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
  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5、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6、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8、白鹭洲: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江东门外。另在南京城东南建有白鹭洲公园,是南京城南地区最大的公园。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云: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10、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http://www.slkj.org/c/3250.html,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赏析】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接下二句表现出李白没有让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当中,而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怀。三山亦为地点,旧说在金陵西南的江边。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又据陆游的《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恰好笺注说明了“三山半落”那若隐若现的景象描写。尤其是那江中的“白鹭洲”,横亘于金陵西长江里,竟把长江分割成为两半。于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阔,赋予人以强健的气势,宽广的胸怀,也把人从历史的遐想中拉回现实,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无限。
  李白虽然具有超脱尘俗的理想愿望,但他的心却始终关切着现实政治与社会生活,于是当他对历史与自然进行亲切的光顾之后,又把自己的眼睛转向现实政治。他极目远眺,试图从六朝的帝都放眼到当时的权力中心,亦即自己的心之所向的首都长安。然而他的努力失败了,原因是“总为浮云能蔽日”,只好“长安不见使人愁”。于是,浮云悠悠,愁思无限,壮志难酬,哀怨如缕。在这里李白化用了陆贾《新语》中的“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用来寄予自己的内心怀抱。他的痛苦,他的疾恶如仇,他的“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情结,仿佛也就容易理解。特别是其中的“长安不见”又内含远望之“登”字义,既与题目遥相呼应,更把无限的情思涂抹到水天一色的大江、巍峨峥嵘的青山与澄澈无际的天空当中。这样心中情与眼中景也就茫茫然交织在一起,于是山光水色,发思古之幽情,思接千载;江水滔滔,吟伤今之离恨,流韵无穷。
  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相关信息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
  •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
  •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
  •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
  •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
  •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
  •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释】   1、绛帻: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   2、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释】   1、衣冠:指文武百官   2、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   【翻译】   戴红巾报时官手...
  •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释】   1、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2、香烟:这里是和贾至原诗“...
  •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释】   1、浮:指袍上锦绣光泽的闪动   2、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翻译】   戴红巾报时官手...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登金陵凤凰台》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的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