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是临川南城人。小时候住在山谷里,有臂力,能拉强弓,靠打猎为生。侯景作乱时,周迪的同族人周续在临川起兵,梁始兴王萧毅把自己的郡让给周续,周迪招募同乡加入周续的军队,每次作战周迪都勇于其他人。周续部下的将领,都是郡中的豪门大族,日渐骄横,周续管束他们严了点儿,他们就杀了周续推举周迪为头领。梁元帝委任周迪为高州刺史,封他为临汝县侯。绍泰二年(556),作衡州刺史,兼任临川内史,周文育讨伐萧勃时,周迪按兵保境,静观双wWw.slkJ.oRg方成败。

  陈武帝称帝,王琳东下反陈,周迪打算自保南川,就召集自己部下八郡守宰结盟,扬言要带兵入朝援助,朝廷恐怕其中有诈,就赐给很多东西安抚他。王琳到盆城,新吴洞主余孝倾举兵响应王琳。王琳认为南川诸郡发一张文告就可以平定,就派他的部将李孝钦、樊猛等人到南边征收粮饷。孝钦和余孝倾合兵威逼周迪,周迪把他们打得大败,俘获孝钦、樊猛、孝倾送到建邺。因功被加封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陈文帝即位后,熊昙朗反,周迪和周敷、黄法毛等围攻昙朗,屠城。王琳失败后,文帝征召周迪去镇守盆口,又征召他儿子到朝廷去作官,周迪犹豫观望,父子都不到任。豫章太守周敷本是周迪的下属,这时和黄法毛率本部到朝廷去,文帝记下他们破熊昙朗的功劳,都给予赏赐加官。周迪听说后心中不平,便偷偷和留异勾结。等到官军讨伐留异,周迪感到疑虑害怕,便派他弟弟周方兴袭击周敷,周敷和他交战,大败方兴。又另派兵到盆城偷袭华皎,被发现,全被华皎擒获。

  天嘉三年(562),文帝派江州刺史吴明彻统率众军,和高州刺史黄法毛、豫章太守周敷讨伐周迪,打不下来。文帝于是派宣帝陈顼总领各路兵马征讨他,周迪部众溃败,他脱身翻过东兴岭逃到晋安,投靠陈宝应。宝应借兵给他,留异又派他第二个儿子留忠臣跟随他。第二年秋天,周迪又越过东兴岭回来。文帝派都督章昭达讨伐周迪,他的人又分散躲进山谷里。

  当初,侯景作乱时,百姓们都弃农为盗,只有周迪的部下不侵扰百姓,他境内的百姓们务农经商,都有生活积蓄,他政令严明,朝廷的征敛从不违抗拖欠。他性情质朴,不故作威严摆架子。冬天穿着短布袍,夏天戴一个紫纱兜肚。在家时常光着脚,虽然门外有卫队,屋里有歌伎舞女,他却照样搓绳子剖篾条,旁若无人。他轻财好施,周济别人又非常公允。不善言谈,却心怀诚信,临川人都热爱他。这时便都为他提供藏身之处,即使朝廷加以诛杀,也没人肯说出来。

  章昭达带兵越岭和陈宝应相对抗。周迪又收拢散兵出东兴岭,文帝派都督程灵洗击败他。周迪又和十几个人跑进山洞躲起来。后来派人偷偷出来到临川郡集市上买鱼,被临川太守骆文牙抓住,逼他交出周迪自赎。这人把周迪引诱出来打猎,被官军伏兵所杀。周迪的头被送到建邺,在朱雀航挂了三天。

