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张衡)

  ◆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县人。世为大姓。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

  张衡少年时会做文章,曾在三辅游学,因入京师,观太学,通《五经》六艺。虽才高于世,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爱与俗人相交。和帝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不去,公府几次征召不就。当时,国家太平已久,自王侯以下,没有不奢侈过度的。张衡于是学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用以讽谏。殚精竭思十年才作成。文多,故不写在这里。大将军邓骘赞赏他的才华,多次征召,他不应。张衡长于机械,特别用心于天文、阴阳、历算。平常爱扬雄的《太玄经》,对崔瑗说“:我看《太玄》,才知道子云妙极道数,可与《五经》相比,不仅仅是传记一类,使人论辩阴阳之事,汉朝得天下二百年来的书啊。再二百年,《太玄经》就会衰微吗?因为作者wWW.sLkj.oRg的命运必显一世,这是当然之符验。汉朝四百年之际,《玄》学还要兴起来的呢。”安帝早就听说张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为郎中,再升为太史令。于是研究阴阳,精通天文历法,作浑天仪,着《灵宪》、《算罔论》,写得挺详细明白。

  帝初年,再调动,又为太史令。张衡不羡慕当世的功名富贵,所担任官位,往往多年不得迁升。自离史官,五年又回到原职。于是设客问体,作《应问》以表明自己的心迹。阳嘉元年(132),又造候风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外有八条龙,每条龙口衔铜丸,下面有蟾蜍,张口接丸。牙机巧制,都隐藏樽中,覆盖周密,无缝隙。如果地动,樽就使龙摇动起来,机发,龙就吐丸,丸入蟾蜍口中,发出激扬之声,守者因此知道地动了。虽然一龙发机,而其余七龙之头不动,找到龙动的地方,就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京师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地震陇西,于是都服其神妙。自此之后,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当时,政事渐衰,权柄被臣下操纵。

  张衡于是上疏陈事。说:“皇上聪明俊哲,耿承天命,不幸作太子时,废为济阴王,龙德未升。现在乘云在上,不进天位,真是所谓将登大位,必先穷困吧。亲身经过艰难的,了解下情,饱经险易的,明白事物的真伪。所以能够处理万机,无所疑惑。措施适当,各行各业,都很协调,应该受到天神降福,平民百姓的爱戴。而阴阳未和,灾祸屡见。神明虽深远,却暗暗地看着。仁则得福,淫则得祸,如影的随形,声的应响。因德降善,以失获罪,天道虽远,吉凶可见。近世郑众、蔡伦、江京、樊丰、周广、王圣,都是明显的例子。所以谨慎小心,一定得福,骄奢谄媚,很少不遭杀身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至于情胜其性,随流忘反,岂止不肖之人,中才也都如此。如果不是大贤,不能见得思义,所以积恶成罪,罪不可免。假使能瞻前顾后,以往事为戒,那怎么会遭到祸害呢!贵宠之臣,众目所视,有什么罪过,上下的人都知道。奖善罚恶,人同此心。所以怨恨满盈,神明就会降下罪祸。近年雨常不足,考求所失,即《洪范》所说的君行有过错,则常阳顺之,常阳则多旱。要警惕群臣奢侈,不守范例,自下逼上,加速罪咎征兆的到来。

  又前年京师地震土裂,裂是意味着威分,震是意味着有人捣乱。君用静唱,则臣以动和之,威自上出,不出于下,这是国家的制度。我耽心皇上怕麻烦,政令不一人独揽,恩爱不忍割弃,与众共威。威不可分,德不可共。《洪范》说:‘臣有作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老天在上看得明白,虽远不误。灾异的出现,前后几次了,而未见改革,反悔过去,人非圣贤,不能没有过错。愿皇上考古循旧,莫使刑德八柄,不由天子。如果恩从上下,事依礼制,礼制完备,奢侈越轨的事止,凡事处理适当,就无罪凶。然后神灵所希望的都得到满足,灾异就消除了。”起先,光武好谶。显宗、肃宗继承祖说。自中兴以后,儒生争学图纬,更复附以妖言。张衡认为图纬虚妄,不是圣人之法。于是上疏。说“:我听说圣人明析天文历法以定吉凶,加以卜筮,杂用九宫,测度天象,检验道理,尽在于此。有的观看星辰逆顺,寒热所由;有的考察龟策的占卜,巫觋之所说,他们凭借的不止一术。前面说的,后面证实,所以聪明之士,以此为贵。叫做谶书。谶书开始流行,知道的不多。自汉取代秦,用兵力战,功成业就,可说是大事。这时无人说谶。如夏侯胜、睦孟等,以道术立名,他们的著述,没有谶字。刘向父子领校秘书,审定九流,也对谶没有记录。成、哀以后,才开始听说谶这回事。《尚书》载尧使鲧治洪水,九年不成,鲧被处死,禹才继起。而《春秋谶》说‘:共工理水。’凡谶都说黄帝伐蚩尤,而《诗谶》独以为‘蚩尤败,然后尧受命’。《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输班与墨翟,事情发生战国,不是春秋时期。又说‘别有益州’。设置益州在武帝时,其名三辅诸陵,世代可知。至于图谶中止于成帝。一卷书中,数事互异,圣人之言,不会如此。大概是虚伪之徒,借此求世取财。

