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蕴,河东闻喜人。
  祖父裴之平,梁国的卫将军。
  父亲裴忌,陈国的都官尚书,与吴明彻一起,被北周俘虏,赐爵江夏郡公,入隋十几年后去世。
  裴蕴生性明辩,有吏才。
  在陈国时,历任直阁将军、兴宁县令。
  裴蕴因其父亲在北方,偷偷奉表给高祖,请求当内应。
  平定陈国后,皇上全部看了江南文士的材料,到裴蕴,皇上因他向有向化忠隋之心,越级提拔他当仪同。
  左仆射高赹未领会皇上的意图,劝谏说:“裴蕴无功于国,但他得到的宠爱WWw.SLKj.oRg超过了同辈人,我看不出这样作有什么合适。”皇上又加授裴蕴上仪同。
  高赹又劝告,皇上说:“可加授裴蕴开府。”高赹才不敢再说,当即授他开府仪同三司,礼遇优宠。
  裴蕴历任洋州、直州、棣州三刺史,俱有能干之名。
  大业初,裴蕴的政绩,经过考察,连年第一。
  炀帝听说他善于为政,调他当太常少卿。
  起初,高祖不好声色,派牛弘定乐,只要不是正声、清商及九部四亻舞之色,全部不要,让其到民间去。
  到现在,裴蕴揣摩到炀帝的意思,上奏炀帝,把天下周、齐、梁、陈各国的乐家子弟,都搜来当乐户。
  六品官以下,一直到庶民百姓,凡有善于音乐和倡优百戏的,全部到太常当值。
  此后异技淫声全部汇集到乐府,各行各当都设博士弟子,让其转相教习,把乐人增加到三万多人。
  炀帝很高兴,升他为民部侍郎。
  那时,尚承高祖和平之后,法网疏阔,户口多有遗漏。
  有的已经成年,仍说还小;有的还未年老,就已免除了赋税。
  裴蕴历任刺史,素知其内情。
  因此逐条奏告皇上,让一个个目测。
  如有一人情况不属实,那么有关官员就要被解职,乡正和里长都要被流放到远方。
  又允许百姓互相告状,如纠察到一个谎报年龄的壮丁,就让被纠察的那一家,世世代代为他交税和代他作劳役。
  这一年是大业五年(609)。
  诸郡计算,增加壮丁二十四万三千,新近归顺的人口有六十四万一千五百。
  炀帝上朝看了报告,对百官说:“前朝没有好人,以至被蒙骗。
  现在增加户口都从实的原因,全因裴蕴一个人用心。
  古话说,得到贤人,天下就大治了。
  看来真是这样啊!”因此,裴蕴渐渐被亲近重用,授他为京兆赞治。
  他即使连一丝一毫的问题都要处理,官吏百姓都很怕他。
  不久,提拔他当御史大夫,与裴矩、虞世基参予掌管机密。
  裴蕴善于揣摩炀帝细微的心理活动,炀帝想加罪的,他就曲法顺情,构成其罪。
  炀帝想原谅的,裴蕴就随之减轻处罚,因而释放别人。
  此后大小案件都交给裴蕴办,司法部门不敢与他争夺,总是按他的意思,然后作出判断。
  裴蕴也很机灵善辩,说起法理来,口若悬河,或重或轻,都由他口里决定。
  他又很会剖析案情,时人不能反问他。
  杨玄感造反时,炀帝派裴蕴追究他的党羽,对裴蕴说:“杨玄感一呼,而随从他的有十万之众,更知天下人不要多,多了只是相聚为盗罢了。
  不都杀掉,那么以后就无法劝戒。”裴蕴因此就严法究治,所杀的有几万人,都登记没收家财。
  炀帝大称很好,赐他奴婢十五口。
  司隶大夫薛道衡因忤逆炀帝旨意而被责备。
  裴蕴知道炀帝厌恶他,于是上奏说:“道衡恃才气,靠旧恩,有无君之心。
  每次看到诏书下来,便不以为然,而私下议论,把错处都推给皇上,妄造祸端。
  论其罪名,好像不太好定,但追查他的心意,实际上他深为悖逆。”炀帝说:“对。
  我小时和这个人一起行役,他轻视我年幼不懂事,与高赹、贺若弼等人外擅威权,自知有诬陷之罪。
  我即位后,他心里不安。
  好在天下太平无事,未能造反罢了。
  你论他的叛逆,非常符合我的心意。”于是杀了薛道衡。
  另外,炀帝问苏威讨伐辽东的计策,苏威不希望炀帝再去打辽东,而且想让炀帝知道天下多有造反的盗贼,于是回答说:“现在去打仗,不要调兵,只要下诏书赦免群盗,自可得几十万人。
