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洞的诗词全集

李洞的诗词全集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

李洞的诗词全集: 《寄南岳僧》 《迁村居二首》 《赠徐山人》 《避暑庄严禅院》 《山居喜友人见访》 《中秋月(一作瘳凝诗)》 《叙旧游寄栖白》 《登楼

李洞的诗词全集

  • 古诗《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李洞--苔染马蹄青,何曾似在城。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沟行。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 古诗《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李洞--客卧涪江蘸月厅,知音唤起进趋生。寒梅折后方离蜀,腊月圆前未到京。风卷坏亭羸仆病,雪糊危栈蹇驴行。文昌一试应关分,岂校褒斜两日程。
  • 古诗《西蜀与崔先生话东洛旧游》--李洞--王屋峭难名,三刀梦四更。日升当地缺,星尽未天明。度雪云林湿,穿松角韵清。崔家开锦浪,忆着水窗声。
  • 古诗《终南山二十韵》--李洞--关内平田窄,东西截杳冥。雨侵诸县黑,云破九门青。暂看犹无暇,长栖信有灵。古苔秋渍斗,积雾夜昏萤。怒恐撞天漏,深疑隐地形。盘根连北岳,转影落南溟。穷穴何山出,遮蛮上国宁。残阳高照蜀,败叶远浮泾。劚竹烟岚冻,偷湫雨雹腥。闲房僧灌顶,浴涧鹤遗翎。梯滑危缘索,云深静唱经。放泉惊鹿睡,闻磬得人醒。踏着神仙宅,敲开洞府扃。棋残秦士局,字缺晋公铭。一谷势当午,孤峰耸起丁。远平丹凤阙,冷射五侯厅。万丈冰声...
  • 古诗《贾岛墓》--李洞--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位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
  • 古诗《题云际寺》--李洞--开门风雪顶,上彻困飞禽。猿戏青冥里,人行紫阁阴。腊泉冰下出,夜磬月中寻。尽欲居岩室,如何不住心。
  • 古诗《早春友人访别南归》--李洞--南归来取别,穷巷坐青苔。一盏薄醨酒,数枝零落梅。潮生楚驿闭,星在越楼开。明日望君处,前临风月台。
  • 古诗《寄窦禅山薛秀才》--李洞--窦岭吟招隐,新诗满集贤。白衫春絮暖,红纸夏云鲜。琴缠江丝细,棋分海石圆。因知醉公子,虚写世人传。
  • 古诗《过贾浪仙旧地》--李洞--鹤外唐来有谪星,长江东注冷沧溟。境搜松雪仙人岛,吟歇林泉主簿厅。片月已能临榜黑,遥天何益抱坟青。年年谁不登高第,未胜骑驴入画屏。
  • 古诗《出山睹春榜》--李洞--未老鬓毛焦,心归向石桥。指霞辞二纪,吟雪遇三朝。连席频登相,分廊尚祝尧。回眸旧行侣,免使负嵩樵。
  • 古诗《送人归觐河中》--李洞--青门冢前别,道路武关西。有寺云连石,无僧叶满溪。河长随鸟尽,山远与人齐。觐省波涛县,寒窗响曙鸡。
  • 古诗《送行脚僧》--李洞--瓶枕绕腰垂,出门何所之。毳衣沾雨重,棕笠看山欹。夜观入枯树,野眠逢断碑。邻房母泪下,相课别离词。
  • 古诗《寄清演》--李洞--忽闻清演病,可料苦吟身。不见近诗久,徒言华发新。别来山已破,住处月为邻。几绕庭前树,于今四十春。
  • 古诗《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李洞--拜官门外发辉光,宿卫阴符注几行。行处近天龙尾滑,猎时陪帝马鬃香。九城王气生旗队,万里寒风入箭疮。从此浩然声价歇,武中还有李襄阳。
  • 古诗《同僧宿道者院》--李洞--携文过水宿,拂席四廊尘。坠果敲楼瓦,高萤映鹤身。点灯吹叶火,谈佛悟山人。尽有栖霞志,好谋三教邻。
