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定王台

  《水调歌头·定王台》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前言】
  《水调歌头·定王台》是宋代文学家 袁去华 所作的一篇画面壮阔雄浑,音调苍凉激楚,充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词作。爱国词人张孝祥读了这首词后,大为称赏,并“为书之”,引为同调。
  【注释】
  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
  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赏析】
  《水调歌头·定王台》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上片以“雄跨”两字领起,展示了定王台所处的位置和广阔的背景:洞庭野和古湘州。纵览时空,气势不凡。在这样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巍然高耸台基百尺的定王台使人自然联想到定王当日的威仪,旌旗如云,华盖千乘,丝竹歌吹,响遏行云。千年之后,音犹在耳,但那时的繁华早已云消雾散。斗转星移,历史几经变迁,多少朝代兴废更迭,哪里还有昔日的踪迹呢,使人不禁慨叹兴废的匆匆。
  换头转入伤今。“登临处”三句,写登临之意www.slkj.org。眼前看到的是万古不变的乔木落叶和大江奔流,使人在哀叹历史的情绪上又生岁月如流生命短暂之叹。“书生报国无地”五句,抒写自己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作者心怀报国之心,但朝廷昏聩、腐败无能,使大好河山一夜之间惨遭沦丧,连象征朝廷命脉的袒陵也被敌人的铁骑所践踏。词人满腔的愤恨,难以遏止。这恨有山河破碎之恨,也有服国无门之恨,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萧瑟的秋风和昏暗的落日,更增添了词人的无限忧愁。
  《水调歌头·定王台》将登临凭吊而激起的忧国之思、怀古之意升华为强烈的民族感情。结构严密,寄慨深沉,苍凉雄阔,慷慨悲壮,有辛(弃疾)派词人之风。遥想当时定王登临,何等威仪:旌旗蔽空,如虹霓飞展,车盖千乘,呼拥前后,一路丝竹管弦,响遏行云。岁月如流,兴废悠悠,但词人的不胜今昔之感并没有落入一般咏怀古迹的窠臼,而是升华为感伤时事爱国之情,先抒自己请缨无路、徙然自首的悲心理,后叙山河沦落、故土失陷的惨痛局面。
  定王台,在今湖南省长沙市东,相传为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望其母唐姬墓而建,故名。袁去华这首怀古词大约作于他任善化(县治在今长沙市内)县令期间。深秋时节,他登台览胜,怃然生感,作出了这首雄铄古今的爱国主义词章。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楚望:唐宋时按形势、人口及级济状况,将州郡、县划分人若干等级,有畿、赤、望、紧、上、中、下等名目。“楚望”就是指湘州(东晋永嘉初置,唐初改潭州,这里指长沙)为楚地的望郡。“楚望”与“古湘州”是同位语。词起笔写定王台所处地理形势,说它雄踞于洞庭湖之滨,古湘州地界,得江山之助,阅千载岁月,声势自是不凡。一开头便时空纵览,大气包容,为下面写定王王台昔日繁华预伏了辽阔的背景,也给全词布下了苍莽的氛围。
  “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词继以问答作势,点豁题意,唤起对古台旧事的追忆。定王台湮废已久,但那残存的台基,犹自嵯峨百尺。巍然耸立,当年台上雕梁画栋、彩壁飞檐,更不待言。词人进而推想到台的主人“西刘”——西汉时刘发坐镇一方的赫赫雄风。
  “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定王到此游玩,旌旗招展如虹霓当空,千乘万骑前呼后拥,浩浩荡荡;那响遏行云的急管高歌,依稀仍在耳边回响。然而,繁华消歇,已几度春秋,“屈指”一句,将当年盛会一笔化为过眼云烟,转折陡峭而有力。词思至此,为一顿挫,于是翻出无穷的感慨:“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兴废”二字,结上启下,意蓄双层。其一,指出从来繁华难久,盛衰无常,定王台的变迁就是历史的见证,收束了上片的怀古。再者,人世沧桑的轮回更替,触发了反观现实的深沉思绪,从而引出下片的伤今。而这,正是作者缅怀历史的真实命意之所在。下片换头仍就定王台落笔,但思路却从“衰”处生发。