  派关内的奴贼和华山东边的历山飞、张金称等头领组成一支人马,出辽西道;黄河南的反贼王薄、孟让等十几个头领,都给舟楫,浮沧海道,他们必定高兴被免罪,竞相立功,一年之间,可以消灭高丽了。”炀帝不高兴说:“我去尚未打下来,鼠辈怎能成大事?”苏威出去后,裴蕴上奏道:“他这么说真是太不应该,天下哪里有这么多反贼?”炀帝明白过来说:“老东西很奸猾,用反贼来威胁我。
  想和他搭个口争辩吧,他又隐晦得很,我真是很难忍耐。”裴蕴知道皇上的心意,派张行本告苏威有罪,炀帝把苏威交给裴蕴推问,裴蕴于是想把他处死。
  炀帝说:“还不忍心马上杀他。”于是把他家父、子、孙三代都除名为民。
  裴蕴又想加重自己的权势,让虞世基报告罢了司隶刺史以下的官吏,增加御史一百多人。
  于是,裴蕴招致奸猾之徒,一起结成朋党。
  郡县有不依附他的,就偷偷地中伤人,害别人。
  当时国家多事,凡是兴师动众,京师留守,及与各蕃国互作买卖,都让御史监视。
  裴家的门客和依附的隶人,遍布在郡国。
  他们侵扰百姓,炀帝不知道。
  因辽东战争,他升任银青光禄大夫。
  到司马德戡将造反作乱时,江阳县张惠绍夜里奔驰而来报告情况。
  裴蕴与惠绍谋划,想假传圣旨调发郭下的兵民,都交给荣公来护儿指挥,逮捕在外的逆党宇文化及等,再调羽林军殿后,派范富娄等从西苑进来,交给梁公萧钜和燕王指挥,守住宫门,扣押皇上。
  谋划已定,派人报告虞世基。
  世基怀疑反叛事不可靠,没支持这一计谋。
  过了不久,大难发生了。
  裴蕴感叹说:“原想与你(李昭徽)这个博学之士谋划,你却误了大事!”于是被杀。
  儿子裴忄音为尚书辇直长,也同日被杀。

相关信息

  • ·《》--  虞世基字茂世,会稽余姚人。   父亲虞荔,陈国的太子中庶子。   世基小时即很沉静,喜怒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兼善草书、隶书。   陈国的中书令孔奂见了,感叹说:“南方人才之所以优秀,就因为有了这个人啊!”少傅徐陵听到他的大名,召他去,世基不去。   后来因公聚会,徐陵一看见他,就惊奇不已,对大臣们说:“这是当今的潘岳、陆机呀!”因此把弟弟的女儿嫁给了他。   世基仕陈国,开始...
  • ·《》--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   好学,知道作文章。   仕北齐为中书舍人,有口才,常常接待陈国使者。   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后,拜授他为天官都上士。   李谔见隋高祖有奇貌,于是深深与之结交。   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很亲近他,问他为政的得失。   那时战争连年,国库空虚,李谔上《重谷论》,以讽劝高祖,高祖全然采纳。   高祖受禅后,李谔历任比部、考功两曹的WWw.SLKj.oRg侍郎,赐为南和伯爵。   李谔生性公平...
  • ·《》--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   父亲李超,北周的应、戎二州刺史。   李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   平定北齐,他颇有功劳,授为仪同三司。   因平定尉迟迥之功,升为开府,赐爵平寇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开皇九年(589),他以行军总营身份,随王世积讨伐陈国,他冲锋陷阵,立有战功,升为上开府,赐奴婢六十口,缣纟采一千五百段。   高智慧等人在江南造WWw.SLKj.oRg反作乱,他又以行军总管身份随...
