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长讽谏

  文言文《苏世长讽谏》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前言】
  《苏世长讽谏》语言浅显易懂,作者通过三件事的叙述表现人物性格,虽没有对人物性格的特点的具体概括,但读者却能在头脑中描绘出苏世长那鲜明的形象。文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展现出来的。对话描写是本文的特色。
  【原文】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 “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Www.SlKJ.ORg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注释】
  平:平定
  以汉南归顺:带着
  高祖责其后服:责备
  高祖责其后服:迟,晚
  高祖责其后服:降服,归顺。
  世长稽首:叩首
  自古帝王受命:从古至今
  自古帝王受命:受天命,意为登基
  万夫敛手:收,停
  遂笑而释之:表修饰。
  后从猎于高陵:在
  是日大获:这
  陈禽于旌门:陈列
  今日畋:打猎
  陛下废万机:停下
  陛下废万机:各类繁杂事务
  不满十旬:百天
  未为大乐:是
  狂态发耶:发狂,发癫
  何须诡疑:哪里必要假装
  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披香殿的台。
  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节约开支
  诚非所宜:应当。
  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只能
  当此时亦以为足:也
  当此时亦以为足:认为
  今因隋之侈:奢侈
  今于隋宫之内:在。
  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翻译】
  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高祖责备他归顺迟了。苏世长叩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用擒鹿作比喻,就是一个人得到了,其他人便收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释放了他。
  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丰富,(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高祖环顾四周的诸位大臣问:“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陛下打猎,停止了政务,不过是一百来只猎物,没什么太值得高兴的!”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然后笑着说:“你发疯了吗?”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装饰雕刻都很相像!”高祖回答说:“你喜欢进谏像是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何必(佯装不知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 苏世长回答说:“我真的不知道,只是看见高耸的披香殿的台,是用琉璃做的瓦片,这不是一位崇尚节俭的君王所应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应当呀!我过去在武功,有幸做您的侍从,见到您的住所只不过能够用来遮蔽风霜,在那时您也认为那样的住所也就足够了。如今因为隋炀帝的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您自己也应)不忘节俭呀。现在在他的宫殿内又大加装饰,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赏析】
  苏世长,雍州武功(今属陕西西安市)人。其祖父在后魏时做过通直散骑常侍,父亲做过北周刺史。苏世长承袭父职,在隋朝任长安令,后为都水少监。入唐,任玉山屯监,曾谏止李渊去武功围猎,以免践扰百姓。在披香殿陪李渊宴会,直劝其以隋炀帝为戒,制止奢侈浪费,李渊为之动容。后调为陕州长史、天策府军咨祭酒并引为文学馆学士。贞观初,苏世长奉命出使突厥,谈判中不辱使命,力争不让,赢得朝野赞许。后调升为巴州刺史,赴任途中因乘舟落水而亡。
  本文主要叙述了苏世长善辩的三件事,一是归顺后,巧言回复李渊的责怪。二是谏止李渊去武功围猎,以免践扰百姓。三是在披香殿陪李渊宴会,直劝其以隋炀帝为戒,制止奢侈浪费。从三件事中可以看出苏世长是一个能言善辩、敢于直谏、劝谏讲求方法的忠臣。在第一件事中,他把君王争天下,比作逐鹿,得鹿即敛手,不会“忿同猎之徒,问同争之罪也?”,自己是同猎者,并非争天下者,再又一个反问句加以强调,便使高祖“遂笑而释之”。可见苏世长能言、会言。在第二件事中,他劝谏高祖不应畋猎,以免践扰百姓。在李渊猎得百多猎物时,问群臣:“今日畋,乐乎?”只有苏世长敢于直说:“未为大乐”。直接说出反对意见,请问在古时有几人能敢于这样直言不讳?
  有的文章说在畋猎前苏世长不规劝,畋猎后才劝,是讨高祖喜欢的虚假劝谏,那请问在畋猎后,除苏世长外,又有谁敢于劝谏呢?我想即使说苏世长的劝谏是“亡羊补牢”,我认为也是“未为晚矣”。此事可以看出他是敢于直谏的忠臣。在第三件事中,更可能看出苏世长的胆气。他看到李渊的宫殿如此豪华,颇含讽刺的问道:“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明知宫殿乃李渊所建,却说隋炀帝所作,其讽刺之口吻显而易见,连高祖这样一位能纳谏的君主也忍不住心中怒气,说道:“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正表现了他对苏世长的不满。但苏世长却并不为此所惧,还是讲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劝告高祖必须节俭,不要奢侈淫逸,以免步隋的后尘,招来灭国之祸。这件事,充分体现了苏世长的胆气和为国忧民的忠心。那么苏世长的劝谏为什么没有真正的触怒皇帝呢?这是因为在唐朝刚拥有天下的时候,需要鉴戒割除隋朝弊端,采纳忠正之言,当时的皇帝正要开阔言路,借以勉励全国,所以苏世长直言进谏,即使触及禁忌,却没有触怒皇帝。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渊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

