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出自《观潮》,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注释】
  浙江:也就是钱塘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方其远出海门:当潮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代词,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
  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WWw.SlKJ.OrG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艨艟:战船。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
  略不相睹: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一舸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
  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逝:去,往。
  吴儿善泅者数百:几百个擅于泅水的吴地健儿。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因春秋时为吴国之地,故称。
  披发文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文,动词,画着文彩。
  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鲸波万仞: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江干: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
  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动词,高;倍,形容词,指很多倍。
  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容,许,使。虽,即使。
  【翻译】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赏析】
  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钱塘江大潮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是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中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描写对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词《望海潮》中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周密的《观潮》则是用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点出题旨,揭示描写对象。行文吐墨,亦饱含着激赏之意。“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收拢文势,以示集中写此。接写潮来之状,进入直接描写。作者观察细微,而又大笔淋漓,由远及近,渐次写来。“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水天相接之处,如银线一丝,触入眼帘。以“银线”为喻,显示出作者极目远眺之态,立足点高,视线远,方能看清潮起之时的景况。以“银线”为喻,又写出潮来之前的情境,很有生活实感。不亲临其境,亲睹其状,是决计写不得如此逼真的。“既而渐近”,因潮头奔卷而来,描写由远镜头,骤然跳成特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文势突兀而起,如山峦陡耸,文墨则横泼纵洒,恣肆淋漓。作者倾万丈狂澜于卷面,声、色、形、势四者俱佳。有其色:“玉城雪岭”,见其“白”,托喻新颖,环扣上文的“银”字,比喻城、岭,亦见其形;有其声:“声如雷霆”,比譬形象,显其声威激壮,撼人心魄;有其势:“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如同自天际压将下来,飞腾激卷,喷玉溅珠,极富动态,蔚为奇观。“吞天沃日”,欲给焰焰红日洗澡,欲将浩浩苍天吞下,尽夸张之能事,又该多大笔力!这是极写雪涛之威猛,气派之壮阔。作者眼耳并用,目之所即,耳之所及,尽纳篇中;作者笔酣墨饱,飞旋挥洒,以动势写动态,大开大阖,文情有如繁管急奏,又有如劲弩连发。读来令人豪兴大旺,意志倍振。然后,作者用杨诚斋(杨万里)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作结。引用诗句不是炫渊夸博,而是为着证之他人,是增强作者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
