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帝纪

  汉平帝,是汉元帝的孙子,中山孝王的儿子。
  母亲是卫姬。
  年三岁继位为王。
  元寿二年六月,哀帝驾崩,太皇太后下诏说“:大司马董贤年少,不受大家欢迎,应交还印绶,撤销其官职。”董贤当日自杀。
  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掌丞相事。
  秋七月,派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贤咸持太皇太后诏迎中山王。
  七月三十日,贬皇太后赵飞燕为孝成皇后,退居于北宫,哀帝皇后傅氏退居桂宫。
  孔乡侯傅晏、少府董恭等都予免职,迁徙到合浦。
  九月初一日,中山王登皇帝位,晋谒高祖庙,大赦天下。
  平帝时年九岁,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百官聚于朝廷东厅以听取王莽的指示。
  下诏说“:朝廷每发布赦免令,是打算与天下重新开始,真心地希望百姓能洗心革面,以保全其品格与性命的。
  以往有关官员在量刑时多把赦令前所犯的过失重提,累增犯法者的罪过,甚至株陷无辜之人。
  违背了朝廷发布赦令是为了重信慎刑与希望有罪过的人涤心自新的原意。
  对于举荐的人才,也因为他在历史上曾犯过某种过错,以为不可信任,就废置而不举荐。
  这就完全背离了孔子说的‘赦小过,举贤才’的原则。
  对于虽有经济及品行方面的错误但无人告发而被举荐的人,一律不必查究。
  以便鼓励人才集中精力去追求进步,不因小的疵点而妨碍一个难得的人才。
  从现在起,有关机构的官员不必陈奏赦前所犯的过失。
  有不遵此诏书的为有亏皇恩,以违背帝诏论处。
  特明着此令,布告天下,使明知其事。”元始元年(1)春正月,南方远国越裳氏献白雉一只,黑雉二只,诏令三公以此物献于宗庙。
  群臣奏言大司马王莽功德像周公辅成王一样崇高,特赐号为安汉公,对太师孔光等都加封,其事记在《王莽传》。
  赏赐天下臣民爵一级。
  官吏在位二百石以上,试用期未满的都按已满看待。
  发全俸。
  立已故东平王刘云的太子开明为王,立已故桃乡顷侯之子刘成都为中山王。
  封宣帝耳孙刘信等三十六人都为列侯。
  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人以前在议定陶傅太后尊号时,严守经法,不阿附从邪,右将军孙健辅弼大臣,大鸿胪左贤正义不阿,后来奉太皇太后诏迎中山王,还有宗正刘不恶、执金吾任岑、中郎将孔永、尚书令姚恂、沛郡太守石诩都曾参与继承人大事的讨论,东迎中山王继承帝位,办事周密勤劳,都赐爵为关内侯,封邑有所差别。
  赏赐平帝在继位前来京师时所经过的县邑的官员从二千石以下到佐史的爵级。
  各有差等。
  又诏令各侯王、公、列侯、关内侯等无子而有孙或养兄弟之子为嗣的,都可以为爵位继承人。
  公、列侯嗣子有罪,犯剃光头以上罪的先要请示朝廷。
  名列刘氏皇谱而因犯罪被开除族籍的,恢复其族籍,宗室中为吏的因依廉史升为佐史的,补禄为四百石。
  天下官吏俸同二千石以上年老退休的,三分其原禄,用三分之一与其本人,以养天年。
  派谏大夫循行三辅,考查吏民交纳赋敛的册籍,凡因在元寿二年仓促时(哀帝去世时)加收的赋敛,偿还其增加部分。
  义陵民冢不妨碍皇陵塘中正殿的不必迁走。
  天下吏民不得拥有军队的器物及行军厨灶等。
  二月,设置主管阴阳时序的羲和官,禄为二千石;设外史、闾师,禄为六百石。
  以颁布朝廷教化之令,禁止不合礼制规定的祭祀,摒除靡靡之声。
  二月七日,哀帝陵神衣在柜中,八日的早晨,却出现在外床上,墓令以非常之变奏明朝廷。
  平帝用大牢进行祭祷。
  夏五月初一,日偏食。
  大赦天下。
  公卿、将军、中二千石举荐敦厚能直言的各一人。
  六月,派少傅左将军甄丰赐平帝母中山孝王姬以玺书,晋封为中山孝王后。
  赐帝舅卫宝及宝弟卫玄爵关内侯。
  赐平帝妹妹四人都称为君,食汤沐邑二千户。
