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

  课文《桥之美》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人生一世自然都要经过无数的桥,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
  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wwW.SLKJ.orG,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南京长江大桥远看也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直线是否更符合新的审美观?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为了画长江大桥,我曾爬上南京狮子山,就是想寻找与桥身的直线相衬托、呼应、引申的点、线、面!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但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因而构不成画面。虽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脂粉颜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成昆路上,直线桥多,列车不断地过桥、进洞,出洞、过桥,几乎是桥连洞,洞连桥。每过环形的山谷,前瞻后顾,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有时显得险而美,有时却险而不美,美与险并不是一回事。
  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有人画鹊桥,喜鹊构成的桥不仅意义好,形式也自由,生动活泼。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前言】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美学小品,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文字相向杂出,让人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而文中的极具个性色彩的表达与《中国石拱桥》平实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注释】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口吻(wěn):口气。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煞,削弱,损坏。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残月:快落的月亮。
  诗境:指富于诗意的环境。
  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及其运用的学科。
  苍茫:空阔辽远。
  驻足:停止脚步。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毫、厘,计量的小单位。
  左右:此处是支配的意思。
  前瞻后顾: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魅力:自然流露出来的令人喜欢的感觉。
  【教学讲解】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后举了一些具体例子来证明。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文章共七个自然段。
  第一段:文章总起,“画家见的桥最多”。
  第二段:从“小桥流水人家”词句入手,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引出下文,从画家的眼里谈桥之美。
  第三段:叙说“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以及“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引出下文对多种桥的美的述说。
  第四段:承接上文具体写了:
  (1)茅盾故乡乌镇“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2)江南水乡石桥与桥边景色谐调搭配,“也令画家销魂”。
  (3)卧龙一般的长桥之美。
  (4)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和苏州的宝带桥,“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5)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的风雨桥,桥面上遮雨的廊和亭,桥下的急流飞瀑构成的美。
  第五段:由《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引出铁索桥、竹索桥,说明了“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和“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第六段:由南京长江大桥的直线美,谈到钱塘江大桥以及成昆路上的很多的“桥连洞,洞连桥”的直线桥的美与险的关系。
  第七段:由现实中的桥到幻想的“鹊桥”,再点桥之美,呼应开篇收束全文。
  【教学建议】
  一、要注意将课文与《中国石拱桥》作比较。可以从两篇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手法的不同以及给人的阅读感受不同两方面来进行比较。
  二、画家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文中所描述的景致虽然主要是着眼于画意,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距并不甚远。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曾有的经验和体验,发挥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和作者产生共鸣。
  三、本文有不少语句蕴涵丰富而表达上不太符合常规,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少疑问,教师可结合练习第二题,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并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揣摩其中的意蕴。

课文《桥之美》相关信息

  • ·课文《中国石拱桥》--  课文《中国石拱桥》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
  • ·课文《信客》--  课文《信客》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   我国广大山区的邮电网络是什么年代健全起来的,我没有查过,记得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
  • ·课文《老王》--  课文《老王》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l...
  • ·课文《台阶》--  课文《台阶》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
  • ·课文《背影》--  课文《背影》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
  •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
  • ·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
  • ·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先生:   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
  • ·课文《桥之美》--  课文《桥之美》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 ·课文《苏州园林》--  课文《苏州园林》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
  • ·课文《故宫博物院》--  课文《故宫博物院》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
  • ·课文《说屏》--  课文《说屏》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
  •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
  • ·课文《奇妙的克隆》--  课文《奇妙的克隆》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克隆是什么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
  • ·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恐龙无处不在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
  • ·课文《生物入侵者》--  课文《生物入侵者》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
  • ·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
  • ·课文《桥之美》--  课文《桥之美》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