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雁荡记

  文言文《游雁荡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蹶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wwW.SlKJ.orG,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注释】
  (1)癸亥:1743年(乾隆八年)。
  (2)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雁山:雁荡山简称雁山。
  (3)鲍甥孔巡:鲍孔巡,方苞外甥,方苞一妹嫁鲍氏,鲍孔巡即其子。
  (4)盍:何不。
  (5)荒陬(zōu邹),荒凉偏远之地。陬:角落,引伸为偏远的地方。
  (6)“幽寻”句:深入探寻山水(寄情山水)以打发日子。
  (7)摄山:即栖霞山,在南京市北,为东南名胜之一,山中多产草药,可以摄生(保养身体),故又名摄山。
  (8)临安:即杭州。飞来峰:一名灵鹫峰,在西湖西北岸灵隐寺前。相传东晋时印度和尚慧理见此山,赞叹说:“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故称“飞来峰”,为西湖胜景之一。
  (9)痏(wěi伟):疮。蹶(jué掘)然:惊心。
  (10)鸠工:集聚工匠。鸠:聚集。标揭:标榜扬名。
  (11)冥:消失。
  (12)一:完全。
  (13)修土:品德完美之士。守身:坚守自身之操行品德。涉世:经历世事。
  (14)成己成物:成就自己,也成就外物。
  【翻译】
  癸亥年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我答道:“此山不可记啊。永州、柳州的山,不过是荒芜地方的小山沟,柳宗元贬官居永、柳,以寻幽探胜来打发日子,所以才用尽篇章辞藻来形容。而雁荡山则盘曲在浙江东南海隅,幽深奇峻,峭拔险怪,奇形怪状的山峰,不仅高而且多。如定要以词句来形容雁荡,则只能将雁荡风光形容得与其他名山相类,而不能将它的独特之处显现出来。”
  而我以为雁荡的独有之处有两点。以前所见过的山,如安徽桐城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它们的山峰崖洞并非不秀美,是那些愚蠢的僧人喜欢在山上雕凿仙佛的貌相,那些俗不可耐的名士又爱在上面镌刻自己的名字和诗词,这些被雕凿镌刻的山如同长了伤疤一样惨不忍睹。而雁荡山独能保持山的原貌。这是因为雁荡山壁立千仞,不可轻易攀援,又处在僻远的地方,富贵及有权势者一般没有特殊的原因不会来此,即便来了,也不会久留,花费时间财力来表明自己“到此一游”,这就是雁荡山始终没有被愚僧俗士剥落斧凿所污辱的原因。另外,秀丽明媚的山川,能使游者快快乐乐。但雁荡山岩深壁削,时需仰观,时需俯视。俯仰之间,肃穆端静的感觉不由而生。一旦如此,人世各种杂念和忧虑就会消失,而本心完全与天地之精神相连接。
  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己成物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可以了解了。
  【赏析】
  该篇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它作于1743年(乾隆八年)秋。当时作者七十八岁,因老病获假回乡疗养,乘往浙东求医之便,游天姥、雁荡。这篇游记实则为游后杂感,并不描写名胜古迹,而是借雁荡山发议论,谈道学。所以先贬薄柳宗元游记内容琐碎而无聊,指出雁荡山“实大且多”,不能雕绘外形而求其肖似,而应当着眼于它整体的内在精神。这就把游山的乐趣引向哲理的探索,也体现着“天下物皆可以理照”的理学原则。然后发挥两点体会。一是雁荡山得以保全本色的原因在于“壁立千仞”和“所处僻远”,因而避免了其它秀美名山所受愚僧俗士的污损;二是雁荡山“岩深壁削”,令人肃然恭正,杂念俱消,与天地的精神融合一体,而不像一般明媚山水动人游兴。实质上其所谈论即是“万物皆备于我”、“无人欲即是天理”的理学基本观点。因此,作者强调指出这两点是修士、“圣贤”取得事业成就的要领。综上,这是一篇借题发挥、宣扬理学的杂感式游记。它在思想上无多可取,但在写作上颇具特色,结构简洁,文字老练,说理清楚,比喻得当,抓住雁荡山的宏观特点,对比论说得较为入理,所以从表现理趣的角度加以欣赏,其艺术亦可观。
  这篇游记不侧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是借游抒怀。题为《游雁荡记》,但记游写景的文字寥寥无几,而把笔墨集中在游山的两点心得体会的阐发上。一是雁荡山因险峻僻远而未被愚僧俗士的雕像题字所玷辱,故而保全了远古的容色:二是雁荡山岩深壁削,气象森严,令人萌发“严恭静正”之心,与天地的精神相互融合。