  封周公后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
  奉周公与孔子的祭祀。
  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罢去明光宫及三辅驰道。
  天下女犯已定罪的,令其归家,每月出钱三百以雇人取薪。
  免除贞妇赋役,每乡一人。
  设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农郡丞十三人,每人负责一个州,劝勉发展农桑。
  太皇太后减去所食汤沐邑十县,归属于大司农,经常另外计算其税收所得,用以救济贫民。
  秋九月,赦天下囚徒。
  以中山苦陉县为中山孝王后汤沐邑。
  二年春,黄支国贡献犀牛。
  下诏说:皇帝原名箕子,与用器名相同,今改名为絗,以合于古制,派太师光奉太牢告事于高祖祠庙。
  夏四月,立代孝王玄孙之子刘如意为广宗王,江都易王孙盱台侯刘宫为广川王,广川德王曾孙刘伦为广德王。
  封已故大司马博陆侯霍光从昆弟曾孙霍阳,宣平侯张敖玄孙张庆忌、绛侯周勃玄孙周共、舞阳侯樊哙玄孙之子樊章都为列侯,恢复其官爵。
  赐已故曲周侯郦商等后代玄孙郦明友等一百一十三人爵为关内侯,食邑各有差等。
  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青州最为严重,百姓到处逃荒。
  安汉公、四辅、三公、卿大夫、吏民为帮助百姓解决困难而捐献房屋与土地的有二百三十人,按照人口分配给贫民。
  派遣使者负责灭蝗,百姓将捕杀的蝗虫送交官府,用石斗量蝗后按数付钱,天下的百姓的家资不满二万,以及受灾的郡县家资不满十万的,都免交租税。
  灾民中的病人,安置在捐献的邸舍房屋中,进行医治。
  给死者一家死六人以上的葬钱五千,死四人以上的三千,死二人以上的二千。
  撤销安定的呼池苑,改为安民县,起官署与住房,招募贫民迁居于此,由县官发给口粮。
  到迁移处以后,由公家分配给房屋土地与用具,并借给犁、牛、种、口粮。
  又起五个居民里于长安城中,修住宅二百区,以供贫民居住。
  秋,下诏各郡举荐勇武而又懂兵法的,每郡一人,到公车署报到。
  九月三十日,日偏食,赦免天下囚徒。
  派谒者大司马掾四十四人持朝廷符节巡视边防部队。
  派执金吾侯陈茂并临时使用铙鼓以重其威仪,募集汝南、南阳勇敢吏士三百人,晓谕并劝说江湖盗首成重等二百余人自首投诚,送回原籍为民并按章从事赋役,将贼首成重迁于云阳,并赏赐公田公宅。
  冬,中二千石举荐治狱公平的吏员,每年一人。
  三年春,诏有关机构为平帝与安汉公王莽之女行订婚礼。
  记在《王莽传》中。
  又诏光禄大夫刘歆等制定婚礼仪节,四辅、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属都要按婚礼举行结婚仪式。
  迎娶时用立车双马。
  夏,安汉公上奏请建立有关车马与衣服等制度,对于吏民的养生、送终、嫁娶、奴婢、田宅、用品等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
  建立官稷及学宫。
  郡国的称为学,县、道、邑、侯国称为校。
  校与学都设专职经师一人。
  乡称为庠,村落称为序,序、庠设专职《孝经》师一人。
  阳陵任横等自称为将军,盗出武库兵器,攻打官署,释放囚徒。
  大司掾奉命督捕,都伏罪。
  安汉公王莽之子王宇与平帝外戚家卫氏有谋反之罪,王宇下狱处死,卫氏被诛。
  四年春正月,郊祭高祖以配享于天,宗祀文帝以配享于上帝。
  改殷绍嘉公名宋公,周承休侯名郑公。
  下诏说:“大凡夫妇正则父子亲,人伦定。
  以前曾诏令有关机构免除贞节之妇的赋役,遣犯罪的女囚回家,本意是想防止邪僻,褒全贞信。
  对于年八十及七岁以下的人,不加以刑罚,这是古代圣王所规定的。
  但现在有些苛暴吏员多拘系犯法者的亲属,妇女老弱不免,结仇怨而伤王化,百姓深为痛苦。
  现明谕百官,妇女不是本身犯法,男子在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里不是犯了大逆不道,皇帝下诏按名逮捕的,都不得拘捕。