  • 古诗《秋宿梓州牛头寺》--李洞--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窗闲二江冷,帘卷半空秋。诏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鹤梦生红日,云闲锁梓州。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
  • 古诗《寄淮海惠泽上人》--李洞--海涛痕满旧征衣,长忆初程宿翠微。竹里桥鸣知马过,塔中灯露见鸿飞。眉毫别后应盈尺,岩木居来定几围。他日愿师容一榻,煎茶扫地学忘机。
  • 古诗《秋宿经一作荆上人房》--李洞--江房无叶落,松影带山高。满寺中秋月,孤窗入夜涛。旧真悬石壁,衰发落铜刀。卧听晓耕者,与师知苦劳。
  • 古诗《绣岭宫词》--李洞--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 古诗《鄠郊山舍题赵处士林亭》--李洞--圭峰秋后叠,乱叶落寒墟。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云深猿拾栗,雨霁蚁缘蔬。只隔门前水,如同万里余。
  • 古诗《和曹监春晴见寄》--李洞--竺庙邻钟震晓鸦,春阴盖石似仙家。兰台架列排书目,顾渚香浮瀹茗花。胶溜石松粘鹤氅,泉离冰井熨僧牙。功成名著扁舟去,愁睹前题罩碧纱。
  • 古诗《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李洞--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 古诗《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李洞--人言紫绶有光辉,不二心观似草衣。尘劫自营还自坏,禅门无住亦无归。松根穴蚁通山远,塔顶巢禽见海微。每话南游偏起念,五峰波上入船扉。
  • 古诗《锦城秋寄怀弘播上人》--李洞--极顶云兼冻,孤城露洗初。共辞嵩少雪,久绝贝多书。远照雁行细,寒条狖挂虚。分泉煎月色,忆就茗林居。
  • 古诗《吊膳曹从叔郎中》--李洞--华省支残俸,寒蔬办祭稀。安坟对白阁,买石折朱衣。蜀客弹琴哭,江鸥入宅飞。帆吹佳句远,不独遍王畿。
  • 古诗《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李洞--浴马池西一带泉,开门景物似樊川。朱衣映水人归县,白羽遗泥鹤上天。索米夜烧风折木,无车春养雪藏鞭。缙绅处士知章句,忍使孤窗枕泪眠。
  • 古诗《河阳道中》--李洞--冲风仍蹑冻,提辔手频呵。得事应须早,愁人不在多。雪田平入塞,烟郭曲随河。翻忆江涛里,船中睡盖蓑。
  • 古诗《贺昭国从叔员外转本曹郎中》--李洞--苔砌塔阴浓,朝回尚叫蛩。粟征山县欠,官转水曹重。灯照楼中雨,书求海上峰。诗家无骤显,一一古人踪。
  • 古诗《赠入内供奉僧》--李洞--内殿谈经惬帝怀,沃州归隐计全乖。数条雀尾来南海,一道蝉声噪御街。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中柴。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 古诗《秋日曲江书事》--李洞--门摇枯苇影,落日共鸥归。园近鹿来熟,江寒人到稀。片云穿塔过,枯叶入城飞。翻怕宾鸿至,无才动礼闱。
  • 古诗《曲江渔父》--李洞--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 古诗《冬忆友人》--李洞--吟上山前数竹枝,叶翻似雪落霏霏。枕前明月谁动影,睡里惊来不觉归。
  • 古诗《送郤先辈归觐华阴》--李洞--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锁闱。骚雅近来颓丧甚,送君傍觉有光辉。
  • 古诗《和淮南太尉留题凤州王氏别业》--李洞--清秋看长鹭雏成,说向湘僧亦动情。节屋折将松上影,印龛移锁月中声。野人陪赏增诗价,太尉因居着谷名。闲想此中遗胜事,宿斋吟绕凤池行。
