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

作者:鲍溶更新时间:2018-12-10
诗句《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出自古诗《玉山谣奉送王隐者》,作者为古代诗人鲍溶,其内容如下:
凤凰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攒峰胎玉气色润,
百泉透云流不尽。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
有客师事金身仙,用金买得山中田。闲开玉水灌芝草,
静醉天酒松间眠。心期南溟万里外,出山几遇光阴改。
水玉丁东不可闻,冰华皎洁应如待。秋风引吾歌去来,
玉山彩翠遥相催。殷勤千树玉山顶,碧洞寥寥寒锦苔。

诗人鲍溶资料

《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作者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着《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

鲍溶的诗词全集: 《赠李黯将军》 《暮春戏赠樊宗宪》 《寄海陵韩长官》 《和淮南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之作》 《倚瑟行》 《寄薛膺昆季》 《水殿采菱歌》 《长城

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相关信息

  • 古诗《苞含物象列,搜照鱼龙吼。》 - - 庐山有石镜,高倚无尘垢。昼景分烟萝,夜魄侵星斗。苞含物象列,搜照鱼龙吼。寄谢天地间,毫端皆我有。
  • 古诗《经岁别离闲与问。》 - - 开到杏花寒食近。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酒有尽时情不尽。日长只恁厌厌闷。经岁别离闲与问。花上啼莺,解道深深恨。可惜断云无定准。不能为寄蓝桥信。
  • 古诗《念念神仙无觅处,洞天留在灵祠。》 - - 山下清溪溪上渡,舟回九曲皆奇。诸峰罗列翠屏围。烟霞今阆苑,花木昔瑶池。念念神仙无觅处,洞天留在灵祠。从教猿鹤笑吾痴。还山非不乐,未忍负明时。
  • 古诗《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 - - 白日照四方,当在中天留。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和气所披拂,槁乾却湿柔。爱欲传万物,势难停一州。栖栖孔子者,惜日此之由。不能使此邦,利泽施诸侯。岂若驾以行,使我遇者稠。当时三千人,齐宋楚陈周。小者传吾粗,大能传奥幽。道散学以圣,众源乃常流。吾初如匏瓜,彼亦孰知丘。唯士欲自达,穷通非外求。岂必相天子,乃能经九畴。行虽耻强勉,闭户非良谋。...
  • 古诗《烟霞生净土,苔藓上高幢。》 - - 帝城深处寺,楼殿压秋江。红叶去寒树,碧峰来晓窗。烟霞生净土,苔藓上高幢。欲问吾师语,心猿不肯降。
  • 古诗《锦笺闲轴旧缄情,酒边一顾清歌遍。》 - - 夜雨灯深,春风寒浅。梅姿雪态怜娇软。锦笺闲轴旧缄情,酒边一顾清歌遍。玉局弹愁,冰弦写怨。几时纤手教重见。小楼低隔一街尘,为谁长恁巫山远。
  • 古诗《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 - - 凤凰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攒峰胎玉气色润,百泉透云流不尽。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有客师事金身仙,用金买得山中田。闲开玉水灌芝草,静醉天酒松间眠。心期南溟万里外,出山几遇光阴改。水玉丁东不可闻,冰华皎洁应如待。秋风引吾歌去来,玉山彩翠遥相催。殷勤千树玉山顶,碧洞寥寥寒锦苔。
  • 古诗《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 - 华缄千里到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魂。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传留误子孙。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 古诗《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戢轻舟,梦入芙蓉浦。》 - -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戢轻舟,梦入芙蓉浦。
  • 古诗《身是龙钟应是分,水曹芸阁枉来篇。》 - - 疏林荒宅古坡前,久住还因太守怜。渐老更思深处隐,多闲数得上方眠。鼠抛贫屋收田日,雁度寒江拟雪天。身是龙钟应是分,水曹芸阁枉来篇。
  • 古诗《都门道、纷纷轻薄,余子正堪怜。》 - - 缓摇鞭。销魂桥上留连。恰春波、鸭头新绿,仓皇便买吴船。就华堂、溶溶寿酒,作绣陌、草草离筵。倾盖论交,分袂怨别,春风秋月仅经年。都门道、纷纷轻薄,余子正堪怜。夫君妙,心期湖海,意气云天。便明朝、拂衣径去,天涯幽恨无边。暮维舟、沙鸥*雪,春市酒,淮柳垂烟。绿水迢迢,青山隐隐,浙江云拥洞房仙。对西湖、烟浓雨澹,少小占芳妍。归来好,扶摇九万,水击三千。...
  • 古诗《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 -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古诗《会暗识、夭桃朱户。》 - -
  • 古诗《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 - - 凤凰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攒峰胎玉气色润,百泉透云流不尽。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有客师事金身仙,用金买得山中田。闲开玉水灌芝草,静醉天酒松间眠。心期南溟万里外,出山几遇光阴改。水玉丁东不可闻,冰华皎洁应如待。秋风引吾歌去来,玉山彩翠遥相催。殷勤千树玉山顶,碧洞寥寥寒锦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