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阳春登荆山行

  《代阳春登荆山行》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
  【前言】
  《代阳春登荆山行》是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首拟乐府诗,也是一首出色的山水诗,以美丽的山水风景,反衬诗人不得志的无可奈何的凄苦之情。
  【注释】
  ①崎岖:山路高低不平。
  ②犯:冒着。
  ③不可留:站不住脚。
  ④极眺:与下句的“穷目”同义,都是尽力眺望的意思。
  ⑤帝州:君王的州县,指荆州城。
  ⑥奕奕:高大的样子。
  ⑦缟衣:白色男服。
  ⑧日氛:日气。
  ⑨暄:温暖。
  ⑩乱:杂混。
  【翻译】
  早晨,我去攀登那高高的荆山,山路崎岖又艰难。叶上的霜露打湿了我的衣裳,腻滑的青苔,使人觉得难走难站。终于登上山顶,犹如置身云端,极目眺望神州,一片繁华的世界映入眼帘:高大的方城内,千家万户,星罗棋布,层层的城上,有高楼参差相连。一辆辆红色的马车wWW.slkj.oRG,奔驰在大路上,一群群白衣男子,漫步在街巷之间。明媚的阳光,普照着青山绿水,和煦的微风,把温暖的春雾吹散。一片片花草树木,把平原装饰得绚丽多彩,一簇簇桑林柘丛,在田野上连绵不断。攀下树枝,摆弄一番初生的紫茎,冒着露水,折一根柔嫩的花枝把玩。眼前的景物,虽然很有趣味,心事重重的我,却是忧思难解,落寞寡欢。姑且抛开所有的烦恼吧——让我们共饮一杯浓浓的春酒,一路浩歌上荆山。
  【赏析】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表面看,这四句平淡寡味,同下面写的春天的景色不协凋。但仔细体察,就会发现诗中写景状物的精妙。“早行犯霜露”这一句,写出了高山春晨的特有的景象,从侧面衬托出了荆山的高峻。未言山高,而山高自现,诗写得很含蓄。“犯”字也用得好,表达了诗人春晨置身高山特有的感受:霜露袭人,寒意难禁。而“苔滑不可留”一句同“崎岖道难游”一句接应,对小道的艰险难行起到了映衬的作用。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六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收览天地的雄浑意境。而一仰一俯,又层次鲜明地表现了他目光游动的情态。接着诗人铺张渲染,写他俯瞰荆山脚下之所见,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平原上繁荣的图画:都城中万室罗列,烟火稠密;高大的城垣上楼阁高耸,驿道上奔驰着官员们乘坐的车子,高大鲜红,民众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这样写能避免呆板,显出变化,使写景状物错综有致,表明诗人为山上山下的美景所吸引。“花木乱平原,桑柘绵平畴”两句,诗人用如椽大笔,描绘出广阔的平原上的一派生机。“乱”‘绵”二字,是锤炼所得。“乱”是从横的方面摄景,“绵”是从纵的方面取象,两者互文见义,写出辽阔平原上纵横交错地覆盖着红花和绿叶,意境非常开阔,色彩非常鲜明。
  “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写出了诗人看到美景心中的情不自禁,好象要让春光停驻在自己的手中似的。然而正在他袒开胸怀拥抱春光之际,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忧念,却暗暗地袭上了他的心头,从而引出了后文。“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两句表达了诗人出身微寒,在那个讲究门阀、兰艾不辨的社会里怀才不遇、遭际不平的悲愤感慨。“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邱”两句,表达了他这种无可奈何的凄苦的心情。