  应当验问的,就地验问。
  特定此令。”二月初七日,立皇后王氏,大赦天下。
  派太仆王恽等八人并置副使,持朝廷命令,分别循行天下,览观风俗。
  赏赐九卿以下至六百石,刘氏宗谱上有名者以爵级,从五大夫以上各有差等。
  赏赐天下臣民爵一级,赏鳏寡孤独高年帛若干。
  夏,皇后拜谒高祖庙,加安汉公号为“宰衡”,赐安汉公太夫人名功显君。
  封其子王安、王临皆为列侯。
  安汉公王莽奏建立明堂、辟雍。
  尊称宣帝庙为中宗,元帝庙为高宗,天子世世献祭。
  设置西海郡,迁移天下犯禁的犯人到此处居住。
  梁王立有罪,自杀。
  分出京师一部分建立前恽光、后丕烈二郡。
  更改公卿、大夫、八十一元士官名与位次及十二州的名称。
  划分郡国所属的界限,撤销、设置、更改,天下多事,吏员无法纪录清楚。
  冬,大风袭长安城,东门屋瓦被吹尽。
  五年春正月,礻合祭明堂,各侯王二十八人,列侯一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余人参加助祭。
  礼毕,都增加封地户口,赏赐爵级及金帛,增加俸禄与升职,各有差等。
  太皇太后下诏说“:听说帝王首先以德抚民,其次是亲其所亲以互相帮助。
  以往尧命名九族敦睦,舜又厚叙这亲亲之意。
  朕因皇帝值于幼年,暂统国政,念及宗室子孙都是太祖高皇帝子孙及其兄弟吴顷王、楚元王的后代,从汉朝初建时起刘氏子孙已发展到十余万人。
  虽有王侯的属籍,也不能互相保证不触犯刑律。
  有的陷入刑罪,这是教训不周的过失。
  《论语》不是指出过吗?‘在上者关心其亲属,www.sLkj.oRg则百姓行仁成风。’现在作出规定:从太上皇以来的族亲,各以其世代为氏,郡国派专人进行管理,对其进行教育与约束。
  二千石选派有德义之士为其宗师。
  考察其中有不从教令或者蒙冤失其常业的,宗师将情况报告宗伯,再报告朝廷。
  每年正月赏赐宗正帛各十匹。”羲和官刘歆等四人负责主管明堂、辟雍,使汉与周文王作灵台、周公作洛邑相符合。
  太仆王恽等八人到各地循行了解风俗,宣传朝廷德政,万国齐同,都封为列侯。
  征天下能精通逸经、古纪、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以及《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的,从所在地乘传车,派到京师。
  到京师数千人。
  闰五月,立梁孝王玄孙之耳孙音为王。
  冬十二月十六日,平帝驾崩于未央宫。
  大赦天下,有司奏道:“按礼制臣无短寿之君。
  皇帝年十四岁,应按礼制入殓,戴王冠。”太皇太后同意。
  葬于康陵。
  太皇太后下诏说“:皇帝仁惠,顾念哀怜。
  每次发病,气往上涌,不能言语,故来不及有遗诏。
  现遣返其陪嫁婢妾,回家可以另嫁,和文帝时一样。”班固评论:平帝之世,政从王莽所出。
  褒善显功,以显示其尊盛。
  观其文辞,方外蛮夷,都思归服。
  美征嘉兆,颂声并作。
  至于变异见于上,民怨起于下,王莽也不能进行文饰了。

平帝纪相关信息

  • ·《哀帝纪》--  孝哀皇帝,是汉元帝的庶孙,定陶恭王的儿子。   母亲是丁姬。   三岁时嗣立为王,成人后爱好文辞法律。   元延四年入都朝见成帝,他的傅、相、中尉都一同前来。   此时成帝的少弟中山孝王也来朝见,只有傅同来。   上甚不解,就问定陶王,定陶王答道:“朝廷有令,各侯王来朝,其封国爵在二千石的官吏应一同前来。   傅、相、中尉都是二千石,所以都应同来。”皇上叫他背诵《诗》,都很熟悉,且...
  • ·《成帝纪》--  汉成帝,是元帝的太子。   母亲是王皇后,元帝为太子时,生成帝于宫中的彩画之堂,为嫡皇孙。   宣帝十分喜爱,替他取字为太孙,经常置于膝下。   年三岁而祖父宣帝去世,元帝继位,成帝立为太子。   成年后好读经书,宽博谨慎。   原先居于桂宫,元帝有时紧急召见,太子出龙楼门,不敢横穿天子所行的驰道,西至直城门,到城门前才横穿以过,又回头到作室门。   元帝见迟到,询问原因,成帝将不敢穿越天子驰道而绕...