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登台望远,但见老树枯枝在秋风中瑟缩,浩浩大江默默向东流淌。“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写景之中透出悲凉之意。这三句借苍凉冷落的深秋景色,从侧面渲染出定王台的残破衰败,暗引南宋王朝满目疮痍、国势日颓的江山残破。其间年华水逝的咏叹,自然引出对自身遭际的感喟。“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后句化用陈与义《巴丘书事》“腐儒空白九分头”的诗句。这两句直抒胸臆,乃全词总旨所在。袁去华早年即志在恢复北宋江山,“记当年,携长剑,觅封侯。”(《水调歌头》)但由于南宋朝廷苟安东南,权奸当道,使他有心报国,无路请缨,以致老大无成,徒然白首。
  这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时代的悲剧。“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阕,耿耿恨难休。”这几句,象征性地勾画出金瓯破碎的悲惨画面:金兵猝然南下,破关绝塞,有如一夜北风生寒,以致使万里美好河山残破不堪,人民群众流离失所,更别说什么皇家陵阙黯然无光了。古人以帝王陵寝作为国家命脉所在,北宋君王陵墓均在北方,如今悉沦敌手,意味着国家的败亡。对此作者耿耿于怀,悲愤难休。“徒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山河残破,请缨无路,他徘徊在萧瑟秋风里,暮霭斜晖,一片惨淡,不禁倍添哀愁。词结尾仍收回到定王台上,结构十分紧凑,并以景寓情,饶有余韵。
  最后点出一个“愁”字,并不表示消沉、绝望,而是英雄洒泪,慷慨生哀,与全词悲壮的格调是完全统一的。这首词画面壮阔雄浑,音调苍凉激楚,充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之《宣卿词》中其它众多的吟赏风光之作,思想与艺术均属上乘。爱国词人张孝祥读了这首词后,大为称赏,并“为书之”(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引为同调,是颇有见地的。

水调歌头·定王台相关古诗词

  • ·古诗《东坡引·陇头梅半吐》--  《东坡引·陇头梅半吐》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头梅半吐,江南岁将暮。闲窗尽日将愁度,黄昏愁更苦。   归期望断,双鱼尺素。念嘶骑、今到何处?残灯背壁三更鼓,斜风吹细雨。   【赏析】   词的上阕以景起,以情结。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中独取高洁狷介的梅花。但“陇头梅半吐”,山丘之端的寒梅含苞未吐,开首就显出景象萧索,意兴阑珊,点明在开春之前。次...
  • ·古诗《安公子·弱柳丝千缕》--  《安公子·弱柳丝千缕》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为谁都着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前言】   《安公子·弱柳丝千缕》...
  • ·古诗《八声甘州·正阴阴夏木听黄鹂》--  《八声甘州·正阴阴夏木听黄鹂》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阴阴、夏木听黄鹂,百啭语惺忪。乍钩窗意适,临池倒影,竹树青葱。翠盖红妆窈窕,香引一帘风。向晚追凉处,月挂梧桐。   何处楼头吹笛,渐玉绳低侧,河汉横空。想调冰雪藕,清夜与谁同。贮离愁、难凭梦寄,纵遣书、何日有征鸿。房栊静,伴人孤寂,唯有鸣蛩。...
  • ·古诗《满江红·社雨衬晴烟光暖》--  《满江红·社雨衬晴烟光暖》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社雨衬晴,烟光暖、吴山滴翠。望绛阙、祥云亏蔽,粉垣千雉。万柳低垂春似酒,微风不动天如醉。遍万井、嬉嬉画图中,欢声里。   嗟倦客,道傍李。看人事,槐根蚁。立苍茫俯仰,漫悲身世。靖节依然求县令,元龙老去空豪气。便乘兴、一叶泛沧浪,吾归矣。...
  • ·古诗《满江红·画栋珠帘临无地》--  《满江红·画栋珠帘临无地》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画栋珠帘,临无地、沧波万顷。云尽敛、西山横翠,半江沈影。斜日明边回白鸟,晚烟深处迷渔艇。听桌歌、游女采莲归,声相应。   愁似织,人谁省。情纵在,欢难更。满身香犹是,旧时荀令。宦海归来尘扑帽,酒徒散尽霜侵鬓。最愁处、独立咏苍茫,西风劲。...
