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

  文言文《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干州。(后)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按行潞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
  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 兼判吏部流内铨①。选补科格②繁长,主判不能悉阅,吏多受赇③。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法,问曰:“尽乎?”曰:“尽矣。”力阅视,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铨事悉自予夺,由是吏不能为奸利。数月,声动京师。改知审官院,其裁制如判铨时。
  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来归,辅臣议厚馆之,以诘契丹阴事。谏官欧阳修亦请留三嘏,帝以问衍。衍曰:“中国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乃还三嘏。
  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庆历七年,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乃以太子少师致仕④。卒,年八十。谥正献。自作遗疏,其略曰:“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富而轻财用,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语不及私。
  【注释】
  ①铨:选授官职,量才授官
  ②科格:规章
  ③赇(qiú):贿赂
  ④致仕:官员退休
  【翻译】
  杜衍,字叫世昌,是越州山阴人。杜衍从小刻苦磨砺品行节操,尤其重视学习。被选拔为进士甲科,任平遥县县令,皇上下诏举荐良吏,被提拔为干州知府。(后来)调任凤翔知府。在(他)被免去知府返回京城时,(凤翔、干州)二府的百姓沿途迎候,说:“为什么夺去我们的好太守?”(后朝廷派杜衍)到河东路巡察刑狱,在巡行考察潞州时,判断冤案。高继升任石州知府,有人告发继升串通蕃族图谋叛乱,(高继升)被捕关在狱中,长时间不能定案。杜衍搞清楚高继升是受人诬陷,(为之纠正,并)把诬告者关押抵罪。宁化驻军将领审讯逼供,定人死罪,没有根据实情,杜衍审察后予以改正。章献太后派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来后还未来得及汇报,章献太后就先问杜衍怎么样,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后,章献太后感叹道:“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我早就知道了。”
  杜衍从政谨慎细密,不用严厉的刑法督促属下,而下属、百姓还是敬畏他的清廉整肃。(后来杜衍)兼管吏部选授官职。(原先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繁杂冗长,主管官员不能尽阅,分管的下级官吏借机索要贿赂。杜衍上任之后,就让下属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问下属:“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了吗?”属下回答说:“全部呈送上来了。” 杜衍下功夫全部读完,全部掌握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定WWw.SlKJ.orG。第二天,(杜衍)命令下属不必升堂,只在各自分管的部门听候命令,官吏任免的事情都由他自己裁决,从此吏部下属办事的官员再也无法徇私舞弊、卖官自肥。几个月后,杜衍的名声震动京城。(后来杜衍)调任到审官院,管理的办法和在吏部时一样。
  契丹与元昊在黄河以北交战,参知政事范仲淹安抚河东,打算带兵防御。杜衍说:“二国刚刚交战,(敌方自顾不暇,)势必不会来侵犯我,我们不可随便出兵。”范仲淹在皇帝面前力争,诋毁(指责)杜衍,言辞很激烈。范仲曾经像对待父辈一样侍奉杜衍,杜衍并不因此记恨。契丹皇帝的女婿刘三嘏因逃避罪责来归顺(大宋),辅政大臣主张好好地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内幕。谏官欧阳修也主张收留三嘏,皇帝就此征求杜衍的意见。杜衍说:“中国与邻国交往以诚信为根本,如果我们自己违背誓约,招降纳叛,那样我们就要背负理亏的责任。况且刘三嘏作为契丹皇帝的女婿,却逃离契丹来投归(大宋),他为自身谋划尚且如此,还值得和此人谋划国家大事吗!接纳他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把他送回(契丹)。” (皇帝最终听从了杜衍的意见,)把刘三嘏送回到契丹。
  杜衍喜好引荐贤士,而阻止投机钻营的小人,小人大都不喜欢他。庆历七年,杜衍刚七十岁,上表请求退休,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八十岁时去世。 去世前自立遗嘱,大体意思是:“不要因为长时间天下太平就忽视边防,不要因为国库充裕就挥霍浪费,应该早立储君,以安定人心。” 遗嘱(一点)不涉及自家私事。

文言文《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相关文章

  • ·文言文《答刘仲鲁书》--  文言文《答刘仲鲁书》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答刘仲鲁书》此文叙作者与刘生的友情,并勉以无论处贫处显,都要有“不移之操”。贫固然是困境,而有了显要的地位,也是困境,甚至其困更甚。因为有了权势,就可能滥用,就有人巴结逢迎,利用你来干坏事。因此,处于显境更应警惕,更要坚持节操。作者此论,一反常人之见,是很有道理的。   【原文】   往吾与足下游,至乐也。无...
  • ·文言文《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文言文《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在吴。吴人有烧桐以...
  • ·文言文《汉书薛宣朱博传》--  文言文《汉书薛宣朱博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着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
  • ·文言文《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文言文《冯唐者,其大父赵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汉兴徙安陵。唐以孝着,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rdqu...
  • ·文言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文言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着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
  • ·文言文《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  文言文《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以陛下就臣位。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莽大怒,即下诏狱,劾恽大逆。犹以恽据正义,难即害之,使黄门近臣胁导恽,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恽终不转,曰:“所言皆天文大圣意,非...
  • ·文言文《黄权字公衡》--  文言文《黄权字公衡》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风景附,权闭城...
  • ·文言文《青霞先生文泰》--  文言文《青霞先生文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痍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①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
  • ·文言文《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  文言文《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干州。(后)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按行潞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
  • ·文言文《庾衮,字叔褒》--  文言文《庾衮,字叔褒》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庾衮,字叔褒,事亲以孝友闻。咸宁中大疫,长兄已亡,次兄毗复殆,疠气方炽,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其间复扶柩哀临不辍。如此十又余旬,疫势既歇,家人乃反,毗病得差,衮亦无恙。父老咸曰:“异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始疑疫疠之不相染也。   抚诸孤以慈,奉诸寡以仁,事加于厚而见之义方...
  • ·文言文《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  文言文《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则赙给,亲自将护。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风俗以...
  • ·文言文《汗明见春申君》--  文言文《汗明见春申君》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愿有问君而恐固。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春申君曰:“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当尧?”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
  • ·文言文《智伯索地于魏桓子》--  文言文《智伯索地于魏桓子》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智伯索地于魏桓子》一个人贪得无厌,由贪欲得逞,而至骄奢淫逸,最终必将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我们做事要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要周到详细,须考虑到事情的利和弊。   【原文】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
  • ·文言文《智伯欲伐卫》--  文言文《智伯欲伐卫》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举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智伯欲袭...
  • ·文言文《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  文言文《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
  • ·文言文《叔孙通者,薛人也》--  文言文《叔孙通者,薛人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徒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
  • ·文言文《华山别记》--  文言文《华山别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少时,偕中弟①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②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③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此则昌黎投书处④。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
  • ·文言文《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  文言文《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干州。(后)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按行潞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