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山。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⑷武帝祠:即巨灵祠。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⑸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⑹秦关:指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⑺驿路:指交通要道。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⑻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⑼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翻译】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赏析】
  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当时京师的北www.sLkJ.org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作鄜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到汉高祖作北畤止,这里共有五畤,诗中的“汉畤”即指京师北面的这一古迹。而京师的东南面,就是崔颢行经的华阴县。县南有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山势高峻。神话传说这里是“群仙之天”,曾由“巨灵手劈”,所以“仙掌之形,莹然在目”(《云笈七签》)。华山各峰都如刀削,最峭的一峰,号称“仙人掌”。汉武帝观仙人掌时,立巨灵祠以供祭祀,即为“武帝祠”。华阴县北就是黄河,隔岸为风陵渡,这一边是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华阴县不但河山壮险,而且是由河南一带西赴咸京的要道,行客络绎不绝。
  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写法则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在这里,一个“俯”字显出崇山压顶之势;“岧峣”两字加倍写华山的高峻,使“俯”字更具有一种神力。然后,诗人从总貌转入局部描写,以三峰作为典型,落实“岧峣”。“削不成”三字含有人间刀斧俱无用,鬼斧神工非巨灵不可的意思,在似乎纯然写景中暗含神工胜于人力,出世高于追名逐利的旨意。
  诗人路过华阴时,正值雨过天晴。未到华阴,先已遥见三峰如洗。到得华阴后,平望武帝祠前无限烟云,聚而将散;仰视仙人掌上一片青葱,隐而已显,都是新晴新沐的醒目气象。首联写远景,颔联二句可说是摄近景。远近相间,但觉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几乎忘却它的对仗之工,而且更无暇觉察“武帝祠”和“仙人掌”已为结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奠基。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相关信息

  •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
  •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⑴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⑵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
  •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⑴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⑵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
  •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⑴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⑵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
  •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   ⑴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⑵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
  •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词作品《春宫怨》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释】   ⑴《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周朴诗。   ⑵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   ⑶慵:懒。   ⑷若为容:如何去妆饰自己。《诗经·国风·卫风·...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词作品《春宫怨》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释】   ⑴《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周朴诗。   ⑵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   ⑶慵:懒。   ⑷若为容:如何去妆饰自己。《诗经·国风·卫风·...
  •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词作品《春宫怨》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释】   ⑴《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周朴诗。   ⑵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   ⑶慵:懒。   ⑷若为容:如何去妆饰自己。《诗经·国风·卫风·...
  •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
  •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
  •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
  •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
  •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
  •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词作品《行经华阴》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