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庵文钞序

  文言文《述庵文钞序》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wWw.sLKj.orG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夫天之生才,虽美不能无偏,故以能兼长者为贵。而兼之中又有害焉,岂非能尽其天之所与之量,而不以才自蔽者之难得与?
  青浦王兰泉先生,其才天与之,三者皆具之才也。先生为文,有唐宋大家之高韵逸气,而议论考核,甚辨而不烦,极博而不芜,精到而意不至于竭尽。此善用其天与以能兼之才,而不以自喜之过而害其美者矣。先生历官多从戎旅,驰驱梁、益,周览万里,助威国家定绝域之奇功。因取异见骇闻之事与境,以发其瑰伟之辞为古文,人所未有。世以此谓天之助成先生之文章者,若独异于人。吾谓此不足为先生异,而先生能自尽其才,以善承天与者之为异也。
  鼐少于京师识先生,时先生亦年才三十,而鼐心独贵其才。及先生仕至正卿,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陵。发而读之,自谓粗能知先生用意之深。恐天下学者读先生集,第叹服其美而或不明其所以美,是不可自隐其愚陋之识,而不为天下明告之也。若夫先生之持集及他著述,其体虽不必尽同于古文,而—以余此言求之,亦皆可得其美之大者云。
  【注释】
  (1)《述庵文钞》,清代王昶所著。王昶,字德甫,号述庵,学者称兰泉先生,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1754年(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着有《春融堂诗文集》六十八卷。
  (2)三端:三个方面。端,端绪,头绪。
  (3)义理:儒家所讲的道理,实际就是程朱理学历论之理,亦即方苞“义法”说中所讲的“义”。
  (4)考证:对史实、名物、文字等的考订、核查与分析,是清代汉学家研究古籍的主要方法。姚鼐生活的时期,考证之风盛行。姚鼐文中常称“考证”为“考覈(核)”。
  (5)相济:相辅相成。
  (6)过:过分。
  (7)语录:对口语的实录,不重文字修饰,古代记录授业、传道或言谈的文章称“语录体”,如《朱子语类》(记朱熹与门人问答的书)、《上蔡语录》(宋代曾恬记录谢良佐言论的书)。
  (8)缴绕:缠绕、纷杂。
  (9)不可了当:汉完没了。了当,了结。
  (10)反以为病:反而因此成了弊病。
  (11)害:坏,不足。
  (12)天之所与之量:指天分。
  (13)三者皆具之才:王昶通晓朱熹的理论,兼及薛瑄、王守仁等人的各家学说,且长于考证,辑有《金石萃编》。于诗词古文也颇有造诣。
  (14)多从戎旅:长期随军征战。乾隆年间(1736—1796)中叶,云贵总督阿桂率师攻缅甸,王昶曾请随军效力,后理藩院尚书温福代替阿桂,又以王昶为幕府,王昶后来还曾分别随温福、阿桂两次讨伐金川。
  (15)梁、益:古代州名,均在今四川省。
  【翻译】
  我曾经谈论过学问的事情,有三个方面,就是义理、考证、文章。这三个方面,如果好好地运用,就能够相辅相成;如果不好好运用,就可能会导致互相妨害。现今博学强识并且有良好的言行的人,其文章本来就高贵;孤陋寡闻并且学识浅薄的人,其文章本来就浅陋。但是世间有过于追求义理的人,他们的言辞杂乱没有条理,粗俗浅显,像语录体,没有文采;有过于追求考证的人,他们的文章就会到了琐碎繁绕的地步,言语没完没了。自以为文章美到了极点,却反而因此成了弊病,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对喜欢的东西喜欢得太过份,而在他应当选择的东西(事物)上面智性却变得愚钝糊涂了。天生有才能的人,他的文章虽美但不能没有偏重,所以能兼有三者长处的是最为宝贵的,然而兼具了众长之中也还是会有不足。(这样看来)难道充分运用上天给的才华,而且不因为才华而自我蒙蔽的人不是很难得的吗?
