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芙蓉楼送辛渐》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
  2、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3、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翻译】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http://www.slkj.org/c/1991.html。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相关信息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芙蓉楼送辛渐》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寒冷的雨   4、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   5、平明:清...
  •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   1、洮河:黄河支流。原于青海省、东北流经甘肃省临洮县,入黄河   2、吐谷浑:古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名。此处借以指进犯少数民族的首领   【翻译】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   1、大漠:指广阔无边的沙漠   2、辕门:军营正门   【翻译】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   1、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2、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戍边生活   3、无那:无奈   4、金闺:古时称年轻女子的居室为闺房   【翻译】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
  •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   1、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为“烽”   2、海:指青海湖   【翻译】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穿:磨破   2、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4、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翻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2、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4、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出塞》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芙蓉楼送辛渐》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   2、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3、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闺怨》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释】   1、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2、不知愁:又作‘不曾愁’   3、凝妆:盛妆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闺怨》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释】   1、陌头:意谓大路上   2、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
  •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春宫曲》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释】   ⑴春宫曲:一作“殿前曲”。   ⑵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   ⑶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   ⑷平阳歌舞:指卫子夫,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
  •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春宫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释】   ⑴春宫曲:一作“殿前曲”。   ⑵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   ⑶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   ⑷平阳歌舞:指卫子夫,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
  •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送柴侍御》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送柴侍御》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
  •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1、采莲女:以采莲为生的女子   2、语:说话的声音   【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
  •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1、明:明亮,光明   2、袂:衣袂   【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芙蓉楼送辛渐》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   2、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3、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