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课文《风筝》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WWw.SLKJ.orG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枣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枣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先生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一旦醒悟,心情沉重,总想补过,为补过不及而心情更加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人冲突的深处,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内容。在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精神的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从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体会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我”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的残忍以及为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学建议】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读过一首短诗,作者已不记得,诗句却仍有印象:“又是一个隆冬天/相逢时不再是少年/跳橡皮筋的日子过去了/打雪仗只留下美好的记念。”是呀,童年总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尤其是童年时的游戏,更是美好之至。现在回想起来,那游戏的情景仿佛就浮现在眼前。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所喜爱的游戏,一定还记得童年时游戏的情景。
    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各自童年时玩游戏的往事吧。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风筝》,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童年、关于游戏、关于风筝的往事。
    (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先引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鲁迅像)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写的回忆童年往事的作品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等。
    (让学生补充介绍有关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资料,看谁了解的资料多。)
  三、初读课文(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四、交流感受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和感受,教师不作过多的点评,对学生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重点品读
   (一)童年的游戏是美好的,放风筝更富有浪漫的情趣,然而在课文的开篇,作者却写道:“……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究竟是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明确:(至少包括下面两点内容——1.童年时我曾无情的虐杀了小兄弟的“风筝梦”。2.人到中年,我才悟到“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为当年的精神虐杀而痛悔,我想补过,但却不能。)
  (二)品读第三段:文中“我”的小兄弟是那样喜爱风筝,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点?
     学生找出第三段中的相关语句,并作简要点评。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显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向往和痴迷。
     “惊呼”、“跳跃”——动作描写,显出小兄弟一门心思牵挂着那空中的风筝,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
  (三)品读第四段:
    1.一生朗读第四段,然后大家填表完成练习二,了解叙述的各要素。
    2.用心体会:小兄弟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痴心迷恋着他的风筝,可“我”这个作兄长的却无情地把这一切给虐杀了。
     请同学们找出小兄弟制作风筝被我发现以及被我折断、踏扁风筝后的表现。
     (关键词:惊惶、失色、瑟缩、绝望)
     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小兄弟这样的经历,你能想像出小兄弟当时的感受吗?
     (让学生想像小兄弟的感受或者说出自己的类似经历)
    3.深入探究:在这一段中,小兄弟的表现写得极少,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我”的发现、“我”的发现的满足、“我”的愤怒、“我”的暴行以及“我”的胜利和傲然。大家想一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
     (参考答案:突出小兄弟在兄长面前的弱小、无助、毫无抗争的力量,甚至没有抗争的意念,十分可怜。同时也极力渲染了“我”欺压子弟、虐杀精神的淫威。也正是小兄弟的毫无抗争和“我”的蛮横霸道,中年后“我”忆及此事时便更觉得对不住小兄弟,更觉得当年的虐杀是多么地凶残、无情和可憎,而当这种凶残和无情的精神虐杀无法补过的时候,便更觉得痛苦和悲哀。)
  六、探究主旨:
    回忆童年的往事带给作者的是无法把握的悲哀,那么,在这篇弥漫着浓浓的悲哀气息的散文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委派代表发表观点。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如:
    ——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抒写作者为童年时的精神虐杀而产生的深深的痛苦、悲哀和忏悔。
    ——告诉我们,有些错误是永远无法补过的。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就该肯定。教师还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适当补充,点明本文的政治意义:作者童年时曾无情地虐杀了小兄弟天真烂漫的童心,中年时他才悟到这种精神虐杀是多么地残忍和不人道,他想补过,可是却没有了可补过的机会,于是他感到痛苦,感到无可把握的悲哀。正是这种童年的体验促使作者写下了这篇散文。同时,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个人的情怀往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的敏感,察觉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虐杀,因此他写下了这篇散文其实也是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一种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七、学生质疑:
    学生就本文自由质疑,问题不设定。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或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八、结束授课: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高尚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课文《风筝》相关信息

  •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
  • ·课文《绿色蝈蝈》--  课文《绿色蝈蝈》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现在是7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
  • ·课文《看云识天气》--  课文《看云识天气》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长期的观测和实践表明,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
  • ·课文《化石吟》--  课文《化石吟》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
  • ·课文《秋天》--  课文《秋天》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
  • ·课文《夏感》--  课文《夏感》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
  • ·课文《济南的冬天》--  课文《济南的冬天》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
  • ·课文《春原文》--  课文《春》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
  • ·课文《风筝》--  课文《风筝》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
  • ·课文《羚羊木雕》--  课文《羚羊木雕》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
  • ·课文《散步》--  课文《散步》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
  • ·课文《金色花》--  课文《金色花》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
  • ·课文《皇帝的新装》--  课文《皇帝的新装》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
  • ·课文《天上的街市》--  课文《天上的街市》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
  • ·课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课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他是一个盲孩子。   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   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
  • ·课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课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
  • ·课文《蚊子和狮子》--  课文《蚊子和狮子》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
  • ·课文《风筝》--  课文《风筝》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