  • 古诗《寄翠微无可上人一作无学禅师》--李洞--远近众心归,居然占翠微。展经猿识字,听法虎知非。泉注城池梦,霞生侍卫衣。玄机不可学,何似总无机。
  • 古诗《题南鉴公山房》--李洞--竹房开处峭,迥挂半山灯。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
  • 古诗《宿凤翔天柱寺穷易玄上人房》--李洞--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墨研青露月,茶吸白云钟。卧语身粘藓,行禅顶拂松。探玄为一决,明日去临邛。
  • 古诗《春日隐居官舍感怀》--李洞--风吹烧烬杂汀沙,还似青溪旧寄家。入户竹生床下叶,隔窗莲谢镜中花。苔房毳客论三学,雪岭巢禽看两衙。销得人间无限事,江亭月白诵南华。
  • 古诗《赠唐山人》--李洞--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千年松绕屋,半夜雨连溪。邛蜀路无限,往来琴独携。
  • 古诗《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李洞--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 古诗《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李洞--野色迷亭晓,龙墀待押班。带涎移海木,兼雪写湖山。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闲。唐封三万里,人偃翠微间。
  • 古诗《颜上人房(一作题西明自觉上人房)》--李洞--御沟临岸行,远岫见云生。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
  • 古诗《上昭国水部从叔郎中》--李洞--极南极北游,东泛复西流。行匝中华地,魂销四海秋。题诗在琼府,附舶出青州。不遇一公子,弹琴吊古丘。
  • 古诗《智新上人话旧》--李洞--蟋蟀灯前话旧游,师经几夏我经秋。金陵市合月光里,甘露门开峰朵头。晴眺远帆飞入海,夜禅阴火吐当楼。相看未得东归去,满壁寒涛泻白鸥。
  • 古诗《有寄》--李洞--爱酒耽棋田处士,弹琴咏史贾先生。御沟临岸有云石,不见鹤来何处行。
  • 古诗《赠宋校书》--李洞--曾伴元戎猎,寒来梦北军。闲身不计日,病鹤放归林。石上铺棋势,船中赌酒分。长言买天姥,高卧谢人群。
  • 古诗《登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李洞--返照塔轮边,残霖滴几悬。夜寒吟病甚,秋健讲声圆。粟穗干灯焰,苔根浊水泉。西峰埋藓石,秋月即师禅。
  • 古诗《叙事寄荐福栖白(一作听白公话旧)》--李洞--险倚石屏风,秋涛梦越中。前朝吟会散,故国讲流终。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兔满期姚监,蝉稀别楚公。净瓶光照客,拄杖朽生虫。平地塔千尺,半空灯一笼。祝尧谈几句,旋泻海涛东。
  • 古诗《送龙州田使君旧诗家》--李洞--御札轸西陲,龙州出牧时。度关云作雪,挂栈水成澌。剑淬号猿岸,弓悬宿鹤枝。江灯混星斗,山木乱枪旗。锁库休秤药,开楼又见诗。无心陪宴集,吟苦忆京师。
  • 古诗《题学公院池莲》--李洞--竹引山泉玉池,栽莲莫怪藕生丝。如何不似麻衣客,坐对秋风待一枝。
  • 古诗《送醉画王处士》--李洞--几年乘兴住南吴,狂醉兰舟夜落湖。别后鹤毛描转细,近来牛角饮还粗。同餐夏果山何处,共钓秋涛石在无。关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绕寰区。
  • 古诗《秋宿青龙禅阁》--李洞--前山不可望,暮色渐沉规。日转须弥北,蟾来渤海西。风铃乱僧语,霜蘖欠猿啼。阁外千家月,分明见里迷。
