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献王陈昌传

  衡阳献王陈昌字敬业,为高祖第六子。梁太清末年,高祖南征李贲,命陈昌和宣后随沈恪回吴兴。高祖东讨侯景时,陈昌与宣后、世祖都被侯景囚禁。侯景之乱平定后,拜官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岁。

  陈昌容貌伟岸俊美,神态清秀,性情聪雅善辩,熟谙治政之道。高祖派陈郡谢哲、济阳蔡景历辅佐陈昌治理辖郡,又派吴郡杜之伟跟陈昌讲授经书,昌读书过目成诵,明析义理,能十分流畅加以剖析。不久与高祖一WwW.slKj.oRg起去荆州,梁元帝授任昌为员外散骑常侍。荆州陷落,昌又与高宗一起被移至关右,西魏因高祖的缘故,甚是以礼相待。

  高祖即位,多次派使臣去接高宗和陈昌回,北周人答而不遣,等到高祖崩后,才放他们回朝。那时王琳堵在中游,昌不能回京都,暂居安陆。王琳之乱平定后,天嘉元年(560)二月,昌从安陆出发,经鲁山渡江,当时巴陵王萧礼等率百官上奏表说:

  臣知道分封诸子为王连城以卫国,是周代的美好规范,封邦建国,是汉代的宏规,所以周代得以世代相传长久不衰,是以邢、卫诸国为基础,汉代得以国运长久,实在是有赖河、楚诸国。

  伏惟陛下英明睿智,昭明大业,圣德钦明,道德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媲美。先前本朝创业之初,国运艰难,献王陈昌参与国家大谋,集结重义轻生之人匡定天下,对外用兵声震四方,对内定国神明威武,所以能使国家再度安宁,使百姓得以蒙受恩惠。自从武帝升天,王师远征未还,太子隔在外地,不能回来继位,国家危难,国事垂危,前途未卜。不久平乱返都,公卿谋立新天子,从此奠定了我朝基业,国家兴旺昌盛,民心归附,无愧于列祖列宗,国家未来之中兴,关键在今天,人心所向天意所钟。王琳叛乱,亡命已久,现在他勾结外敌,顺流直下,肆无忌惮,战船兵众,水陆并进,军民疲惫不堪,国库空虚,朝廷内外骚动不安,危机四伏。您操劳国事,根据品位授任官职,百官各尽其职,凶恶之徒自取灭亡,澄清四海,涤荡八极,雄图大略远近皆钦,仁德之声望传遍天下,德教所及,百姓相率从善,所以能够功业比伯禹还深厚,仁德比大尧还崇高,岂只是让国家得到安宁,让百姓有所依托。

  第六皇弟昌,近年以妙龄入北齐为质,被他们扣留,远隔关山万重,毫无自由。陛下兄弟感情既很深厚,谦让之心又切。伏以大德之人无私心,常怀至公之心,怎么能恋恋于匹夫之常情,而忘了王业之根本大计。效法历时惯例,依照典章制度,仰遵周汉旧制,分封戚属建立方国。湘中地理位置优越,为水陆要冲,安置守卫疆土的将帅,非亲属不行,应该任命献王昌去平服衡山、九疑一带,同时提高他的爵号。臣等协同商议,以献王昌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州诸军事、骠骑将军、湘州刺史,封为衡阳郡王。食邑五千户,加给皂轮三望车,后部鼓吹一部,班剑二十人。启可奉行。

