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
  ⑴与:同。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山:指柳州附近山峰。京华:京城长安。亲故:亲戚、故人。
  ⑵海畔:畔,边。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剑铓: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玉篇》卷十八:“铓,刃端。”
  ⑶秋:秋季。割:断。愁肠:因思乡而忧愁,有如肝肠寸断。
  ⑷若:假若。化得身:柳宗元精通佛典,同行的浩初上人又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自然联想到佛经中“化身”的说法,以表明自己的思乡情切。千亿:极言其多。《诗经·大雅·假乐》:“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⑸散上:飘向。一作“散作”。峰头:山峰的顶端。望:遥望。故乡:这里指长安,而作者的家乡在河东。
  【翻译】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赏析】
  柳宗元这首诗,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沉着痛快”一类。
  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不至葬身瘴疠之地。
  诗的第一句是写登览所见的景色,广西独特的风光之一是奇特突兀的山峰。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道旁诸峰,真如剑铓。诵子厚诗,知海山多奇峰也。”(《东坡题跋·书柳子厚诗》)可见“海畔尖山似剑芒”,首先是写实,是贴切的形容。不仅仅是形容,同时又是引起下句奇特的联想的巧妙的设喻。剑芒似的尖山,这一惊心动魄的形象,对荒远之地的逐客,真有刺人心肠的感觉。
  自永贞革新失败,“二王八司马事件”接踵而来,革新运动的骨干均被贬在边远之地。十年后,这批人有的已死贬所。除一人先行起用,余下四人与柳宗元被例召回京,又被复出为边远地区刺史。残酷的政治迫害,边地环境的荒远险恶,使他有“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感喟。虽然回不到京国,不由他不想念它和那里的亲友。他曾写过“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诗句,这与此诗的“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都是触景生情,因景托喻,有异曲同工之妙。
  “割愁肠”一语,是根据“似剑芒”的比喻而来,由山形产生的联想。三、四句则由“尖山”进一步生出一个离奇的想象。前面已谈到,广西的山水别具风格,多山峰;山峰又多拔地而起,不相联属。韩愈诗云“山如碧玉簪”即由山形设喻。登高远望时,无数山峰就像无数巨大的石人,伫立凝望远方。由于主观感情的强烈作用,在诗人眼中,这每一个山峰都是他WWW.SlkJ.Org自己的化身(“散向”一作“散作”亦通)。又使他感到自己只有一双眼睛眺望京国与故乡,是不能表达内心渴望于万一,而这成千的山峰,山山都可远望故乡,于是他突生奇想,希望得到一个分身法,将一身化作万万千千身,每个峰头站上一个,庶几可以表达出强烈的心愿。这个想象非常奇妙,它不但准确传达了诗人的眷念故乡亲友的真挚感情,而且不落窠臼。它虽然离奇,却又是从实感中产生,有真实生活基础,不是凭空构想,所以读来感人。
  此诗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样,都是寄怀之作,通过登临所见,触景伤情,抒发怀念友人和故乡之情,只是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所不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七律,诗中托景抒怀,曲折传情,意在言外。这首诗是七言绝句,诗中熔情入景,用浅显的语言来描写内心中隐情,表现得鲜明突出。二诗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这首诗中诗人跳动飞溅的情感波澜无法抑制,恰如“山洪陡发,瀑布奔流”,奔迸而出,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相关信息

  •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碧:青绿色。   ⑶背窗:身后的窗子。   ⑷凤钗: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
  •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碧:青绿色。   ⑶背窗:身后的窗子。   ⑷凤钗: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出自唐朝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清平乐·六盘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⑷六盘山: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多重才能到达峰顶。毛泽东在1935年九月中旬率领中央...
  •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出自唐朝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清平乐·六盘山》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⑴望断:望着,直到看不见。   ⑵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⑶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翻译】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
  •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清平乐·年年雪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释】   1、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rd...
  •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清平乐·年年雪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释】   1、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2、萧萧两鬓生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翻译】   今年梅花又开...
  •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清平乐·年年雪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释】   1、挼(ruó):揉搓   【翻译】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
  •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出自唐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清平乐·红笺小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注释】   ④惆怅:失意,伤感。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
  •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   ⑴与:同。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山:指柳州附近山峰。京华:京城长安。亲故:亲戚、故
  •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   ⑴与:同。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山:指柳州附近山峰。京华:京城长安。亲故:亲戚、故人。 ...
  •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注释】   1、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自永州奉诏赴京,途中作此诗,回寄给在永州的亲朋好友   2、纤鳞:小鱼   3、尺泽:小水池   4、弱羽:无力的翅膀   5、丹霄:百家注本童宗说...
  •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注释】   1、堠(hòu后):古代河岸记里程的土堡。《周书·韦孝宽传》“一里置一土堠。”或云五里只堠,十里双堠,韩愈《路傍堠》诗:“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
  •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注释】   ⑴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奉诏回京,临行前永州亲友为他饯行。至驿站后他感慨万千,便写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他们。觞(shāng伤):古代喝酒用的酒杯。离觞:送别的酒。驿...
  •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注释】   ⑴荆州:古州名,永州古属荆州。高阳:指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郦食其(lìyìjī丽异机)。他是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人。见刘邦时自称“高阳狂士”。在...
  •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释】   ⑴衡阳:在衡山之南。梦得:即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柳宗元好友。   ⑵十年憔悴:指被贬十年的屈...
  •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释】   ⑴衡阳:在衡山之南。梦得:即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柳宗元好友。   ⑵十年憔悴:指被贬十年的屈...
  •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释】   ⑹慵疏:懒散粗疏,这是托词,其实是说不愿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遭物议:遭到某些人的批评指责。物议:众...
  •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   ⑴与:同。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山:指柳州附近山峰。京华:京城长安。亲故:亲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