  • 古诗《寄太白隐者》--李洞--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 古诗《题西明寺攻文僧林复上人房》--李洞--谁寄湘南信,阴窗砚起津。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楼憩长空鸟,钟惊半阙人。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 古诗《宿书僧(一作记院)》--李洞--夜水笔前澄,时推外学能。书成百个字,庭转几遭灯。寄墨大坛吏,分笺蜀国僧。为题江寺塔,牌挂入云层。
  • 古诗《秋日同觉公上人眺慈恩塔六韵》--李洞--九级耸莲宫,晴登袖拂虹。房廊窥井底,世界出笼中。照牖三山火,吹铃八极风。细闻槎客语,遥辨海鱼冲。禁静声连北,江寒影在东。谒师开秘锁,尘日闭虚空。
  • 古诗《述怀二十韵献覃怀相公》--李洞--帝梦求良弼,生申属圣明。青云县器业,白日贯忠贞。霭霭随春动,忻忻共物荣。静宜浮竞息,坐觉好风生。万国闻应跃,千门望尽倾。瑞含杨柳色,气变管弦声。百辟寻知度,三阶正有程。鲁儒规蕴藉,周诰美和平。碧水遗幽抱,朱丝寄远情。风流秦印绶,仪表汉公卿。忠谠期登用,回邪自震惊。云开长剑倚,路绝一峰横。九野方无事,沧溟本不争。国将身共计,心与众为城。早晚中条下,红尘一顾清。南潭容伴鹤,西笑忽迁莺。折树恩难...
  • 古诗《送张乔下第归宣州》--李洞--诗道世难通,归宁楚浪中。早程残岳月,夜泊隔淮钟。一镜随双鬓,全家老半峰。无成来往过,折尽谢亭松。
  • 古诗《送知己》--李洞--郡清官舍冷,枕席溅山泉。药气来人外,灯光到鹤边。梦秦书印斗,思越画渔船。掷笏南归去,波涛路几千。
  • 古诗《冬日送凉州刺史》--李洞--宠饯西门外,双旌出汉陵。未辞金殿日,已梦雪山灯。地远终峰尽,天寒朔气凝。新年行已到,旧典听难胜。吏扫盘雕影,人遮散马乘。移军驼驮角,下塞掾河冰。猎近昆仑兽,吟招碛石僧。重输右藏实,方见左车能。兵聚边风急,城宽夜月澄。连营烟火岭,望诏几回登。
  • 古诗《题咸阳楼》--李洞--晚亚古城门,凭高黯客魂。塞侵秦旧国,河浸汉荒村。客路飏书烬,人家带水痕。猎频虚冢穴,耕苦露松根。墙外峰粘汉,冰中日晃原。断碑移作砌,广第灌成园。北马疑眠碛,南人忆钓湓。桥闲野鹿过,街静禁鸦翻。滩鼓城隍动,云冲太白昏。标衣多吕裔,荷锸或刘孙。吊问难知主,登攀强滴樽。不能扶壮势,冠剑惜乾坤。...
  • 古诗《赠长安毕郎中》--李洞--高门寒沼水连云,鹭识朱衣傍主人。地肺半边晴带雪,天街一面静无尘。朝回座客酬琴价,衙退留僧写鹤真。从此几迁为计相,蓬莱三刻奏东巡。
  • 古诗《送卢少府之任巩洛》--李洞--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 古诗《对棋》--李洞--小槛明高雪,幽人斗智棋。日斜抛作劫,月午蹙成迟。倚杖湘僧算,翘松野鹤窥。侧楸敲醒睡,片石夹吟诗。雨点奁中渍,灯花局上吹。秋涛寒竹寺,此兴谢公知。
  • 古诗《送从叔书记山阴隐居》--李洞--山顶绝茅居,云泉绕枕虚。烧移僧影瘦,风展鹭行疏。
  • 古诗《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李洞--抱疾寒溪卧,因循草木青。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朔雪痕侵雍,边烽焰照泾。烟沈陇山色,西望涕交零。
  • 古诗《龙池春草》--李洞--龙池清禁里,芳草傍池春。旋长方遮岸,全生不染尘。和风轻动色,湛露静流津。浅得承天步,深疑绕御轮。鱼寻倒影没,花带湿光新。肯学长河畔,绵绵思远人。
  • 古诗《题玉芝赵尊师院》--李洞--晓起磬房前,真经诵百篇。漱流星入齿,照镜石差肩。静闭街西观,存思海上仙。闲听说五岳,穷遍一根莲。
  • 古诗《长安县厅》--李洞--主人寂寞客屯邅,愁绝终南满案前。乞取中庭藤五尺,为君高劚扣青天。
  • 古诗《送舍弟之山南》--李洞--南山入谷游,去彻山南州。下马云未尽,听猿星正稠。印茶泉绕石,封国角吹楼。远宦有何兴,贫兄无计留。