苏世长讽谏相关古诗词

  • ·古诗《记与欧公语》--  文言文《记与欧公语》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
  • ·古诗《顾恺之字长康》--  “顾恺之,字长康”出自文言文《顾恺之》,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
  • ·古诗《顾恺之》--  文言文《顾恺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
  • ·古诗《百丈山记》--  文言文《百丈山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前言】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通篇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   【原文】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
  • ·古诗《孔子观于周庙》--  文言文《孔子观于周庙》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子路曰:“敢问持满...
  • ·古诗《韩诗外传》--  文言文《韩诗外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韩诗外传·卷四   纣作炮烙之刑。王子比干曰:“主暴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见过即谏,不用即死,忠之至也。”遂谏,三日不去朝,纣囚杀之。诗曰:“昊天大怃,予慎无辜!”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
  • ·古诗《又以问着,对如初》--  “又以问着,对如初”出自文言文《渑水燕谈录》,其原文如下:   【原文】   太宗朝,有王着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着,着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着,对如初。或询其意,着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着之规益也。   【注释】   ①太宗: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在位。   ②朝:一代君...
  • ·古诗《太宗朝,有王着学右军书》--  “太宗朝,有王着学右军书”出自文言文《渑水燕谈录》,其原文如下:   【原文】   太宗朝,有王着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着,着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着,对如初。或询其意,着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着之规益也。   【注释】   ①太宗: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在位。   ②朝:...
  • ·古诗《苏世长讽谏》--  文言文《苏世长讽谏》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前言】   《苏世长讽谏》语言浅显易懂,作者通过三件事的叙述表现人物性格,虽没有对人物性格的特点的具体概括,但读者却能在头脑中描绘出苏世长那鲜明的形象。文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展现出来的。对话描写是本文的特色。   【原文】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
  • ·古诗《汉明帝尊师》--  文言文《汉明帝尊师》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诸生或避位发难,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
  • ·古诗《疑人窃履》--  文言文《疑人窃履》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   昔:曾经,从前...
  • ·古诗《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文言文《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前言】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讲的是作者晚年得子,甚是喜爱,但是,由于作者在外当官,不在孩子身边教导,希望弟弟能帮忙管教,切不可因为是兄弟的孩子就不好管教。小孩不能溺爱,要教他大仁大义的道理,知道爱要普及众人,人无高贵贵贱之分。   【原文】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
  • ·古诗《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出自文言文《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①,毋为刻急⑾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②而死。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③,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
  • ·古诗《千金市骨》--  文言文《千金市骨》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前言】   千金市骨,意为用重价购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重视人才,渴望求得人才的愿望。《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郭隗就给他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了付千里马的骨架,使得一年之内得到多匹千里马的故事。也作“千金买骏骨”。   【原文】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 ·古诗《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出自文言文《千金市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者至...
  • ·古诗《马价十倍》--  文言文《马价十倍》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前言】   《马价十倍》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有人卖骏马者。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
  • ·古诗《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出自文言文《马价十倍》,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翻译】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骏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
  • ·古诗《苏世长讽谏》--  文言文《苏世长讽谏》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前言】   《苏世长讽谏》语言浅显易懂,作者通过三件事的叙述表现人物性格,虽没有对人物性格的特点的具体概括,但读者却能在头脑中描绘出苏世长那鲜明的形象。文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展现出来的。对话描写是本文的特色。   【原文】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