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出自文言文《喜雨亭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翻译】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WWW.sLkj.orG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相关古诗词

  • ·古诗《亭以雨名,志喜也》--  “亭以雨名,志喜也”出自文言文《喜雨亭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
  • ·古诗《先公四岁而孤》--  文言文《先公四岁而孤》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先公四岁而孤,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贫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   先公:指欧阳修   孤:失去父亲   荻: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以:为了,来   诵:(多诵古人篇章)朗诵  ...
  • ·古诗《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文言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原文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
  • ·古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文言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语出孔子·《论语·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就...
  • ·古诗《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  “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出自文言文《核舟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
  • ·古诗《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出自文言文《核舟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 ·古诗《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出自文言文《核舟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
  • ·古诗《船头坐三人》--  “船头坐三人”出自文言文《核舟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rd...
  • ·古诗《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出自文言文《喜雨亭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
  • ·古诗《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  文言文《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 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
  • ·古诗《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出自文言文《日喻说》,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
  • ·古诗《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出自文言文《日喻说》,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
  • ·古诗《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出自文言文《日喻说》,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
  • ·古诗《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出自文言文《日喻说》,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
  • ·古诗《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出自文言文《日喻说》,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
  • ·古诗《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出自文言文《日喻说》,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
  • ·古诗《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出自文言文《日喻说》,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
  • ·古诗《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出自文言文《喜雨亭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