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

作者:李廌更新时间:2017-12-09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
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溯。
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
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诗人李廌资料

《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作者李廌

李廌(zhi)(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

李廌的诗词全集: 《四逸台》 《舍身崖》 《求茶戏丘公美》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临溪桧》 《德麟自南邑至酂相会作诗次其韵

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相关信息

  • 古诗《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 - -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溯。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 古诗《偈颂二首》 - - 面前明暗两忘时,莽汤乾坤都不知。到此若生毫发见,依前越国又依稀。
  • 古诗《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 -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 古诗《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 - 麦秋气清和,槐夏日阴翳。块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滞。肩舆卒辈乏,徒步脚力费。出门即林丘,散策空梦寐。剩为犹子怜,遽以此君至。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毛君又一奇,枝干不少异。想应开一束,妙简得三四。今晨入吾手,夷险可历试。芒鞋与周旋,白拂相妩媚。人生七十稀,况复已过二。多谢汝扶持,无乃太晚计。...
  • 古诗《宫词一百首》 - - 奎躔五纬验连珠,瑞纪人文启圣符。一札铁衣天下诵,千山黑处起金乌。
  • 古诗《秋风把钓》 - - 寒潭水落石生衣,败叶吹来卧藓矶。滩急不流人影去,饵丝摇飏荻花飞。
  • 古诗《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 - -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月色入闲轩,风声落高树。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 古诗《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 - -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溯。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 古诗《同贺八送兖公赴荆州》 - - 畴昔同声友,骞飞出凤池。风云一荡薄,日月屡参差。此别黄叶下,前期安可知。谁怜楚南树,不为岁寒移.
  • 古诗《【正宫】月照庭》 - - 问花万木争荣,各逞娇红嫩紫。呈浓淡,斗妍蚩。为谁开?为谁落?何苦孜孜?吾来问:汝有私?【幺】云幕高张,捧出天然艳质。颜如玉,体凝脂。绿罗裳,红锦帔,貌胜西施。蒙君问,尽妾词。【最高楼】发生各自随时,艳冶非人所使。铅华满树添妆次,远胜梨园弟子。【喜春来】清香引客眠花市,艳色迷人殢酒卮,东风舞困瘦腰肢。犹未止,零落暮春时。【六幺遍】听花言,巧才思,直待伴落絮游丝。披离满径点胭脂,干忙煞燕子莺儿。芳苞折...
  • 古诗《效陶四首用葛秋岩韵》 - - 山深自无暑,五月草树寒。颇有遁世乐,得之亦非难。岩翁我同流,邂逅成清欢。回首功名人,琐琐不足观。
  • 古诗《西湖》 - - 小径才容足,寒花只自香。官池下凫雁,荒冢上牛羊。有子吾甘老,无家去未量。三年哦五字,草木借辉光。
  • 古诗《挽颐轩张朝奉》 - - 蔼然一气备天和,不尽人间岁月多。乡里同声称佛子,儿孙相继奋儒科。蠲租捐廪今无有,刲豕然灯可奈何。德在人心真不朽,几多麟碣污山河。
  • 古诗《禽言四首》 - - 提壶卢,沽美酒,烹肥羜,剪新韭。琵琶胡姬玉纤手,清歌嫋嫋莺啭柳,尊前劝我千万寿。君不见东家逃亡西家走,惟我台上集亲友。明日得似今日否,酒尽无尽尽再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