通过对作者刚刚病愈后徘徊香径时所见所感的描述,抒发了作者悼惜春光将尽残花凋落、感伤年华流逝与怀人不见的惘怅和哀愁之情。全词由落花而伤...
  • ·古诗《贺新郎·秋晓》--  《贺新郎·秋晓》作者为宋朝诗人蒋捷。其古诗全文如下:   渺渺啼鸦了。互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前言】   《贺新郎&middo...
  • ·古诗《好事近·雨后晓寒轻》--  《好事近·雨后晓寒轻》作者为宋朝诗人魏玩。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前言】   《好事近·雨后晓寒轻》 是北宋女词人魏玩所作,这首词围绕“愁听残漏”这一生活细节,展现了幽闺梦醒的思妇怀念远人的绵绵愁思和万转离肠。   【注释】   ①残漏:漏声将...
  • ·古诗《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作者为宋朝诗人魏玩。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前言】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是宋代词人魏玩的词作。这是一首描写思妇盼望丈夫归来的小令。上片四句,处处点出想思情深,下片写思夫情切。词中借写景以抒情,情因景生,十分精巧。   【...
  • ·古诗《诉衷情·宝月山作》--  《诉衷情·宝月山作》作者为宋朝诗人仲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前言】   《诉衷情·宝月山作》是北宋仲殊的一首即兴之作。作者词中描绘了西湖清波门附近的美景,并其中寄寓了自己洒脱旷达的襟怀和自从容的行止。词之上片写嫣然独绝的湖畔春景,以表现动态美见...
  • ·古诗《点绛唇·时霎清明》--  《点绛唇·时霎清明》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前言】   《点绛唇·时霎清明》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是作者在清明节追忆苏州去妾之作,作品以西园为载体,以燕子为喻,表达了作者无限相思之痛苦。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取以江淹...
  • ·古诗《秋蕊香·七夕》--  《秋蕊香·七夕》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   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   【前言】   《秋蕊香·七夕》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写作者在梦境中仿佛见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下片由七夕神话传说引发作者对神仙也难相聚的WwW.SLkj.oRG感叹。   【注...
  • ·古诗《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绕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前言】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此词以咏梅为题,抒吊古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首两句点出“潭州”与“梅花&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