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学记

  文言文《吉州学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贤才。其明年三月,遂诏天下皆立学,置学官之员,然后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学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此三代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宋兴盖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学始克大立,岂非盛美之事,须其久而后至于大备欤?
  其年十月,吉州之学成。州旧有夫子庙,在城之西北。今知州事李侯宽之至也,谋与州人迁而大之,以为学舍。事方上请而诏已下,学遂以成。予世家于吉,而滥官于朝,然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其勉于人者勤,其入于人者渐。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至于礼让兴行而风俗纯美,然后为学之成。今州县之吏不得久其职而躬亲于教化也,故李侯之绩及于学之立,而不及待其成。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殆以中止。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于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问于其俗,而婚丧饮食皆中礼节;入于其里,而长幼相孝慈于其家;行于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然后乐学之道成,周览学舍,思咏李侯之遗爱WwW.sLkj.orG,不亦美哉!
  【翻译】
  庆历三年秋季,天子召见参与国家政事的八位重臣,询问他们治理天下关键的事有几件,哪些事在当今应该最先施行。八位大臣都惊恐离位,伏地叩头。于是诏书接连下发,鼓励耕织,并要求地方官员督促,同时推荐贤才。第二年三月,又诏令天下所有州县都要建立学校,设置掌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这样以后天下各地,无不都有学校。
  学校,是推行仁政的根本。古代国家治理得兴盛还是衰败,就看它学校设立得兴盛还是衰败。《礼记》中说:“都城中有太学,城邑中有学校,乡里中有乡学,家族中有私塾。”这是夏、商、周极盛时代非常完备的制度。宋代兴起八十四年,天下的学校才能广泛设立,这难道不是盛大美好的事情,要等待长久之后才能达到非常完备吗?
  今年十月,吉州的州学建成。吉州原有孔子庙,在城的西北。现在知州李宽到任,跟州中百姓商议将孔子庙迁移并加以扩建,作为学舍。此事刚刚上报,朝廷建校的诏书就已经下发了,州学于是建成。我祖辈都是吉州人,而我在朝廷上做了滥竽充数的官,但我听说教学的法则,要从人的本性出发,不断地磨砺浸染感化教导,使人们逐渐走向善良。对人的教育勉励经久不懈,教育就能逐渐地深入人心。善于教育的人用孜孜不倦的态度等待着持久而深远的成效,直到知礼谦让的风气兴起盛行而风俗变得纯朴美好,这样以后才算教育取得成功。现在州县的官吏不能长久地担任自己现任的职位却要对教育感化亲自去做,所以李宽的功绩只能显现在学校的设立,却不能等到教育的成功。希望继任的人,不要废弃懈怠天子建校的诏令而使已兴起的州学中途停止。我如果某一天能得到机会荣归故乡,希望能到州学之门拜谒,希望见到的吉州读书人都能道德明净突出可以担任公卿;问及吉州的习俗,婚丧饮食都合乎礼节;走进乡里,就见幼对长孝敬,长对幼慈爱;走到郊野,就见年轻人搀扶着瘦弱的老人,力壮者在路上帮助他们背负物品。这样以后我就为教育方法的成功感到喜悦,四处游览学舍,怀念吟咏李宽遗留给后世的爱,不是一件美事吗?  

吉州学记相关古诗词

  • ·古诗《昔之浚湖者屡矣,而工程无考》--  文言文《昔之浚湖者屡矣,而工程无考》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昔之浚湖者屡矣,而工程无考,非独纪载之阙也。语曰: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湖工既成,则筌蹄有所不计也。今之湖工,从事既久,积牍甚富,自他人视之,则亦荃蹄已而,而当事者以为有苦心存焉。爱汇录前后公牍,其重复者去之,雅驯者册之。前事之不忘,亦后事之师也。志工程。   【注释】   ①浚:疏通   ②筌 :渔具   ...
  • ·古诗《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  文言文《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ldquo...
  • ·古诗《黄香温席》--  文言文《黄香温席》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   昔:往昔。   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方:当时。   则:就。   事:服侍。   扇(shàn):扇风...
  • ·古诗《诸葛恪得驴》--  文言文《诸葛恪得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注释】   1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2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
  • ·古诗《景公图伯》--  文言文《景公图伯》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齐景公欲复恒公之业,谓相国晏婴曰:“晋霸西北,寡人霸东南,何为不可?”晏婴对曰:“晋劳民于兴筑,是以失诸侯。君欲图伯,莫如恤民”景公曰:“恤民何如?”晏婴对曰:“省刑罚则民不怨,薄赋敛则民知恩。古先王春则省(xǐng)耕,补其不足,夏则省(shěng)敛,助其不给。君何不法之?”景公乃除去烦刑,发...
  • ·古诗《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文言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 ·古诗《司马芝少为书生》--  文言文《司马芝少为书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
  • ·古诗《邓艾字士载,少孤》--  文言文《邓艾字士载,少孤》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土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
  • ·古诗《吉州学记》--  文言文《吉州学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贤才。其明年三月,遂诏天下皆立学,置学官之员,然后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学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此三代极盛
  • ·古诗《题福唐观二首》--  《题福唐观二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光庭。其古诗全文如下:   第一首   盘空蹑翠到山巅,竹殿云楼势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路,旧碑文灭不知年。   八州物象通檐外,万里烟霞在目前。   自是人间轻举地,何须蓬岛访真仙。   第二首   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   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WwW.sLkj.orG入神州...
  • ·古诗《金农与苍头》--  文言文《金农与苍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寿门“所得苍头,皆多艺。其一善攻砚,所规模甚高雅。寿门每得佳砚石,辄令治之。顾非饮之数斗,不肯下手。即强而可之,亦必不工。寿门不善饮,以苍头故,时酤酒。砚成,寿门铭其背,古气盎然,苍头浮白观之。   【注释】   ①寿门:清著名书画家金农的字   ②苍头:仆人   ③浮白:大杯喝酒   【翻译】   金农的仆人都多才多...
  • ·古诗《匡衡凿壁借光》--  文言文《匡衡凿壁借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
  • ·古诗《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出自文言文《匡衡凿壁借光》,其含义如下: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
  • ·古诗《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出自文言文《匡衡凿壁借光》,其含义如下: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
  • ·古诗《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出自文言文《匡衡凿壁借光》,其含义如下: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
  • ·古诗《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出自文言文《匡衡凿壁借光》,其含义如下: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
  • ·古诗《芋老人传》--  文言文《芋老人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芋老人传》是清代文学家周容的一篇散文,选自《春洒堂文集》。文中讲述的故事是,一位老翁用煮熟的芋头来招待贫寒的书生,书生觉得芋头的味道十分香甜,吃饱以后,立誓不忘老翁的恩情。后来他做了高官,还当上了宰相,但厨师所煮的芋头却让他觉得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香甜。他便将昔日的恩人接到京城来,想要报答,老翁却告诉他说,味道...
  • ·古诗《吉州学记》--  文言文《吉州学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贤才。其明年三月,遂诏天下皆立学,置学官之员,然后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学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此三代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