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翻译】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wWw.sLkJ.org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相关信息

  •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
  •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
  •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
  •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
  •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
  •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
  •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