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杲字子晖,京兆杜陵人。
  祖父杜建,曾任魏国辅国将军,追赠豫州刺史。
  父亲杜皎,官至仪同三司、武都郡守。
  杜杲学过经史,有施政的才干谋略。
  其同族兄弟之父杜瓒,高洁正直,善于识别人才,对他十分器重,常常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当时,杜瓒担任魏国的黄门侍郎,兼任度支尚书、卫大将军、西道行台,娶魏孝武帝之妹新丰公主为妻,就把杜杲推荐给朝廷。
  永熙三年(534),入仕为奉朝请,先后升任辅国将军、成州长史、汉阳郡守。
  世宗初WWW.sLKj.oRg年,转任修城郡守。
  适逢凤州人仇周贡等人作乱,进攻修城,杜杲对百姓讲究信用,因此城内无人背叛。
  不久,开府赵昶等各路军队进兵讨伐,杜杲率领郡兵与赵昶会合,平定贼党。
  入朝任司会上士。
  当初,陈文帝之弟安成王陈顼在梁国当人质,平定江陵后,陈顼按旧例应迁居长安。
  陈人请求放回,太祖已经答应,但没有放人。
  这时,皇帝想放陈顼回去,派杜杲为使者。
  陈文帝大喜,立即派使者来访,并愿意让出黔中数州之地。
  又请求划分疆界,永远交好。
  由于杜杲出使符合皇帝旨意,升都督,授小御伯,前去划分疆界。
  陈人把鲁山划归周朝。
  皇帝于是授陈顼为柱国大将军,诏命杜杲送他回国。
  陈文帝对杜杲说:“我弟承蒙以礼送回,实在是周朝的恩惠。
  不过,如果不把鲁山还给你们,恐怕还不能这样。”杜杲答道:“安成王在关中,不过是咸阳的一个百姓。
  然而又是陈国的皇弟,他的价值怎能只值一座城池?我朝上下亲密和睦,对己宽厚,旁及他人,上遵太祖遗旨,下思继续友好之义。
  所以出此恩诏,原因就在这里。
  如果知道在您看来安成王只抵得上一座鲁山,我们断不至于贪图一座城池。
  况且鲁山原属梁国,梁国又是本朝属国,如果从历史沿革来看,鲁山本来就应当归属我国。
  如果说拿寻常的土地,来交换自己的骨肉亲人,使者我都认为不可以,更不用说堂堂朝廷这么讲了!”陈文帝惭愧很久,才说:“刚才是开个玩笑。”从此对他接待超过一般礼节。
  杜杲回去时,命人把他领到殿上,陈文帝亲自从御座上走下来,握手告别。
  朝廷嘉许他,授大都督、小载师下大夫,主管小纳言,又出使陈国。
  中山公宇文训任蒲州总管,让杜杲担任府司马、州治中,代理州府事。
  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衔。
  华皎前来归附时,诏令卫公宇文直督率元定等人援助。
  与陈人交战,我军失利,元定等人投奔江南。
  从此,连年交战,东南动乱。
  高祖很担心这件事,于是任命杜杲为御正中大夫,出使陈国,说明保境安民之意。
  陈宣帝派黄门侍郎徐陵对杜杲说:“两国交好,本来打算互救祸患,分担灾难,但贵国接纳我朝叛臣,这是为什么?”杜杲答道:“陈主从前住在我朝,并不是仰慕我朝道义而来,但是我朝皇帝授他为柱国,在百官中官职最高,子女玉帛,备礼将他送回,他才能当上皇帝,谁说这不是恩惠?郝烈一类的人,实是狂悖狡猾的边民,贵朝不曾报答恩德,反而首先接纳郝烈。
  如今我朝接纳华皎,也是报答之意。
  过失从贵朝开始,我朝有什么不对的?”徐陵说:“贵朝接纳华皎,志在吞并土地。
  而我朝接纳郝烈,只是让他存身而已。
  况且华皎身兼文职武将,窃州叛逃。
  郝烈才一百来户,仅以身逃。
  大小不同,怎能同日而语?”杜杲反驳说:“大小虽然不同,但受降却是一样。
  如果论其先后,本朝没有过失。”徐陵说:“周朝送我主回国,就以为对我朝有恩;卫公与元定渡过长江,岂能说不是怨仇?如果计算恩惠与怨仇,也足可相抵了。”杜杲说:“元定等人兵败被囚,怨仇已消。