  • 古诗《送沈光赴福幕(一作送福州从事)》--李洞--泉齐岭鸟飞,雨熟荔枝肥。南斗看应近,北人来恐稀。潮浮廉使宴,珠照岛僧归。幕下逢迁拜,何官着茜衣。
  • 古诗《赠可上人》--李洞--寺门和鹤倚香杉,月吐秋光到思馋。将法传来穿泱漭,把诗吟去入嵌岩。模糊书卷烟岚滴,狼藉衣裳瀑布缄。不断清风牙底嚼,无因内殿得名衔。
  • 古诗《送东宫贾正字之蜀》--李洞--南朝献晋史,东蜀瞰巴楼。长栈怀宫树,疏峰露剑州。半空飞雪化,一道白云流。若次江边邑,宗诗为遍搜。
  • 古诗《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李洞--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何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
  • 古诗《戏赠侯常侍》--李洞--葛洪卷与江淹赋,名动天边傲石居。两蜀词人多载后,同君讳却马相如。
  • 古诗《乱后龙州送郑郎中兼寄郑侍御》--李洞--待车登叠嶂,经乱集鸰原。省坏兰终洁,台寒柏有根。县清江入峡,楼静雪连村。莫隐匡山社,机云受晋恩。
  • 古诗《题竹溪禅院》--李洞--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三境通禅寂,嚣尘染着难。
  • 古诗《江峡寇乱寄怀吟僧》--李洞--半锡探寒流,别师猿鹤洲。二三更后雨,四十字边秋。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楼。扶亲何处隐,惊梦入嵩丘。
  • 古诗《题薛少府庄》--李洞--何须凿井饮,门占古溪居。寂寞苔床卧,寒虚玉柄书。有期登白阁,又得赏红蕖。清浅蒲根水,时看鹭啄鱼。
  • 古诗《中秋月》--李洞--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 古诗《送云卿上人游安南(一作送僧游南海)》--李洞--春往海南边,秋闻半夜蝉。鲸吞洗钵水,犀触点灯船。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长安却回日,松偃旧房前。
  • 古诗《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以诗上》--李洞--红蜡香烟扑画楹,梅花落尽庾楼清。光辉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着腕轻。宝帖牵来狮子镇,金盆引出凤凰倾。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
  • 古诗《赠禅友》--李洞--散花留内殿,宫女梦谈禅。树杪开楼锁,云中认岳莲。溪声过长耳,筇节出羸肩。飞句相招宿,多逢有月天。
  • 古诗《华山》--李洞--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 古诗《和寿中丞伤猿》--李洞--遗挂朱栏锁半寻,清声难买恨黄金。悬崖接果今何在,浅井窥星影已沉。归宅叶铺曾睡石,入朝灯照旧啼林。小山罢绕随湘客,高树休升对岳禽。天竺省怜伤倍切,亲知宽和思难任。相门恩重无由报,竟托仙郎日夜吟。
  • 古诗《宿叶公棋阁》--李洞--带风棋阁竹相敲,局莹无尘拂树梢。日到长天征未断,钟来岳顶劫须抛。挑灯雪客栖寒店,供茗溪僧爇废巢。因悟修身试贪教,不须焚火向三茅。
  • 古诗《题新安国寺》--李洞--佛亦遇艰难,重兴叠废坛。偃松枝旧折,画竹粉新干。开讲宫娃听,抛生禁鸟餐。钟声入帝梦,天竺化长安。
  • 古诗《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李洞--薄暮缘西峡,停桡一访僧。鹭巢行卧柳,猿饮倒垂藤。水曲岩千叠,云深树百层。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滩涨危槎没,泉冲怪石崩。中台一襟泪,岁杪别良朋。