  以前侍中贾逵指出谶互相矛盾三十余事,一群说谶的人都不能解释。至于王莽篡位,这是汉朝的大祸,八十篇为什么不戒呢?这就可知图谶成于哀平之世啊!且《河流》、《六艺》,篇目已定,后人强相附会,不容妄有加增。永元中,清河人宋景用历纪推言水灾,而假托洞视玉版所见。有的至于弃家业,走入山林,后都无效,又搜集前世的成事,作为证验。至顺帝废而复位,就不知道了。这都是欺世骗俗,蒙昧势位,其情虚伪,清清楚楚,却没有人纠禁。律历、卦候、九宫、风角,屡有效验,没有人学,而争说谶纬之书。譬如画工,厌恶画犬马,而喜欢作鬼魅,这是因为具体的事物难于形容,而鬼魅虚伪无形,画起来容易。

  应该收藏图谶,禁止流行,则是非不致混淆,坏书也没有了。”后升侍中,帝把他引入深宫,讽议左右。曾经问张衡,天下所痛恶的是什么。宦官怕他说坏话,都睁着眼睛看着他。张衡于是说了些假话出去了。但是宦官还是怕他为患,一起诬陷他。张衡常想着如何立身行事。认为吉凶祸福,幽暗深微,不易明白,于是作《思玄赋》,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志。顺帝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当时河间王骄奢淫逸,不遵守法纪;又有不少豪强之徒,纠集一起捣乱。张衡到任,树威严,整理法度,暗中探得奸党名姓,一时收捕,上下肃然,以政治清廉著称。任职三年,上书请求退职归家。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139)卒。着《周官训诂》,崔瑗认为与诸儒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想继孔子《易》补正《彖》、《象》的残缺,始终没有完成。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间》、《七辩》、《巡诰》、《悬图》,共三十二篇。

  安帝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马余等著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张衡参加讨论,适刘珍、刘马余逝世,张衡平居叹息,想完成这件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在东观专门收检遗文,全力补缀。又条上司马迁、班固所记与典籍不合的十余事。又认为王莽本传,只应记载篡夺皇位而已,至于编年月,记灾祥,应作《元后本纪》。又更始居位,人民没有什么异议。光武初为其将,后来才即位,应该把更始之号建在光武之前。上书数次,没采纳。后来的著述,多不详见于典籍,时人感到遗憾。史官评说:崔瑗称赞平子说:“数术穷究天地的奥妙,制作的技巧,与自然同工。”这种造诣可以说说吗?考其研究天地,天地的灵气无所蕴蓄;用心机械,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智慧。所以人深微的思想,达到了智思的顶点。《礼记》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考量他的智思,难道能说它仅仅是一种艺能吗?它对德行有什么亏损呢?