  诏曰:“可。”三月,到辖境,诏命主书舍人沿路迎接。十五日,渡江,于中游船坏,献王陈昌溺薨。

  四月初九,灵柩运到京师,皇上亲临哭丧。便下诏曰:“贵宠之章服是用来褒扬美德的,礼仪等级是用来尊亲的,乃是历代之常规,是先王之美范。新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州诸军事、骠骑将军、湘州刺史衡阳王陈昌,聪哲敏慧,少年出众有美德,在家中默默孝敬双亲,在外聪明睿智过人。梁末多灾多乱,社稷覆亡,西京江陵沦没,身陷关陇。等到我朝大业初创,诸侯叛乱,来往受阻,音讯不通,想到将来架通回乡之桥,将与白头翁为邻了。现在诸公同心协力,荡除各种灾难,轻车返国,无需借道。周朝重修旧好,献王陈昌车驾回朝,高兴的是孜孜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又可以快乐地与家人团聚了。说什么因果报应简直是空话,辜负了你培养仁德之努力,你是离我而去了,灾难困苦却还是环绕着我,突然之间就去世了,我实在倍感伤痛。就像汉明帝那样在津门亭空洒吊亡之泪,像古人那样悲祭于恒山曲也难以追回已逝的英魂,我静下心来默默地想,心里如刀割一样。应举行隆重的盛典,使无辜于其美善之道。可追赠为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宰、扬州刺史。给东园温明秘器,九旒銮辂,黄屋左纛,武贲班剑百人,睝车京车,前后部羽葆鼓吹。送葬之礼节,一律依照汉东平宪王、齐豫章文献王旧例。再派大司空持节迎护丧事,大鸿胪辅其仪仗,殡葬所需费用,随时置办。”谥号献。无子,世祖让第七皇子伯信继其嗣。