文言文《游雁荡记》相关文章

  • ·文言文《何真,东莞员冈人》--  文言文《何真,东莞员冈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何真,东莞员冈人,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盗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
  • ·文言文《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  文言文《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二十九年,从(淮阳)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拜会稽太守。会稽乱淫祀,好卜筮。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伦到官,移书属县,晓告百姓,其巫祝有托鬼诈怖愚民,皆案论之。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民初颇恐惧,或祝诅妄言,伦案之愈急。后遂断绝,百姓以安。   ...
  • ·文言文《第五伦私心》--  文言文《第五伦私心》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伦奉公尽节①,言事无所依违②。诸子或时谏止,辄(zhé)③叱遣之⑫,吏人奏记及便④ 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⑤,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⑥。然少蕴藉⑦,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⑧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⑨,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
  • ·文言文《苏廷评行状》--  文言文《苏廷评行状》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
  • ·文言文《登扫叶楼记》--  文言文《登扫叶楼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
  • ·文言文《应科目时与人书》--  文言文《应科目时与人书》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应科目时与人书》作于贞元九年(公元793)。韩愈,进士出身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信。目的是希望别人能帮他做些宣传,扩大自己的声誉。文章通过生动贴切的比喻,巧妙地把自己的处境、心理状态、要求和对方的身份作用具体而细微地表达出来。全文气势充沛,富于变化;分寸掌握得好。   【原文】   月日,愈再拜:天地...
  • ·文言文《余十馀岁,颇能作时文》--  文言文《余十馀岁,颇能作时文》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余十馀岁,颇能作时文,如明隆、万间短篇①,一日可得四五首。先府君子容公观其文意,谓他日不患不文,而经书尚未尽读,遂不令复作,专以读经为业。十四岁始发笔为之,辄有发挥处。十五岁,先府君见背。余童騃②,专弄笔墨学作诗、古文、词、赋、四六之类,沾沾自喜,而举业遂废。有杭应龙先生,与先府君交最厚,悯余孤露,谓不治举业,何以...
  • ·文言文《孙权,字仲谋》--  文言文《孙权,字仲谋》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①,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
  • ·文言文《游雁荡记》--  文言文《游雁荡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
  • ·文言文《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出自文言文《游雁荡记》,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
  • ·文言文《童子治县》--  文言文《童子治县》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阿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者(同车者)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子奇治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救济)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   子奇:人名...
  • ·文言文《樊重种树》--  文言文《樊重种树》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樊重欲作器,先种梓漆。时人嗤之,曰:“尔老矣,俟日后作器,何及?”樊重不答。春来秋去,积以岁月,梓漆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释】   1.欲:想要.   2.作:制作.   3.器:器具,家具.   4.梓漆:梓树和漆树.   5.之:指代樊重...
  • ·文言文《老叟斥牛》--  文言文《老叟斥牛》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卖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尔事?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尔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死而买棺葬。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之孙无穷累,尔大罪矣!尔就死,活该!”盖董某之...
  • ·文言文《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  “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出自文言文《老叟斥牛》,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卖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尔事?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尔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死而买棺葬。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之孙无穷累,尔大罪矣!...
  • ·文言文《越人溺鼠》--  文言文《越人溺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反。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注释】   1.好:爱好,喜爱。   2.盎:àng,腹大口小的坛子。   3.恣:放肆。   4.啮:吃。   5.焉:于之,于此,在这里。   6.易:换。   7.咸:都。   【翻译】...
  • ·文言文《蛛与蚕问答》--  文言文《蛛与蚕问答》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蛛见蚕吐丝为茧,乃曰:“汝之吐丝,终日辛劳,讫自缚,何苦为?蚕妇操汝入沸汤,抽为长丝,遂丧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对曰:“ 吾固自杀。然世人无吾,非寒冻而殁乎?尔口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俟蚊虻投网而自饱。巧则巧矣,其心何忍!”噫!世之人为蚕乎,抑为蛛乎?   【注释】   文章:指带花纹的织物。   ...
  • ·文言文《陈述古祠钟》--  文言文《陈述古祠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惟有一囚无墨...
  • ·文言文《游雁荡记》--  文言文《游雁荡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