  接着文章转入另一重境界,写“教阅水军”演兵之形。“艨艟数百,分列两岸”,一层;“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一层。两层之间,互相勾连,映前带后。以“分列两岸”之状,突出“奔腾分合”之势。“奔腾分合”四字,文词高度简约而概括的内容甚为广泛,以少许胜多许,生动地描写了战船操演的情景:时而劈浪疾飞,时而跃波腾起,时而分隔两厢,时而又合舷并驶。虽未明言操舵驾舟本领之高超,但其生动的情景刻画却将此意,尽传句外。“并”字使文意有了迭进。“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写出船上操练的具体情景。“乘”“弄”“标”“舞”等动词要言不烦,出神入化,其龙腾虎骧之状,自可想见。“如履平地”,写出其从容裕如的悠闲神态,矫健纵踉而如此起落平稳,其手段之高明,又自可想见。然而,作者却又有未明言的笔墨暗寓在纸外,这就是,水军操演不是在平波展镜、水浪不兴的江面之中,而是在掀天揭地、“震撼激射”的江涛之上。如果我们联系上文,就会深察作者在这里作如此描绘的深刻意图,以水涨船高的暗托、烘染来突现水军健儿。尔后,文章进入演阵的实战演习描写。“倏尔”以示来得迅敏,也使画面转换显得迅速。作者声态并作地描写了这幅情景。“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以人物隐形,示黄烟之浓;用“声如崩山”之比,喻“水爆”威力之大。烟雾激卷,爆声震耳,是动的画面,惊魂撼魄。当人们的视线被动的画面所牵引,当人们的心灵被动的情景所黏吸,情景又迅速转入静的画面,“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显示出实战演习的战斗效果。“一舸无迹”与“人物略不相睹”相照应,正是说明战船趁烟雾蔽江时,已疾驶远去。夺魂褫魄的水军实战演习于此结束,文章转入意趣盎然的弄潮之景的描绘。
  第三节主要句读以逗号,一气如注。“披”“持”“争”“鼓”“迎”“出没”“腾身”等动词蝉联而下,令人眼花缭乱。“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鲸波”写弄潮儿的矫健,抓住富于特征和表现力的情态,作传神的刻画。巨浪滔天为弄潮儿设置了险恶的环境;披发文身,是民间习俗的出色点染。“彩旗”“文身”则相映生色,使文章平添意趣,一幅古代的民间弄潮风俗画,鲜活壮美,悦人眼目。上面所写“溯迎”“出没”只是写弄潮儿“鼓勇”之“勇”,下面“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的对比成文,则是突出弄潮儿本领之“强”。可见,持彩旗弄潮不是为了装饰,乃是为着“夸能”,用某一具体的物体把某种无法直接显示出来的效果和情景突出地强调出来。这是“彩旗”的主要作用。“旗尾略不沾湿”在句中虽轻敷一笔,实在有扛鼎之力。这是对弄潮儿本领的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在对江上的潮、船、人作了恣情淋漓的描绘后,镜头摇到岸上,观“观潮者”的盛况。“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特意点出“十余里”,逶迤而去,以路途的长显出观潮的盛;若仅有咫尺,是不见其盛的。珠绮满目,车马拥道,是盛况的具体化。行文至此,作者犹觉不足以尽意,再作侧面烘托。看棚之内,席地无暇,插足不得。作者泼墨在饮食看棚上,运意却在人潮上,真是人山人海啊!江心江岸,江潮人潮,连成一片。而作者写观潮之盛又非目的,乃是以此反衬出江潮之美;否则,江潮不美,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呢?这实在是兴发此而意归彼的精妙笔墨。
  这篇散文精粹简练,作者布局谋篇,运思熔裁,遣词造句都很有功力。
  深细和简约相依。作者观潮观得深细,眼到耳到。由远及近,点滴不漏;从声到色,从江心到江岸,尽收胸中。作者观时深察入微、巨细俱到,但写时却大处落墨、小处渲染。不是兼容并包,而是有所取舍剔存,抓住最有特征、最为典型的人、事、物下笔。这样就达到深细和简约的相依相关:不深细则无从简约,不简约则见不出深细。深细能发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简约能成功地突现本质和特征。例如写钱塘来潮时的景象,短短一句就写得气势飞动,逼真欲现,情景兼备,宏声壮采。这是钱塘江独特情景的再现和艺术记录。全文字炼句锻,无旁逸斜出的枝蔓,格调清新隽永,三两句就能刻画出形象,二三词就能传送出精神。一句“腾身百变”,使健儿形神毕肖;一句“溯迎而上”,使健儿奋勇之态,跳跃纸上。文章开篇入题,径奔主旨,戛然收束。全篇安字置词都有刻形绘境的作用,无一虚设,没有浪费。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写江岸观潮,独立一段,似是闲文浪墨,与潮中诸物,形若无关;跟全文简洁特点,并不相称,然而细加研读,又深觉作者用墨精心,是增强描述的社会效果的不可或缺的笔致。
  风景和风俗相融。飞玉喷银、声震苍穹的钱塘江大潮是雄豪奇异的风景画;披发文身,手持彩旗,涛头弄潮是情味横生的风俗画。风景画和风俗画的相互交融,丰富了读者的欣赏趣味。风景因风俗而增色,风俗赖风景而添辉。风俗画入篇,增强了文章的民族特色,使之具有道地的中国气派和民族传统色彩。
  对比和映衬相间。白浪滔天映衬出水军操演的从容;波翻浪滚映衬出弄潮儿本领的高超;观潮盛况映衬出江潮壮伟。通过映衬,作者所要描写的事物更加惹眼。再有是对比,声如崩崖的操演之动对比出烟释声歇的江面之静;鲸波万仞的气象险恶,腾跃百变的变幻身姿对比出旗尾不湿的本领高强。通过对比,作者所要刻画的人事更加突出。对比和映衬两法又不截然割裂,而是交错相间,时而在这一角度出之对比,时而又在那一方面出之映衬,一切视表达的需要而定,广为采用,腾挪多变,显出作者笔墨技法是多么妖娆多姿!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相关古诗词

  • ·古诗《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出自《观月》,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
  • ·古诗《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冯延巳。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赏析】   从这首词的结尾“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人们会知道它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从全词的内容看,也的确如此。而除了闺怨之外,这首...