  • ·古诗《满庭芳·麦陇黄轻桑畴绿暗》--  《满庭芳·麦陇黄轻桑畴绿暗》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麦陇黄轻,桑畴绿暗,野桥新碧泱泱。怕春归去,莺语燕飞忙。风定闲花自落,穿幽径、拾蕊寻香。曾来处,孤云翠壁,依旧挂斜阳。   客愁,知几许,唯思径醉,谁与持觞。料文君衣带,为我偷长。苦忆新晴昼永,闲相伴、刺绣明窗。何时得,西风夜雨枕簟共新凉。...
  • ·古诗《水调歌头·雄跨洞庭野》--  《水调歌头·雄跨洞庭野》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前言】   《水调歌头·雄跨洞庭野》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作品字...
  • ·古诗《水调歌头·云冻鸟飞灭》--  《水调歌头·云冻鸟飞灭》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冻鸟飞灭,春意着林峦。_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斜入酒楼歌处,微褪茅檐烟际,窗户漾光寒。西帝游何许,翳凤更骖鸾。   玉楼耸,银海眩,倚阑干。渔蓑江上归去,浑胜画图看。三嗅疏枝冷蕊,索共梅花一笑,相对两无言。月影黄昏里,清兴绕吴山。...
  • ·古诗《水调歌头·定王台》--  《水调歌头·定王台》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前言】   《水调歌头·定王台》是宋代文学家 袁去华 所作的一篇画面
  • ·古诗《念奴娇·蜀川三峡》--  《念奴娇·蜀川三峡》作者为宋朝诗人曹冠。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宋玉《高唐赋》述楚怀王遇神女事,所世信之。愚独以为不然,因赋《念奴桥》,洗千载之诬蔑,以祛流俗之惑。神仙幽处。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逢君之...
  • ·古诗《凤栖梧·兰溪》--  《凤栖梧·兰溪》作者为宋朝诗人曹冠。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桌悠悠分浪稳,烟幕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   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门可款?舣舟闲上斜阳岸。   【赏析】   开头一句说,船儿分开波浪,平平稳稳地前进,用“桂”修饰“桌”,说明这是一只装修精美、小巧玲珑的游艇;“悠悠”,说明船儿走得不紧不慢...
  • ·古诗《浣沙溪·浴罢华清第二汤》--  《浣沙溪·浴罢华清第二汤》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浴罢华清第二汤。红棉扑粉玉肌凉。娉婷初试藕丝裳。   凤尺裁成猩血色,螭奁熏透麝脐香。水亭幽处捧霞觞。
  • ·古诗《沁园春·孤鹤归飞再过辽天》--  《沁园春·孤鹤归飞再过辽天》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园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赏析】   词人在公元1178...
  • ·古诗《乌夜啼·我校丹台玉字》--  《乌夜啼·我校丹台玉字》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校丹台玉字,君书蕊殿云篇。锦官城里重相遇,心事两依然。   携酒何妨处处,寻梅共约年年。细思上界多官府,且作地行仙。
  • ·古诗《乌夜啼·世事从来惯见》--  《乌夜啼·世事从来惯见》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事从来惯见,吾生更欲何之。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一枕苹风午醉,二升菰米晨炊。故人莫讶音书绝,钓侣是新知。
  • ·古诗《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  《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泪尽两河征镇。日望中兴运。   秋风霜满青青鬓。老却新丰英俊。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   【前言】   《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是宋代词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题画词。词人看到《华山图》中的华山巍峨屹立,瑰奇险峻,雄峙于北方大地,不禁浮想联翩,热血沸...
  • ·古诗《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作者为宋朝诗人周必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前言】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是南宋诗人周必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臣子受到皇上召见的心态。首句写景,写黄昏入宫途中所见;次句叙事,写诗人被召见选德殿的情景;第三句写诗人被皇帝召见后激动的心情。末句写深夜退回玉堂...
  • ·古诗《水调歌头·定王台》--  《水调歌头·定王台》作者为宋朝诗人袁去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前言】   《水调歌头·定王台》是宋代文学家 袁去华 所作的一篇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