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出自《方竹柱杖》,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于谈话多空教所长,不甚对以他事。由是公怜而敬之。煮茗既终,将欲辞去。公曰:"昔有客遗筇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亟令取之,须臾而至。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且朱崖所宝之物,即可知也。别后不数岁,再领朱方,居三日,复因到院,问前时柱杖何在曰:"至今宝之。"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太尉多蓄古远之物,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而方者也。"昔者友人尝语愚云:"往岁江行风阻,未得前去,沿岸野步,望出山岭而去。忽见兰若甚多,僧院睹客来,皆扃门不大,独有一院,大敞其户,见一僧跷足而眠,以手书空,顾客殊不介意"。友生窃自思,书空有换鹅之能,跷足类坦床之事,此必奇僧也。直入造之,僧虽强起,全不乐⊥不得已而问曰:"先达有诗云,’书空跷足睡,路险侧身行。’和尚其庶几乎"僧曰:"贫道不知何许事"适者尽房门拔匙弃客,不辞而出。呜呼!弥天四海之谈,澄汰簸扬之对。故附于此。
  【翻译】
  太尉(官职名)朱崖,两次出任浙右(浙江东部地区)的长官。第一次罢官的时候,去甘露寺游玩,借机拜访并道别司里的老和尚。朱崖说:"我奉朝廷命令到西部去,和你告别。"老和尚对于接待官人非常熟练,谈话时大多都是佛教里他所擅长的东西,不多说别的事。但是朱崖对他感到欣赏和尊敬。喝茶完毕,最有就要道别了。朱崖说:"从前我有个客人送给我一条筇竹(一种竹子)杖,姑且送给您表示告别了。"令人马上取来,一回就拿来了。这条拐杖虽然是竹子做的但是杖身是方的,把手以上,节眼、根须,从四面对称的长出来,天生就很可爱。这是朱崖所珍惜的宝物,一看就能知道。朱崖离开后没几年,再次到朱方(地名)做官,过了三天,又来到甘露寺,问老和尚从前送给他的拐杖在哪里。老和尚或:"至今我还珍藏着。"朱崖请求他拿出来看看,(拿来一看)原来老和尚已经把它刮园并涂上漆了!朱崖整天感叹悔恨。从此不再去见这个老和尚了。朱崖存了许多古代久远的东西,说"拐杖是大宛国人所送的竹子,只有这一根是方的。"从前有个朋友曾经对我说:"去年在江上行wwW.slKj.orG船遇到风的阻拦,不能前进,沿着江岸散布,向着出山岭(山名)走去。忽然发现兰若(兰花)很多,和尚们看到有人来,都关门不开,只有一个院子,大敞着们,看到一个和尚跷这腿睡觉,用手在空中比划,经过的人都不关心"。我的朋友暗自寻思,在空中比划说明有唤鹅的本事,跷着脚像在平坦的床上一样,这一定是个高僧。直接走进去拜访他,和尚虽然勉强起身,却很不高兴。朋友不得已而问他说:"从前有高人写诗说,’书空跷足睡,路险侧身行。’和尚你不就是这样吗"和尚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然后锁上房门拔掉钥匙,把客人扔在院子里,不说话就走出去了。啊!天下的见闻言谈,颠倒矛盾的对话。所以附录在这里。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相关古诗词

  • ·古诗《昭阳为楚伐魏章》--  文言文《昭阳为楚伐魏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昭阳为楚伐魏》出自《战国策》,《战国策》不仅是口才与谋略宝典,而且也是中国人的文学宝典,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出自《战国策》,“画蛇添足”一语就出自此章。   【原文】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
  • ·古诗《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出自《王粲字仲宣》,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rdqu...
  • ·古诗《王粲字仲宣》--  文言文《王粲字仲宣》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rdqu...
  • ·古诗《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出自《宜都记》,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
  • ·古诗《有客馋甚,每入座,辄饕餮不已》--  “有客馋甚,每入座,辄饕餮不已”出自《同席不认》,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有客馋甚,每入座,辄饕餮①不已。一日,与之同席,自言曾会过一次,友曰: “并未谋面,想是老兄错认了。”及上菜后,.啖者低头大嚼,双箸不停。彼人大悟,曰:“是了,会便会过一次,因兄只顾吃菜,终席不曾抬头,所以认不得尊容,莫怪莫怪。”   【翻译】   有个很馋的人,每次只要一入酒席旁若无人...
  • ·古诗《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出自《唐太宗论弓矢》,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
  • ·古诗《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出自《画龙点睛》,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⑽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翻译】   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
  • ·古诗《越心未平,而夫差有忧色》--  “越心未平,而夫差有忧色”出自《吴宫遗事》,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越心未平,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参政者以听百姓之痰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   一之日,视之以伍员,未三、四级,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说,俾嚭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
  • ·古诗《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出自《方竹柱杖》,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于谈话多空教所长,不甚对以他事。由是公怜而敬之。煮茗既终,将欲辞去。公曰:"昔有客遗筇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亟令取之,须臾而至。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且朱崖
  • ·古诗《右军年减十岁时》--  “右军年减十岁时”出自《王右军诈睡》,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翻译...
  • ·古诗《严母教子》--  文言文《严母教子》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工,令小奴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及小奴无褴褛状。...
  • ·古诗《铨四龄》--  “铨四龄”出自《严母教子》,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工,令小奴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及小奴无褴褛...
  • ·古诗《吴郡陈遗》--  文言文《吴郡陈遗》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某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某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机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注释】   至:极,非常   铛(chēng):平底浅锅   恒:常常   征:出兵...
  • ·古诗《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出自《晚游六桥待月记》,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kuì)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之盛,...
  • ·古诗《南康太守听事之东》--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出自文言文《南康直节堂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①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基;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②,莫知贵也。君见而怜③之,作堂而以...
  • ·古诗《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出自文言文《杜畿传》,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ldquo...
  • ·古诗《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出自文言文《是仪字子羽》,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后依刘繇,避乱江东。繇军改,仪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 ·古诗《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出自《方竹柱杖》,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于谈话多空教所长,不甚对以他事。由是公怜而敬之。煮茗既终,将欲辞去。公曰:"昔有客遗筇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亟令取之,须臾而至。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且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