  • ·《元帝纪》--  汉元帝,是汉宣帝的太子。   母亲是恭哀许皇后,宣帝微贱时生于民间。   年二岁时,宣帝继承帝位。   元帝年八岁时,被立为太子。   成年后,宽厚而尊重儒术。   见宣帝所起用的多是法吏,他们以名责实,尊君卑臣以弹治天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都因犯讥刺君上之罪而被诛戮,常在平时侍奉时从容进言“:陛下持刑太深,应用儒生。”宣帝动怒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二道交替使用,为何要...
  • ·《宣帝纪》--  汉宣帝,武帝曾孙,戾太子的孙子。   戾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史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为曾皇孙。   生下数月,就遭遇“巫蛊事件”,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都被杀害。   事实都记在《太子传》中。   曾孙虽在襁褓之中,也被收监入狱。   当时丙吉为廷尉属官,负责处理巫蛊事件。   对曾孙的无辜遭受不幸极为同情,就令女犯淮阳赵征卿、渭城胡组交换喂乳,并私给衣食,看待甚有恩德。  ...
  • ·《昭帝纪》--  汉昭帝,是汉武帝的少子。   母亲是赵婕亻予,本以有奇女子气得宠,及生昭帝,也有奇异———怀孕十四个月。   具体事记载在《外戚传》。   武帝末年,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都行为骄慢,后元二年二月武帝病重,遂立昭帝为太子,时年八岁。   任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武帝遗诏辅佐少主。   次日武帝病逝,二月十五日,太子继皇帝位。   祭奠高祖祠庙。   昭帝姐姐鄂...
  • ·《武帝纪》--  孝武皇帝刘彻,是景帝的次子。   母亲是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   七岁为皇太子,母立为皇后。   十六岁,景帝后三年正月,景帝驾崩。   正月二十七日,太子继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   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虫分、田胜俱为列侯。   建元元年(前140)冬十月,诏令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国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   丞相卫绾上奏:“所推...
  • ·《景帝纪》--  汉景帝,是汉文帝的太子。   母亲是杜皇后。   后元七年(前157)六月,文帝去世。   六月九日,太子继承帝位,尊皇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尊母后窦氏为皇太后。   九月,有彗星出现于西方。   景帝元年冬十月,下诏书说:“常闻取天下的祖先有功而治天下的祖宗有德,制礼作乐也就各有由来。   歌唱,是用以赞颂盛德;舞蹈,是用以表达丰功的。   高祖祭奠祖庙,奏武德、文始、五行等舞。   惠帝祭奠祖...
  • ·《文帝纪》--  孝文皇帝,是汉高祖的次子,母亲是薄姬。   高祖十一年,诛杀陈,平定代地,就立他为代王,都于中都。   十七年秋,吕后去世,诸吕图谋政变,想夺取刘汉政权。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共诛吕氏,共商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史事记入《汉书·高后纪、高五王传》中。   大臣们派人迎接代王。   代王的郎中令张武等提议,他们说:“汉朝大臣都是高帝时的一些老将,熟习军事,深谙权诈,...
  • ·《平帝纪》--  汉平帝,是汉元帝的孙子,中山孝王的儿子。   母亲是卫姬。   年三岁继位为王。   元寿二年六月,哀帝驾崩,太皇太后下诏说“:大司马董贤年少,不受大家欢迎,应交还印绶,撤销其官职。”董贤当日自杀。   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掌丞相事。   秋七月,派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贤咸持太皇太后诏迎中山王。   七月三十日,贬皇太后赵飞燕为孝成皇后,退居于北宫,哀帝皇后傅氏退居桂宫。
  • ·《陈胜传》--  陈胜,字涉,阳城人。   吴广,字叔,阳夏人。   陈胜年轻时曾受雇帮人耕田,做累了在田垅上休息,心头烦闷了好一阵子,说:“如果将来富贵了,我们相互间不要忘记了。”帮佣的在旁笑着回答说“:你是个受雇帮人耕田的,如何能富贵呢?”陈涉叹息说“:唉!燕雀怎知鸿鹄的高远志向呢?”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住在里门左边的平民九百人去屯守渔阳。   陈胜、吴广都为屯长。   当...