  • ·《》--  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   祖父周灵起,梁国直阁将军、义阳太守、庐桂二州刺史。   父亲周炅,定州刺史、平北将军。   周法尚小时就果敢勇毅,有气概,好读兵书。   十八岁,任陈国始兴王的中兵参军,不久授为伏波将军。   其父死后,他监管定州事,管他父亲生前的兵。   数有战功,升任使持节、贞毅将军、散骑常侍,兼管齐昌郡事,封为山阴县侯,食邑五千户。   让他兄长武昌县公周法僧代任定州刺史...
  • ·《》--  鱼俱罗,冯翊下圭阝人。   身高八尺,膂力过人,声气雄壮,一开口说话,其声音可传到几百步之外。   二十岁当亲卫。   累次升迁,当到大都督。   随晋王杨广平定陈国,因军功拜授开府,赐缣纟采一千五百段。   不久,沈玄忄会、高智慧等作乱于江南,杨素因俱罗壮勇,请他与之同去江南破敌。   俱罗每次作战都有功勋,加授上开府、高唐县公爵、叠州总管。   因遭母WWw.SLKj.oRg丧离职。   回家时走到扶...
  • ·《》--  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   幼年就卓越不群,好立奇节。   刚读《诗经》,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的诗句时,放下书感叹说:“大丈夫在世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要为国杀敌,建功立名,怎么能碌碌无为老死田间!”同伴听了都很惊讶,佩服他很有志气。   来护儿居住的白土村,离长江岸边很近。   在那时,长江以南还有阻隔,贺若弼镇守寿州时,常派来护儿做...
  • ·《》--  沈光字总持,吴兴人。   父亲沈君道,陈国吏部侍郎。   陈国灭亡后,家住长安。   皇太子杨勇署他为学士。   后任汉王杨谅的府掾。   杨谅失败后,他被除名为民。   沈光小时就骁勇快捷,善于马术,为天下之最。   他略通书记,会写点文章,常思慕立功扬名,不拘小节。   家境贫寒,父兄都以为人抄书为生,只有沈光放纵不羁,交结侠客和轻薄之徒WWw.SLKj.oRg,与京师的放纵少年结为朋友。   人家常常送...
  • ·《》--  麦铁杖是始兴人。   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来可以赶上奔马。   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朋友,重信义,平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置产业。   陈国太建年间(569~583)与人合伙做贼,广州刺史欧阳危页俘获了他,麦铁杖从此沦为朝廷的奴仆,专给皇帝撑伞。   铁杖常常在皇帝退朝之后,步行一百多里,夜间到南徐州,翻越城墙而入,借灯光打劫偷盗。   次日早晨返回时,仍旧替WWw.SLKj.oRg皇帝撑伞。   像...
  • ·《》--  裴蕴,河东闻喜人。   祖父裴之平,梁国的卫将军。   父亲裴忌,陈国的都官尚书,与吴明彻一起,被北周俘虏,赐爵江夏郡公,入隋十几年后去世。   裴蕴生性明辩,有吏才。   在陈国时,历任直阁将军、兴宁县令。   裴蕴因其父亲在北方,偷偷奉表给高祖,请求当内应。   平定陈国后,皇上全部看了江南文士的材料,到裴蕴,皇上因他向有向化忠隋之心,越级提拔他当仪同。   左仆射高赹未领会皇上的意图,
  • ·《》--  裴矩字弘大,是河东闻喜人。   祖父裴他,曾任魏国都官尚书。   父亲裴讷之,曾任北齐太子舍人。   裴矩在襁褓中就成了孤儿,到长大成人,勤奋好学,很爱好写文章,有聪明才智。   伯父裴让之对他说:“看你超凡的才识,足以成为人才,但是要求得为官显达,还应学习一些处理世事的学问。”裴矩开始留心当时的政事。   北齐北平王高贞做司州牧,征召裴矩做兵曹从事,随后,又转任高平王文学从事。  ...