  陈主得以称帝,其恩仍在。
  况且怨由贵国而生,恩由本朝而起,以怨报恩,我还没有听说过。”徐陵于是笑而不答。
  杜杲乘机对他说:“如今三方鼎足而立,各图进取,如有不和,恰恰激发了敌方的野心。
  本朝与陈国,互相交好,使车往返,已有多年。
  近来因为边界之事,互相成为仇敌,结怨交战,几乎每年都不停止,鹬蚌相争,势必两败俱伤。
  如果让齐贼乘虚而入,那么你我双方都将遇到危难。
  不如追悔祸乱,改变心思,陈国息争执之心,本朝弘礼让之义,礼尚往来,和好如初,共为犄角之势,对抗齐氏。
  这不仅是两国君王的喜事,也是无数百姓的愿望。”徐陵把这些话都上奏给皇帝,陈宣帝答应。
  于是派使者来访。
  武帝建德初年,任司城中大夫,出使陈国。
  陈宣帝对杜杲说:“长湖公的将士虽然已经筑馆安置,但是未必没有思北之情。
  王褒、庾信等人羁留关中,也当有思南之念。”杜杲揣测陈宣帝的意思,是打算拿元定的将士来交换王褒等人。
  于是回答道:“长湖公率军不守纪律,临难脱身,他既然不能为忠节而死,又有什么用?好比从牛身上拔下一根毛,无妨大局。
  本朝的商议,当初并没有涉及这些。”陈宣帝不再说什么。
  杜杲回来时路过石头,陈宣帝又派使者赶上,对杜杲说:“如果打算合力对付齐国,贵朝应把樊州、邓州让给我们,才算表示诚意。”杜杲答道:“合力对付齐国,难道只图破败州邑的好处?如果真需要城镇,应当向齐国索取。
  如今先向我朝索取汉水以南地区,我不敢从命。”回来后,授司仓中大夫。
  过了四年,升任温州刺史,赐爵义兴县伯。
  大象元年(579),调任御正中大夫,又出使陈国。
  二年,授申州刺史,加开府仪同大将军衔,晋封侯爵,食邑一千三百户。
  又授同州司会。
  隋开皇元年(581),被任命为同州总监,晋封公爵。
  随即升任工部尚书。
  二年,授西南道行台兵部尚书。
  不久因病去世。
  儿子杜运,大象末年,任宣纳上士。
  杜杲的兄长杜长晖,官至仪同三司。

相关信息

  • ·《》--  辛昂字进君。   才几岁时,便有成年人那样的志气操行。   有善于为人相面的,对他的父亲辛仲略说:“您家虽然世代官宦,然而功名德操富贵,没有比得上这个孩子的。”辛仲略也器重辛昂的志气,认为相面者的话很对。   十八岁时被侯景任命为行台郎中,加镇远将军衔。   侯景后来归附,辛昂于是入朝。   授丞相府行参军。   大统十四年(548),追论归附本朝的功勋,封为襄城县男爵,食邑二百户,...
  • ·《》--  辛庆之字庆之,陇西狄道人。   世代为陇西大姓。   父亲辛显崇,任冯翊郡守,追赠雍州刺史。   辛庆之少年时由于爱好文学而被征召到洛阳,应对考试,名列第一,授秘书郎。   适逢尔朱氏作乱,魏孝庄帝命令司空杨津任北道行台,指挥太行山以东各军讨伐尔朱氏。   杨津引荐辛庆之担任行台左丞,主管筹划谋略。   抵达邺城后,得知孝庄帝突然驾崩,于是在兖州、冀州一带WWW.sLKj.oRg活动,打算联络义士,挽救...
  • ·《》--  元伟字猷道,河南洛阳人。   是魏国昭成帝的后代。   曾祖父元忠,任尚书左仆射,封城阳王。   祖父元盛,任通直散骑常侍,封城阳公。   父亲元顺,任左卫将军,跟随魏孝武帝西迁,授中书监、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封濮阳王。   元伟自幼好学,风度文雅。   二十岁时,授员外散骑侍郎。   侍从有功,赐爵高阳县伯。   大统初年,授伏波将军、度WWW.sLKj.oRg支郎中,兼任太子舍人。   十一年(545),升任...