衡阳献王陈昌传相关信息

  • ·《周炅传》--  周炅字文昭,汝南安城人。其祖父周强,为齐太子舍人、梁州刺史。父亲周灵起,为梁通直散骑常侍,庐、桂二州刺史,爵为保城县侯。   周炅少时豪爽气侠,有将帅之才。梁大同年间为通直散骑常侍、朱衣直阁。太清元年(547),出任弋阳太守。侯景之乱时,元帝秉承帝旨改授周炅为西阳太守,封为西陵县伯。侯景派兄子侯思穆据守齐安,周炅率骁勇之士偷袭,大破之,活捉侯思穆并斩之。因战功授任持节、高州刺史。当时...
  • ·《荀朗传》--  荀朗字深明,颍川颍阴人。其祖父荀延祖,为梁颍川太守,父亲荀伯道,为卫尉卿。   荀朗年少时气度不凡,有雄才大略,初任梁庐陵王行参军。侯景之乱时,荀朗招集众旅,据守在巢湖间,无所隶属。台城陷落,简文帝下密诏授荀朗为云麾将军、豫州刺史,诏命他与地方诸侯征讨侯景。侯景派仪同宋子仙、任约等人多次去征讨他,荀朗据山建寨自守,宋子仙没能攻下。当时京师饥荒,百姓都到江南讨饭,荀朗又招集私兵,问寒问暖Ww...
  • ·《周敷传》--  周敷字仲远,临川人。家为郡内豪族。周敷身材矮小,瘦小得简直连衣服都挂不住了,但他果敢有胆力,超过同辈人。他性情豪爽,轻钱财重义气,乡里任性少年都顺陈书从他。   侯景之乱时,乡人周续以讨贼为名聚集徒众,梁内史始兴王萧毅把辖郡交给他,周续部众想暴掠萧毅,周敷便拥护萧毅,亲自率部下护行,送到豫章。当时观宁侯萧永、长乐侯萧基、丰城侯萧泰逃难,到处流浪,听说周敷诚实讲义气,都去投靠他。周敷同情...
  • ·《鲁悉达传》--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人。其祖父鲁斐,为齐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爵为阳塘侯。父亲鲁益之,为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阳二郡太守。   鲁悉达幼以行孝出名,初任梁南平嗣王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时,鲁悉达纠集乡里人,保守新蔡,耕种田地蓄积谷物。当时兵荒马乱而闹饥荒,京都和上川饿死者十有八九,残存者皆携老带幼投靠他。鲁悉达分给他们粮物,救活了很多人,又在新蔡建房舍让他们安居。招抚晋熙等五郡...
  • ·《徐世谱传》--  徐世谱字兴宗,巴东鱼彳复人。世代居荆州,为主帅,统兵征伐蛮、蜒。到了徐世谱时,其人尤其勇猛且体力过人,擅长于水战。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时,徐世谱带着乡里人侍奉他。   侯景之乱时,徐世谱因参与征伐侯景,多次官至员外散骑常侍。不久率水军,随司徒陆法和征讨侯景,与侯景交战于赤亭湖。当时侯景军强盛,徐世谱便另造WwW.slKj.oRg楼船、拍舰、火舫、水车来加强军势。交战时,徐世谱又乘大战船位居前锋,于...
  • ·《沈恪传》--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深沉,办事能力强。梁朝新渝侯萧日英任郡将,召他任主簿。萧日英迁调北徐州,沈恪随他去镇守。萧日英迁调广州,以沈恪兼任府中兵参军,经常带兵讨伐俚洞。卢子略反叛,沈恪抗战立有战功,授职为中兵参军。高祖和沈恪同郡,私交很深,萧日英死后,高祖向南讨伐李贲,派妻子儿女依附沈恪回乡。不久沈恪任东宫直后,因为在岭南的功劳被授职为员外散骑侍郎,命令他招集同族叔伯兄弟。   侯景...
  • ·《杜棱传》--  杜棱字雄盛,吴郡钱塘人。世代为本县的大姓。杜棱读了很多书,年轻时落泊,在当世不知名。于是游历岭南,侍奉梁朝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日英。萧日英去世,归顺高祖,一直负责文书记事。侯景之乱时,命令杜棱带兵,平定蔡路养、李迁仕都立有战功。大军抵达豫章,梁元帝秉承皇帝旨意任杜棱为仁威将军、石州刺史,封为上百县侯,食邑八百户。   侯景被平定后,高祖镇守朱方,杜棱督管义兴、琅笽二郡。高祖图谋翦除王僧...
  • ·《徐度传》--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世代在京师居住。年轻时洒脱自在,不拘泥于小节。长大后,身材魁伟,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派小仆役和职业卑贱的人闹事。梁朝始兴内史萧介去到郡上,徐度跟着他,率领士兵,征讨各处山洞,因骁勇闻名。高祖征讨交阝止,用厚礼征召他,徐度于是归顺高祖。   侯景之乱时,高祖攻克平定广州,平定蔡路养,WwW.slKj.oRg打败李迁仕,计划大多出自徐度之手。徐度又统率士兵,每次打仗都立有战功。回到白...
  • ·《衡阳献王陈昌传》--  衡阳献王陈昌字敬业,为高祖第六子。梁太清末年,高祖南征李贲,命陈昌和宣后随沈恪回吴兴。高祖东讨侯景时,陈昌与宣后、世祖都被侯景囚禁。侯景之乱平定后,拜官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岁。   陈昌容貌伟岸俊美,神态清秀,性情聪雅善辩,熟谙治政之道。高祖派陈郡谢哲、济阳蔡景历辅佐陈昌治理辖郡,又派吴郡杜之伟跟陈昌讲授经书,昌读书过目成诵,明析义理,能十分流畅加以剖析。不久与高祖一Ww
