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才

  文言文《原才》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②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③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④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⑤,所从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⑥,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同“反”)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⑦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注释】
  ①原,论说文体之一,其中“原”,解释为“推究”之义
  ②戢戢:聚集众多的样子
  ③腾:传播
  ④蒸:兴起、渐成
  ⑤雠:应答、响应、应验
  ⑥自尸于高明之地:尸,主事、居位。高明,地位显贵。地,地位
  ⑦一命:官阶之最低者。周制:任官自一命至九命,九命为最高
  【翻译】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那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并且有智慧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有智慧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这一两个人的心趋向于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二个人的心倾向利益,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利益。众人所奔赴的,就形成大势所趋,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wWw.sLkJ.oRG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说,起初很微弱,但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并且有智慧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已经衰微以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所以)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广为传播从而造成声势。那么普通的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从而渐渐形成习俗风尚。这样,他们的跟随者同党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周易干卦文言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从而栽培造就当代人才,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可以吗?不可以的!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那么,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并且推行它,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并且推行它,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想法偶有不妥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万中取一收到成效的那一天呢,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文言文《原才》相关文章

  • ·文言文《傅潜,冀州衡水人》--  《傅潜,冀州衡水人》出自文言文《傅潜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侯。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   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
  • ·文言文《傅潜传》--  文言文《傅潜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侯。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   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
  • ·文言文《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出自文言文《于慎行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 ·文言文《于慎行传》--  文言文《于慎行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
  • ·文言文《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出自文言文《李典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干,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干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干,欲俱叛,干不听,遂杀干。太祖使干子整将干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
  • ·文言文《李典传》--  文言文《李典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干,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干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干,欲俱叛,干不听,遂杀干。太祖使干子整将干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
  • ·文言文《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出自文言文《童华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县,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   怡贤...
  • ·文言文《童华传》--  文言文《童华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县,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   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
  • ·文言文《原才》--  文言文《原才》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②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
  • ·文言文《许文岐传》--  文言文《许文岐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许文岐字我西,仁和人。祖子良,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联枢,广西左参政。文岐,崇祯七年进士。历南京职方郎中。贼大扰江北,佐尚书范景文治戎备,景文甚倚之。迁黄州知府,射杀贼前锋一只虎,夺大纛而还。狱有重囚七人,纵归省,克期就狱,皆如约至,乃请于上官贷之。   十三年迁下江防道副使,驻蕲州。贼魁贺一龙、蔺养成等萃蕲、黄间,文...
  • ·文言文《许文岐字我西,仁和人》--  《许文岐字我西,仁和人》出自文言文《许文岐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许文岐,字我西,仁和人。祖子良,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联枢,广西左参政。文岐,崇祯七年进士。历南京职方郎中。贼大扰江北,佐尚书范景文治戎备,景文甚倚之。迁黄州知府,射杀贼前锋一只虎,夺大纛而还。狱有重囚七人,纵归省,克期就狱,皆如约至,乃请于上官贷之。   十三年迁下江防道副使,驻蕲州。贼魁贺一龙、蔺养成等...
  • ·文言文《种皓传》--  文言文《种皓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汉)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
  • ·文言文《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出自文言文《种皓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汉)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
  • ·文言文《刘之遴列》--  文言文《刘之遴列》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父虬,齐国子博士,谥文范先生。之遴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昉见□异之。起家宁朔主簿。吏部尚书王瞻尝候任昉,值之遴在坐,昉谓瞻曰:“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水镜所宜甄擢。”瞻即辟为太学博士。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昉曰:“荆南秀气,果...
  • ·文言文《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  《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出自文言文《刘之遴列》,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父虬,齐国子博士,谥文范先生。之遴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昉见□异之。起家宁朔主簿。吏部尚书王瞻尝候任昉,值之遴在坐,昉谓瞻曰:“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水镜所宜甄擢。”瞻即辟为太学博士。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昉曰...
  • ·文言文《韩偓传》--  文言文《韩偓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以疾解。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荐为翰林学士。偓尝与胤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正,为功臣。帝疾宦人骄横,欲尽去之。偓曰:“陛下诛季述时,余皆赦不问,今又诛之,谁不惧死?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今食度支者乃八千人,虽诛六七巨魁,未见有益,适...
  • ·文言文《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  《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出自文言文《韩偓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以疾解。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荐为翰林学士。偓尝与胤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正,为功臣。帝疾宦人骄横,欲尽去之。偓曰:“陛下诛季述时,余皆赦不问,今又诛之,谁不惧死?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今食度支者乃八千人,虽诛六七...
  • ·文言文《原才》--  文言文《原才》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②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