  • 古诗《宿鄠郊赠罗处士》--李洞--川静星高栎已枯,南山落石水声粗。白云钓客窗中宿,卧数嵩峰听五湖。
  • 古诗《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李洞--蜀道波不竭,巢乌出浪痕。松阴盖巫峡,雨色彻荆门。宿寺青山尽,归林彩服翻。苦吟怀冻馁,为吊浩然魂。
  • 古诗《客亭对月》--李洞--游子离魂陇上花,风飘浪卷绕天涯。一年十二度圆月,十一回圆不在家。
  • 古诗《吊曹监》--李洞--宅上愁云吹不散,桂林诗骨葬云根。满楼山色供邻里,一洞松声付子孙。甘露施衣封泪点,秘书取集印苔痕。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
  • 古诗《病猿》--李洞--瘦缠金锁惹朱楼,一别巫山树几秋。寒想蜀门清露滴,暖怀湘岸白云流。罢抛檐果沉僧井,休拗崖冰溅客舟。啼过三声应有泪,画堂深不彻王侯。
  • 古诗《寄贺郑常侍》--李洞--山亦怀恩地,高禽尽下飞。吏穿霞片望,僧扫月棱归。省拜墀烟近,林居玉漏微。曾令驻锡话,聊用慰攀依。
  • 古诗《送三藏归西天国》--李洞--十万里程多少碛,沙中弹舌授降龙。五天到日应头白,月落长安半夜钟。
  • 古诗《避地冬夜与二三禅侣吟集茅斋》--李洞--四海通禅客,搜吟会草亭。拈髭孤烛白,闭目众山青。松挂敲冰杖,垆温注月瓶。独愁悬旧旆,笏冷立残星。
  • 古诗《吊郑宾客》--李洞--朝行丧名节,岳色惨天风。待漏秋吟断,焚香夜直空。骨寒依垄草,家尽逐边鸿,一吊知音后,归来碎峄桐。
  • 古诗《怀圭峰影林泉》--李洞--吾家旧物贾生传,入内遥分锡杖泉。鹤去帝移宫女散,更堪呜咽过楼前。
  • 古诗《送安抚从兄(一作口夷偶中丞)》--李洞--奉诏向军前,朱袍映雪鲜。河桥吹角冻,岳月卷旗圆。僧救焚经火,人修着钓船。六州安抚后,万户解衣眠。
  • 古诗《送远上人》--李洞--海岳两无边,去来都偶然。齿因吟后冷,心向静中圆。虫网花间井,鸿鸣雨后天。叶书归旧寺,应附载钟船。
  • 诗人李德裕相关信息

    李德裕的诗词全集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 查看详情>>

    李德裕的诗词全集: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 《房公旧竹亭闻琴缅慕风流神期如在因重题此作》 《谪岭南道中作》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上石笋》 《重忆山居六首·巫山石》 《近腊对雪有怀林居》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东溪》 《离平泉马上作

    诗人李峤相关信息

    李峤的诗词全集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查看详情>>

    李峤的诗词全集: 《》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 《》 《》 《》 《》 《》 《

    诗人李嘉佑相关信息

    李嘉佑的诗词全集

    李嘉佑,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查看详情>>

    李嘉佑的诗词全集: 《送陆士伦宰义兴》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 《与郑锡游春》 《送朱中舍游江东》 《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 《送弘志上人归湖州》 《晚春宴无锡蔡明府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