  • ·《南康愍王陈昙朗传》--  南康愍王陈昙朗,为高祖母弟忠壮王陈休先之子。其父陈休先少时卓异不凡有大志,梁简文帝在东宫时,深被赏识。太清年间接纳降将侯景后,北方有乱,便令陈休先招募数千人,授为文德主帅,不久死。高祖得天下后,总称道休先,说:“此弟若活着,中原不愁不能平定。”梁敬帝即位,追赠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为武康县公,食邑一千户,高祖受禅称帝,追赠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司徒,封为南康郡王...
  • ·《陈拟传》--  陈拟字公正,是高祖的远族。年少时丧父贫困,性格正直,记忆力强。高祖向南征讨交,陈拟跟随前往。后又前去讨伐侯景,抵达豫章,任命陈拟为罗州刺史,与胡颖共同主管后方事宜,并负责接应军粮。高祖前去镇守朱方时,陈拟任步兵校尉、曲阿令。绍泰元年(555),任贞威将军、义兴太守。二年,入朝主持卫尉事务,任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雍州刺史,名义上督管南徐州。   高祖称帝,下诏说:“连城卫国的嫡长子,其...
  • ·《陈详传》--  陈详字文几,年少时出家为僧。爱好写记事之文,谈论清雅。高祖讨伐侯景,征召陈详,吩咐他还俗,配给他兵马,跟随高祖前去平定京都。高祖东征杜龛,陈详另外攻克安吉、原乡、故鄣三县。杜龛被平定,按功授陈详为散骑侍郎、假节、雄信将军、青州刺史,割故鄣、广德置广梁郡,以陈详为太守。高祖称帝,改广梁郡为陈留郡,又以陈详为陈留太守。永定二年(558),受封为遂兴县侯,封邑五百户。同年任明威将军,通直散骑常...
  • ·《陈慧纪传》--  陈慧纪字元方,是高祖的从孙。读过经史一类的书籍,自负有才而任性。高祖平侯景时,陈慧纪跟随。不久配给他兵马。侯景被平定,又跟随高祖征讨杜龛。任贞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高祖称帝,受封为宜黄县侯,封邑五百户,任黄门侍郎。世祖即位,陈慧纪出任安吉县令。迁任明威将军军副。司空章昭达征讨安蜀城,陈慧纪任水军都督,在荆州烧掉青泥的船舰。光大元年(567),按功劳授职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宣远将...
  • ·《赵知礼传》--  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其父赵孝穆,为梁候官县令。   知礼广泛涉猎典籍,擅长隶书。高祖征讨元景仲时,有人向高祖推荐知礼,便招引任记室参军。知礼写文章才思敏捷,每次口授军书,他下笔成文,全都令人满意。于是知礼常侍奉高祖身边,很受器重,如果筹谋大事,他都参与,且时有诤言讲谏。高祖平定侯景,行军至白茅湾,上表给梁元帝的奏章以及与王僧辩论述军事的文章,全由他撰写。   侯景之乱平定,授任为中书...
  • ·《蔡景历传》--  蔡景历字茂世,济阳考城人。其祖父蔡点,为梁尚书左民侍郎。父亲蔡大同,轻车岳阳王记室参军,掌管京师行选。   景历年少时英姿俊爽,特别孝敬父母。他家贫好学,善于写文章,长于写草隶。景历初任诸王府佐,出任海阳县令,治政贤能。侯景之乱时,梁简文帝被侯景幽禁,蔡景历与南康嗣王萧会理商量,想挟带简文帝出逃,事WwW.slKj.oRg情被发觉后被捉,后因得到贼党王伟的保护,才得以免祸。以后寓居京口。侯景之乱平...
  • ·《刘师知传》--  刘师知,沛国相人。其家世代为寒族,祖父刘奚之,为齐晋安王谘议参军、淮南太守,刘奚之善于治政,齐武帝亲手写诏多次褒赏他。父亲刘景彦,为梁尚书左丞、司农卿。   刘师知好学,有当世之才。他博览典籍,工于写文章,通晓仪礼,朝廷掌故,大多详悉,在梁朝刘师知任王府参军。绍泰初年,高祖辅佐朝政,任刘师知为中书舍人,掌管诏诰。那时战乱之后,礼仪大多散失,高祖任丞相以及加九锡连同受禅,所有的礼节制度都WwW.sl...
  • ·《谢岐传》--  谢岐,会稽山阴人。其父谢达,为梁太学博士。   谢岐少时机警,好学,梁世时就被称道。他任尚书金部郎、山阴县令。侯景之乱时,谢岐寄居东阳。侯景之乱平后,他投靠张彪。张彪所辖的吴郡和会稽,诸事一概委托谢岐办理。张彪每次WwW.slKj.oRg征讨,总留下谢岐代理郡务,主持后事。张彪失败,高祖招引谢岐参与谋划机要,以他兼尚书右丞。当时战事时有发生,军需粮饷大多缺乏,谢岐所到之处办事干练果决,深被赏识。...
  • ·《衡阳献王陈昌传》--  衡阳献王陈昌字敬业,为高祖第六子。梁太清末年,高祖南征李贲,命陈昌和宣后随沈恪回吴兴。高祖东讨侯景时,陈昌与宣后、世祖都被侯景囚禁。侯景之乱平定后,拜官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岁。   陈昌容貌伟岸俊美,神态清秀,性情聪雅善辩,熟谙治政之道。高祖派陈郡谢哲、济阳蔡景历辅佐陈昌治理辖郡,又派吴郡杜之伟跟陈昌讲授经书,昌读书过目成诵,明析义理,能十分流畅加以剖析。不久与高祖一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