  • ·古诗《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冯延巳。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前言】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为南唐诗人冯延巳所著,这首词运用比喻、起兴的手法,通过描写蝶燕双飞之乐,表达自身孑然无侣的孤独之感。   【注释】   ①纵有:纵使有   ②笙歌:笙...
  • ·古诗《相思令·吴山青》--  《相思令·吴山青》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林逋。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前言】   《相思令·吴山青》为北宋词人林逋所作,词写两情相悦的男女双方难舍难分的送别以及别后的刻骨相思,体验真切、构思新颖,足见有感而发。   【注释】   ①吴山:指钱塘江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吴国。越山,钱塘江南岸...
  • ·古诗《点绛唇·金谷年年》--  《点绛唇·金谷年年》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林逋。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前言】   《点绛唇·金谷年年》是北宋词人林逋的作品。词中蕴含著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
  • ·古诗《羽林郎昔有霍家奴》--  《羽林郎昔有霍家奴》作者为东汉文学家辛延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
  • ·古诗《小隐自题》--  《小隐自题》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林逋。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前言】   《小隐自题》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的是隐居的情趣。前四句写景,以竹、树所绕,点出“吾庐”的清深之趣;对“鹤闲”“蜂懒”细致入微的描绘,烘托了诗人的...
  • ·古诗《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第一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⒈学:学习   ⒉而:而且,并   ⒊亦:也,语气词,起强调作用。   ⒋时:按时   ⒌习:坚持,实践   ⒍之:代词,这里指学到的知识或技能。   【翻译】   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
  • ·古诗《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出自《观潮》,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古诗《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前言】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
  • ·古诗《梅花绝句·雪虐风号愈凛然》--  《梅花绝句·雪虐风号愈凛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赏析】   本来就生在幽深的山谷,花枝向北,更不易见到阳光,WwW.slKJ.OrG所以年年开花都很晚。您知道它品格高超,迥异流俗的风致吗?(若要知道这一切),就在数九寒天,冰天雪地的时候来欣赏吧。...
  • ·古诗《题金山寺》--  《题金山寺》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孙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   天多剩得月,地少wwW.slKJ.OrG不生尘。   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   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
  • ·古诗《看桑·簇簇互相遮》--  《看桑·簇簇互相遮》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孙鲂。其古诗全文如下:   簇簇互相遮,闲看实可嗟。   藉多虽是叶,栽盛wwW.slKJ.OrG不如花。   春绿暗连麦,秋干暮立鸦。   旧乡曾种得,经乱属谁家。
  • ·古诗《柳絮咏·年年三月里》--  《柳絮咏·年年三月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孙鲂。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三月里,随处自悠扬。   雨过浑疑尽,风来wwW.slKJ.OrG特地狂。   入花蜂有碍,遮水燕无妨。   苦是添离思,青门道路长。
  • ·古诗《杂曲歌辞·杨柳枝》--  《杂曲歌辞·杨柳枝》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孙鲂。其古诗全文如下:   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   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   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   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wwW.slKJ.OrG画眉。   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   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   春来绿树遍天涯,未见垂杨未可夸。   晴日万株烟一阵,闲坊兼是莫愁家。   十首当...
  • ·古诗《看牡丹二首》--  《看牡丹二首》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孙鲂。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将红粉比秾华,红粉那堪比此花。   隔院闻香wwW.slKJ.OrG谁不惜,出栏呈艳自应夸。   北方有态须倾国,西子能言亦丧家。   输我一枝和晓露,真珠帘外向人斜。   看花长到牡丹月,万事全忘自不知。   风促乍开方可惜,雨淋将谢可堪悲。   闲年对坐浑成偶,醉后抛眠恐负伊。   也拟便休还改过,迢迢争奈一年期。...
  • ·古诗《上阳白发人》--  《上阳白发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
  • ·古诗《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出自《观潮》,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