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王孙莫把比蓬蒿

  《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郑谷。其古诗全文如下: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
  菊:此处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孙: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阳节。
  秋香:菊花。
  由来:因此从来。
  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翻译】
  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鉴赏】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草,个头较高,从外形看,与菊苗太大的差别,养尊处优的公子王孙们,是很容易把菊苗当作蓬蒿的。作者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训斥王孙公子“菊草不分”。其实这是鄙视他们不识人才。下一句就更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了。
  “九日枝枝近鬓毛”,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重阳节,这一天,我们的先人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囊,把菊花插戴于鬓上。这第二句是说,菊苗到了重阳节,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与蓬蒿有了本质的区别。你看,一枝又一枝的菊花插在大家的鬓发间。请问:有乱插蓬蒿的吗?哈哈没有。这第二句,作者作为菊花是多么自豪啊,人们终于认识到它的价值。
  “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
  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 “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wwW.sLKJ.org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菊·王孙莫把比蓬蒿相关古诗词

  • ·古诗《春山夜月》--  《春山夜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于良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前言】   《春山夜月》是唐代诗人于良史的作品。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开篇两句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
  • ·古诗《江陵愁望有寄》--  《江陵愁望有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鱼玄机。其古诗全文如下: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前言】   《江陵愁望寄子安》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作品。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女诗人因孤独寂寞而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情。此诗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接写相思情。全诗运用句中重复、句中排比、反义字相起等手段,造成悠扬飘摇的风...
  • ·古诗《宿紫阁山北村》--  《宿紫阁山北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樽。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前言】   《宿紫阁山北村》是唐代诗人...
  • ·古诗《村居苦寒》--  《村居苦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前言】   《村居苦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
  • ·古诗《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前言】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开头境界阔大,极苍苍茫茫之致,如高山坠石,出人意外,有气势,有魄力。犹如大海门户的北固山横亘天边,岸边的沙滩上烟雾缭绕,多...
  • ·古诗《送友游吴越》--  《送友游吴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前言】   《送友游吴越》是晚唐诗人杜荀鹤的一首送别诗,为友人介绍吴越美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游吴越的高兴羡慕之情。   【注释】   ①吴越:指今苏浙一带。   ②吴:指现在浙江一带。   ③火:繁荣、热闹的景...
  • ·古诗《蓝桥驿见元九诗》--  《蓝桥驿见元九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前言】   《蓝桥驿见元九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作者被贬江州途中因见到好友元稹的题诗而作的,表现了元白二人的深厚友谊。全诗通过传神的细节描绘和动作旋律的烘托,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诗人的形象和内心活动。   【注释】   ...
  • ·古诗《寄袁州陈智周》--  《寄袁州陈智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沈廷瑞。其古诗全文如下:   名山相别后,别后会难期。   金鼎销红日,丹田老紫芝。   访君虽有路,怀我岂无诗。   休羡繁华事,wwW.sLKJ.org百年能几时。
  • ·古诗《菊·王孙莫把比蓬蒿》--  《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郑谷。其古诗全文如下: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   菊:此处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孙: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阳节。   秋香:菊花。   由来:因此从来。   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
  • ·古诗《咏山泉·山中有流水》--  《咏山泉·山中有流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储光羲。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前言】   《咏山泉》是一首山水诗。作者储光羲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   【注...
  • ·古诗《赠僧昭莹》--  《赠僧昭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沈廷瑞。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北东西路,人生会不无。   早曾依阁皂,又却上玄都。   云片随天阔,泉声落石孤。   何期早相遇,wwW.sLKJ.org乐共煮菖蒲。
  • ·古诗《答高安宰》--  《答高安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沈廷瑞。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须问我道成时,wwW.sLKJ.org紫府清都自有期。   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金骨俗争知。
  • ·古诗《答常学士》--  《答常学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梦符。其古诗全文如下:   罢修儒业罢修真,养拙藏愚春复春。   到老不疏林里鹿,平生难见日边人。   洞桃深处千林锦,wwW.sLKJ.org岩雪铺时万草新。   深谢名贤远相访,求闻难博凤为邻。
  • ·古诗《丈人山诗·春冻晓鞯露重》--  《丈人山诗·春冻晓鞯露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冻晓鞯露重,wwW.sLKJ.org夜寒幽枕云生。   岂是与山无素,丈人着帽相迎。
  • ·古诗《谢令学道诗》--  《谢令学道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辞。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用梯媒向外求,wwW.sLKJ.org长生只合内中修。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行心不到头。
  • ·古诗《上盐城令述德诗》--  《上盐城令述德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辞。其古诗全文如下:   门风常有蕙兰馨,鼎族家传霸国名。   容貌静悬秋月彩,文章高振海涛声。   讼堂无事调琴轸,wwW.sLKJ.org郡阁何妨醉玉觥。   今日东渐桥下水,一条从此镇常清。
  • ·古诗《题龙兴观壁》--  《题龙兴观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马湘。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有无穷事,wwW.sLKJ.org生知遂百春。   问程方外路,宜是上清人。
  • ·古诗《菊·王孙莫把比蓬蒿》--  《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郑谷。其古诗全文如下: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   菊:此处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孙: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阳节。   秋香:菊花。   由来:因此从来。   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