  • ·《》--  袁充字德符,原是陈郡阳夏人。   后来寓居丹阳。   祖父袁昂、父亲袁居正,都是梁朝的侍中。   袁充年少时机敏聪慧,十多岁的时候,父亲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当时正值初冬天气,袁充还穿着葛衫。   来客引《诗经》打趣他说:“葛布粗啊葛布细,冷风起啊好凄凉。”袁充也引《诗经》作答:“葛布细啊葛布粗,穿起来啊不厌恶。”因此袁充倍受称赞。   十七岁时,袁充当上了陈国的秘书郎...
  • ·《》--  杨玄感,是司徒杨素的儿子。   他体貌雄伟,须髯漂亮。   小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说他痴呆,他父亲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因他父亲的军功,当了柱国,与他父亲都是二品官,上朝见帝时,父子同列。   此后高祖让玄感官品降一级,玄感拜谢说:“没料到陛下如此宠爱我,让我在公廷上得以表示对家父的尊敬。”刚授郢州刺史时,他到了任,偷偷安排很多耳...
  • ·《》--  李子雄,渤海艹县人。   祖父李伯贲,魏国谏议大夫,父亲李桃枝,东平太守,与同乡人高仲密一起归顺北周,官至冀州刺史。   李子雄少小时,慷慨有大志。   成人后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因战功授为帅都督。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李子雄随韦孝宽在相州打败尉迟迥,授为上开府,赐建昌县公的爵位。   高祖受禅后,他为骠骑将军。   平定陈国后,他因功升为大将军、历任郴州、江州二州刺史,都有能干之名。   仁...
  • ·《》--  博陵人赵元淑,其父亲赵世模,开始侍奉高宝宁,后率部归顺北周,授为上开府,寓居京兆的云阳。   隋高祖即位后,他一直执掌宿卫。   后随晋王讨伐陈国,充当先锋,遇上陈贼,力战而死。   朝廷因他为国家而死,让元淑继承他父亲的本官,赐缣纟采二千段。   元淑生性疏阔荒诞,不治家产,家徒四壁。   几年后,授为骠骑将军。   要去赴任,却拿不出路费来。   当时长安富民宗连,家里积有千金,曾仕北周为三原县令...
  • ·《》--  余杭人刘元进,从小就喜欢侠义,被州里尊崇。   他两手各长一尺多,两臂下垂后,手指超过膝盖。   炀帝发起辽东战争,百姓骚动不安。   元进自以为相貌非常,阴有异志,于是聚集亡命之徒。   刚好炀帝再征辽东,征兵于吴州、会稽,士卒们都互相说:“去年我们的父兄随炀帝出征的,正在大隋全盛之时,尚且死亡大半,骨骸不归;如今天下疲敝,这次出征,我们都会死光了。”于是大多逃跑了,郡县围捕很急。  ...
  • ·《》--  李密字法主,是真乡公李衍的侄孙。   祖父李耀,是北周的邢国公。   父亲李宽,骁勇善战,谋略过人,从北周到隋朝,多次任将领,位至柱国、蒲山郡公,号称名将。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开皇中(581~600),袭父爵蒲山公,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好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   与杨玄感结为生死之交。   后又折兵读书,尤其喜好兵书,常能背诵。   从师国子助教包...
  • ·《》--  河东人裴仁基,字德本。   祖父裴伯凤,北周汾州刺史。   父亲裴定,上仪同。   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习弓马。   开皇初,裴仁基为亲卫。   平定陈国时,他冲锋陷阵,授仪同,赐缣纟采上千段。   后以本官身份兼任汉王杨谅王府的亲信。   炀帝继位后,杨谅举兵造反,仁基苦劝。   杨谅大怒,把他关在牢里。   杨谅失败后,炀帝夸奖他,越级提拔他当护军。   过了几年,改授他为武贲郎将,随将军李景到黔...
  • ·《》--  裴蕴,河东闻喜人。   祖父裴之平,梁国的卫将军。   父亲裴忌,陈国的都官尚书,与吴明彻一起,被北周俘虏,赐爵江夏郡公,入隋十几年后去世。   裴蕴生性明辩,有吏才。   在陈国时,历任直阁将军、兴宁县令。   裴蕴因其父亲在北方,偷偷奉表给高祖,请求当内应。   平定陈国后,皇上全部看了江南文士的材料,到裴蕴,皇上因他向有向化忠隋之心,越级提拔他当仪同。   左仆射高赹未领会皇上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