后汉书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相关信息

  • ·《后汉书卷五十八 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虞诩、傅燮、盖勋、臧洪)   ◆虞诩传,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祖父虞经,为郡县狱官,办案公正,存心宽厚,推己及人。每逢冬月,案件上报,常为之流泪。曾说:“东海于公高筑闾门,令容驷马高车盖,以为子孙必有做大官的。而其子定国终于做了丞相。我办狱六十年了,虽比不上于公,也许差不多吧,子孙不一定不做九卿呢。”所以为虞诩取字升卿。   虞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是个孤儿。孝养祖母。县里推...
  • ·《后汉书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杜根、栾巴、刘陶、李云、刘瑜、谢弼)   ◆杜根传,杜根字伯坚,颍川郡定陵县人。父亲杜安,字伯夷,年轻时有志气,有节操,年十三入太学,号为奇童。京师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都羡慕他的名声,有的写信给他,杜安不拆开看,都收藏在夹壁里。后来因罪逮捕贵戚宾客,杜安打开夹壁,拿出书来,印封还是原来的一个样,终于没有遭到祸害,当时的人非常尊敬他。位至巴郡太守,很有政声。杜根天性方正笃实,急性子。   永初元...
  • ·《后汉书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张晧、张纲、王龚、王畅、种皓、种岱、种拂、种劭、陈球)   ◆张晧传,张晧字叔明,犍为郡武阳人。六世祖张良,高帝时为太子少傅,封留侯。张晧年轻时游学京师,永元中,回州郡作官,辟大将军邓骘府,五次迁升为尚书仆射,任事八年,出为彭城相。   永宁元年(120),征为廷尉。张晧虽然不是法家,但留心刑罚断狱,常与尚书辩正疑狱,他的意见多因详审平当被采纳。这时,安帝废皇太子为济阴王,张晧与太常桓焉、太仆来...
  • ·《后汉书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传第四十五》--  (刘庆、刘肇、刘寿、刘开、刘伉、刘全、刘淑、刘万岁)   ◆章帝八王传,孝章皇帝八个儿子:宋贵人生清河孝王刘庆,梁贵人生和帝刘肇,申贵人生济北惠王刘寿、河间孝王刘开。其余四王不记母氏姓名。   千乘贞王刘伉,建初四年(79)封。和帝即位,因为刘伉是长兄,对他非常尊重,待之以礼。立十五年逝世。子刘宠继承王位。刘宠一名伏胡。   永元七年(95),改国名乐安。立二十八年逝世,是为夷王。父子都死在...
  • ·《后汉书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杨震)   ◆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八世祖杨喜,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父亲杨宝,学《欧阳尚书》,哀帝、平帝时,不问世事,隐居教学。   居摄二年(7),同龚胜、龚舍、蒋诩一道被征召,不受,逃跑,不知所在。光武帝非常赞赏他的气节。建武中,公车特别征召他,以年老多病,不应,在家去世。杨震少年时爱学习,从太常桓郁学《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当时儒生为之语说“:关西孔子杨伯起。...
  • ·《后汉书卷五十三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  (周燮、黄宪、徐稚、姜肱、申屠蟠)   ◆周燮传,周燮字彦祖,汝南安城人。法曹掾燕之后代。杨震燮生而曲颔折额,丑状使人害怕。他的母亲想抛弃他,父亲不同意,说道“:我听说贤圣多有异貌。兴我宗族的,便是这个儿子。”于是养了下来。   开始在几wWW.sLkj.oRg个月,便知道谦让;十岁上学,能通晓《诗经》、《论语》;到了长大时,专门精研《礼记》、《易经》。不读非圣之书,不修贺问之好。有前人盖...
  • ·《后汉书卷五十二 崔骃列传第四十二》--  (崔骃、崔瑗、崔
  • ·《后汉书卷五十一 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李恂、陈禅、庞参、陈龟、桥玄)   ◆李恂传,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少学《韩诗》,教授诸生常数百人。太守颍川李鸿请署李恂为功曹,没有到职,而州里召他做从事。恰逢李鸿死去,李恂不应州之命,而送李鸿之丧回故里。已经葬了,留起冢坟,持丧三年。   后来李恂被召入司徒桓虞府。后又升为侍御史,持节出使幽州,宣布皇上的恩泽,慰抚北狄,所过之处都描写山川图,以及屯田、聚落等情况,共百余卷,全部封奏上,肃宗...
  • ·《后汉书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张衡)   ◆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县人。世为大姓。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   张衡少年时会做文章,曾在三辅游学,因入京师,观太学,通《五经》六艺。虽才高于世,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爱与俗人相交。和帝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不去,公府几次征召不就。当时,国家太平已久,自王侯以下,没有不奢侈过度的。张衡于是学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用以讽谏。殚精竭思十年才作成。文多,故不写
  • ·《后汉书卷六十上 马融列传第五十上》--  (马融)   ◆马融传,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人长得漂亮,有才华,善于言辞。以前,京兆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生徒,不应征聘,名闻关西。马融从他游学,博通经书。挚恂赞赏马融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   永初二年(108),大将军邓骘闻马融有名,召为舍人,他不喜欢这个,不应命。客居凉州武都、汉阳间。这时羌虏突起,扰乱边境。米谷价格飞涨,自关以西,道上饿死的一个接一个。马融饥困,就后...