  • ·《》--  李昶,顿丘临黄人,小名那。   祖父李彪,在魏朝很有名气,任御史中丞。   父亲李游,也有才能德行,被当时人所称赞。   李游之兄李志,任南荆州刺史,李游随他到那里。   适逢尔朱氏作乱,与李志都逃往长江以东。   李昶性情严厉急躁,不乱交游,幼年时已经懂得写文章,在洛阳有些名声。   当时洛阳刚刚设置明堂,李昶才十几岁,写了一篇《明堂赋》。   虽然雄厚不足,但才气谋篇已经可观。   读过这篇赋的...
  • ·《》--  吕思礼,东平寿张人。   为人温和,不妄结交。   十四岁时,跟随徐遵明学习。   擅长辩论诘难。   同学们这样评价他:“讲论《尚书》、《易经》,其锋芒不可抵挡。”十九岁时,被举荐为秀才,考试对策,成绩优秀。   授相州功曹参军。   葛荣围攻邺城时,吕思礼守御有功,赐平陆县伯,授栾城令。   普泰年间,仆射司马子如推荐他担任尚书郎中,俸禄二千石。   不久,因地方寒冷而离开,兼任国子博...
  • ·《》--  柳箈字仲蟠,是司会柳庆的兄长。   十三岁时,就专心好学。   当时贵族子弟中上学的,其车辆服饰都很华美,只有柳箈不愿修饰。   学完《五经》,大概知道主要内容,又博览诸子著作和史学典籍,很爱写文章。   孝昌年间,扬州刺史李宪举荐他为秀才,兖州刺史冯亻隽引荐他担任府主簿。   不久,樊子鹄担任吏部尚书,其兄樊义任扬州刺史,让柳箈担任扬州中从事,加镇远将军衔,柳箈不WWW.sLKj.oRg喜欢这样,就丢下...
  • ·《》--  苏亮字景顺,武功人。   祖父苏权,任魏国中书侍郎、玉门郡守。   父亲苏,任泰山郡守。   苏亮自幼通达机敏,知识广博,好写文章,善于起草奏章。   最初被举荐为秀才,到洛阳,遇见河内人常景。   常景很器重他,回头对人说:“秦中才学能够与太行山以东抗衡的,恐怕就是这个人了。”魏国齐王萧宝夤引荐他担任参军。   后来萧宝夤建立府署,又担任府署主簿。   跟随萧宝夤西征,转任记室参军...
  • ·《》--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   祖父裴秀业,任魏国中散大夫、天水郡守,追赠平州刺史。   父亲裴邃,为人方正严肃,为州里所推重。   最初担任散骑常侍、奉车都尉,先后升任谏议大夫、司空从事中郎。   大统三年(537),东魏前来侵犯,裴邃集合乡人,分据险地自守。   当时,东魏在正平设置东雍州,派将领司马恭镇守。   常常派出间谍,煽动百姓。   裴邃悄悄派都WWW.sLKj.oRg督韩僧明入城,向司马恭的将...
  • ·《》--  杜杲字子晖,京兆杜陵人。   祖父杜建,曾任魏国辅国将军,追赠豫州刺史。   父亲杜皎,官至仪同三司、武都郡守。   杜杲学过经史,有施政的才干谋略。   其同族兄弟之父杜瓒,高洁正直,善于识别人才,对他十分器重,常常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当时,杜瓒担任魏国的黄门侍郎,兼任度支尚书、卫大将军、西道行台,娶魏孝武帝之妹新丰公主为妻,就把杜杲推荐给朝廷。   永熙三年(534),入仕
  • ·《》--  尉迟运,是大司空、吴国公尉迟纲的儿子。   从小精强干练,有志功名。   魏大统十六年(550),由于父亲的功勋而封为安喜县侯,食邑一千户。   孝闵帝登基,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不久,孝闵帝被废,朝中议论,打算拥立世宗,于是命令尉迟运前往岐州奉迎。   由于参与拥立皇帝有功,晋封周城县公,食邑增加五百户。   保定元年(561),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三年,跟随杨忠进攻齐...
  • ·《》--  王轨,太原祁地人,小名沙门,是汉朝司徒王允的后代。   世代都是州郡第一大族。   祖辈都在魏国当官,赐姓乌丸氏。   父亲王光,自幼雄健英武,有将帅的才能谋略。   每次参加征战,都立有战功。   太祖了解他勇敢果断,待他十分优厚。   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平原县公。   王轨为人质朴直率,慷慨而有远见。   遇事刚强正直,别人不WWW.sLKj.oRg敢向他说情。   最初侍奉辅城公。   ...
