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出自《宫之奇谏假道》,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注释】
  晋: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晋侯:晋献公。复假(jiǎ)道:又借路。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今又借道,故用“复”。虞(yú):国名,姬姓。周文王封予古公亶父之子虞仲后代的侯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虢(guó国):国名,姬姓。周文王封其弟仲于今陕西宝鸡东,号西虢,后为秦所灭。本文所说的是北虢,北虢是虢仲的别支,在今山西平陆。虞在晋南,虢在虞南。
  表:外表,这里指屏障、藩篱。
  启:启发,这里指启发晋的贪心。
  寇:凡兵作乱于内为乱,于外为寇。玩(wán完):即“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
  其:反诘语气词,难道。
  辅:面颊。车:牙床骨。
  宗:同姓,同一宗族。晋、虞、虢都是姬姓的诸侯国,都同一祖先。
  大(tài)伯、虞仲:周始祖太王(古WWw.SlkJ.orG公亶父)的长子和次子。昭:古代宗庙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则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昭穆相承,所以又说昭生穆,穆生昭。大伯、虞仲、王季俱为大王之子,都是大王之昭。
  不从:指不从父命。嗣:继承(王位)。大伯知道大王要传位给他的小弟弟王季,便和虞仲一起出走。宫子奇认为大伯没继承王位是不从父命的结果。
  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于周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为王季之穆。
  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盟府:主持盟誓、典策的宫府。
  将虢是灭:将灭虢。将,意同“要”。是,复指提前的宾语“虢”。
  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献公的曾祖,庄伯是献公的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其:岂能,哪里能。之:指虞。
  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庄公25年晋献公尽诛同族群公子。以为戮:把他们当作杀戮的对象。唯:因为。逼(bì毙):通“逼”,这里有威胁的意思。
  亲:指献公与桓庄之族的血统关系。宠:在尊位,指桓、庄之族的高位。况以国乎:此句承上文,因此省略了“以国”下的“逼”字。
  享祀:祭祀。洁(jié洁):同“洁”。据我:依从我,即保佑我。
  实:同“是”复指提前的宾语。
  皇:大。辅:辅佐,这里指保佑。所引《周书》已亡佚,这两句引见伪古文《尚书》,下同。
  黍(shǔ):黄黏米;稷(jì寄):不黏的黍子,黍稷这里泛指五谷。馨(xīn心):浓郁的香气。
  易物:改变祭品。繄(yī医):句中语气词。
  冯(píng):同“凭”。
  明德:使德明。馨香:指黍稷。其:语气词,加强反问。吐:指不食所祭之物。
  以:介词,表率领。以其族行:指率领全族离开虞。
  腊:岁终祭祀。这里用作动词,指举行腊祭。
  丙子:十二月初一正逢干支的丙子。朔:每月初一日。
  丑:虢公名。京师: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
  馆:为宾客们设的住处。这里用作动词,驻扎的意思。
  媵(yìng映):陪嫁的奴隶。秦穆姬:晋献公女,嫁秦穆公。
  书:指《春秋》经文。(31)其:代词,那 只谚语说的道理。
  【翻译】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在主持盟会之官的手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然而仍继续祭祀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贡物仍归于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

文言文《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相关文章

  • ·文言文《晋平公问于祁黄羊》--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出自《祁黄羊去私》,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rd...
  • ·文言文《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文言文《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 ·文言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 ·文言文《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 ·文言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
  • ·文言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 ·文言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 ·文言文《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出自《宫之奇谏假道》,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
  • ·文言文《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出自《乐毅报燕王书》,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
  • ·文言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
  • ·文言文《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出自《苏武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jū)鞮(dī)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
  • ·文言文《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出自《登楼赋》,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
  • ·文言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出自《洛神赋》,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
  • ·文言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出自《别赋》,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黯然销魂者(1),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2),复燕宋兮千里(3)。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起(4)。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5),桌容与而讵前(6),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7),横玉柱而沾轼(8)。居人愁卧,恍若有亡(9)。日下壁而沉彩(10),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
  • ·文言文《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出自《与陈伯之书》,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
  • ·文言文《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出自《讳辩》,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
  • ·文言文《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出自《宫之奇谏假道》,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