  • ·《项籍传》--  项籍,字羽,下相人。   项羽最初起事时,年仅二十四岁。   他的四叔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即楚国名将项燕。   项氏世代为楚将,封在项城,因而姓项氏。   项籍年少时,学文不成而改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斥他。   项籍说“:文字能记姓名就行了。   剑术不过能敌一人,不值得学。   我要学敌万人的学问。”项梁对他的这个主见很惊奇,就教他学兵法。   项籍大为高兴,但在略知兵法的大意后...
  • ·《张耳、陈馀传》--  张耳,大梁人,年轻时见过魏公子无忌,做过他的门客。   后曾因事逃亡到外黄。   外黄一富人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却嫁给一个平庸的人,于是逃亡到父亲从前的宾客家。   他父亲的宾客对她说“:你一定要嫁个好丈夫,就嫁给张耳吧。”那姑娘听了这话,就请父亲的宾客代她办理好离婚事宜,然后改嫁给张耳。   女方给张耳很多陪嫁品,使他有经济能力广交千里宾客。   他还出任过外黄县令。   陈...
  • ·《魏豹传》--  魏豹,原是六国时魏国的公子。   其兄魏咎在前魏国曾被封为宁陵君。   秦灭魏后,魏咎被废为平民。   陈胜自立为王时,魏咎前去投奔他。   陈胜派魏国人周市领兵攻略魏地。   魏地被攻下后,陈胜想立周市为魏王。   周市说“:在天下昏乱时,忠臣才得以显示其气节。   现在天下都起来反抗暴秦,论理应当立魏王的后裔才行。”齐、赵两地各派五十辆车相助,以拥立周市为魏王。   但周...
  • ·《田儋传》--  田儋,狄城人,前齐王田氏的族人。   田儋的堂弟田荣,田荣的弟弟田横,都是豪杰之士,宗族又强大,很受人爱戴。   陈涉派周市攻略魏地,兵锋直指狄城,但没能攻下狄城。   这时,田儋假装捆缚一名奴仆,带着一些年轻人到县廷之中,要拜见县令,以杀那名奴仆。   但见到县令后,田儋乘机将他击杀,然后召集豪吏子弟说“:各地诸侯都已起兵反秦自立。   齐是古代封建侯国。   我田儋是齐王田氏的族人,应当...
  • ·《韩王信传》--  韩王信,是前韩襄王的庶孙,身高八尺五寸。   项梁立楚怀王时,燕、赵、齐、魏等国都已立先王的后裔,唯独前韩王没有后嗣。   因此立韩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安抚平定韩地。   后项梁战死于定陶,韩王成就去投奔怀王。   沛公引兵攻打阳城时,派张良以韩司徒的身份去攻略韩地,发现了韩王信,就以他为韩国将军,率领军队随汉王进入武关。   沛公为汉王时,韩王信跟随汉王来到汉中。   他对汉王...
  • ·《韩信传》--  韩信,淮阴人。   当初,因为他家里很穷,而他品行又不好,因此他既不能被推选为地方上的小官,也不能去做生意以维持生计,只好常常依附于别人而生活。   他的母亲死了,没有地方安葬,但韩信还是寻得一块高地作为坟地,并使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   韩信曾依附于下乡南昌亭长生活过一段时间。   但亭长的妻子对他很讨厌,清早烧好饭,在卧房里把饭吃了。   到吃饭的时间韩信赶来吃饭,就不替他准备吃的...
  • ·《彭越传》--  彭越,字仲,昌邑人。   他常在野泽中捕鱼,也做强盗的勾当。   陈胜揭竿而起时,有人对彭越说:“许多豪杰都想立为王,背叛暴秦,仲先生可以效法他们。”彭越说“:现在两条龙正在搏斗,还是等待一段时间吧。”过了一年多,泽间少年相聚了一百多,都到彭越那儿去,跟彭越说“:请仲先生做我们的首领。”彭越辞谢说不愿意。   但少年们再三请求,彭越终于答应了他们,并约定第二天...
  • ·《平帝纪》--  汉平帝,是汉元帝的孙子,中山孝王的儿子。   母亲是卫姬。   年三岁继位为王。   元寿二年六月,哀帝驾崩,太皇太后下诏说“:大司马董贤年少,不受大家欢迎,应交还印绶,撤销其官职。”董贤当日自杀。   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掌丞相事。   秋七月,派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贤咸持太皇太后诏迎中山王。   七月三十日,贬皇太后赵飞燕为孝成皇后,退居于北宫,哀帝皇后傅氏退居桂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