  • ·《》--  宇文神举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   高祖父宇文晋陵、曾祖父宇文求男,都在魏国当官,职位很高。   祖父宇文金殿,任魏国的镇远将军、兖州刺史,封安吉县侯。   父亲宇文显和,自幼承袭爵位,为人矜持严肃,博览经史,体力过人,能拉开数百斤的硬弓,驰马左右射箭。   魏孝武帝还在藩国时,宇文显和就承蒙恩遇。   当时多有危难,魏孝武帝曾向宇文显和询问对策。   宇文显WWW.sLKj.oRg和详细陈述闭门谢客...
  • ·《》--  宇文孝伯字胡三,是吏部安化公宇文深的儿子。   他的生日与高祖同日,太祖很喜欢他,把他抚养在自己家里。   长大后,又与高祖同学。   武成元年(559),授宗师上士。   当年十六岁。   宇文孝伯沉静正直,喜欢率直而言。   高祖即位后,想把他安置在自己身边。   当时WWW.sLKj.oRg朝政被冢臣把持,皇帝无法独行其事,只得借口小时候与宇文孝伯一块学习经籍,可以借此互相启发。   晋公宇文护因此...
  • ·《》--  颜之仪字子升,琅笽临沂人,是晋朝侍中颜含的九世孙。   祖父颜见远,任齐国治书侍御史,在朝中端庄严肃,人称“当官”。   等到梁武帝执政时,以病辞去官职。   不久齐和帝突然驾崩。   颜见远竟痛哭而死。   梁武帝十分遗憾,对朝臣说:“我自是顺应天命人心,与人世上各WWW.sLKj.oRg种事情有什么关系?而颜见远竟然这样。”当时人嘉许颜见远的忠烈,都称赞感叹不已。   父亲颜...
  • ·《》--  乐运字承业,南阳缩阳人,是晋朝尚书令乐广的八世孙。   祖父乐文素,曾任齐国的南郡守。   父亲乐均,曾任梁国的义阳郡守。   乐运自小好学,博览经史,而不拘泥于辞章之学。   十五岁时江陵被平定,乐运按惯例迁往长安。   他的亲属大多被入官为奴,乐运常年为人当雇工,将亲属一一赎出。   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嫂十分恭谨。   因此以孝顺仁义出名。   曾任梁国都官郎的琅笽人王澄很称赞他,将他...
  • ·《》--  王褒字子渊,琅笽临沂人。   曾祖父王俭,曾在齐国担任侍中、太尉,封南昌文宪公。   祖父王骞,在梁国担任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封南昌安侯。   父亲王规,在梁国担任侍中、左民尚书,封南昌章侯。   在江东都享有盛名。   王褒见识广博,气量通达,性格深沉文静。   风度潇www.SLKj.oRg洒,善于谈笑,博览史传,尤善于写文章。   梁国国子祭酒萧子云,是王褒的姑夫,特别精于草书、隶书。   王褒少年时候...
  • ·《》--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   祖父庾易,在齐国不应朝廷征聘。   父亲庾肩吾,曾任梁国散骑常侍、中书令。   庾信自幼英杰出众,聪明机敏无与伦比。   博览群书,特别通晓《春秋左氏传》。   身高八尺,腰带长达十围,形貌举动疏慢而不拘礼法,有不同常人之处。   从湘东国常侍www.SLKj.oRg起家,转任安南府参军。   当时庾肩吾担任梁国太子中庶子,主管文书。   东海人徐扌离任左卫率。   徐扌离...
  • ·《》--  杜杲字子晖,京兆杜陵人。   祖父杜建,曾任魏国辅国将军,追赠豫州刺史。   父亲杜皎,官至仪同三司、武都郡守。   杜杲学过经史,有施政的才干谋略。   其同族兄弟之父杜瓒,高洁正直,善于识别人才,对他十分器重,常常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当时,杜瓒担任魏国的黄门侍郎,兼任度支尚书、卫大将军、西道行台,娶魏孝武帝之妹新丰公主为妻,就把杜杲推荐给朝廷。   永熙三年(534),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