相关信息

  • ·《》--  王伟,祖上是略阳人。父亲王略,在魏国作许昌县令,于是家居颍川。王伟通晓《周易》,文章华美,在魏国作行台郎。侯景叛乱后,高澄写信让侯景回去,王伟替侯景给高澄复信,文辞很漂亮。高澄看后问:“是谁写的?”左右便都称赞王伟的文章。高澄说:“这样的才干,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王伟帮助侯景出谋划策,侯景的文告也wWw.slkJ.oRg都出自王伟之手,一直到篡位弑君,都是王伟出的主意。   ...
  • ·《》--  侯景字万景,是北魏怀朔镇人。从小就放荡不守规矩。作过镇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乱,他投靠边将尔朱荣,很受器重。最初向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学兵法,没多长时间绍宗wWw.slkJ.oRg就屡次向他求教了。后来因军功作定州刺史。当初魏相高欢没作大官时,和侯景关系很好,等高欢杀了尔朱荣,侯景带领部众归顺高欢,于是被高欢任用。逐渐官作到吏部尚书,这职务不合他的习性,每每自言自语说:“什么时候才能从...
  • ·《》--  评论说:自从晋代南渡,夹居江东,西北部荒凉偏远地区,被阻隔不能交通。至于东南边疆,国界相连,到宋代元嘉应天顺时,动用武力,象浦大捷,威震海外,于是各国使节wWw.slkJ.oRg接连不断,年年都来朝拜。直到齐、梁年间,各国贡奉都不失臣仆之礼。到了侯景作乱,边境日益告急。陈朝的基业,已是十分衰微,不是救首就是救尾,身躯还能存在几天呢。因此外国来朝贡之事。就不见于史册。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有德则来,无道则去...
  • ·《》--  北狄种类繁多,蠕蠕作为一个种族,大概是匈奴的一个分支。自从北魏南迁后,便占据了魏国故地。国内没有城郭,随水草放牧,住帐篷。头发梳成辫子,穿锦衣、窄袖袍、小口裤、深筒靴。其地酷寒,七月河里还流冰不断。   宋升明年间,朝廷派王洪范出使蠕蠕,拉它一块攻北魏,齐建元三年(481),洪范才走到。当年通使节,求合力攻魏。蠕蠕相国刑基祗罗回上表说:“汉代京房有谶语说:‘卯金卒,草肃应王。&rsqu...
  • ·《》--  玉门以西直到西海,考查汉代史书,通称为西域,从高昌到波斯,就是西域之地。自从晋、宋以来,虽然西域人有时也到中国来,但说起那里的风土民情,书上却都说不清楚。如今大体收集西域各国的情况,编入本书。   高昌   高昌国,起初以阚氏为君主,后来被河西王沮渠茂虔的弟弟无讳攻袭战败,高昌王阚爽逃奔到蠕蠕去了。无讳占据高昌地盘称王,只经一代就被魏灭掉。其国人又推举曲氏为王。曲氏名嘉,魏封他为车骑...
  • ·《》--  东夷各国,以朝鲜为大,因为曾受到过箕子的教化,所用器物还带有礼乐的影响。三国魏时,朝鲜以东马韩、辰韩等国,世代与中国交往。自从晋朝南渡,渡海前来出使的,有高句丽、百济,而宋、齐时常来进贡,梁朝时来往又有增加。扶桑国,以前没有听说过,梁朝普通年间有和尚自称从那里来,所说的话很详尽,所以一并记录下来。   高句丽   高句丽,在辽东东面千里之外,它祖先的来历,详见于《北史》。土地方圆约二千里,其...
  • ·《》--  中天竺国   中天竺国,在大月支东南数千里,方圆三万里,又名身毒。汉代张骞出使大夏,见到邛竹杖、蜀布,大夏人说是在身毒买的,就是天竺。从月支、高附以西,南到西海,东到盘越,排列着几十个国家,每国都有王,国名虽不同,但都属身毒。汉朝时受月支管辖。其风习为定居农耕,与月支相同。但地方低湿暑热,人民害怕打仗,wWw.slkJ.oRg比月支软弱。天竺临大江,江名新陶,源出昆仑山。分为五江,总名叫恒水。江水甜美,下...
  • ·《》--  海南诸国,大都在交州以南及西南大海的岛上,离中国有的四五千里,远的有二三万里。它们西边和西域各国接壤。汉武帝元鼎年间,派伏波将军路博德开发百越,设置日南郡。其界外各国,自汉武帝以来都向中国朝贡。后汉桓帝时,大秦、天竺都从这条道上派遣使者来进献贡品。到了东吴孙权时,派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和它们通使。他们所经过和沿途听到的则共有一百几十个国家,于是就把这些国家载入传记。晋...
  • ·《》--  周迪是临川南城人。小时候住在山谷里,有臂力,能拉强弓,靠打猎为生。侯景作乱时,周迪的同族人周续在临川起兵,梁始兴王萧毅把自己的郡让给周续,周迪招募同乡加入周续的军队,每次作战周迪都勇于其他人。周续部下的将领,都是郡中的豪门大族,日渐骄横,周续管束他们严了点儿,他们就杀了周续推举周迪为头领。梁元帝委任周迪为高州刺史,封他为临汝县侯。绍泰二年(556),作衡州刺史,兼任临川内史,周文育讨伐萧
  • ·《》--  陈宝应是晋安侯官人,世代都是闽中四大姓之一。父亲陈羽,很有才干,是郡内豪杰,宝应的性格反复多变,诡计很多。梁朝时晋安郡屡次背叛朝廷,杀害郡守,陈羽都是先煽动造反,后来又领着官兵来镇压,靠这样逐渐总揽了一郡兵权。侯景作乱时,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把郡守位置让给陈羽,陈羽年老,便只主持日常事务,让宝应领兵。当时东部闹饥荒,会稽更厉害,十有七八都被饿死,而只有晋安衣食丰足,兵力强盛。   侯景被平定...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端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   ⑴端居:闲居。   ⑵素秋:秋天的代称。   【翻译】   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
  •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端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   ⑴端居:闲居。   ⑵素秋:秋天的代称。   【翻译】   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
  •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出自唐朝诗人吴涛的古诗作品《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注释】   ⑴游子:指离家远游之人。春衫:单薄的春装。试:尝试。   ⑵歇:停,这里指蛙畏寒而声息全无。   ⑶作:起。   【翻译】   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
  •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出自唐朝诗人吴涛的古诗作品《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注释】   ⑴游子:指离家远游之人。春衫:单薄的春装。试:尝试。   ⑵歇:停,这里指蛙畏寒而声息全无。   ⑶作:起。   【翻译】   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
  • ·《更法第一》--  更法第一   原文: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语曰:‘愚者暗...
  • ·《垦令第二》--  垦令第二   原文:   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敝。农不敝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官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少民学之不休,则草必垦矣。   无以外权任...
  • ·《农战第三》--  农战第三   原文: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国去言则民朴;民朴,则不淫。民见上利之从壹空出也,则作壹;作壹,则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力;多力,则国强。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
  • ·《》--  周迪是临川南城人。小时候住在山谷里,有臂力,能拉强弓,靠打猎为生。侯景作乱时,周迪的同族人周续在临川起兵,梁始兴王萧毅把自己的郡让给周续,周迪招募同乡加入周续的军队,每次作战周迪都勇于其他人。周续部下的将领,都是郡中的豪门大族,日渐骄横,周续管束他们严了点儿,他们就杀了周续推举周迪为头领。梁元帝委任周迪为高州刺史,封他为临汝县侯。绍泰二年(556),作衡州刺史,兼任临川内史,周文育讨伐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