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湫记

  《大龙湫记》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大龙湫记》是元代李孝光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两次大龙湫的记游,写出了大瀑布的奇特景色。第一次是水大时,大龙湫声势夺人;第二次是水小时,写了大龙湫“乍大乍小”的奇观以及周围的秀丽景色。作者善于运用各种手段从不同角度来写,既写了大龙湫本身的壮观,又通过游人对大龙湫的感受来加以衬托,使人读后有一种变幻莫测、美不胜收的感受。
  【原文】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鳌,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着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着人。走入庵避,余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WWw.SLkJ.ORg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间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着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注释】
  1 、 大德七年秋八月, ——公元1 303 年。 大德: 元成宗年号。2、 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 ——老先生: 这篇文章最后说: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 南山公即泰不华, 蒙古人,字兼善, 初名达普化。 父为台州录事, 家居台州。 元英宗至治进士, 授集贤修撰。 官至礼部尚书, 出为台州路达鲁花赤(元代官名, 蒙语译语, 长官的意思。 ) 方国珍起兵, 被杀。 大龙湫: 又名大瀑布。 在雁山西谷。
  3、 苦雨积日夜。 ——“苦” 后省略“于” , 介词“被” 。 积: 积累, 即连续的意
  4、 是日大风起西北, 始见日月。 始: 才。
  5、 湫水方大, 入谷, 未到五里余, 闻大声转出谷中, 从者心掉。 ——心掉: 心惊的意思。 掉: 颤动。
  6、 望见西北立石, 作人俯势, 又如大楹。 ——楹: 厅堂的前柱。
  7、 行过二百步, 乃见更作两股倚立。 ——乃: 副词, 表转折, 却。 更: 改。 股: 大腿。
  8、 更进百数步, 又如树大屏风。 ——更: 再, 又。 树: 竖立。 屏风: 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一般是用木头或竹子做成框子, 蒙上绸子或布, 有的单扇, 有的多扇, 可以折叠。
  9、 而其巅, 犹蟹两鳌, 时一动摇, 行者兀兀不可入。 ——而: 连词。 其巅: 指立石的顶端。 (hanxia) : 双声联绵词, 山谷空旷的样子。 鳌: 节肢动物前面的一对钳夹。 兀兀: wuwu, 停止不前的样子 。
  10、 转缘南山趾, 稍北, 回视如树圭, ——缘: 沿着。 趾: 山脚。 稍: 稍微。 北: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向北走。 树圭:立圭。 圭: 同“圭” , 上尖下方的玉。
  11 、 又折而入东崦, 又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 不挂着四壁, 或盘桓久不下, 忽进落如震霆。 ——而: 承接连词。 东崦(yan) : 东山。 着(zhuo) : 附着。 或: 有的。 盘桓: 徘徊不前。 这里指水在原处回荡。 震霆: 霹雳 。
  12、 东岩趾, 有诺讵那庵, ——诺讵(j u) 那庵: 即罗汉庵。
  13、 相去五六步, 山风横射, 水飞着人。 ——去: 距。 射: 指风速很快。
  14、 水下捣大潭, 轰然万人鼓也。 ——下: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下。 捣: 捣击, 撞击, 冲击。 轰然: 形容大声。 鼓:名词活用为动词, 击鼓。
  15、 人相持语, 但见口张, 不闻作声, 则相顾大笑。 ——相持语: 相互握着手讲话。 作声: 发出声音。 顾: 看。
  16、 是后, 予一岁或一至。—— 是: 指示代词, 此。
