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山。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⑷武帝祠:即巨灵祠。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⑸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⑹秦关:指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⑺驿路:指交通要道。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⑻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⑼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翻译】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赏析】
  颈联则浮想联翩,写了想象中的幻景。这是眼中所无而意中所有的一种景色,是诗人在直观的基础上加以驰骋想象的一幅写意画。在华山下,同时看到黄河与秦关是不可能的,但诗人“胸中有丘壑”,笔下可以溢出此等雄浑的画面;
  在华山下望到咸京西面的五畤,也是不可能的,而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完全可以感受到此种荡荡大道,西接遥天。古人论诗有“眼前景”与“意中景”之分,前者着眼客观景物www.sLkJ.org的撷取,后者则偏执诗人胸襟的外溢。这首诗就是从描绘眼前景色中自然滑出五、六两句诗人的意中之景。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胸中之情亦由此可窥探。上句中一个“枕”字把黄河、华山都人格化了,有“顾视清高气深稳”之概;一个“险”字又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名利之途的风波。下句一个“连”字,使汉五畤上接颔联中的“武帝祠”和“仙人掌”,灵迹仙踪,联锁成片,更垫厚了结处的“长生”;“平”字与上文“岧峣“、“天外”相对照,驿路的平通五畤固然更衬出华山的高峻,同时也暗示长生之道比名利之途来得坦荡。一“险”一“平”,为人们提出了何去何从的问号。这两句中“枕”字、“连”字,前人称为诗眼,其实,两句中的“险”字、“平”字以及起句的“俯”字都是前呼后拥,此响彼应。
  此诗劝“学长生”,感叹自己奔波于仕途。但诗人不用直说,反向旁人劝喻,显得隐约曲折。结尾两句是从上六句自然落出的,因而显得潇洒自如,风流蕴藉。
  崔颢现存诗中大都格律严整,然而此诗却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格式,别具神韵。前六句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到第七句突然一转,第八句立即以发问的句法收住,“此处”二字,绾合前文,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从全篇来看,诗人融神灵古迹与山河胜景于一炉,诗境雄浑壮阔而富有意蕴。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相关信息

  •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
  •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
  •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
  •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⑴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⑵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
  •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⑴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⑵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
  •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⑴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⑵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
  •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⑴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⑵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
  •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词作品《春宫怨》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释】   ⑴《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周朴诗。   ⑵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   ⑶慵:懒。   ⑷若为容:如何去妆饰自己。《诗经·国风·卫风·...
  •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
  •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