  • ·《后汉书卷六十下 蔡邕列传第五十下》--  ◆蔡邕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县人。六世祖蔡勋,好黄帝老子之术,平帝时为眉阝县令。   王莽篡位初年,任命他为厌戎连率。蔡勋对着官印仰天叹息说“:我是汉朝的官吏,死也不能失正道。从前曾子不接受季孙送的东西,何况是奉侍二姓呢!”于是带了家属,逃入深山之中,与鲍宣、卓茂等不做王莽的官。父亲蔡棱,也有清白的操行,死后称贞定公。   蔡邕性至孝,母亲卧病三年,不论盛夏严冬、气候变化,没有解...
  • ·《后汉书卷六十一 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  (左雄、周举、周勰、黄琼)   ◆左雄传,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安帝时,被推举为孝廉,升冀州刺史。州部多大族,喜欢拉关系,走后门。左雄经常把门关着,不与他们来往。拿办那些贪污狡猾凶狠的二千石,不讲半点面子。   永建初年,公车征拜议郎。这时,顺帝新立,大臣们因循苟且,朝廷好多工作都未作。左雄几次上书,措词激烈。尚书仆射虞诩认为左雄有忠直的大节,给皇上写报告推荐他,说:“我所见现在公卿以...
  • ·《后汉书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荀淑、荀爽、荀悦、韩韶、钟皓、陈寔)   ◆荀淑传,荀淑字季和,颍川郡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学问渊博,不喜欢雕章琢句,徒在文字上用功,不注重实际的学识。因此,常常被俗儒看不起。但州里却称他有知人之明。安帝时,征召任为郎中,后来再升当涂长。离职还乡里。   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崇他为师。梁太后临朝理政,有日食、地震的变异,下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
  • ·《后汉书卷六十三 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李杜)   ◆李固传,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李恢的儿子。   李恢的事迹在《方术传》。李固像貌有奇特的外表,头上有骨突出如鼎足,上入发际隐起,脚板上有龟文。年少时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于是读尽许多古书,结交不少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羡慕他的风采而来向他学习。京师人都赞叹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注:指继其父为公。)司隶、益州都命令郡守举李固为孝廉,召他为司空掾,都...
  • ·《后汉书卷六十四 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吴佑、延笃、史弼、卢植、赵岐)   ◆吴佑传,吴佑字季英,陈留郡长垣县人。   父亲吴恢,为南海太守。吴佑十二岁时,随父亲到官舍。吴恢想用竹简写经书,吴佑劝阻说“:现在大人过五岭,远处海滨,这里风俗简陋,然而,素多珍怪稀有之物,在上为朝廷所疑惑;在下则为权势贵戚所欲占有。您这部书如果写成了,就要用不少车辆运载。从前马援因把薏苡运归,遭人诬告,说他运归的都是明珠文犀;王阳好车马,衣服讲究,迁...
  • ·《后汉书卷六十五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  ( 皇甫规、张奂、段颎)   ◆皇甫规传,皇甫规字威明,安定郡朝那县人。祖父皇甫棱,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扶风都尉。   永和六年(141),西羌大寇三辅,包围了安定,征西将军马贤率领各郡兵讨伐,不胜。皇甫规这时虽为布衣之士,看见马贤不懂军事,知道他一定要打败仗,于是上书说马贤必败的情势。不久,马贤果然被羌兵所消灭。郡将知道皇甫规富有军事谋略,WWW.sLkj.oRg于是任命他为功曹,使他率领甲士八百人,与羌...
  • ·《后汉书卷六十六 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陈蕃、王允)   ◆陈蕃传,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祖父做过河东太守。   陈蕃十五岁时,曾住一室,无事可做,而室内外十分肮脏,父亲的朋友同郡人薛勤来看他,对陈蕃说:“小孩子,为什么不打扫清洁迎接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在世,应当扫除天WWW.sLkj.oRg下的垃圾,哪能只顾自己一室呢?”薛勤知道他有澄清天下的志气,非常赞赏他。   最初,在郡里出仕,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
  • ·《后汉书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张衡)   ◆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县人。世为大姓。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   张衡少年时会做文章,曾在三辅游学,因入京师,观太学,通《五经》六艺。虽才高于世,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爱与俗人相交。和帝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不去,公府几次征召不就。当时,国家太平已久,自王侯以下,没有不奢侈过度的。张衡于是学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用以讽谏。殚精竭思十年才作成。文多,故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