  17、 至, 常以九月、 十月, 则皆水缩, 不能如向所见。 ——以: 在, 介词。 水缩: 水小。 向: 往昔, 旧时, 以前。
  18、 今年冬又大旱, 客入, 到庵外石矼上, 渐闻有水声, 乃缘石下, 出乱石间, 始见瀑布垂, 勃勃如苍烟, 乍小乍大—— 缘: 沿着。 矼: gang, 石桥。 下: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向下走。 始: 才。 勃勃: 旺盛的样子, 形容瀑布象烟云一样蒸腾有生气。苍烟: 青烟。 瀑布不大, 从下仰望, 由于青天的衬托, 所以象青烟。 乍: zha, 忽然。
  19 、 鸣渐壮急——鸣: 指瀑布声。 壮急: 形容水声洪大急促。 这句是写观瀑布的人往前去离瀑布更近时的感受, 不是瀑布本身的变化。
  20、 水落潭上洼石, 石被激射, 反红如丹砂, 石间无秋毫土气。—— 洼: 洼, 凹下。 秋毫: 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 比喻微小的事物。
  【翻译】
  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我曾经跟随老先生来观赏大龙湫瀑布,正逢阴雨连绵,日夜不停。这一天,大风从西北刮起,才见到太阳出来。大龙湫的水势正大。进入山谷,还不到五里多路,就听到巨大的声响从谷中曲折传出。跟随者都胆战心惊。望见西北方屹立的一座山峰,作出人俯伏的姿势;又很像堂前的柱子。走过二百步,于是又见到此峰变得好像是两腿互相支撑站立。再前行一百多步,此峰就又像是树立着的大屏风了。它的顶峰裂开而又深陷,仿佛螃蟹的两只螯足,不时地摇动。游人心神紧张而不敢再往里走。于是转身沿着南山脚,向偏北方向走去,回头再看那山峰就像是树立的玉圭了。又转弯进入东山,抬头就看见大水从天上直落到地上,一点水也不沾挂四边石壁,有时瀑水在半空中回旋久久不落,刹那间又迸落如雷霆万钧。东山脚下有诺讵那庵,相距五六步远,山风横吹过来,瀑水就飞射到人的身上。走进庵堂躲避,瀑水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来了一样。瀑水向下冲击大水潭,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游人互相拉手说话,只看见嘴巴张开,却听不见话音,于是相视大笑。老先生说:“壮观啊!我走遍天下,没有见过如同这样的瀑布。”
  从此以后,我每年有时来一次。来时,常在九月。因为在十月,瀑水就减少,不能像以前所见到的那样了。今年冬天又是大旱。我自外而来,到诺讵那庵外的石桥上,渐渐有水流声可以听到。于是顺着石桥下去,走出乱石丛,才看见瀑布垂挂着,水气喷溢升腾有如青色的云烟,忽大忽小,而水声也渐渐宏壮急迫起来。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上,石面被瀑水猛烈地冲击,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红光。石间没有丝毫的泥土气息,生长于此的树木本该瘦瘠,却反而像翡翠鸟和野鸭的羽毛那样碧绿光滑。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鱼,听到石头被水冲击转动的声音,就舒缓地摇尾游向远处,悠闲徘徊,就像避世的隐士那样。家僮此时在石旁放置了大瓶,想盛接由上而来的瀑水。瀑水忽然飞舞着向人们扑来,势头加大了一倍,家里的奴仆们不能再取回瓶子。于是他们解衣脱帽放在石上,互相牵拉着,想努力取回瓶子,并因此而大声呼叫笑闹。西南方的石壁上,有几十只黄猿,听到笑闹全都惊惶不安,攀缘着山崖顶端横卧的树木鱼贯而下,窥视着游人而啼叫。我们放眼观赏很久,才走到瑞鹿院前。瑞鹿院就是现在的瑞鹿寺。这时太阳已经落下,青苍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往前走时,人们已迷失了路径,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
  老先生就是南山公。

大龙湫记相关古诗词

  • ·古诗《送何太虚北游序》--  《送何太虚北游序》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士可以游乎?“不出户,知天下”,何以游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四方也,而何可以不游也?   夫子,上智也,适周而问礼,在齐而闻韶,自卫复归于鲁,而后雅、颂各得其所也。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上智且然,而况其下者乎?士何可以不游也!   然则彼谓不出户而能知者,...