  青浦王兰泉先生,他的才能是上天赐予的,是三者兼具的人才。先生写的文章,具有唐宋名家高雅的韵味,飘逸的气度,且文章议论考证,言辞漂亮却不烦琐,内容广博却不繁杂,精细周到却不会把意思说尽。这是因为他善用上天给他的、能兼长的才能,却不因为自己过分喜欢的缘故妨害文章之美。先生当官长期随军征战,在梁州、益州等地奔走,历览万里之景,辅助国家成就安定边疆的杰出功业。于是他取用这些奇异的见闻,阐发成为奇伟、卓异的言辞写成古文,这是别人所不曾有的。世人因此说那是上天帮助而成就了先生文章,好像唯独先生和别人不一样。我却说这并非是先生与众不同之处,先生能用尽自己(三者兼之)的才能,并好好地承受上天给予他的禀赋,这才是他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我年轻时在京城认识先生,当时先生才三十岁,我心里就很重视崇尚他的才能。到先生官至正卿,年老归来海上,自己修定文章名为《述庵文钞》,共四十卷,从金陵寄给我。打开来读,自认为能粗略地懂得先生深刻的用意。恐怕天下的读书人读先生的文集,只会叹服他优美的文辞,或许不明白个中的原因,所以我不能隐藏自己愚陋的见识,不能不清楚地(把这些见识)告诉天下人。至于先生的诗集和其他著述,体裁虽然不一定和古文相同,但一概用我这些话来探求,也都可以体会到其中极美妙的地方。
  此文写于作者辞官后在江宁主持钟山书院时,这正是姚鼐聚徒讲学,张大桐城派古文旗号的时期。文中所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相济的观点,是姚氏散文理论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述庵文钞序相关古诗词

  • ·古诗《赠黎安二生序》--  文言文《赠黎安二生序》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赠黎安二生序》北宋文学家曾巩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针对黎生提出的写作古文遭到时人非议讥笑一事,表明自己的见解,委婉地告诫黎、安二生不要因怕他人嘲笑就去迎合世俗,放弃原则,热情鼓励他们要有勇气走自己的路。   【原文】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
  • ·古诗《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文言文《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 ,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
  • ·古诗《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  文言文《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
  • ·古诗《鲁宗道为人刚直》--  “鲁宗道为人刚直”出自文言文《鲁宗道诚实》,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鲁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宋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
  • ·古诗《鲁宗道诚实》--  文言文《鲁宗道诚实》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鲁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宋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
  • ·古诗《杨胡朱梅云传》--  文言文《杨胡朱梅云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
  • ·古诗《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出自文言文《远水不救近火》,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从上党张播学。丞相安童入侍世祖,奏言宜得儒士讲论经史,以资见闻。平章政事张启元以绍应诏,授左右司都事。出知单州,民刻石颂德。至元十年,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事。益都宁海饥,绍发粟赈之。   十九年,诏割隆兴为东宫分地,皇太子选署总管,召至京师,为刑部尚书。万亿库吏盗绒...
  • ·古诗《齐宣王见颜斶》--  文言文《齐宣王见颜斶》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齐宣王见颜斶(chù),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ldquo...
  • ·古诗《述庵文钞序》--  文言文《述庵文钞序》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wWw.sLKj.orG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
  • ·古诗《独乐园记》--  文言文《独乐园记》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菲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熙...
  • ·古诗《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  文言文《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进平范阳,拜永州刺史。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wWw.sL...
  • ·古诗《和凝传》--  文言文《和凝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wWw.sLKj.orG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
  • ·古诗《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出自文言文《和凝传》,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当为知己wWw.sLKj.or...
  • ·古诗《李皋,字子兰,曹王明玄孙》--  文言文《李皋,字子兰,曹王明玄孙》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李皋,字子兰,曹王明玄孙。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嗣封,授都水使者,三迁至秘书少监,皆同正。多智数,善因事以自便。奉太妃郑氏以孝闻。   上元初,京师旱,斗米直数千,死者甚多。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史。无几,摄行州事。岁俭,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欲行赈救,掾史叩头乞候上旨,皋曰: &...
  • ·古诗《种皓字景伯,洛阳人》--  文言文《种皓字景伯,洛阳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汉)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
  • ·古诗《裴旻射虎》--  文言文《裴旻射虎》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北平多虎,裴善射。尝一日毙虎三十有一,因憩山下,四顾自若。有一父老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旻跃马而往,次丛薄中。果有虎出,状小而势猛,据地一吼,山石震裂。旻马辟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惧,不复射虎。   【注释】   1、北平:古地名,今河北境内   2、毙:击毙   3、父:人   4、次丛...
  • ·古诗《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也》--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也”出自文言文《和凝传》,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也。岩好读书,不治章句,刚鲠有器局,以名节自许,少与渤海高颎、太原王韶同志友善。仕周,释褐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大冢宰宇文护见而器之,以为中外记室。累迁内史中大夫,昌国县伯。宣帝嗣位,为政昏暴,京兆郡丞乐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言甚切至。帝大怒,将戮之。朝臣皆恐惧,莫有救者。...
  • ·古诗《述庵文钞序》--  文言文《述庵文钞序》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wWw.sLKj.orG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