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计第一

  《始计第一》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4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5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6、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7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翻译:
  1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2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3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4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Www.SLkJ.Org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
  5 将领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胜,我就留下他;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败,我就辞退他。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还要创造一种势态,作为协助我方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
  6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
  7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或者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论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仅根据庙算的结果,不用实战,胜负就显而易见了。

始计第一相关信息

  •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出自唐朝诗人韩琮的古诗作品《晚春江晴寄友人》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释】   ⑴绮:本义是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为漂亮、华丽、精美。   ⑵春青河畔草:一作“青青河畔草”。   【翻译】   夕阳西下,含山欲坠,天边的云霞经夕阳映照,色彩斑斓。远处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
  •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出自唐朝诗人韩琮的古诗作品《晚春江晴寄友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释】   ⑴绮:本义是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为漂亮、华丽、精美。   ⑵春青河畔草:一作“青青河畔草”。   【翻译】   夕阳西下,含山欲坠,天边的云霞经夕阳映照,色彩斑斓。远处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出自唐朝诗人陆凯的古诗作品《赠范晔》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释】   ⑴驿使:古代驿站传递公文、书信的使者。   ⑵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⑶聊:姑且。   ⑷一枝春:此处借代一枝花。   ⑸春:梅   【翻译】   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 ,于是将花寄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
  •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出自唐朝诗人陆凯的古诗作品《赠范晔》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释】   ⑴驿使:古代驿站传递公文、书信的使者。   ⑵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⑶聊:姑且。   ⑷一枝春:此处借代一枝花。   ⑸春:梅   【翻译】   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 ,于是将花寄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
  •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晚晴》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   ⑶并:更。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迥:高远。   ⑷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⑸越鸟:南方的鸟。   【翻译】   一个...
  •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晚晴》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   ⑶并:更。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迥:高远。   ⑷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⑸越鸟:南方的鸟。   【翻译】   一个...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晚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   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⑵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   【翻译】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
  •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晚晴》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   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⑵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   【翻译】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
  • ·《始计第一》--  《始计第一》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
  • ·《作战第二》--  《作战第二》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2、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
  • ·《谋攻第三》--  《谋攻第三》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Www.SLkJ.Org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
  • ·《军形第四》--  《军形第四》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2、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3、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
  • ·《兵势第五》--  《兵势第五》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瑕投卵者,虚实是也。   2、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
  • ·《虚实第六》--  《虚实第六》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
  • ·《军争第七》--  《军争第七》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2、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
  • ·《九变第八》--  《九变第八》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2、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3、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 ·《行军第九》--  《行军第九》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2、凡军好高而...
  • ·《始计第一》--  《始计第一》出自于《孙子兵法》,其全文如下:   原文:   1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