  • ·古诗《送秦中诸人引》--  《送秦中诸人引》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
  • ·古诗《登西台恸哭记》--  《登西台恸哭记》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古代散文名篇,一作《西台恸哭记》。南宋谢翱作。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恸乎丞相(即文天祥)”、“恸乎宋之三百年”(元张丁《登西台恸哭记注》)。为避元统治者的文网,词语多隐蔽,但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   【原文】   始,故人唐...
  • ·古诗《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后序》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散文篇名,南宋文天祥作。是作者诗集《指南录》的序之一。文中回顾了作者出使元军被扣留,逃出后历尽艰险,多次濒临死亡的经过,抒发了誓死报国的慷慨豪情。 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军进逼南宋首都临安,文天祥赴元营谈判,被扣押,后乘隙逃归。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集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rd...
  • ·古诗《金石录后序》--  《金石录后序》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金石录后序》倾注了李清照夫妇毕生心血的巨著,著录了他们所收藏的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片二千种,为目录10卷、辨证20卷、跋102篇。因赵明诚自己生前已写了书的序文,列于书首,李清照又作了这篇“序”,附于书后,故称“后序”。《金石录》是李清照亡夫赵明诚的一部关于金石收藏整理的学术著述。李...
  • ·古诗《书洛阳名园记后》--  《书洛阳名园记后》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书洛阳名园记后》是《洛阳名园记》一书的后记。本文论证从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洛阳园林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一句话,洛阳园林是国家治乱兴衰的晴雨表,指出《洛阳名园记》不是白白写的,对朝廷的腐败提出了强烈的忠告,表现了作者对衰微的国势的清醒认识和深刻忧虑,简直是在敲警钟!作者是借唐讽宋,用意十分清楚。...
  • ·古诗《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张梦得、苏轼都被贬至黄州。张梦得在寓所西南筑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   【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
  • ·古诗《上枢密韩太尉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 关于本文的主题,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苏辙想通过这封书信拜见韩太尉。苏家并非世族大家,苏氏父子三人出...
  • ·古诗《大龙湫记》--  《大龙湫记》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大龙湫记》是元代李孝光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两次大龙湫的记游,写出了大瀑布的奇特景色。第一次是水大时,大龙湫声势夺人;第二次是水小时,写了大龙湫“乍大乍小”的奇观以及周围的秀丽景色。作者善于运用各种手段从不同角度来写,既写了大龙湫本身的壮观,又通过游人对大龙湫的感受来加以衬托,使人读后有一种变幻莫测、
  • ·古诗《阅江楼记》--  《阅江楼记》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本文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七。朱元璋称帝后,下诏于南京狮子山顶修建阅江楼。宋濂奉旨撰写此记。此应制之作颇具特色,颇有明代开国气势,后入选《古文观止》。二零零一年阅江楼落成,成为继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楼,结束六百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原文】   金陵为帝王之州[1]。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
  • ·古诗《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
  • ·古诗《尊卢沙》--  《尊卢沙》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1],关吏絷之[2]。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3],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4]。承颜色日浅[5],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
  • ·古诗《卖柑者言》--  《卖柑者言》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卖柑者言》是一篇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政治寓言。讲述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揭露了元末统治者的腐败弊政,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ldqu...
  • ·古诗《司马季主论卜》--  《司马季主论卜》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诗),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腐败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果。在现代看来,这篇对话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声警钟。   【原文】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
  • ·古诗《书博鸡者事》--  《书博鸡者事》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已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
  • ·古诗《越巫》--  《越巫》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
  • ·古诗《吴士》--  《吴士》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   士尝游...
  • ·古诗《大龙湫记》--  《大龙湫记》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大龙湫记》是元代李孝光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两次大龙湫的记游,写出了大瀑布的奇特景色。第一次是水大时,大龙湫声势夺人;第二次是水小时,写了大龙湫“乍大乍小”的奇观以及周围的秀丽景色。作者善于运用各种手段从不同角度来写,既写了大龙湫本身的壮观,又通过游人对大龙湫的感受来加以衬托,使人读后有一种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