代阳春登荆山行相关古诗词

  • ·古诗《代陈思王京洛篇》--  《代陈思王京洛篇》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宝帐三千所,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垂彩绿云中。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盛爱逐衰蓬。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复缝。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   唯见双黄鹄,千里一相从。   【赏析】   曹植封陈王,谥思,故世称陈...
  • ·古诗《秋晨羁怨望海思归》--  《秋晨羁怨望海思归》作者为南北朝诗人沈约。其古诗全文如下:   分空临澥雾,披远望沧流。   八桂暧如画,三桑眇若浮。   烟极希丹水,月远望青丘。   【注释】   ①羁怨:羁旅之怨。   ②澥雾:海雾。   ③沧流:青色的水流,此泛指海水。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山祇跸峤路,水若警沧流。”   ④八桂:八株桂树。《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
  • ·古诗《留真人东山还》--  《留真人东山还》作者为南北朝诗人沈约。其古诗全文如下:   连峰竟无已,积翠远微微。   寥戾野风急,芸黄秋草腓。   我来岁云暮,于此怅怀归。   霜雪方共下,宁止露沾衣。   待余两岐秀,去去掩柴扉。   【赏析】   诗人一方面为远离政治斗争的是非之地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又因仕途坎坷颇觉痛苦,故其《登玄畅楼》云:“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rdqu...
  • ·古诗《有所思·西征登陇首》--  《有所思·西征登陇首》作者为南北朝诗人沈约。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前言】   《有所思·西征登陇首》是南朝诗人沈约所作的一首和诗。这首诗写征夫怀念自己的家乡。首二句写征夫登上陇山之巅,向东遥望自己的家乡;中间四句写景,前两句写的是征夫眼中所见的边塞春...
  • ·古诗《有所思·谁言生离久》--  《有所思·谁言生离久》作者为南北朝诗人萧衍。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前言】   《有所思·谁言生离久》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构思巧妙,首两句出笔不凡,由分离不久,别时并不痛苦,即由不应相思或不太相思起,而后转入相思更苦,以别于生离日久,别时万...
  • ·古诗《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作者为南北朝诗人沈约。其古诗全文如下: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赏析】   据《梁书·沈约传》记载,公元494年(南齐隆昌元年),沈约除吏部郎,出为东阳太守。新安江源出安徽...
  • ·古诗《昭君辞应诏》--  《昭君辞应诏》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庾信。其古诗全文如下: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前言】   《昭君辞应诏》是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诗作。此诗写昭君出塞途中越过胡汉边界时所见所感,表达了王昭君来到北方塞外之后,怀念家乡的心情。   【注释】   ①光禄塞:乃边塞上的一...
  • ·古诗《扶风歌·朝发广莫门》--  《扶风歌·朝发广莫门》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应玚。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废鞍高岳头。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资粮...
  • ·古诗《代阳春登荆山行》--  《代阳春登荆山行》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   【前言】   《代阳春登荆山行》
  • ·古诗《代结客少年场行》--  《代结客少年场行》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   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   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九衢平若水,双阙似云浮。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   击钟陈鼎食,方驾自相求。今我独何为,坎壈怀百忧。   【前言】   《结客少年场行》是写游侠题材的乐府旧题,本自曹植...
  • ·古诗《代北风凉行》--  《代北风凉行》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凉,雨雪雱。京洛女儿多严妆。   遥艳帷中自悲伤,沉吟不语若为忘。   问君何行何当归,苦使妾坐自伤悲。   虑年至,虑颜衰。情易复,恨难追。   【赏析】   此篇在《乐府诗集》中属《杂曲歌辞》。郭茂倩说:“鲍照《北风凉》、李白《烛龙栖寒门》,皆伤北风雨雪,而行人不归。”开篇二句,出自《诗经·邶风·北...
  • ·古诗《赠故人马子乔诗》--  《赠故人马子乔诗》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剑将别离。先在匣中鸣。   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   雌沈吴江里。雄飞入楚城。   吴江深无底。楚阙有崇扃。   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   神物终不隔。千游傥还并。   【前言】   《赠故人马子乔诗》是南北朝诗人鲍照所作诗词之一,这首诗是《赠故人马子乔》的第六首。主要是思念远别的故人和希望重新聚首。  ...
  • ·古诗《日落望江赠荀丞诗》--  《日落望江赠荀丞诗》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旅人乏愉乐。薄暮增思深。   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   乱流灇大壑。长雾匝高林。   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   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   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内。高会日挥金。   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沉。   【赏析】   公元451、452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九年)间,鲍照客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 ·古诗《梦归乡诗》--  《梦归乡诗》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衔泪出郭门。抚剑无人逵。   沙风暗塞起。离心眷乡畿。   夜分就孤枕。梦想暂言归。   孀妇当户叹。缫丝复鸣机。   慊款论久别。相将还绮闱。   历历檐下凉。胧胧帐里辉。   刈兰争芬芳。采菊竞葳蕤。   开奁夺香苏。探袖解缨徽。   寐中长路近。觉后大江违。   惊起空叹息。恍惚神魂飞。   白水漫浩浩。高山壮巍巍。...
  • ·古诗《喜雨诗·天复何弥广》--  《喜雨诗·天复何弥广》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和二年大旱,三麦不收,百姓分为饥饿。   天复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注释】   [1]太和:魏明帝曹叡年号。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   [2]苞:通“包”,容。《荀子·非十二子》:“天...
  • ·古诗《玩月城西门廨中》--  《玩月城西门廨中》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夜移衡汉落,徘徊帷户中。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   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   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肴干酒未阕,金壶启夕沦。   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前言】   《玩月城西门廨中》系...
  • ·古诗《游敬亭山诗》--  《游敬亭山诗》作者为南北朝诗人谢朓。其古诗全文如下: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渫云已漫漫,多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   【前言】   《游敬亭山》是南朝诗人谢脁游赏宣城北十里的敬亭山时...
  • ·古诗《代阳春登荆山行》--  《代阳春登荆山行》作者为南北朝诗人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   【前言】   《代阳春登荆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