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

  《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言】
  《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凝妆:盛妆,严妆。
  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陌头:路边。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悔教:后悔让
  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
  【翻译】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赏析】
  “闺怨”也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不难看出,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受到了谢诗的影响。
  王昌龄善于用七言绝句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wwW.sLkj.org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相关古诗词

  •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言】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
  • ·古诗《从军行》--  《从军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第一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   青海上空的...
  • ·古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前言】   《出塞二首》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
  • ·古诗《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原文】   南昌...
  • ·古诗《山中·长江悲已滞》--  《山中·长江悲已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前言】   《山中》是初唐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作于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原题《思归》。起句“长江悲已滞”不同凡响,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万里念将归”,是紧承首句具体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的。第三句转为写物候,承...
  • ·古诗《白下驿饯唐少府》--  《白下驿饯唐少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全文如下: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wwW.sLkj.org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 ·古诗《饯韦兵曹》--  《饯韦兵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全文如下: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wwW.sLkj.org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 ·古诗《送卢主簿》--  《送卢主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全文如下: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赏析】   《送卢主簿》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主要不是表现送别卢主簿之情,他是热切地期待着“东岩富松竹,岁慕幸同归”这个时刻的到来。值得体味的是诗人用了“松竹”一词。中国古代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ldq...
  • ·古诗《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  《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言】   《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
  • ·古诗《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  《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前言】   《春宫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借汉武帝宠爱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卫子夫,并立其为皇后而废弃陈皇后一事,揭露了封建帝王喜新厌旧的荒淫腐朽生活。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
  • ·古诗《送柴侍御》--  《送柴侍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前言】   《送柴侍御》是盛唐时期,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流水和波浪感觉不到离别的滋味,仍不知疲倦地在武冈流淌。诗人说:马上就要离开你了,在这送别之际,我却不觉得悲伤。同在一条江边,风雨共进,明月哪里知道我们身处两地?仍然照耀着我们的前方...
  • ·古诗《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前言】   《采莲曲》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
  • ·古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其古诗全文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前言】   《凉州词》创作于开元年间,是描绘边塞生活的名曲之一,诗人性情的豪爽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写出了广袤边塞来之不易的一次盛宴,勾画出了戍边将士尽情畅饮、欢快愉悦的场面,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
  • ·古诗《春女行·紫台穹跨连绿波》--  《春女行·紫台穹跨连绿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台穹跨连绿波,红轩铪匝垂纤罗。   中有一人金作面,隔幌玲珑遥可见。   忽闻黄鸟鸣且悲,镜边含笑着春衣。   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   落花一度无再春,人生作乐须及辰。   君不见楚王台上红颜wwW.sLkj.org子,今日皆成狐兔尘。...
  • ·古诗《子夜春歌》--  《子夜春歌》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前言】   《子夜春歌》原为乐府中的吴声歌曲,相传为一位名叫子夜的女子所创制,内容专写爱情,分春歌、夏歌、秋歌、冬歌。这首是描绘春天景象的诗。   【翻译】   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满树林都是...
  • ·古诗《春日归思》--  《春日归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wwW.sLkj.org几个春舟在若耶。
  • ·古诗《观蛮童为伎之作》--  《观蛮童为伎之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娥亦效颦。   共惜不成金谷妓,wwW.sLkj.org虚令看杀玉车人。
  • ·古诗《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  《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言】   《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