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WWw.SLKJ.oRG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释】
  ⑴北湖:即金陵(今南京)玄武湖。晋元帝时修建北湖,宋文帝元嘉年间改名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在玄武湖边。埭,水闸,土坝。“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
  ⑵“一片”句:刘禹锡《金陵怀古》:“一片降旗出石头。”指吴主孙皓投降晋龙骧将军王浚,也指陈后主投降隋庐州总管韩擒虎。百尺竿,高的旗竿。
  ⑶三百年: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建国年代的约数。
  ⑷钟山:金陵紫金山。龙盘:形容山势如盘龙,雄峻绵亘。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翻译】
  玄武湖已成了汪洋漫漫,一片降旗挂上百尺之竿。三百余年如同一场短梦,金陵钟山真的有那龙盘。
  【赏析】
  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的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南埭都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可是经过了改朝换代,同一个“北湖”,同一个“南埭”,过去曾经看过彩舟容与,听过笙歌迭唱,而此时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诗人怀着抚今感昔的情绪,把“北湖”“南埭”这两处名胜和漫漫湖水扣合起来写,表现出空虚渺茫之感。
  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诗人是把六朝兴废之感融汇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写,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王运之终。在此“一片降旗”成为六朝历代王朝末叶的总的象征。“降旗”的典故原来和石头城有关,但诗人写了“降旗”不算,还用“百尺竿”作为进一步的衬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见其辱。无论是从“一片”的广度或者是从“百尺”的高度来看历史,六朝中的一些末代封建统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无耻之极,都可想而知了。
  第三、四句“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是一个转折,诗人囊括六朝三百年耻辱的历史。从孙吴到陈亡的三百年时间不算太短,但六朝诸代,纷纷更迭,恰好似凌晨残梦,说什么钟山龙蟠,形势险要,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传说诸葛亮看到金陵形势之雄,曾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然而在李商隐看来,三百年间,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曾先后定都于此,全都亡国,可见“国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灵”(屈复《玉溪生诗意》卷七)。
  前二句的“北湖”、“南埭”已经为下文的“龙盘”之地伏根,而“一片降旗”偏偏就高高竖起在石头城上,则更证明地险之不足凭了。“钟山何处有龙盘?”诗人用反问的形式,加强了否定的语气,真是一针见血的快语。这一快语之所以妙,妙在作者是带着形象来判断的。诗人对“龙盘”王气的思考,不但扣合着六朝的山,扣合着历史上的“一片降旗”,还扣合着眼前的漫漫北湖;不但扣合着某一朝代的覆亡,还扣合着三百年沧桑。他的“王气无凭论”,实际上是“三百年间”一场“晓梦”的绝妙的艺术概括。诗作熔写景、议论于一炉,兼有含蓄与明快之胜。诗人巧妙地使典型景象的层层揭示与深切意蕴的层层吐露相结合。他描写了一幅饱经六朝兴废的湖光山色,而隐藏在背后的意蕴,则是“龙盘”之险并不可凭。“水漫漫”是诗人从当今废景来揭示意蕴;“一片降旗”是从历史兴亡来揭示意蕴。“三百年来”则是把“一片降旗”所显示的改朝换代,糅合为“晓梦”一场,浑然无迹,而又作为导势,引出了早已盘旋在诗人心头的感慨“钟山何处有龙盘”的沉着明快之语,形成了诗的高潮。看来“龙盘”无处寻觅,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政权亦是如此。
  李商隐咏史诗往往借助抒慨、设问、反问等方式,在篇末将全诗意蕴凝聚起来,以加强咏叹情调,也使整首诗显得奇警遒劲而又韵味深长。他的《隋宫》如此,《马嵬》、《梦泽》等也是如此。纪昀说:“结句是晚唐别于盛唐处,若李、杜为之,当别有道理,此升降大关,不可不知。”(《玉溪生诗说》)以这种方式曲终奏雅,是晚唐律、绝体咏史诗的艺术创造,就中以李商隐比较出色。
  整首诗层层作势,逼出末句,但由于气脉辽阔,并不显得艺术上刻意用力。结尾道破而不说尽,雄直中含顿挫之致。也因如此,诗之主旨虽在“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但总体以感慨咏叹出之,讽刺刻露之迹淡而悲慨叹惋之气浓。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相关信息

  •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释】   ⑴北湖:即金陵(今南京)玄武湖。晋元帝时修建WWw.SLKJ.oRG北湖,宋文帝元嘉年间改名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在玄武湖边。埭,水闸,土坝。“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   ⑵&ldqu...
  •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   ⑷运去:指唐朝国运衰微。青海马:龙马,以喻贤臣。《隋书·吐谷浑传》:“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
  •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   ⑷运去:指唐朝国运衰微。青海马:龙马,以喻贤臣。《隋书·吐谷浑传》:“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
  •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   ⑴“历览”二句:《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穆公问之曰:‘愿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何常...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   ⑴“历览”二句:《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穆公问之曰:‘愿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何常...
  •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注释】   ①继绍:承传。   ②新室:西汉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   ③赘疣:赘:多余。疣:肉瘤。形容累赘无用之物。   ④嵇中散:三国时魏人嵇康在临死前所弹奏的曲子。稽康,宇叔夜,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拜中散大夫不就,人...
  •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注释】   ①继绍:承传。   ②新室:西汉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   ③赘疣:赘:多余。疣:肉瘤。形容累赘无用之物。   ④嵇中散:三国时魏人嵇康在临死前所弹奏的曲子。稽康,宇叔夜,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WWw.SLKJ.oRG县临涣镇)人,拜中...
  •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代扶风主人答》,其古诗全文如下: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
  •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WWw.SLKJ.oRG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释】   ⑴北湖:即金陵(今南京)玄武湖。晋元帝时修建北湖,宋文帝元嘉年间改名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在玄武湖边。埭,水闸,土坝。“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   ⑵
  •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出自唐朝诗人戎昱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   咏史:一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   汉家:汉朝。   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   计拙:计谋拙劣。   和亲:指中国历史上...
  •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出自唐朝诗人戎昱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   咏史:一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   汉家:汉朝。   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   计拙:计谋拙劣。   和亲:指中国历史上...
  •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出自唐朝诗人戎昱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   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   拟:意欲;打算。   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ldqu...
  •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出自唐朝诗人戎昱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   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   拟:意欲;打算。   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ldqu...
  •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注释】   程近:人名,事迹不祥,从诗题看,当是诗人的诗友。   簟:竹名。《说郛》载:“簟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六七尺。”   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   月华:月...
  •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青楼曲二首》,其古诗WWW.SLKJ.oRG全文如下: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注释】   ⑴鞍: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   ⑵武皇:汉武帝刘彻,指代英武过人的君主,即唐玄宗。   ⑶旌旗:旗帜,这里借指军士。   ⑷长杨:长杨宫的省称,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   ⑸...
  •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青楼曲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注释】   ⑴鞍: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   ⑵武皇:汉武帝刘彻,指代英武过人的君主,即唐玄宗。   ⑶旌旗:旗帜,这里借指军士。   ⑷长杨:长杨宫的省称,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   ⑸鸣筝:弹奏筝曲...
  •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青楼曲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注释】   ⑻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⑼御沟:流经皇宫的河道。   ⑽红妆漫绾:形容女子盛装打扮的样子。绾,盘绕起来打结。   ⑾金章紫绶: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
  •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WWw.SLKJ.oRG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释】   ⑴北湖:即金陵(今南京)玄武湖。晋元帝时修建北湖,宋文帝元嘉年间改名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在玄武湖边。埭,水闸,土坝。“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   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